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112章

珠玉在前-第112章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抱云就是个戏疯子,一到这样的场面就来劲,他大将军的戏份,不比男主角少多少,有一幕是一幕,哪幕都有他的戏。他这一来劲,带着演男主的小生也格外来劲,乍一亮相就满堂喝彩。
  第一幕戏,讲的男主从纷飞战火中死后而生,回到十岁出头,还在和平安乐的盛世之下读书,是个初进书院的学子。这书院以武为重,经史子集也教,但其实是个军事院校,以培养基层军官为主。
  背景并没有多着笔墨,因为随着男主见到故人的回忆,背景会自然而然交待明白。男主见到了日后他的上司,他的同年却被他日后成就更高,而此时同样青涩的少年。还有威严与温和并重,胸中永燃热血的中年大将军,这位大将军的出场,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代人,与另一代人在顺利地交棒。
  常抱云念白说:“少年人,不错,再接再励以图强。”
  接下来,就轮到了孟约卖的安利,背景齐声唱“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孟约原本怀疑这段可能很难编曲子,不想,唱出来竟然充满朝气。其实孟约只记得“少年强则国强”这短短十几个字,后面的是写戏文时杨廷礼填充进去的,既可以作转场词,也可以作开场词,偶尔还能中间穿插一段,类似于主题曲。
  “好!”
  “好一个少年强则国强。”
  因这一幕是在背景音的众声唱里结束的,自然而然地引起讨论:“打鼓人别看是个女儿家,端是巾帼不让须眉,眼界开阔着呐。”
  “那姓王的清吏司主事,定是上辈子佛前烧足了香,这辈子才能有幸娶打鼓人。”
  “说这干嘛,不说私事,只谈戏。”
  “是是是,女儿家的事还是少说,就戏论戏。”今天在戏堂子里的哪个不是死粉,自然而然会自觉维护打鼓人的声誉和清誉。
  孟约在上边真的很宽慰,虽然这些日子她也觉得挺有点负担,可听到读者自发维护她时,她心里还是会感动得不要不要的。所以,不止作者虐我千万遍,我爱作者如初恋,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读者对作者来说,何尝不是永远如初恋,虽然偶尔也要嫌弃一下的,那也是甜蜜的嫌弃。
  “我真的好幸运,能拥有这样好的读者。”这是打鼓人内心深处的感慨。
  陪同来看戏的孟老爷:……
  同样陪同来看戏的王醴:……
  这两人这段时间,差点被人逼问得想要窝家里闭门不见外客才好,孟老爷在科学院,天天要被人逮着问打鼓人,王醴在吏部也没好到哪儿去。王醴的顶顶顶头上司,吏部尚书是孟约的死粉,死死死死的那种,像今天,吏部尚书原本没买到票的,后来放票,站票他都来。
  虽然到现场后,拆了桌,全并成长条凳,但那也是很挤的。大热天,堂堂一部尚书,挥汗如雨挤在中间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第一时间看到心中偶像的新戏。打鼓人是个姑娘,吏部尚书没脸上去骚扰人家,可王醴既不是姑娘,还是自家下属,骚扰起来用有什么心理负担吗,当然不用!
  《将军令》从头到尾,都是一部能燃起人心中热血,能让人发自内心对军人郑重定义的戏。不管是死而复生的主角,还是大将军,书院院长,看起来十分猥琐有着特殊小爱好的班级主任教员,温柔可爱却跟背景板一样的少女,抑或是路人,都让人从骨子里涌出热血来。
  更让人能从这字里行间,从才上演的故事里,看到打鼓人,对家国的深爱。女性的爱,总让人觉得应该是温柔的,但《将军令》里的爱并不会过于温柔,是并不刻意言说的大爱无声,如春风过高岗,明月出沧海,熨平人心的同时,又将人心底的波澜吹起来。
  当今天的戏份落幕时,不再是掌声与喝彩,而是每人脸上都带着会心的笑。
  “真好。”
  “是啊,那小校尉死而复生,能得有机会改变那一切,真挺好。”
  “愿山河无恙,万民安康。”
  “只有我觉得,这小生,还是有些像太祖吗?”
  “是有。”
  孟约听近旁的人说男主角很像是太祖,她也不否认,但绝对不会承认,她是写着写着,就想到太祖了。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一面也没见过,太祖如今也是她男神。
  “是有一点,但并不很像,太祖就算背负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活得也挺肆意轻快。这部戏的主角儿可不轻快,时时肩上都担负着改变一切的重担,他还只能独自扛在肩上,毕竟并不好对人言。”
  “可不是么。”
  最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打鼓人真是个了不起的姑娘啊!
