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697章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697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艾没想到陶商有这等胸襟,惊喜万分,感激万分,忙是叩首拜谢,大表了一番效忠之心后,方才起身。
    陶商眼中的肃厉之色已消,却多了几分欣赏,笑道:“邓士载,你那一出空城计和伏兵计,倒还真是妙,幸亏朕及时识破,不然就折损了朕的一员大将了。”
    得到了陶商的赞赏,邓艾有种受宠若惊的惊喜,却又深深的惊异,便奇道:“这两条计策确实是臣所献,只是那赵范却将功劳拒为己有,陛下又怎知是臣所献。”
    陶商英武的脸上,燃起几分傲色,冷哼道:“太平天国上至洪秀全,下至赵范,每个人有几斤几两的实力,朕统统都了如指掌,以那赵范的智计,若能摆出空城计这等异想天开的妙计,太平天国又何至于被朕赶回交州。”
    “至于你邓艾。”陶商话锋一转,透出几分欣赏,“朕知你出身虽然寒微,但却素有大志,且精通兵法,乃是名将之才,更是埋没在泥土中的一块璞玉,否则朕怎会费这么大功夫招降你,战场上把你一刀宰了岂不更省事。”
    陶商一席话,如惊雷一般轰响在邓艾的耳边,令他心神震撼,刷新着他对眼前这位料事如神,气度超然天子的重新认识。
    “没想到,我邓艾出身寒微,被人嘲笑轻视了那么,我立下了何等大功,赵范他们依旧瞧不起我,而陛下竟却如此看重我,实在是……”
    邓艾是受宠若惊,感激到眼中盈起了热泪,再次拜倒在了陶商跟前,哽咽道:“士为知己者死,陛下待臣如此,臣愿为陛下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得到邓艾这样死心踏地的效忠,陶商心中是欣慰不已,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今天对于陶商来说,还真是收获颇丰的天。
    先是有时迁这员“神级间谍”前来归附,今又说动了邓艾这员“三国后期第一名将”归降,一个时辰内就得了两员才华不同的异才,陶商能不兴奋到大笑才怪。
    欣慰之下,陶商当场又封了邓艾为偏将军,命他戴罪立功,等他有所表现之后,再重用于他。
    邓艾从一名小小的郡尉,一夜之间被提拔为了偏将军,对他来说已是额外之喜,自然对陶商又是一拜感恩,方才拜谢告退。
    “朕累了,尔等都退下吧。”陶商心情甚好,一拂手屏退众人。
    秦琼一众御**卫们,知道天子心情好,这是要跟婉娘娘亲热了,忙是识趣的退了下去。
    “陛下既然累了,那臣妾就不打扰陛下了,臣妾也告退了。”上官婉儿是假装不懂,也福身一礼,想要告退。
    她刚刚福下身子,还没有站起身时,就看到陶商那巍巍的身躯,就站在了她的面前,一股浑烈的雄性气息是扑面而来,搅的上官婉儿是心头一荡。
    “陛下,你这是……”上官婉儿脸畔顿时泛起了丝丝晕色,显然已猜到了陶商的用意,却又娇羞的装起糊涂。
    陶商叉着,大咧咧的站在她的面前,英武的脸上流转着丝丝邪意,笑眯眯道:“朕方才不是说了么,朕也很想念婉儿你这张伶牙利齿呢……”
    那言语,那邪邪的笑容,他想要干什么,已是不言而喻。
    上官婉儿立时是羞到面红耳赤,晕色如潮,贝齿一咬粉润的朱唇,娇声抱怨道:“陛下,你好坏啊……”
    “是啊,朕就是坏,那你就用你那张伶牙利齿,来好好的教育教育朕啊。”陶商语气神情,愈加的不怀好意。
    上官婉儿虽羞到面如桃花,但那窘羞之中,却还杂糅着深深的甜蜜幸福,犹豫迟疑,欲拒还羞了半天,还是缓缓的……
    转眼间,空空荡荡的大帐中,便响起了霖霖雨声,陶商沉浸在了回味无穷的愉悦之中。
    ……
    对峙依旧在继续,转眼之间,不觉又是一个月,天气已进入了寒冬。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陶商从后方调集了近千辆天雷炮,以及三台龙怒破城锤,对曲江关进行了疯狂的猛攻。
    结果却也在陶商的意料之中。
