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去做地主婆 >

第31章

穿越去做地主婆-第31章

小说: 穿越去做地主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长声哀叹,莫非上天真的在惩罚他强变祖宗之法?而这个治好稻瘟的刘彦章的突然出现,让皇帝心中一亮,也许上天并没有要断了他生路。

“此人可是吴越老农?”皇帝问道。

“回陛下,据赵大人描述,此人是个年方十六的少年,而且,是北方人氏。”一位大臣回答,他在接到第一封上书时,并不在意,以为又是这些地方官员在胡吹乱奏,但随着书信的增多,说的都是同一个人,尤其是连严谨的赵大人都写了奏折,称此是我大宋之福,要求皇帝嘉奖这个年轻人,他才不得不信了。

“十六岁!”皇帝惊讶的说,他几乎从龙椅上站起来,“一个生在北方的少年?他是谁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如此厉害,他的家人岂不更甚?”

“陛下,成安县令朱文清报,刘彦章就是他县十方村人,家中有老母妻子,并报呈今年他们家种的水稻亩产八石。”翰林学士邓绾忙出列回道,他已经很久没在朝堂上说话了,皇帝已经很明显的表明不喜欢他,而那个拗相公却从不为他说半句好话,枉费自己为了他弹劾吕惠卿才被众人视为墙头草而不齿。

邓绾时刻处在要被贬去南蛮之地的不安中,这些日子能不说就不说话,希望皇帝可以忽略他,但这时候,他看出皇帝对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也正巧看到那个被贬的曾布的亲信上来的奏折,幸好他因为怕这些人得知自己失势,而趁机说自己坏话特意拿过来看,才知道这些内容,他知道这句话说出去,皇帝一定很高兴,可见老天爷都在帮他。

“八石!”皇帝何止是高兴,简直是激动,而朝堂上也是一片哗然,皇帝便看向一直沉默不言的王安石,谦虚的问道,“爱卿,你认为此事是真是假?”

他这么问王安石也是有原因的,王安石有着几十年的基层为官经历,而让皇帝百般信任维护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是为了为官而为官,他的确是一心为了大宋的富饶强大,为了千万百姓,几十年的基层历练,没有谁比他更了解民间疾苦。

“回陛下,老臣倒不曾见过如此高产的水稻,但民间奇人甚多,此事倒未必是朱文清妄言。”王安石郑重答道。

“此人到底是何等人物?小小年纪竟然有此等本事?”皇帝听了王安石的话,心里已经完全信了,他心中满是激动,忍不住拍手道,“这是天佑我朝,使我大宋民众免去饥饿之苦。”

众臣听了自然齐声唱诺,恭喜陛下。

“此少年既然专心农事,必然不曾进学。”皇帝说道。

而邓绾几乎要自己跪拜自己了,因为他的无心之举将要给他的命运带来很大的转机,因为他在看了朱文清的奏折后,特意查了今年的科考,赫然发现刘彦章参加了州试,只不过没中,谁都可以听出,皇帝是有意要给这位少年加官了,于是忙出列道:“陛下,刘彦章是个学生,已参加今年开封府的州试,想来是忧心吴越灾情,急着赶往吴越救灾分了心,并没考中。”

这话让朝中列臣纷纷在心底暗骂,真是趋炎附势之徒,直接说没考中不就得了,就会揣摩圣意拍马屁。

“果真如此?”皇帝更加惊喜,而朝中众臣虽然对邓绾的话表示了极大的鄙视,但想他也不敢为了迎合圣意而造假胡说,这个少年既然会农事,必然是个农人出身,却原来也是个读书人,这个真是。。。异才?

“没考中也不妨,谁为朕走一趟?朕要赐刘彦章进士出身资格,加封龙图阁制式,判司农事。”皇帝说道,言语里有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大臣们吓了一跳,这也太突然了吧,直接就是一个六品官,大家的目光都放到王安石身上,但冷着脸的丞相大人似乎神游在外,对皇帝的话根本没有理会,于是静默片刻之后,沈括躬身道:“臣愿前往,并实地查看,验证其是否为实。”

在沈括大人动身的同时,那个还被叫做小虎的刘彦章,正走到自己的大门外,往年的这个时候,农人们都已经没有的活计,不是外出寻散工,就是蹲在村口聊天混日子,而刘小虎进了村,除了看到有老眼昏花的老人们坐在旮旯里晒太阳,就没看到一条狗跑过。

他不知道十方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水田里也搭好了地棚,正是栽种旱生蔬菜的时候,而大棚里的蔬菜已经长的鲜嫩,那些翠绿的菠菜已经那个引来了不少买家,每家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主家,刘小官人回来了。

