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142章

珠玉在前-第142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质上来说,孟老爷还是个商人,改不了骨子里热爱小钱钱的本能:“自然不肯,自太祖以来,国朝对私产立法明证,黄湖肥水二县委实是没办法,豪强也得活,也得喝水吃饭不是。城中不然,城中自有水井,或远一些挑一挑也就是了,再说豪强又不用自个儿挑水。”
  “水不成,电呢?”说话的是孟约,“爹,你们有没有想过,把所有水力机械,都转为电力机械,不管是舂米还是纺织,甚至是压面条做豆浆煮饭,日后都能用电的。”
  “这也是画大饼呀,侄女,眼下舂米纺织等还成,压面条做豆浆我们也能想想办法,可煮饭……”
  “也不是不行,既然电能转化进而发热,那就必然有办法做出能煮饭的来。这么一想,不管是工坊还是各家,日后方方面面都有改用电的可能。”
  大佬们是脑洞一打开,就立刻有各种各样想发开始在脑子里爆炸的,像漫天烟烟花,炸开的时候照亮整片夜空,这是历史的天空呀。
  孟约也被感染得有点收不住,不知什么时候能把黑白默片弄出来,唔,这好像首先得有照相机。照相机的原型机早已经有了,只是还没法冲出相片来,工学院大佬们还没想明白那东西该怎么用呢,因为还处于孟约搞不很懂的阶段,她没法帮大佬开挂。
  她学美术史的,好歹知道一点发展历程,可这点发展历程,不能支持她去给出“提示”。忽然有点怀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有声电影,如果看不到,只能怪她自己太废,真不关土著们什么事。
  “我给穿越者丢脸了,什么都干不了。”给后世学生们添考点这种,孟约觉得不算是干了什么正经事,比画画,她始终觉得自己不如土著,土著们画画时的那种意韵她追赶不上。唯独在人物画方面,略微有点赢面,那也是因为她看过许多鲜嫩或不鲜嫩的肉体。
  这么一琢磨,孟约决定等工学院各位大佬上班后,就去跟着那位琢磨出相机的院士混。哪怕她什么也干不了,至少能帮着描述一下,现代的相机是什么样的,她的“想象力”,在工学院大佬们那里一直是被认可的。
  热热闹闹地到了上元日,宝云楼里洪河班开箱戏的水牌已经挂出去有小半个月,正经到了上元日,老早就有戏迷票友入宝云楼就座。明明是下午的戏,中午刚吃过饭,就已经坐满人,这个原本只是个外传的故事,显然让众人很感兴趣,因为老早就说了是延续《龙戒》的世界,且会全面实现圆满。
  众人:去年被虐的,今年终于能补回来,挺好,果然打鼓人还是很爱听取意见的。
  开箱第一场戏就是《龙魂觉醒》,乍见楼山雪上台,众人就大声叫好,随着楼山雪登台,背景的幕布也缓缓拉开,竟是一片璀璨无垠的星海。
  众人:难道……太祖还是死了?
  然后,一片恢宏的冷金属未来科幻配景,就让众人耳目一新,又隐隐觉得眼熟。在《太祖秘史》里的五百年后大明中,就有类似的布景,但是相比起五百年后大明来,眼前的场景似乎又更……高端?
  紧接着,楼山雪唱:“大梦越千年,一转眼,身在河汉间……”
  唱完前段的词儿,紧接着就是一句念白,楼山雪对着一面散发着冷硬银灰的境镜面状物照影:“咦,而今我又成了谁?”
  之后便是交待背景,一个出身贫寒的小孩儿,年不过十几岁,在一次中洞跃迁中丢了命,由于少年曾意外得到戒指,太祖复又在这小孩儿身上重回了人间。交待完背景,第一场毕,台下掌声响起,久久不熄。
  “不过,为什么要让太祖成了个贫寒少年,打鼓人以前的戏里,太祖可从没为贫寒所困扰过,怎么到了《巨星》的世界里,就忽然为贫寒所困了。”
  “所以啊,打鼓人一定埋着巨大的伏笔。”
  孟约:你们真够可以的!
  安排剧情的时候,孟约也就是随便一写,毕竟……小说电视剧里,寒门崛起这套路一直很受欢迎,她就下意识按着套路来,根本没多想什么伏笔不伏笔,合理不合理的。
  孟约:我身边脑补有毒人士好像越来越多。
  小剧场:
  如果每写一本书太祖都要穿越一次……
  太祖:这回穿越干什么?
