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68章

珠玉在前-第68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这里这个世界,到底是算延续历史,还是算怎么……孟约默默叹口气,她逻辑学可学得不怎么样,哲学就更没谱了,让她思考这样的问题,跟要她命没什么差别。
  “只要叶慎章和荣意能顺利走到一块,应该也不至于演不下去吧。”反正,男配也一样可以起到促进感情,横生波澜的重任,好在《三醮》男配军团人员充足,这点倒不用担心。
  末了,孟约仰面看向天空,心中吐槽道:“这是要疯啊!”


第133章 倒要瞧你怎么满嘴胡扯
  在觉得故事要崩盘的时候,孟约完全没有把林莠一人能把男女主逼到悬崖边上的智商和城府,当林莠逃难一般自己回来时,孟约才“哦”的一声想起,那是多么能耐的一位壮士。不管在林莠身上发生了什么,只要人平安回来,孟约都相信,林莠绝对会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琢磨一下林莠后,孟约蹭到孟老爷身边,撒娇道:“爹,我想去科学院看看蒸汽机车。”
  因为“再婚”这个话题,孟老爷最近几天都看孟约鼻子不是牌子,眼不是眼的,即使是这样,孟老爷也没能抵挡住孟约晃他袖子的娇滴滴样儿:“带你去可以,你拿什么来换?”
  孟约:哈?
  “爹,我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嘴里吃的,哪一样不是你给的,你让我拿什么换?”除此之外,孟约还有种“我爹不再爱我了”的错觉。
  “去你妈牌位前上三柱香,发誓日后不再提续娶之事,不然……”
  不然怎么样,不要亲闺女了吗?
  觉得往事已随风的孟约瞬间感受到什么叫会心一击,这岂止是“我爹不再爱我了”,根本就是“我爹从来没爱过我”好么:“算了算了,我再也不提还不行么,爹你最好盼着自己真再不动心动念,不然……到时候我是会坚决反对的!”
  孟老爷才不在意这个,只要孟约不再提就行,只要能让他保留对女神太太的思念,发不发誓都是次要的:“行,走吧。”
  其实,孟老爷也早想喊孟约去科学院看看蒸汽机车,一来这是他事业上的成果,他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作品之一,二来孟约对太祖手稿钻研这么深,没准能给提提意见。
  一路坐马车驶到科学院外,因科学院里有火车连通,科学院已经不让进马车,不管是院士还是学生,马车和马都必需在院外的车棚马棚里停放。一跨入科学院大门,孟约便充满感动,眼前齐齐整整的钢轨和木制车厢,带着一股浓浓的近代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时候说句热泪盈眶丝毫不为过。
  虽然在铁路铺设,和蒸汽动力方面还有许多疑问与不足,但工匠们造车厢的水平一点不差,那可同时乘坐三十六人的车厢宽敞整洁,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高端洋气。一水儿的上好硬木坐椅,每两人或四人设一小桌,虽然没有行李架,但乍一看去已经接近于现代列车。
  “爹,现在最快每刻钟能跑多远?”
  “科学院里总共铺设了约十五里蒸汽机车道路,最快一刻钟可以跑两圈,这得全速跑不能顾虑刹车停车,还得考虑到天气,真到要跑长跑远,一刻钟约只能跑个二十里路。”
  一刻钟跑二十里,一个小时八十里里,一公里等于两里,也就是说现在的车速已经达到了四十公里每小时。孟约回想一下现代列车的速度,G开头的高铁是三百至四百公里每小时,D开头的是一百五十公里左右。这样去比的话,四十公里好像很不够看似的,但孟约曾乘坐过传说中的绿车皮进行长途观光旅行,那车速……仿佛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要知道,这才多半年呢,火车就从几公里的时速上升到了几十公里,孟约简直不敢相信,要再给这些人几年十几年,他们能把速度提升到怎么样惊人的程度。嗯,孟约那是不知道,科学院现在是理论速度可以达到每天三千里,也就是一千五百公里。
  “可别只顾快,还是稳妥要紧,马车下坡时太快,都容易叫风吹倒,何况这蒸汽机车左右一点遮挡也没有,风吹就风吹,雨淋就雨淋。”孟约真有些怕这些科学狂人光顾着速度,没把安全考虑进去,这可是要载人的,孟约可不想将来有一天听到翻车的悲剧。
  其实在科学院里也翻过两次车,还真是跑得最快的时候,山谷里风大的时候,那风一阵吹来,掀翻车斗吹真不是什么难事。为这,科学院里也正在琢磨办法,要不是这两翻车,科学院早就把成品拿出去上外边铺设去了。
  “年年倒是考虑周到,且放心,若是不稳妥,科学院断不会拿到外边去。”说话间,孟老爷引着孟约下机车,袁院士见车停在院门前,便跑出来,伸手就要把孟老爷捞进院子里去研究他刚发现的问题。
  孟老爷:“袁兄不忙,今日领了小女来拜见,年年,快来与袁兄见礼。”
  孟约揖礼称道:“袁院士。”
  虽然袁济是个不很修边幅的老头儿,最近太忙,更加是放飞了自我,可看到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很快醒悟过来,掩面道:“哎哟,失礼失礼,你这老孟可真是,带侄女来也不提前知会一声,我这样怎么好见人。”
  孟老爷:“合着我不是人,嫂子侄子不是人?”
