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臣妾,举案奇霉 >

第37章

臣妾,举案奇霉-第37章

小说: 臣妾,举案奇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娟一面低头作画,一面答。
  “大致是,未时左右吧,沈大姑娘怎么想起问这个?”
  沈衡叹息,轻声道。“说来无耐,还请姑娘一定要想起一个准确的时辰来,因为这是,事关家父的性命的大事。”
  大理寺审案都是三堂会审,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人主持。但是因为林方知这次也有失察之过,因此并非是主审,而是换成了御史大夫乔严令。
  开审之时,其实是不允许不相干人等旁听的。沈衡因找到了新的人证,而获准入堂,但也只能等到里面传召的时候才可以进入。
  隔着一扇朱漆大门候在门后,她整个手掌都是汗湿的。
  里面的惊堂木敲了三次,除了偶尔的几声残缺的句子,根本听不清里面发生了什么。
  被传召的证人一个一个的从里面走出来,她看见了宝通钱庄的刘掌柜。两两对视中,那人飞快的将眼神挪开,不敢多看她一眼。
  她心下了然,只是在错身之时轻声道了一句:“人在做天在看,刘掌柜这么做,当真不怕天打雷劈吗?”不意外的看见他瑟缩了一下,快步离开了。
  进堂之后,她看见了自己的父亲跪在堂下,他瘦了,身上的白色囚服已经满是脏污,腰杆却依旧挺的直直的。
  她敛去眼底的心疼,紧挨着他跪下,清晰无比的说。
  “小女沈衡,带玉钗馆罗娟拜见各位大人。她可以证实,在二月十六日未时三刻,我父亲曾到馆中挑选金簪图样,并未去过宝通钱庄,请列位大人明察。”
  在会审之前,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沈衡直接请罗娟住到了自己家中。她同她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也答应愿意出面为沈大人作证。然后会审这日,她却当堂反口。
  “几位大人明鉴,小女在二月十六日确实在馆中招呼客人,只是从未见过沈大人前来馆中。沈大小姐所说的,小女也并不知情。罗娟只是一介女流,万万没有这样大的胆子敢期满诸位大人。”
  她震惊,转而要求传召玉钗馆的柳红玉,然而对方也是一口咬定,沈括从来没有在馆中订过簪子。
  就连记录的账簿,也说是掉入了火盆中无证可查了。
  主审官乔严令厉声问她,可还有什么要辩解的。
  她没有回话,只是将视线看向跪在一旁的罗娟。
  那双眼底,是满是愧色和惧意的无奈,不时在林方知同沈衡之间徘徊。
  她懂了。
  沈括安抚她说:“衡衡,看开些。”
  可她如何能看开?她甚至想掀翻了这所谓的公堂,带她爹走。
  但是她不能。
  隐藏在袖中的手指紧握成拳,半长的指甲几乎将手掌抠出血肉来。
  “没有。”
  良久之后,她这般说。没有辩驳,没有暴怒,更没有歇斯底里。
  只是那样跪在朝堂之上,迎着一室的阴暗与铜臭,觉得自己,和他们,都像是金钱之下的跳梁小丑,一样的卑微,一样的,可笑。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十一章看谁的热闹