  众人:考古!
  太祖:你们是指挖坟吗?
  众人点头。
  太祖:行吧,先挖谁的……我去,老子不是没坟嘛,怎么还有坟可挖!


第282章 哪怕人小,哪怕力微
  在一切读者眼里,作者的种种安排都是带着险恶用心的,第二幕刚开演没多会儿,孟约的广大读者们就发现了她的险恶用心——不出身贫寒,无路可走,我太祖干什么不行,怎么会因为生活所迫而定下小目标,先挣个一亿信用点,又怎么会为这个小目标而卖身卖艺。
  是的,在广大戏迷票友们看完这场戏后,他们共同的观点只有一个,和那个什么见鬼“星河娱乐”签的十年合约就是卖身在契!所以,太祖演戏就成了卖身卖艺,毫不夸张的说,眼下如果孟约敢现身,绝对要招来一顿好喷。
  “要早知道我就不这么写了,谁知道大家能把一纸合约看成卖身契。”虽然,现代演员的合约和卖身契也差不离,但和古代土著们眼里的卖身还是很有些区别的。
  “这也不要紧,等到演第二场,他们就会理解你了。”那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戏子叫艺术家,干什么能成名成家的都很了不起。
  孟约侧脸看朱载宥,可爱的圆脸少年回一趟南京再回来,仿佛沉稳许多,随着变声期降临,身体开始疯长,圆脸少年也已经彻底不复存在。孟约就喜欢圆圆脸,有点肉肉可爱婴儿肥的少年啊,可惜不能长久:“说起来,你不是说要同你王叔一起去西北吗?”
  “爹不许我去,我本来打算悄悄跟着,哪知道他更高一招,叫叔叔半道上撇下我去了西北。爹妈觉得我去了只会拖后腿,其实叔叔也没比我大几岁,偏我还被当成小孩儿。”朱载宥并非想去玩耍,而是无比关心他叔叔朱既彰描绘的西北,想去那里看看乡民过得如何,看看他是不能做点什么。
  哪怕人小,哪怕力微,也是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一点是一点的。
  孟约太理解宣庆帝和萧皇后的想法了,她要有个儿子,十来岁就要去那样的地方吃苦受罪,她也舍不得。吃苦受罪也分级别的,黄湖肥水恰到好处能让少年受到冲击,又不至于太过叫少年因无法承受而崩乱:“总会有叫你看到的时候,现在既然不许,那就说明时机还不到。”
  朱载宥“诶”一声,登上马车回家做功课去,至于孟约,她得去一趟工学院,趁天还早,能来回一趟,她要去刚开学的工学院,把那个目前还只能做绘画用的照相机给弄出来。顺便,去看看最近工学院又搞出什么名堂来,这群科学狂人,别说几个月不去看,就是十天八天不去,也可能搞出大事情来。
  到工学院外时,也有去看戏的大佬回来,看到孟约后那叫一个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侄女啊,你们写戏的人脑子里都怎么想的,怎么能写出太祖卖身这样的戏文来,可真是……”
  这句“可真是”后边,很可能带着脏话,不然大佬不会自动消音。
  虽然消音,但孟约还是心领神会的:“您别跟我一般见识,回头您再看两场,两场过后您要还是想骂我,我堵上耳朵您随便骂,别生气。”
  大佬听完又好气又好笑,瞪她一眼道:“来院里做什么,找哪位院士?”
  孟约:“想找罗东非院士。”
  “往那边去,在留叶园。”大佬虽气,却还是给孟约指明路,“找老罗想干什么,你不去找胡院士看看你那吹风机做得怎么样了,胡院士而今都搞电器搞到快魔症了。”
  哟,电器这词也开始有了吗,工学院真是一天不来都不行呐。
  “那都弄出什么电器来了?”