  袁济:……
  “我先去拾掇一番,侄女且先进去坐。”
  片刻后,袁济收拾得干干净净出来,可是个老了都很能帅人一脸的老头儿,气色也不错:“老孟一提起侄女,总满口夸赞,我心中常想就他那张老脸能生出什么好样儿来,不曾想一见侄女,果是个当得起夸赞的。”
  孟约:“是吗,总夸我呀,我怎么不信呢,他在家可不爱搭理我了,这些日子一直很嫌我呢。”
  孟老爷默默瞥孟约一眼:我倒要瞧你怎么满嘴胡扯。
  袁济乐呵呵地笑,侃笑几句便与孟约说起蒸汽机车,说起锰钢:“那锰,钢厂曾有过记录,却不曾说过哪里能开采,钢厂如今正在清库翻样本,也不知能不能翻得到。侄女,太祖手稿中,可有提过锰矿什么样,哪里有出产?”
  “不曾见过,这几日我又翻了翻,俱不曾见有记录。”孟约对于太祖时不时掉链子已经很习惯了,大约是留空间,让土著们自行发展吧,也只能这样想了。
  “啧,这可不好办喽。”袁济有些犯愁,锅炉眼看要盖好,锰却连什么样什么味儿都还没眉目。
  “当年炼钢没有留下日志或记录文稿一类的东西吗?”
  “那些都在琅山档案馆,这倒也是条路,我这就去找翰林院要个条子。”有线索袁济就等不住,他总觉得自己时间一天少似一天,干什么都不能拖,当下想到当下就去做了,“侄女你坐,我去去便回,中午别走,在这吃饭啊!”
  不等孟约回话,就跟脚踩风火轮似地走了。
  孟约:……
  大概这属于“人能成功总有原因”系列的具体表现?


第134章 挑个良辰吉日
  琅山档案馆距科学院倒是不远,袁济到翰林院拿来条子,又折返过来拖孟老爷一块去。至于孟约,袁院士想半天道:“侄女今日便先回去,改日再来耍。”
  孟约:谢谢,等闲的,我是不会再来了。
  好在今天该看的也看到了,该提了也提过,孟约便自己回去也没什么。因春柳不日便要出嫁,孟约最近带在身边的都是白蕊或夏姜,今天跟她出门的是夏姜。夏姜原本在门外候着,见孟约出来,便迎上前:“小姐,天近午了,你看是街市上吃,还是回孟园去吃午饭?”
  孟约思量片刻,道:“绕去督察院看看,若是王师兄在督察院,便喊他一道在外边吃些。他且还答应着我,要同我走遍南京城大街小巷,寻访美食呢,可不能放过他。”
  闻言,夏姜笑着扶孟约下台阶,主仆俩复又登上蒸汽机车往停车马的方向去。科学院去督察院的路倒是有些远,差不多得有半个时辰才赶到,正逢督察院放班,王醴与两名属官并着几位同僚一道出来,正欲迈步时停下来扭头,看向左边,冬青树畔一架马车正静静停在那里。
  旁的同僚或看不出来,宋则宜张掖城怎么能看不出来那是谁家的车马,连连笑道:“御史快去。”
  同僚不解:“重崖要去哪里,不一道吃饭吗?”
