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卡耐基全系列丛书 相信大家都知道吧!6本txt下载 >

第140章

卡耐基全系列丛书 相信大家都知道吧!6本txt下载-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阻碍着我们充分利用大脑如此巨大的潜能呢?关键就是我们还没有学会给自己编排解决一系列问题的程序,也就是我们迫切需要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如果我们把大脑的构造比作电子计算机,那么心态和意识就是输入的程序。 
  创造成功的基本前提不但光指其它方面,精神力量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在选择控制自己的情感和与人交流思想感情方面也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开发利用。这种潜能可以从人们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新的理解中显示出来。因为人的言谈举止、交际水平和心律、血压、消化器官运动以及脑电波都可以受到精神力量的控制和影响。比如有的人不幸患了不治之症,身离黄泉路不远,但一旦心态积极和精神振作,决心与病魔斗争,该干什么就专心致志地干什么,最后竟能创造了奇迹。正因为这类事例世界各国都有,并有案可查,科学家们正在预言: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人体有能力使自身再生。这不是指医学手段的新发展,在人体内更换各种零件,而是指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 
  在精神潜力方面,我们着重讲一讲:“生命在于脑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众所周知的至理名言。然而现代科学研究的新发展认为“生命在于脑运动”,因为人的机体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 
  研究表明,每个人长到十岁以后,每十年大约有百分之十控制高级思维的神经细胞萎缩、死亡。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但这不要紧,如果坚持脑运动和脑营养的适应,则每天又都有新的细胞产生,而且新生的细胞比死亡的细胞还要多。 
  日本科学家曾经对200名20岁到80岁的健康人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发现经常用脑的人到60岁时,思维能力仍然象30岁那样敏捷,而那些三四十岁不愿动脑的人,脑力便加速退化。 
  美国科学家做了另一项实验,把73位平均年龄在81岁以上的老人分成3组:自觉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监督组。初级结果是: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力和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3年以后,勤于思考组的老人都还健在; 
  思维迟钝组死亡12.5%;而受人监督组有37.5%的人已经死亡。 
  由此可见,勤于思考、追求事业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奥秘所在。这一点有许多事实可以说明,如: 
  英国剧作家、社会活动家萧伯纳享年94岁,晚年仍有剧作问世: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坚持用脑到84岁,发明成果1100多项; 
  法国的一位女钢琴家104岁还能登台演奏; 
  著名黑人作家杜波依斯87岁写作《黑色的火焰》,轰动世界; 
  我国著名学者马寅初一生坎坷,由于勤于用脑活到90岁; 
  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开创者竺可桢,上中学时身体虚弱,还患肺病,有人断言他活不到20岁,但他一直坚持奋斗,活到85岁,贡献卓著。 
  如今健在的大作家巴金和冰心老人也说明了生命在于脑运动。 
  一个人只有相信并开发自己的巨大潜能,就会具有超群的智慧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成功。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学会不要依靠别人,因为一个总是靠别人扶持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自己。 
  自信意识、成功心理就是要我们靠自己!就象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也不会有人端着大盘子把幸运和成功送给我们任何一个人。如果人生交给我们一道难题要求解答,那么它也会同时交给我们解决这道难题的智慧和能力。但这种智慧和能力总是潜藏在我们的生命里,只有当我们自信加奋斗,自己救自己,它们才会聚集起来,发挥作用。即便你自身条件多么不好,身世多么不幸,但只要你有积极的心理态度,你就能成为一个成功者和有用的人,你就能交上好运获得成功! 
  露皮塔去了一趟两个儿子的学校,情况使她感到阵阵心寒。“你这两个儿子反应太迟钝了。”老师对她说,“我们只好把他们编入与他们能力相仿的阅读小组了。”校长也深有同感,还说:“你在家里只讲西班牙语,把两个儿子弄得糊里糊涂的。他们不知道用英语该怎么说。” 
  露皮塔自己从小就智力很差,先是降级,被列入反应迟钝者之列,后来又不得不眼泪汪汪地退学了。她16岁就出嫁,婚后生了两男一女。如今两个孩子被列为低能者,这使她难以忍受。她决心自己帮助孩子,从自己求学做起! 
