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幻想科技 >

第224章

我的幻想科技-第224章

小说: 我的幻想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枭龙成功之后,成飞又接到了许多的其他国家的合作开放项目。

成飞在国内可以说是接触世界飞机军种最多的军工企业,这也是为什么威龙的研发和制造都在成飞上,因为成飞有足够的经验。

而J31却是沈飞,其实很多人都说,沈飞没有那个条件去开发垂直起降战斗机。

而结果呢?虽然开发出来,却没有像威龙一样快速的试验,试飞,直到定型。

威龙和J31几乎是同步启动并且公开的项目,隶属华夏第四代隐身战斗机。

而直到现在,威龙已经定型并且开始量产,而J31呢?只公布了几次试飞就没有了结果,有些网友甚至是悲观的说,J31项目已经失败了。

威龙成功,J31却是失败了,同样的是华夏两大支柱,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而诸澜当初选择合作的时候,选择的是成飞不是沈飞的原因,因为诸澜对沈飞的技术没有多大的信心,而且沈飞肩负很多国家的秘密项目,这是诸澜不想和沈飞合作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项目竞标失败,沈飞是非常的愤怒,因为这是一个突破,而现在这个突破又被成飞拿走了。

而现在,夜莺又被成飞拿下,沈飞连喝汤的机会都不给,沈飞自然的恼火。

而现在,如果夜莺无法突破的话,加上沈飞在边上煽风点火的,说不定夜莺就得交给沈飞去仿造。

这点上,成飞的人都清楚,正是因为这样,对夜莺的仿造一直都是尽心尽力,但尽管如此,仿造依然是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材料,发动机,引擎,外壳涂层等等。

虽然诸澜已经降低了夜莺的性能,也更换下了发动机,但对华夏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诸澜给军方的夜莺上的技术,一点也不比美国的第五代飞机的技术差,而且在很多性能上都超过美国的第五代飞机。

夜莺本身就是根据美国的第五代飞机而制造出来的,技术上完全就是根据美国人的技术加以优化,并且增加了自己的技术,才成就了夜莺的存在。

诸澜减少了部分的技术,剩下的依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华夏这些年虽然已经拉近了和美国的技术差距,但差距依然存在,这不单单是设计理念上,还有就是材料制造上,和发动机上。

夜莺诸澜只提供部分的资料,并没有提供全部的资料,这给成飞仿造夜莺带来巨大的麻烦。

现在连技术都没能弄明白,又怎么能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其他的飞机上?

夜莺的发动机技术,军方很动心,如果把夜莺的发动机转移到威龙上,威龙的性能最少可以提高1。8倍的程度,这还是保守的估计。

但发动机技术诸澜并没有全部给,只是给出一部分的技术,想制造夜莺一样的发动机,难,虽然能做到,但难度非常的大。

华夏的技术上虽然很强大,但在某些方面上还是不行。

诸澜制造的夜莺有两天是华夏无法比拟的条件。

第一点,全智能化的制造,夜莺的制造全部都由红后负责,从设计到制造,全部都是由红后控制机器人去制造。

可以说,夜莺完全的智能化制造,诸澜在夜莺上,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而红后设计出来。

第二点,苍蓝基地内的制造设备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一个地方能比得上。

在苍蓝地下四层以下的设备,除了少部分是世界先进的设备外,大部分都是来自未来世界或者说是星际背景下的世界,单单是技术上,就领先地球二十到一百年。

这点恐怕就算是传说中的五十一区内的外星人的设备才能比得上诸澜苍蓝基地内的设备。

正是这样的设备下制造出来的夜莺才能非常的轻松,但放到华夏这边,难度就成倍增加了。

就好比在现代你像制造一架大型客机,这没问题,很多工厂的设备都能制造大型客机。

但如果你把部分的资料和样品放到二战时期,就算把这些样品和资料送到当时科技最强大的德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仿造出来。

而现在夜莺就是这样的情况。

用未来技术制造的夜莺,华夏想仿造,难度非常的大,虽然很多上都像是地球的技术,但制造上,却是真实的使用了未来科技来制造,这点放到华夏来说,想仿造,难度非常的大。

单单是材料上就足够难倒华夏了。

“我也知道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但夜莺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诸澜给的材料资料,我们的设备根本就加工不出来,需要S级的设备才能加工出来,而那样的设备,我们有,但无法加工大型铸件,这得需要上面的配合,我们需要大型的S级设备来加工夜莺的外壳铸件,不然的话,指标上根本达不到原有的百分之六十,别说定型了,就连上天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于子骞自然知道现在成飞面临的问题。

于子骞虽然只是负责开发,但成飞的几位董事也把成飞面对的问题,告诉了于子骞,要让于子骞明白,现在成飞面对的问题并不小。

虽然为总工程师,但于子骞还是知道成飞的政策,并且好随时的调整好项目的研发时间,正是这样,成飞才能在很多项目上都完美的完成,这和于子骞的策略占据很大的关系。

成飞内部并不像沈飞那样严肃,在很多问题上,成飞会听从公司内部的员工的意见,和公司员工一起努力。

成飞的腾飞完全是因为成飞本身就是上下一心,不会有什么拖累的地方。

而沈飞就完全不同。

沈飞的背景下,就注定了公司本身存在很多的问题,像什么外行人指挥内行都是小的。

虽然同时的建立,但成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主席扬言改革开放的时候,就开始尝试了改变,不改变没办法,北面的工业重地享受着最好的设备,最好的人员,最好的项目。

成飞就成了二娘养的,靠国家,只能勉强活口,唯一的只有改革。

而成飞成功了,在超7上吸引了小巴同志,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合作项目,借次,成飞腾飞了,而沈飞回过神来想改革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太严重了。

“现在最好的办法只有两个!”