  孟约羞涩地收下赞美,心情好好哒。
  王醴:我看到尚书大人在向我招手。
  孟老爷:忽然好想休假哦。


第222章 天色渐晚,大雨淋漓
  孟约并没有想到《将军令》会比她以往的绘本都要火,甚至被官方推荐阅读,尤其是她的绘本,已经被官方认证为学龄儿童必读系列书籍。官方认证为必读绘本,孟约还是明白为什么的,毕竟这个绘本确实很主旋律。
  但广受南京老老少少的喜爱,孟约就不太理解了,《将军令》很热血很激昂是没错,可既没有大家热爱的太祖,甚至不是大明,而是一个被她虚构出来的背景。为什么大家还会这么爱《将军令》,起先孟约以为是她掉马的原因,但到后来她发现,跟她掉马有一定关系,却并不完全是因她掉马。
  “今天是第四幕戏了,霍校尉该上战场了罢?”
  “要是真的还会再打起来,霍校尉死而复生的意义何在?”
  “至少赢面比他没复生更大,他已经做得够多,到底只是一小兵,影响不了大局。”
  “霍校尉可不是没法影响大局的小兵,看着吧,我觉得霍校尉必有妙计。”
  孟约听着票友们讨论一番后,问桑班主:“霍校尉今天要挨巴掌受委屈,他们不会骂我吧。”
  桑班主:“怎么会,还指望你以后画更多本子,谁舍得骂你。”
  杨廷礼:“要骂也是骂我这写戏本的,满南京城都知道你是个小姑娘,吧你不怕你哭啊。”
  孟约:……
  今天的戏,算是个转折,虽然霍校尉会受委屈,但整部戏将会被带入一个更加明朗的节奏里去。这是个大团圆结局的故事,整体基调并不晦暗,而是明亮向上的,所以不会出现大面积虐主的情况。
  但是,霍校尉挨巴掌受委屈时,孟约还是有听到下边的骂娘声。杨廷礼一点没猜错,谁也不好意思骂个小姑娘,只能骂把故事改成戏本的杨廷礼。当然,杨廷礼的身份可藏得深,绝对不会有人知道,他们刚才骂的是杨廷礼。
  “《将军令》十月份能演完罢?”
  “能,十一十二俩月返场然后封箱,今年就不用再排别的戏了。至于明年,开箱戏……再说罢。”桑班主还是有点期望孟约能有新戏,打鼓人的身份一泄露,打鼓人更火了,德麟班也顺势赚得盆满钵满。虽然要分一部分给孟约和杨廷礼,但那也够桑班主每每一想起,就觉得自己已经富有四海的。
  孟约知道桑班主还指着她,可她真没有动笔的打算,备嫁妆真挺累人。因家中没亲妈,她想做甩手掌柜,也有些不现实,总有些事,得她自己拿主意的,没谁能替她做主。
  看罢戏,从德麟班出来,孟约仔细看了看大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发现十个里总有那么三五个是已经换了文胸,而不再用裹胸和抹胸的。这时代的人其实更崇尚贫乳,但近年来,风向又略有点变,不知怎么开始有点返唐时审美的倾向,所以大胸妹子也不用有什么烦恼。
  整体来说,这个复杂多样的时代里,包容性极强。连西洋服饰传入大明,也偶尔有人做来穿的,只是审美不同,穿的人少,而且有时候还会搞本土化。比如在穿袄裙时,就会有女性借鉴裙撑在西洋裙服上的应用,将裙撑用到了马面裙褶裙上。紧接着就有人发现,这样会显得腰细腿长,慢慢的,虽然裙撑没完全发展起来,但多层的蓬松纱质衬裙还得得到了广泛的喜爱。
  孟约在心里默默念叨:“嗯,这样就对了,胸大腰细腿长才是正义呀!”
