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河南人惹谁了 作者:马说 >

第14章

河南人惹谁了 作者:马说-第14章

小说: 河南人惹谁了 作者:马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头,不然他为什么不跪呢?现在好了,名也出了,利大概也有了——河南人还是会算计!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越来越怀疑古人这话了,因为在小人的心目中大家都是在“喻于利”;在君子的心目中大家都是在“喻于义”,只不过有大小前后之分罢了。

君子和小人本来就不可比。

有时候我真的会这样想:以后的世界大概已经不需要道德了吧?
因为,已经流淌了千百年的黄河虽然在河道里流淌,但有时也会有洪水溢出;

已经耕作了千百年的黄土地依然平坦肥沃,可有时也会面临一些沙化和盐碱。

河南籍作家周大新的小说《ZI大厦》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位河南人,这个退伍兵在京城ZI大厦里当保安——“那个河南保安在这里见识了各色人等后,对他们很失望[奇+書网…QISuu。cOm],对人生也很失望,最后他被ZI大厦里一个久经沙场的北京姑娘千方百计地勾引,他慢慢觉得生活有了亮色。他喜欢她,以为她也喜欢他。有了肉体关系就要结婚,这是他河南农村的观念,但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当他发觉她把另外的生意伙伴也勾引到床上时,愤怒已极。她却没有一点愧色地说:‘我想和谁就和谁!你以为我和你睡了就是爱你?呸!自作多惰!你以为你是什么?你是一件供我使用的东西!’这个保安的支柱垮了,他踉踉跄跄跑到小屋里,把自己全部的物品——仅有的几件衣物收拾起,冲出那个女人的大门,‘砰’地关上,表示与这个女人彻底断绝,也表示他与这个欺负人的世界彻底断绝。他从他工作的这一层,也就是43层跳了下去。一个毫不足道的农家小伙的生命结束了。”

“周大新承认写这一段时他哭了。这一哭是他对在北京生活六七年的总结。”

——《河南保安困在(21大厦)》沙林

如果你能问出“河南保安为什么自杀”这样的问题,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你就是那种红头发、宽裤腿、鼻子上戴着耳坠子的“新新人类”,不管你是哪里人。显然,很多人也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哭”,因为那段“一夜情”既不新鲜、也不怎么浪漫。

我明白周大新在“哭”什么——那是淳朴感情被亵读之后的悲伤,是传统价值观被消灭之后的绞痛,是金子一样的道德被抽空之后的无依无靠和孤苦伶仃。在“投机”成了钻营者招牌、“偷生”成了势利者谎言的功利主义年代里,已经没有多少人懂得用“悲壮”一词来形容那位河南保安的死了,但他死得的确很悲壮。他是一个地道的殉道者,为了破灭了的信任和污染了的人伦。

河南保安的死是一个寓言,意在昭示人的心灵在失去道德依托之后出现的癫狂。

无论怎样,未来的道德也是不能够用“无道德”来定义的。在这一点上,河南人大可不必跟着别人学“洋”。

孝顺、忠诚没有错,舍生取义也没有错。

把这些东西好好留着,等到有人想从更高的楼层往下跳的时候给他看看,像那两个在郑许高速公路上热心助人的青年一样,救他们一命。

“感”和“悟”的智慧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河图洛书”中的“河图”出土于河南的孟津,“洛书”出土于河南的洛宁。根据专家考证,它们和同样诞生在河南的《易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河图洛书”和《易经》都是由极抽象的图文所组成的,内容纷繁浩大,包含着天地人文之间的诸多信息,至今人们尚不能完全破译。它们是东方式智慧的渊数,是人类思维从具象过渡到抽象的证明,是记录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集大成者。从“金、木、水、火、土”相克相生的五行说,到“乾、坤、震、巽、坎、离、良、兑”变换无穷的八卦图,都能让我们感觉到祖先那智慧灵光的照耀。