  露皮塔去求人帮忙,人家答复她:“你的履历表明你反应迟钝、智力低下,我不能推荐你上学。”她在雨中泪流满面地走回家,哭着对自己说:别泄气!她又去找孩子们的校长商讨办法。校长建议她到两年制的得克萨斯南方学院去试试。南方学院的登记员为她的强烈愿望所感动,答应她先试一年,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考试不及格就得走。”就这样,她上学了,还兼顾家务,每天两头忙。全家都赞许她新的追求,但又担心要不了多久她就会离开学校重新安心做家庭主妇。 
  到第一学年末,她惊奇地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自己应该有一个大学学位。于是,她除了继续在南方学院学习,又进了70英里远的泛美大学学习,每天4点起床,不怕苦累。3年后,她取得了初级学院学位,还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泛美大学的理科学士学位。 
  孩子们发现他们的母亲与众不同。一般美籍墨西哥母亲都不上大学。孩子们对母亲的爱又增添了新内容。在母亲的鼓励下,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发展,两个儿子的学习成绩一天天地提高,自信心也随着增强。他们转到了正常班级里。 
  1971年,露皮塔被授予文学硕士学位,又当了豪斯登大学发起的墨西哥美国文化研究所的理事。新的工作又促使她去攻读行政管理的博士学位,并在学习工作之余在大学任教,每周还给基督教女青年夜校上两次课。但她从未忘掉孩子们。 
  她总是挤出时间赶回家来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到学校参加家长会,观看孩子们参加的所有体育比赛。1977年,她取得博士学位,接受了颇具威望的美国教育委员会的会员资格。她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该委员会奖的拉丁美洲妇女。1981年,她又被提升为拥有31,000名学生的豪斯登大学的教务长助理。 
  后来,露皮塔为缓和种族关系而积极努力,为成千上万的警察和消防人员讲授西班牙语课和种族关系课,并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赞誉。随后,里根总统任命她到全美司法顾问委员会研究所工作。接着,她又获得了各类荣誉:如豪斯登大学授予她杰出教学奖,一家西班牙语地方报纸设立了以她姓名命名的奖学基金,墨西哥瓜达拉哈拉自治大学授予她杰出教育家奖。 
  这些荣誉对露皮塔来说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她心底里,没有什么比对孩子的爱更深了。她的长子马里欧是内科医生,次子维克多是位律师,女儿玛莎正在攻读法律。马里欧说:“假如说我们有所作为,那是因为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爱抚、自信和支持,使我们能够有所作为。我觉得上帝一直抚摸着我们,而我们的母亲便是上帝的手。” 
  这个真实的故事的确给人许多感慨和沉思,但同时也说明,事情的成功要靠我们自己,不要因为某些自身的弱点而轻易放弃,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成功。 
  我们再来看一位聋哑人是怎么走向成功的。 
  叶约翰生下来就聋哑。经过艰苦努力,他于1971年从专为听觉不健全的人办的华盛顿盖劳德学院毕业,并得到了数学专业的学士文凭。 
  他求职中四处碰壁,不得已又考入了马里兰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发出几百封求职信,都遭到拒绝。后来他在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帮助下,学习了企业管理和会计,并从那里得到了一笔10万美元的低息贷款。 
  就这样,他雇了两名职工、办起了公司。 
  公司专门生产软件、办公室自动化和电信设备及系统工程,并研制出一种计算机,使它能把电话里传来的声音翻译成文字,让聋哑人“听”到。玩具为全体职工开放。公司有部分聋哑人,公司许多人都懂手势语,处理日常事务大都用手势,使聋哑人与正常人的交往不产生隔阂。1987年公司盈利2100万美元,1990年盈利3000万美元。他们这些利润的绝大部分用于投资。1991年,美国国会邀请他去讲述成功的经验。他说他今天取得的成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如果一家世界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雇用一位女盲人来设计飞机发动机,你会认为这简直是荒诞离奇,但这是真实的事情。 