  被大胸和大长腿吸引的孟约,回家画了幅着西洋服的春宫画,光起个线稿,都让孟约自己看着有点脸红心跳。尤其是襟口露出的那么一小抹蕾丝文胸,那略可窥见的起伏,迷人得不要不要的。
  “小姐,老爷方才使人回来传话,道是今日不回来。”
  “又不回,爹可真是心野了,动不动就不回家。”孟约哪知道,孟老爷也是没办法,天天被人缠着还不能回家避风头,孟老爷心里才真苦呀,“行吧,晚上做简单点,师兄往京外办差去了,也得三五日才能回呐。”
  孟约说完,在心底“嘤”了两句,一个两个说不回就不回,都是为公务,想来她还是没有公务重要的。
  “就你矫情!”孟约吐槽自己一句,继续埋首画春宫。
  画室外的侍女已经退开,天色渐晚,昏黄的天际有浓厚的乌云飘来,昭示着今夜或会有一场大雨淋漓而下。孟约看天光,有点心惊,明明是秋日,今年却格外雨多,秋日是一下雨,天气就很容易凉下来的。
  这时候,稻田里第二季产出的稻谷还没有收割,这雨要是一直落下去,收成肯定会不好。加上今年第一季也是因为雨水多而减产,第二季要是也减产,那米价绝对要上涨不少。
  孟约会知道这个,也是杨廷礼前几天念叨过,说百姓不易,有田有地的还好些,左不过省吃省喝捱过今年。住在城镇里的居民,若逢欠收的年月,饿死的也不是没有。且今年多雨,许明年就会干旱,干旱则会出现蝗灾。
  好在大明已经疆域无数,能种粮食的地方更多得不胜数,甚至有那撒下种子,不怎么用管就能收获丰实的大片黑金土壤。但这时的粮食产量并不高,大明人人能敞开吃,人人能吃饱的现状,是在所有的土地都丰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一旦出现减产,也难免日子过得更艰难。
  “我这穿越名额,真该给袁大大,就算没实验室支持,他也比我能干一万倍。”孟约也只能这么想想,对于这个时代,她能做的仅是自己有能力去做的事,她能力之外的,仍然只能寄望于土著科学狂人们。好在,科学院的院士们从来就没有停下追寻的脚步,提高粮食产量,开拓食谱是他们一直在做的事。
  “小姐,周家出事了。”
  孟约正在想家国大计呢,侍女忽然来一说,她真有点犯懵:“哪个周家,出什么事了?”
  “就是那位御前诗人,前两天他把嘉安郡王给打了,今天早上被下仆发现嘉安郡王死在家中,可能是重伤所致。”
  孟约:我居然把这么重要的剧情给忘了?
  PS:再有三五章就要成亲哒~~~看不粗来罢~~~~
  你们期待的场景,很快就要上演哒~~~~但因为有河蟹,所以不要抱太大期待~~~


第223章 人生还将有许多精彩
  周文和打嘉安郡王揍一顿,没几天就死了这戏,在原著里只有几行字而已。但影响是深远的,比如叶慎章趁机确立了和荣意的关系,比如周文和永远失去了女神,比如周文和的诗作从此进入史诗时代——从遭逢此变后,周文和才真正成长为那个诗中情圣的,从前不过是个笔头漂亮一些的士子罢了。
  在原文里虽然只有几行字,但周文和却因为嘉安郡王的死,度过了一段牢狱生涯,并且出狱后也消沉了一段时间,再出现是几年后,诗作被传唱,渐渐成了诗中情圣,从诗海中摘取了一枚珍珠并嵌于冠冕上,从此成圣。
  唔,似乎林莠是在周文和成圣后离开的,并且搭上大人物的船,开始和男女主怒怼,并最终走上人生巅峰,得嫁高门。
  其实想想,周文和才是《三醮》里最悲伤的角色啊,孤独一生,只挣到个不能吃不能喝的虚名。官职没了,理想没了,女神也没了,连巴着他的小表妹也没了,对周文和来说,这可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呀。
  心里虽然感慨多,但孟约没有过多关注,毕竟她的戏还在热演中呢。
  随着时间推移,《将军令》渐近尾声,这日,孟约在出包间时看到了卢宕,卢宕含笑夸她戏写得好。孟约不好意思地告诉卢宕,戏不是她写的,她只画了绘本。卢宕看着她,笑得更加温柔,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把此刻少女的样子记在心里,然后转身离开。
  卢宕身旁,有位少女,一路眼泪汪汪看着他,卢宕好笑地问:“阿染,你这像什么样子。”
  “堂兄,你这样真的好悲伤啊,你不再考虑一下吗?”卢染是卢宕舅舅的小女儿,今年才十五,正是天真烂漫到觉得真爱就该说出来的年纪。
  “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