  沈括被判斩立决,据说圣上在朝堂之上也是几番犹豫。奈何证据确凿,也只能忍痛下了圣旨。只是他并没有赶尽杀绝,对于沈家的家眷,没有任何发落,只是下令抄家。
  圣旨下来那日,沈衡自始至终都站在大门口,淡淡的看着那些官兵在她的家里进进出出。负责查抄的官员金大人看着从房中拿出来的一件件东西,面上一直很惊愕。大概他觉得,作为一个”贪官“家里,是远不该这么寒酸的。
  手底下的人说,大人,搜来搜去也就这么几样东西。您看,要不要将后院抛开看看。
  沈衡站在旁边,直接让道道拿了把锄头给他,转身出去了。
  连抄家的也想捞些油水,魏大人那里是什么情况她不知道,反正来她家的,是找错了地方了。
  站在熙攘的大街上,她不知道该去哪里。沈府不久之后就会被贴上封条,为数不多的几个下人也都告老还乡了。
  道道跟在她身边,扯着她的袖子说:“小姐,您去王府做什么?千岁爷不是去了奉蘅吗?”
  她抬头看着眼前端亲王府四个大字,也觉得有些怔愣。
  不知不觉间,她竟溜达到了这里。
  道道说:“要不咱们去找王爷吧?他一定会有办法救老爷的。”
  她轻轻摇头。
  苏月锦旧疾发作,本就十分凶险,再加上奉蘅山路途遥远,就算找到了也赶不及救她爹了。
  此次事发突然,她得知消息那日就已经是会审前的三天了。不是不想他回来,只是,真的已经来不及了。
  “这位不是沈大姑娘吗。“一声刺耳的声音划破耳际,
  “怎么听到自己的爹都要被问斩了,还有心思出来闲逛?哦,我倒是忘了,您还认识端小王爷呢。只可惜王爷他现下不在京中,就是有心也帮不上忙了。”
  就算不回头,沈衡也知道来人是刘雅君,也只有她,能将这尖酸刻薄的语气拿捏的这般得当。
  后面的脚步声有两个,后者略显沉重,一听就是有了身子的人。怀着身孕还这般喜欢“奔波“的,除了她的“闺中密友”,也不会再有第二个。
  果然,刘千金这厢话刚落,便听到张挽君柔柔弱弱的说。
  “你怎地这样说话,沈伯伯的事,任是哪个做子女的都不会好过。小衡也已经是尽力了,她不是找来了玉钗馆的人来作证吗?只可惜对方没那个胆子做假证,估计是觉得银子给的不够吧。”
  她叹息一声,颇有些惋惜的继续道。
  “若是前些时日,你肯收下我们婆媳送上来的银子,又何苦连这些嘴都左右不住呢?不过也是,三万两同三十万两想必,确实是寒酸了点,也难怪。”
  沈衡静静的看着她。
  张挽君的意思,她们两人都心知肚明。
  “你胡说。”道道没沉住气,率先掐着腰吼道。
  “我们家老爷没有受贿,小姐也从来没有逼迫过那个罗娟什么,更没有花银子买通她,是有人背地里使了绊子。至于是谁,大家心里面都明白,少在那里人前当人,背后当鬼的。”
  张挽君没有接话,刘雅君却像是被踩到了尾巴一般,跳脚骂到。
  “你算是个什么东西,沈府都已经被抄家了,就连沈衡也不再是官家千金。她都不吭声,你一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东西也敢在我们不面前大呼小叫的,你也配?”
  道道是六岁时被沈衡从乞丐堆里捡回来的,还没个凳子高的时候就跟着一群大人一同抢吃的,最是个荤腥不吃的性子。在她心里,只认沈衡父女为主,谁要是辱没了她们,那是半点都不退让的。
  “我配不配,同你没有半分关系。小姐永远是我的主子,就算她端着碗去要饭,我也愿意伺候她。”
  刘雅君哪里受得了这样的顶撞,抬手就要照她脸上招呼,胳膊却被沈衡一把握住。
  “我现下的心情不好,你最好不要惹我。”
  她自问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
  “哈!”刘雅君怒极反笑,刚想说:我就是要惹你,你能耐我何啊?又似想到什么似的,改口道:”你不是想见魏清吗?如果我说,能让你同他见上一面呢?“
  魏清?沈衡的手微松。
  他对她爹送给他的字节条供认不讳,若是能见到他问清事情原委,或者还有一线生机。
  只是,她们会这么好心吗?
  “说你们的条件。”
  沈家落到今时今日的地步,不用猜也知是拜谁所赐,猫来哭耗子,总是有目的的。
  ”条件嘛,也并不是很苛刻。“刘雅君得意的甩开沈衡的手。
  “不过是要你跪在林府门前给林丞相请个罪,再当着坊间百姓的面,亲口承认林家给过你三千万两银子,而你,亦是因为这些银子离开林羲和的。”
  “本来嘛,你们家都已经到了这份田地,说与不说,于七公主和丞相府而言,都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多了这么个形式,总是好的。我们瞧个热闹,你呢,除了丢了点脸皮,也没损失什么。”
  她嘲笑着凑到沈衡耳边。
  “你爹在贡院里做的那些事,让林丞相很不开心。会有今天的结果,也是因为你平日太过嚣张,我也是好心劝你的。”
  请罪,做小伏低,抬高林府的身价。这些所谓的脸面,几次三番的被她们拉到台面上来咀嚼,真是比生了驱虫的腐肉还要让她恶心。
  张挽君在旁低眉顺眼的抚着肚子,轻声道。
  “魏大人已经是将死之人,他同沈伯伯的关系不错,也不见得非要拉着他做垫背。小衡,你要仔细斟酌啊。”
  都说蛇打七寸,张挽君的话才是真正说到了点上。
  沈衡抬眼,将视线从这两个人的脸上扫过,最终落到大理寺的方向。
  还有两天,她爹便要被问斩了。那个一辈子也没见过什么大钱的酸腐书生,如今却要背着贪污受贿的名声被拉到菜市口,不得不说是一种最大的讽刺。
  直视着对面的那两个人,她一字一顿的道。
  “既然想要看热闹,便如你们所愿。”
  回去的路上,道道一直欲言又止的看着她。这是能救老爷的最后机会,可是谁又能保证那些人不会出尔反呢?
  “小姐,那些人的话可信吗?如果您那样做了,她们不肯带你去见魏大人怎么办?还是您觉得,林家真的会放老爷一条生路。”
  沈衡停下脚步看她。
  “我从来不相信林府的人会有所谓的善心。”
  “不相信您还?”
  “答应她们吗?“沈衡笑看着她。
  “我是答应了让她们看一场热闹。”只不过这热闹是她的,还是她们的,就不一定了。
  道道兴奋的说,奴婢就知道您不会对那样的人屈膝的,救老爷一定还会有别的法子的,奴婢相信老天爷是公平的。
  她对着她微笑,低头看着腰间的佩剑。
  法子,是有的。
  拿她的命去拼,也会救下她爹。
  次日光安街林府门前。
  众所周知林丞相的府邸门前,十丈之内是从来不让百姓随意行走。今日却将门庭大开,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一堆。
  嘈杂的人群占了整个街道的一半,都想看看里面发生了什么。
  从里面出来的人还没落脚,就被外围的人围住,七嘴八舌的道:”这里面在闹什么名堂,怎么这么多人在看?“
  “是啊,莫不是林大公子好事将近了?早起的时候倒是看见公主的轿子进了这府里。”
  “好事?”从里面出来的小哥冷哼。
  “确实是好事,沈大小姐带着丫鬟给林府送了一口棺材,现下就放在府门口呢。上头还立了张牌位,上书”执法如山“四个大字”,就那样当当正正的放在棺材板上,林丞相整张脸都绿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十二章别担心,我在呢。