  22岁的英籍华人谢云霞,从儿时起眼睛就几乎完全失明了,可事实上,她竟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她每天坐在计算机终端旁,手握光标定位器,注视着电脑屏幕上呈现的放大了的文字。她的脸几乎要贴到屏幕上,因为她的视力极其微弱,而且主要集中在右眼上。她身边放着一些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能把发动机在各种不同飞行条件下的温度、程度和压力等数据放大。而她能准确无误地掌握这一切,她了解技术发展的最近情况,这就是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妨碍这位瘦小、腼腆而又思维敏捷、才华出众的盲姑娘成为工作出色、一丝不苟的优秀工程师。她因其卓越的成绩而荣获威尔士亲王查尔斯颁发的特别奖。 
  盲姑娘终于成了出色的工程师,聋哑人竟能成为很成功的企业家,而母子两代均属智力很差,都曾被劝退学的人却能改变命运、出类拔萃……这些完全真实的故事说明了人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人人都能走向成功。海伦·凯勤说得好: 
  “当你感受到生活中有一股力量驱使你飞翔时,你是绝不应该爬行的!”张海迪也鼓舞人们:“只要你抬起头来,新的生活就在前头!” 
  一个人如果要成功只能靠自己,靠自己什么呢?若要靠出身富贵、条件优越、智能超常、机遇幸运、环境如意等等所谓有利因素,那是靠不住的,甚至连身强力壮、时间充裕、使人理解和支持这些十分必要的条件也是靠不住的。那么,靠自己究竟靠什么?只能靠重新认识自我,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只能靠认定自己就是一座金矿,认定自己是一个可以挖掘出无价之宝的宝藏。哪么最后你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一位女大学生说出了“不再羡慕别人”的亲身体会,就是饶有情趣的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她说:“从山沟沟里跨进大城市里的大学,我浑身上下冒着土气:没有学过英语,不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是谁;不会说普通话,不敢在公开场合讲一句话;不懂得烫发能增添女性的妩媚;第一次看到班上的男同学搂着女生跳舞,吓得自己脸红心跳…… 
  “丽娜是大城市长大的姑娘,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口发音吐字皆佳的英语。她见多识广,安娜·卡列娜当然不在话下,还知道约翰·克里斯朵夫。她用白手绢将柔软的长发往脑后一束,用发钳把刘海卷弯。她只要在公开场合出现,男同学就前呼后拥地争献殷勤。那时候我对自己遗感得要命,对丽娜羡慕得要死。有一次,丽娜不厌其烦地描述她8岁那年如何勇敢地从城西换一趟车走到城东。我忽然想到,我8岁的时候,曾独自翻过几座大山,把我家养的一头老黄牛从深山找回来。从此,我不再羡慕丽娜。上大三时,女生好象什么都羡慕男生。例假来了羡慕男生;见识少了,就骂自己是女人没出息;甚至连男生可以穿短裤、背心、理个短发都羡慕得要死,‘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有一次,一个男生跟我推心置腹地谈了一个晚上,我才知道男生的好成绩也免不了死记硬背,男生的知识面也不一定宽,男人失恋了也会哭,男人也羡慕女人可以穿裙子,打扮得很美……后来,我信心十足地跑到图书馆,学普通话,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到毕业时,丽娜会的我也会了,别人知道的我也知道,我还知道了别人不一定了解的许多东西……总之,我不再羡慕别人了。” 
  一个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那就不会只是羡慕别人,总是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了。因而我们可以把不再羡慕别人看作是重新认识自我和依靠自己奋斗的一个标志。 
  一个人在自己生活经历中,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境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生课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