刘小虎瞪着这幢有着整洁的门面的房子呆看了半日,如果不是林赛玉在信上说了,他还真不敢认这里就是自己的家,将瘦驴拴在门外的树上,门虚掩着,一推咯吱一声便开了,迎面就是三间敞亮的连房,院子里除了几个大树地下,都铺了石砖,只有一个穿着青布衫,梳着抓髻的丫头在那里凉衣裳,听到动静转头来看。

“你这个讨饭的?怎么进了?快些出去。”英儿被眼前的人吓了一跳,叫嚷起来,一面张手来驱赶。

“你是英儿吧?”刘小虎忙笑道,一面看着这个圆滚滚的丫头,果真跟林赛玉信上描述的一样,脸蛋眼睛鼻子就连身子也是圆的。

英儿吓了一跳,刚要问,林赛玉从厨房里和完面出来了,看到有人以为是佃户又来问什么,一面走过去一面问道:“英儿,谁来了?”

刘小虎闻声看去,只见一个面如银盆眼如杏子的姐儿,穿着紫潞绸袄儿素绢裙子玄色背子,挽着袖子,露出纤细的腕子上戴着一只银镯子,甩着手走过来,一时间看的满眼扎的晃,竟不敢认这就是自己熟识的曹大姐。

“娘子,我回来了。”看着林赛玉走近,刘小虎收起惊艳,开始有些心疼,这个女子瘦了很多,眉眼掩不住一丝疲倦,她很辛苦吧?

林赛玉看着面前这个衣衫褴褛满面风尘路子拉碴的人,第一念头就是哪里的乞丐上门求口饭,刚要让英儿去厨房那些饭菜,就听此人喊了句娘子,顿时一愣,呆看了半日眼泪便泉涌而出。

“我的天,你怎么。。。。?”林赛玉扑过去,一把抓住手腕哽咽道,那句怎么这么苦哈哈的没说出口,扯着刘小虎就往屋内跑,一面喊着,“娘,二郎回来了。”说着已是泪流满面。

 

第四十六章 喜上门林赛玉说棉 

这些日子家里进了不少钱,刘氏果真如以前所说,将帐仔细的管了起来,闲来无事便在屋子里翻看,这一日起的早,想起林赛玉说要支些钱去还赊的帐,也不忙着梳状,就穿上林赛玉前些日子为讨她欢心,特意找了城里好手艺的妇人,来给她做的一件深蓝遍地金对襟罗衫儿,倚着窗便取出本子来算。

十月末的天已经有些寒意,英儿在刷拉刷拉的打扫院子里的落叶,林赛玉在厨房不晓得做什么剁的案板咚咚响,一时又吩咐英儿撒了些糠壳子,引得老雀儿在院子里闹成一片,让这个小院子显得格外的生趣,这琐碎的声音听在刘氏耳内让她心里觉得暖呼呼的,想到自那日后,媳妇嘴上没那么多花哨话,但却处处贴心恭敬,不得不感受到她从心底里的担忧与愧疚,饶刘氏冷了的心肠也软了下来,只不过还堵着一口气难散而已。

看着账本子上的钱,先拨出给林赛玉的,又想起那日城里的妇人做衣裳来时,带给她看的那一匹大红兼四季团花喜相逢缎子,当时就想到以前还在家时,每年过年断少不了用这样的做衣裳,算起来已经好些年没穿过过年的新衣,便又拨出些钱,算着给林赛玉添加一件,英儿服侍的好,自然也要有一件,二郎已经被拆了骗局,过年应该回来吧,四季常穿的衣裳都没有,干脆一起做了,想到这里,又望着窗发呆,想林赛玉的信已经送出一些日子,怎么偏没回信?那孩子该不是怕了不敢回来?这样一想,顿时又恹恹的,将本子一合歪在炕上,就这时候,听得院子里一阵热闹,林赛玉尖这嗓子才喊了句“娘,二郎回来了。”人就咚的闯了进来,慌得刘氏急着从炕上下来,双腿相绊一个踉跄跌过去,幸亏刘小虎眼疾手快接住了,母子俩跌坐在一起。

“娘,不孝儿给你叩头了。”刘小虎跪着往后挪了几步碰头哭道。

刘氏呆看着眼前这个蓬头垢面的孩子,恍惚又回到他们当初逃难的时候,那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心内有许多话要说,凝聚一起,终是叹了一声半句说不出来。

“娘,二郎知道娘寒了心,恼恨二郎骗了娘,二郎没用,二郎读不会书,考不上功名,辜负了娘的教导。”刘小虎也不起身,接着叩头,一面哭道,“二郎不敢跟娘说,也没脸跟娘说,不知道怎么办只得躲起来,二郎不是不把娘放在心里,正是放在心里,才更加羞愧,不敢回来,指望娘打也好骂也好,别不要二郎就好。”说着跪行过去,搂住刘氏放声大哭。