  周围一片哗然,一众百姓都惊愕的看着那个小哥。
  “还有这等事?你不会看错了吧?”
  “执法如山放在棺材上,意思不就是说葬的就是这几个字吗?这分明是在讽刺林丞相执法不明嘛。”
  “可不是吗,我还听说,沈大人的案子是林丞相审的,莫不是这里面有什么不为人道的猫腻?”
  外头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吵的林方知整张脸都沉了下来,铁青着一张脸看着站在院中的沈衡。
  “自不量力!居然堂而皇之的跑到我林府来闹事,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
  堂堂丞相府邸,如今却被闹的比菜市场还要热闹,这让他如何下得来台。
  “什么地方?”沈衡微笑着看着他。
  “不是人住的地方吗?还是丞相大人想说,这里住的都不是人呢?”
  “混账!!”林方知被气的面色涨红。“你居然公然藐视朝廷命官,谁给你的胆子?“
  沈衡却十分不解的摇头。
  “送礼还需要胆子?小女只是听说林大人得了不治之症,担心府上找不到好木头给您做棺材,这才连夜赶着给您做了一口送过来。至于说到藐视林大人。。。”
  她将棺材上的牌位拿下来,指着“执法如山”几个大字说。
  “小女分明是在赞赏大人,怎地就变成了藐视您呢?还是大人觉得,自己受不起这四个大字呢?”
  沈衡这一番话,说的慢条斯理,但字字句句都带着利刺,差点气的林方知背过气去。
  “本官身体好的很,是谁告诉你我得了不治之症的?你倒是叫出来给本官看看。”
  “是您府上的少夫人说的啊。”
  她甚是无辜的指着大肚子的张挽君。
  “她昨日还特地嘱咐小女,一定要用最好的棺木来做呢。”
  张挽君没想到矛头会指在她身上,慌忙摇头。
  “我没有。昨日我是去找过你,只是安慰你莫要为沈伯伯的事情太过伤心。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