    洪秀全花了多少人力,苦心修筑的这道曲江关,其坚固程度,确实堪比潼关天险。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陶商向关城上轰去了近二十余万枚石弹,几乎将城墙上空,包括城楼在内的一切建筑,统统都夷为了平地,却依旧撼不动城墙主体半分。
    而杨秀清则仗着坚固的城池,以及四万狂热的太平军精兵,还有自己出色的指挥能力,顶着狂轰烂炸,一次次的击退了魏军潮水般的进攻。
    曲江关,屹立不倒,死死的把十万魏军,堵在了交州的大门之外,不得前进寸步。
    时间一天天过去,曲江关久攻不下,而一道道不好的消息,也不断的从北方传来前线,传到陶商的手中。
    塞外鲜卑方面,那耶律阿保机已用恩威并施的手段,成功的逼慕容垂就范,表示慕容部愿意臣服,愿奉他为鲜卑大单于。
    这意味着,阿保机在名义上统一了鲜卑诸部,鲜卑人在继冒顿被杀陷入的短暂分裂之后,再次走向了统一。
    一个重新统一后的鲜卑,下一步自然极有可能是再度南下,向大魏方向扩张地盘,抢掠人口。
    汉国方面,刘备迟迟没有动静,显然是在等着鲜卑统一,介时他必会与鲜卑人再次结盟联手,南侵河北已经入了倒计时。
    而在青徐方面,孙策在得到刘备的割地之后,已成功的在辽东站稳了脚跟,继其倭岛本土之后,在大陆上拥有了乐浪,新罗和百济三个郡,势力重新延伸向上了大陆。
    得到割地后的孙策,多半会履行诺言,派出周瑜吕蒙几员大将,率大日国海军屡屡袭扰青徐沿海,迫使伍子胥陆逊他们,不得不放弃对汉国沿海的骚扰,将海军退回青徐沿海,进行近海防御。
    种种情报表明,北方诸州再次被战争阴影所笼罩,形势正在逐渐走向恶化。
    而且,这一次所面临的威胁,比前一次还将严峻。
    前番刘备的入侵,只是联手了鲜卑而已,只是仗着有骑兵之利,而这一次,刘备又联合到了孙策,此番的南侵,将是三股势力联手,海陆并进!
    皇帐内,陶商君臣神色凝重,听完了来自于北方的情报。
    听完张仪的汇报,陶商轻吸一口气,目光扫望几文武众臣,沉声道:“这些情报你们也都听到了,留给我们平定太平天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已没有时间再在曲江关前耗下去,尔等有何速破关城的计策,就尽管说出来吧。”
    大帐中,却是一片沉寂,每一个人的眉头都深皱,就连刘基眉毛也拧成了一股绳,冥思苦想,一时间却束手无策。
    看着苦无计策的众臣们,陶商也暗叹了口气,心中暗忖:“要是现在就有400点残暴点就好了,我直接就让孟姜女发动泪崩,轰塌了曲江城了,还用得着在这里绞尽脑汁么……”
    一片沉寂叹息中,忽有一个站了出来,毅然道:“陛下,臣有一计,或许可速破曲江关!”
    m。。

第九百五十六章 断你七寸
    ,。
    皇帐中,所有人都精神一振,目光齐刷刷的望向了那自信的年轻人。
    陶商神色也是一动,目光寻声望去,却见那出班之人,正是新降未久的邓艾。
    他眼前顿时一亮,心中涌起了一丝惊喜。
    要知道,邓艾可是三国后期第一名将,用兵如神,智计百出,偷渡阴平一役的奇计,更是名垂千古。
    邓艾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他有妙计可破曲江关,焉能不令陶商兴奋。
    “士载有何良策,快说来听听。”陶商迫不及待的催促道。
    邓艾便走了出来,站在帐侧所悬的巨幅地图前,边是比划,边用一会结巴,一会又流畅的言语,将自己的计策道了出来。
    大帐中,这些大魏文武精英们,听着邓艾这条计策,一个个脸色渐渐欣喜兴奋起来,目光中甚至是流露出了刮目相看之色。
    邓艾毕竟年少。
    陶商虽然重视这个新降的少年,但魏军这些文臣武将,当世豪杰们,却并没有见识过邓艾的真正实力,不知他有几斤几两,心存几分轻慢。
    今邓艾洋洋洒洒一番献计,虽然跟刘基一样有点口吃,但计策之奇,却足以震撼全场,令这一众人杰皆无不为之刮目相看。
    就连刘基听罢,也是不住的点头,自语道:“此计可行,此计可行啊。”
    陶商站在地图前,凝望着山川地形许久,回看邓艾,郑重问道:“邓士载,你可有足够把握吗?”