河南人的智慧是朴实而简单的,但越是这样,他们的思考也就越接近世界的本质。
经历过无数的磨难之后,河南人懂得了如何调整自己使之与外界保持和谐。他们从对世界最真切的感觉出发,体味着自己和黄河黄土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并且最终抵达了“开悟”的空灵境界。于是,雾非雾、花非花,就好像佛教里那首很有名的偈子: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世间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感”是因,是表面,是过程:“悟”是缘,是本质,是结局。单是看到这些声音意象都十分鲜明的汉字还不足以让你领略到“感”和“悟”的绝妙吗?这些从殷墟甲骨上留下来的文字哪一个不是感悟的结果呢?

你写“天”,就会感到自己摸到了白云;你写“人”,就会感到自己走进了人心。

人与天

“天人合一”即天道与人心的相通。

《周易》讲:“立天之道,曰阴日阳;立地之道,曰柔日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在这里,天、地。人都是由对立统一的两方面组成的,所以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要在“知天命”之后才可“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老子说:世界统于“天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庄子才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看来,在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里,人生在世,要想生活得自在就必须“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佛违,后天而奉天时”。这种将主体知、情、意和客观世界一体化的直党思维方式,是东方特有的,也是经历了多次动荡之后的民族对周边世界的本能反应。

老子是河南人,庄子也是河南人,这两个智慧绝顶的人物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伟人合力把中国人智慧从“感”推到了“悟”的极致。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从象形汉字的雏形中我们不难看出“天”与“人”结合得多么紧密:这两个“天”字,都被用来表示人的头顶,引申开来就是高大、天空的意思奇#書*網收集整理。将“天”用“人”来表达,本身就反映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和汉字一样,汉语中间的性、数、时态都没有严格一致的要求,而是强调整体的意会,即“感悟”。笔者在北京有很多外国朋友,其中有不少是为学汉语来到中国的,问起他们的感受,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很难,很难”。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有一位外国留学生问老师——在汉语内,“上”和“下”有什么分别?待老师反复讲解后他又突然冒出一句:老师,那么在中国话里面把东西“放在地上‘和”放在地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老师竟一时语塞。

河南话在这方面应该是汉语的代表,它的简洁、明快及含义丰富几乎成了汉语内所有“意会”和“感悟”内容的典范。

台湾作家余光中在河南走一趟得出的结论是:那里,老农都是哲学家。

“语言是思想的衣裳”,但这“衣裳”还只是河南人智慧的一部分。

“天人合一”之后的河南人懂得顺应天理,做事情讲究中规中矩,不张牙舞爪;凡事三思而后行,不急躁蛮干。他们自古以来便起居有常,耕息有时,安居乐业,总是能在最平凡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切的道理。在河南,与田间地头的农民谈话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他们乐观、风趣、富含哲理的朴实话语总能让你感到扑面而来的热情和以不变应万变的大智慧。

史书上记载,当年周游列国的孔老夫子带着随行弟子们走到现在河南濮阳一带时,已经饿的饥肠辘辘,举步艰难。由于推广学说不利,他已经变得有些万念俱灰。学生见老师面色阴沉便上前去给当地农人要吃的,而一位农人见状便捡起地上一块黄土朝孔子递过去。学生气愤之极,几乎拔剑伤人,可被孔子阻拦住了。孔子含泪接过黄土,急忙下车叩拜。

一位是儒学先哲,一位是乡野村夫,两个人没有一句话但却达成了灵魂上的默契。

圣人和农人心里具体想的什么,我们其实完全不必知道。我们只需知道,他们头上都有同一块天空,脚下都有同一块土地,是天空和土地拉近了他们心灵之间的距离。

“天人合一”是要我们顺应自然,但顺应自然并不是被动地百依百顺。

“先天而天佛违,后天而奉天时”——面对自然,河南人没有坐等,更没有放弃信心,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配合自然,努力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机会。