  王醴竟罕见地有些不好意思,这不好意思不是因心上人来寻他,而是他还没能有个名正言顺的名份。张掖城忍不住笑出声,还是宋则宜给王醴解的围:“御史快去罢,莫叫孟小姐久等。”
  督察院里的官吏也都隐隐听过王醴正在议亲,是同住长平里的孟氏女,宋则宜一点明,众人便都满含“老怀安慰”的笑,催道:“是该快些去,叫女郎苦等不至的,可不是什么好儿郎。”
  在所有人善意的笑声中,王醴快步走向孟约,身后的阵阵笑声,头一回让王醴觉得“是的,我是真的生活在这些人当中,而不是一人在广阔天地间独来独往”。这种感觉,未必是美好曼妙,但必定是真实又能让人确定生活在这世间的。
  走近时,孟约就着夏姜卷起的车帘,冲王醴笑得无比促狭:“他们拿你逗乐呀?”
  这会儿,孟约就是做鬼脸,大约王醴也看着极美极美,刚好美到他心坎上:“车辙上全是草叶,阿孟从哪里来?”
  顿时间,孟约大笑不止:“凡是你不想答的问题,你就会以问句对问句来作为转移,哈哈哈哈……王御史不好意思啦啊!”
  王醴:……
  每到这样的时候,孟约总能轻易把人心里那种微妙的感觉擦去,本来还想留着回味一番,这下什么都没了。
  “去哪吃?”
  “要我只有合意楼,但是师兄不是说要与我一起吃遍南京城吗,现在就去呀,难道还要挑个良辰吉日不成,又不是……”又不是结婚。
  “又不是什么?”
  孟约:“你这么坏,怎么得了哦,快赶车快赶车,我们去夫子庙,师兄说那里有好些美食的。”
  夫子庙今日恰好有集,夫子庙的集,各种特色小吃占多数,偶尔夹着卖其他精巧别致小玩意的。这会儿中午,夫子庙人多着呐,不过这也说明那里确实有得是好吃的。
  两人下了车见人流拥挤,便叫夏姜与车夫寻个地自去吃东西,王醴护着孟约杀进人群中,往闻起来就香气扑鼻的市集中去。孟约属于那种肚子空空时,觉得自己能吃下一头牛,真到吃时,吃不了多少就得撑得慌的。
  后来买的,孟约都只能尝尝味,全进了王醴肚子里,她只能抱着筒酸梅汤在那欲仙欲死,因为她肚子里这会儿连口酸梅汤都已经没地装了:“蟹膏汤包好吃吗?”
  王醴一口一个,光看吃相都叫人觉得肯定美味至极,她一问,王醴就把油纸包递到她面前。孟约痛苦无比地摇头拒绝,她是真的吃不下了,一点不带矫情虚伪的客气矜持。
  “要不再多走两圈消消食?”
  孟约摇头:“撑得都有点走不动了,找个地方坐一坐,待人少点了我们再回。”
  两人正要寻个清静的地方坐,扭头就撞上悄悄摸出来吃独食的宣庆帝,他们看到宣庆帝时,宣庆帝正在往嘴里塞银丝糖。孟约还好,宣庆帝还是“蔓生兄”的时候,这位什么样儿她都见识过。
  震惊到快要怀疑大明不是是要变天的是王醴,尴尬到剩下半口银丝糖托在手里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的是宣庆帝。到底宣庆帝更见得风浪多一些,迅速将半口银丝糖塞进嘴里,轻咳一声道:“阿孟吃好了没?”
  孟约:“吃好了,你吃好了吗?”
  宣庆帝也吃得差不多,往旁边看一眼,道:“走,楼上坐。”
  待到茶馆里坐下,宣庆帝只当是刚才那一幕不存在一般,皇帝架子端得足足的:“今早外洋战场发来密报,道是军中有敌国安插的人手,眼下内阁正在商议前往清查的人手。我心中亦有个人选,只是外洋战场远在数万里之外,这一去少说得一两年。”
  这话已经很明白了,王醴知道宣庆帝这是在征询他个人的意愿,这无疑是个极好的机会,一个把住了就能顺着梯子往上直登青云的好机会,当然也可能会下滑至深渊。王醴看向孟约,孟约回望时却只有微笑,并无其他。
  “我知道你想去,去吧。”当初说不去战场,是因为身不居其职,自有需要忙碌的差事。这会儿,宣庆帝把差事加到他头上,怎么可能不想去。孟约一直觉得,不论男女,都是需要事业与理想追求的,不然,和死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她其实是支持的。
  哪怕山长水远,我知道你肯定会归来,就这足够了。即使爱到要生要死,也不是说一定要天天黏在一块。
  王醴:想去是想去,但孟伯父还没答应我的求亲,怎么能安心辞乡数万里之远。
  宣庆帝亦是过来人,王醴的顾虑,不必说出来他都能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