    邓艾正色道:“陛下,臣久居交州,对那一带的地形再熟悉不过,臣敢以性命担保,绝对可行。”
    陶商微微点头,目光向着刘基望去,寻求于他的意见。
    刘基则向着他点了下头,显然也赞成邓艾之计。
    刘半仙都赞同,陶商更有何疑,当即一拂手,欣然道:“好,既然你有这个胆量,朕就给你一万精兵,叫你去成就此不世之功。”
    邓艾精神大为振动,万没有想到陶商竟会如此信任于他,想他才归降未久,陶商不但用了他的献计,竟然还敢把一万将士的生死,都放在他的手中。
    一时间,邓艾胸中是心潮澎湃,不由燃起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热血。
    他便毫无推辞,向着陶商深深拜下,慨然道:“陛下如此信任臣,臣此去就算拼上一条性命,也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好,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陶商满意的一点头,却又想起什么,便喝道:“时迁何在!”
    大帐中,无人响应。
    此时的时迁,自觉自己盗贼出身,身份卑微,天子能够纳他也就罢了,根本不可能重用于他。
    故时迁虽然也在帐中参加军议,但却很识趣的缩在了角落之中,一声不吭,低调到众文武们,除了常遇春之外,竟没有觉察到身边多了一位同僚。
    甚至,就连时迁自己也没想到,陶商竟然会在这么重要的时刻,竟然点到了他的名字。
    所以,一时间时迁没反应过来,还缩在那里,而众臣们也是四下张望,一脸的茫然,不知道天子叫的这个人是谁。
    “陛下,你是不是记错人啦,咱大家伙当中,可没一个叫时迁的人啊。”侍立的尉迟恭,忍不住提醒道。
    陶商不理他,再喝了一声。
    “时迁,陛下在点你的名呢,你还傻愣着做什么!”常遇春倒是先回过神来,手伸出去隔着几个人扯了时迁一把。
    时迁这才猛然惊醒过来,慌忙想要出班参见。
    只是他缩在人堆后边,前边挡了一堆人,也没人意味到他的存在,没人打算给他让开一条路。
    时迁也不好意思打扰人家,索性施展起了轻身功夫,身如鬼魅般在人缝里窜来窜去,几下从人堆里挤了出来。
    “臣时迁在此。”窜到御前的时迁,慌忙深深拜下。
    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天子竟然没有叫错人名,帐中竟然真有这么个叫时迁的人,他们却从来没听过,也没见过。
    一时间,众人好奇惊异的目光,像聚光灯似的,齐刷刷的就射在了时迁的身上。
    时迁也是习惯了在暗处行走,头一次被这么多人注目,还是在这种天子军议的场合,自然是让他如芒在背,感到极不自在。
    “时迁,你不是一直想杀太平军,为你死去的亲人报仇雪恨吗,朕现在就给你这个机会。”陶商的语气中,却透着深深的鼓励。
    时迁一听到“报仇雪恨”四个字,所有的不自在立刻消散,情绪立刻变的激亢起来,忙道:“臣等的就是这一天,陛下有什么吩咐尽管交待,只要能杀太平军,就是上刀山臣也不眨一下眼睛。”
    “好,有这份决心就好!”陶商满意的一点头,指着邓艾道:“邓艾这一计,正是发挥你的特殊才华的时候,朕命你做邓艾的副将,辅佐他成就大功。”
    “臣遵旨,多谢陛下给臣这个机会,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时迁兴奋的连连拜谢。
    左右众臣们,除了常遇春之外,神情皆是茫然好奇,皆是猜不出这个贼眉鼠眼的新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竟能让天子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他。
    “时不宜迟,你二人早做准备,今晚就出发吧。”陶商却是一脸自信的表情,向着他们豪然一挥手。
    邓艾和时迁二人,双双再拜,慨然退下。
    他二人方自离去告退,马超就站了出来,质疑道:“陛下,邓艾此计虽妙,但到底风险也颇大,这邓艾如此年轻,臣只怕未能担此重任,况且他还新降未久,是不值得信任,还没有经过考验,还有那个时迁,贼眉鼠眼的,看起来也没什么过人之处,陛下将如此重担交给此二人,臣说句实话,实在是有些不放心。”
    此时项羽已称自己有所领悟,需要专心修武,以向中期武圣的境界发起冲击,故在临湘之役时,陶商就已准他退出南征的行列,专心修炼。
    这大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