“愚公移山”的传说不需再多讲了,直到今天,河南仍然还有愚公这样的人。

如今的太行山上又传说着另一位“当代愚公”的故事,他叫杨皂,河南林州人。这位年逾古稀的老汉从十几岁起就开始为家乡修桥铺路,几十年如一日。时光水一样地流,老人风一样地干,大山沟里通往山外的路也不断地延伸。汽车进村来了,山货运出去了,家乡变了,老人笑了,可谁又知道那大大小小几十座桥梁涵洞花费了老人多少心血、多少汗水。

前些年,看到电视上有记者采访这位老人:问:“您为什么修这么多桥啊?”

答:“小时候出门难得很,修了桥多好啊,山前山后一马虎就到了。”

问:“那您在修桥的时候都想到什么了?”(记者在诱导)

答:“没想什么,就是干呗。”

问:“您真是一个征服大山的英雄!”(只好亲自点题了)

答:“不,不是哩。恁大个太行谁征服得了啊?不过就是想借它条路走走。”

问:“那,您是喜欢大山了?”(有些纳闷)

答:“可不是哩。天天出门就看见,能不喜欢?”

老人讲的都是实在话。

在河南人的意识当中,自然是和人同等、甚至比人还要伟大的,人不能把自己放在“天”的对立面。更何况“天”和人一样,还有着同样的结构和意志、情感。

河南人对世界的“感悟”不需要学习,那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东西。看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标自然而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完全用不着训练。这种看似愚笨的大智慧被河南人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他们就可以以此来坦然面对一切苦难。

“天人合一”,一通百通。

所以,你会发现生活中的河南人大都是乐观的、积极的。超脱的,既实在又浪漫。他们可以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自嘲,可以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忍耐,他们可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哼起家乡的小调,也可以在四周一片鄙视目光的时候放声大笑起来。

是啊,天就是我,我就是天,有什么好怕呢?

就是到了需要真正用智慧应付自然的时候,河南人也不含糊——东汉年间,张衡就制造出了精妙绝伦的流水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等来应对自然之变。还提出了“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落石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的地心说。

对于他,天地不过是一个鸡蛋。

人与人

人与人关系上的智慧其实是个很大的命题。

因为,人类自有智能以来就把绝大部分的智慧用在了对待同类上面,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河南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只是自身态度和方式方法的千差万别。

人是复杂的,你有多复杂,他就有多复杂。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不好解决。

河南人的性格、道德和智慧是生长在一起的,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候的感觉也大都比较细腻——不偏执,少怨尤,情理兼顾,人我照应奇……書∧網,能够求同存异(这是从他们性格和道德中来的,也是从他们历史中来的)。这还不同于我们惯常所讲的“和稀泥”,“和稀泥”是没有原则的调和主义,而河南人的“中庸”则是另一种在原则下面的情与理的均衡处置。崇尚“和为贵”的河南人在生活里往往扮演“和事佬”的角色,他们不是没有立场,只是觉得不应该为了“鸡毛蒜皮”而疏忽了“军国大事”,不要为了“芝麻”而丢掉了“西瓜”。家里夫妻之间、兄弟之间有些磕磕绊绊的不愉快,一般都不会闹到市面上去。“家丑不可外扬”——他们知道闹出去对于事情的解决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倒不如叫它慢慢消化,自生自灭。

小时候看到父母偶尔因小事拌嘴,母亲被气得掉眼泪,可一旦等到奶奶推门进屋,母亲便会马上悄悄地抹去泪花,坐下来与奶奶安静地谈话。

母亲和父亲的感情很好,是很懂得事理的人,她是绝对不会因为这个而去借故大闹的。能在家庭生活中找到平衡,这是河南女性的美德,也是她们的智慧。

凡事讲究“悟性”的河南人个个都可以“举一反三”:看到家庭失和,他们会想到国家安危;看到黄河水患,他们会想到要“防微杜渐”;山雨欲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