  “谁知道,没出成品前,一堆乱七八糟的,看不出什么来。”
  “那回头我找完罗院士再去找胡院士。”孟约比大佬先下车,下车后回望一眼缓缓前行的蒸汽机车,心里特别满足,在她沉迷于各种无干紧要的小事时,科学狂人们依然在她所看不到的地方兢兢业业地刻苦努力着。
  罗东非院士这边,平时没什么人过来,他埋首于自己的研究已经有十几二十年,除日常教导学员外,罗院士都在留叶园里费心琢磨他的小可爱。这个小可爱,罗院士一直觉得会有大用,但到底怎么个大用法,罗院士也一时半会儿想不到。
  “阿孟姑娘。”罗东非和孟约并没有太深入交谈过,毕竟罗东非觉得他那堆东西,小姑娘未必会喜欢,哪怕他的小可爱已经会画画,而且能画得挺不错。
  “罗院士……这就是那台映画机吗?”
  “正是,阿孟姑娘竟然知道。”
  “当然知道。”太知道了,只是一直不敢来,因为她也就知道点发展历程。
  这台被罗院士命名为映画机的东西,就是历史上的相机雏形,美术史也讲过的,相机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冲印出相片来的。相机的原型机出现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才有了彩色照片,才有了现代的胶卷,然后才会有黑白默片,才会慢慢有声音,有颜色,然后才会慢慢地成为现代人习以为常的电影电视剧等。
  每一项这样的发明创造,无不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研究,孟约当然知道,即使她什么忙也帮不上,早晚有一天像罗院士这样的科学狂人也会把相机造出来,胶卷造出来。但,她是抱着有生之年看上电影的想法呀,所以既使不大明白,她也想把自己仅知道的那点“挂”卖给土著科学狂人。
  “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很新奇,也很有用的机器,而且,我觉得映画机日后肯定能用在许多地方。”
  “但现在看来,它就是个无用的东西。”
  “哪有什么东西是没用的。”孟约反正无法想象没有电影,没有屏幕,没有录影机照相机的人类历史进程会是什么样。
  “那阿孟姑娘倒是说说,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比如戏曲,若是能留两个人影在水牌上,岂不好。比如我画的本子,上边若是能有常抱云楼山雪的扮相岂不美。绘画总会失真,而映画机不会,毕竟人眼是带着感情色彩与个人偏好的,映画机是机器,不带感情偏好,这样才能更客观地展现出更符合真实的描绘来。”
  罗东非院士:“唔……容我好好琢磨琢磨。”
  仅这样,总觉得二十年来没干什么正经事,光玩了!
  孟约:不不不,请相信我,电影之父是个极为正经伟大的冠冕,将华夏文明传播出去,让人人都以我们的文化为上,让人人都以得到我们的承认为荣,也是件极正经的事。


第283章 可失其美,不失其全
  罗东非院士第一次遇到有人对他的映画机,比他这个创造者还要更有信心。
  孟约相信这会拉开一个时代的序幕,将会成为被人深刻铭记的伟大发明,而且孟约还并非只是语言上的。每当她看向映画机时,都充满赞叹和喜欢,那眼神和表情里蕴酿着向往,那是无法作出伪装的发乎内心的喜爱。她现在可是一个从事文艺工作的穿越者,一想到她的作品能在她有生之年搬上荧幕,她就要激动死了好么,怎么能不喜爱,怎么能不神往。
  也许是为回报这样的向往,罗院士比从前更有动力了,毕竟是一项已经持续几十年,却没有太大进展的项目。罗院士既然也相信这东西将来会有大用,但也还会倦怠,还是会自我怀疑,因为映画机在实用上面没有任何进展。
  孟约凭着一脸向往,成功说服罗院士,要知道,在罗院士旧有的观念里,一件东西如果不能得国利民,那就不算什么正经玩意儿,没有继续研究的必要。而今罗院士转变了观念,不能利国利民的东西,能搏国民一笑也算物尽其用了,总比继续摆着吃灰要好。
  “这样的话,我还是有点眉目的。”到底琢磨了十几二十年,总有点心得,不过以前是一直想用在利国利民上,所以才没进展,观念一换,立马思路如溃堤一般奔涌而来。
  孟约则在绞尽脑汁地想:我该怎么把外挂安利给罗院士?
  “感光材料这个安利,是我所知道的唯一关于胶卷相机的挂,没办法,我是来自数码时代,有个手机就能随便拍随便冲印的穿越者啊!”技术永远日新月异,孟约是没有能力逆推的。
  所以这个安利得想好怎么卖,因为她根本不懂其中的原理,只大概知道感光材料不论怎么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小精灵——碘化银!至于怎么得到,怎么使用,她根本不懂,她能知道这个已经是开了大挂了好么,这还得感谢她有个痴迷于摄影的室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