刘氏被那一句“不要二郎”说的五脏具裂,想当初家破人亡那一刻,自己也是要一头撞死不受着煎熬的苦,是小小的二郎哭着抓着衣裳不放,说不要丢下二郎,才让她收住了死心,咬着牙活下来,吃尽了苦头,怎么刚尝到甜头,母子就要生隙?一时间满腹委屈也涌了上来,双手狠狠打在刘小虎身上,哭道:“让你骗娘,你把娘当外人。”

刘小虎也不躲,任她打着只是一味的哭,林赛玉在一旁早哭的双眼昏花,听到这个时候,知道他们母子心结解开,心里放下一块巨石,放声大哭起来,一家子直哭的天昏地暗,吓得英儿呆站在门口,不晓得该劝哪个,于是想起自己的可怜身世,干脆跟着哭起来。

哭了半日,林赛玉劝着母子起来,先让英儿烧了水,刘小虎且去洗,自己忙忙的到菜地里摘些新鲜菜,有几个佃户知道了,忙从自家里拿了鸡鸭送来要给刘小官人下酒,林赛玉推辞百般推辞不得只得拿回来,回到家刘小虎已经换了干净衣裳,正坐着刘氏给他梳头,这几个月游历让他褪去了少年青涩,虽说瘦了些,身子倒是结实了,旧衣裳穿在身上短手短脚,竟然是又长高了。

“我正说要给你去做衣裳,等你年下穿,偏这个时候回来了,活该穿着不合体。”刘氏一面梳头一面道,刘小虎只是嘿嘿笑着。

这话既然能说的,他们母子自然没了芥蒂,林赛玉舒了口气,英儿接过她手里的菜肉,二人忙进厨房忙去了,不多时摆上一桌子汤饭,烧了鸡鸭,炒了鲜蔬菜,一家子围坐在一起热闹的吃,刘小虎也顾不得礼仪吃的是风卷残云,看的林赛玉与刘氏具是心疼。

“我的儿,这在外受了多少苦,怎么饿成这样?”刘氏摸着泪说道。

刘小虎嘿嘿笑道:“不苦,那些有钱的地主老爷们招待我好着呢,我只是急着回来,顾不上吃,也就快到家时饿了几顿。”

吃过饭,林赛玉留母子俩在屋内说话,自己与英儿收拾去了,刘氏将账本拿给刘小虎看,一行说道:“你若真不是那读书的料,我也不逼你,媳妇将咱家的地打理的很好,咱们娘们守着这地也能过活,你也别给我打马虎眼扛着读书的旗号出去瞎混,就跟你媳妇在家种地,我也不求你光耀刘家门楣,你们多生几个孩儿,我将来死了见了你爹也能说话。”

说的刘小虎又是想笑又是想哭,便将自己的行礼拿来,拿出一些南边的新鲜小玩意逗刘氏开心,看到林赛玉进来,刘氏便笑道:“给你媳妇玩去吧,我不要这些。”

刘小虎看了红了脸的林赛玉一眼,说道:“我给她带了别的好物件。”一面打开一个木盒子,刘氏与林赛玉都好奇的去看。

“棉花!”林赛玉惊讶的喊道,一把抓起那一团白茸茸。

刘小虎对她喊出的名字有些惊讶,难道这个女子见过?一面道:“棉花?这个叫棉花?”

刘氏也好奇的拿起一朵,在手里转了转道:“什么花?竟然是软绵绵的?”

林赛玉捏着这小小的有些粗杂的棉花,陷入激动之中,刘小虎对刘氏道:“我在兴化时,见乡间地头开着,蛮好看,也很特别,与别的花不同,就摘了些。”

“哪里?从哪里摘的?”林赛玉回过神,忙问道

“兴化。”刘小虎道。

林赛玉一头雾水,兴化是哪里?转动着手里的于后世有很大区别的棉花,身上一阵燥热,从形态上看,这应该是早期的亚洲棉,她一直以为棉花此时还没传出中国,所以她来到这里四年了,连一件正经的棉衣都没穿过,所谓的棉都是木棉,没想到棉花已经存在了。

“种的多吗?”林赛玉问道。

因为她的走神,刘氏母子又说起别的,刘氏说这花白瓷刺的,不好看,也不许林赛玉带,刘小虎便失了兴趣,二人又看起别的来,冷不丁林赛玉又冒出一句。

“不是种的,野生的。”刘小虎看林赛玉的神色有些严谨,不由也凝重起来,难不成这种花很贵重?

这么说棉花的价值还完全没有被发现,棉花啊!林赛玉想起自己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