“什么办法?只要能完成夜莺,多难我也去帮你做到!”现在夜莺一架被解拆来研究,另一架被军方拿来试飞,而夜莺的消息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到了现在,夜莺流传出去的资料,已经足足有数十万张。

而且军方还公开的在机场的跑道边上,加装了弹药,证实了夜莺为隐身轰炸机的消息。

使用越久,军方对夜莺的性能越是满意。

改装的夜莺轰炸型号,军方评估,不比B2差,十四天前,军方曾经做过一次尝试,在没有通知当地军区的前提下,直接突防了华夏的工业重区,东北工业中心。

夜莺直到飞抵东北长白山空军基地并且打开通讯要求降落的时候,军方的雷达才发现夜莺的存在。

这次的演习,让军方愤怒的同时,也要求,成飞必须在半年之内,完成对夜莺的仿造工作,并且要求在三年内完全的定型。

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催赶出来的夜莺制造,但结果很失望,制造出来的原型机连夜莺三分之一性能都达不到。

“第一个办法,向上面要求大型S级设备支援!”

陈添皱眉头,明白大型S级设备那是什么概念,那样的设备,全国只有三台,其中两台为海军服务,一台制造新一代的中华级航母,另外一台为华夏的核潜艇制造做贡献中,这两台是根本不可能调出来的,相比夜莺,航母和核潜艇更加的重要,夜莺只能说是更新华夏的战略力量,并不是必须的需要,但航母和核潜艇却是关系到国防大事的存在,是不可能因为什么原因中断的。

除了这两台外,剩下的那台在那里,连陈添都没有资格知道,可以说,第一个办法可以直接当废话!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章诸澜的梦想

“第二个办法呢?”陈添凝重的问道。

“第二个办法就是寻求幻想集团的帮助,既然对方能制造夜莺,那么肯定有类似的设备,如果我们可以得到对方的帮助的话,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不难!”

陈添皱眉头,相比第一个,第二个办法好很多,但依然是困难不已。

“除了这两个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运20都能制造,难道夜莺就无法制造吗?

陈添难看了,两个办法一个比一个难。

虽然说可以要求幻想集团给与协助,但陈添明白,现在军方不能去要求幻想集团太多,因为幻想集团现在有点不太好,之前的袭击,军方感觉对不起幻想集团,不单单是因为合作关系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袭击武器的提供者是军方内部之人,虽然人已经抓起来送上了军事法庭,但事情已经发生了。

而且发生在幻想集团的袭击,也让军方很无奈,如果不是许上将亲自出马的话,可能夜莺都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

这两架夜莺可是诸澜把自己的拿出来提交给军方使用。

这点上,诸澜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现在再要求的话,诸澜很大的可能会拒绝。

在之前的时候,就已经尝试过,让诸澜把夜莺的全部资料拿出来,但诸澜拒绝了。

而诸澜没有做死,而是把部分关键的资料拿出来,而现在,军方是得到资料了,但却没办法制造,现在再去要求幻想集团的话,那么诸澜很大的程度上会拒绝这个请求。

“有,国外有这样的设备,但前提是能买得到!”

陈添翻白眼,谁不知道,这样的设备已经是战略级的,虽然不在禁运的名单之上,但不可能有那个国家会出售这样的大型战略设备,这样的设备,已经是等同战略武器的存在,出售?想都不用想。

于子骞无奈摆手:“办法我已经给出来了,在没有大型锻造设备前,我们只能慢慢的依靠现在的设备去锻造,成品概率非常的低。”

陈添头疼了。

“我想想办法吧!我会想办法把设备弄来!”

陈添说完,直接转身离开。

陈添把情况转给了许德正。

许德正听完后,皱眉头了。

说了一句,我来想办法,就挂了电话。

许德正坐在办公室内思考了很久,叫警卫把秦军叫来。

“首长,秦军前来报道!”

秦军因为有些事情需要处理,诸澜拍完戏后,就一直留在燕京,幻想集团的事情一直都由萧鹤处理。

除了军方的高层外,没有人知道秦军在做什么。

“刚才成飞那边传来消息,夜莺仿造失败了!”

秦军皱眉头“首长,你的意思是再去请求诸澜的帮忙?”

许德正点头“没错,夜莺需要S级大型设备去铸造,我们有,但无法调拨过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诸澜手上掌握的那台设备,你得再跑一趟!”

秦军难受了。

秦军现在可以说是代替罗国强成为军方的连接人。

诸澜和军方的合作,没有一件是秦军不知道的。

虚拟技术,量子卫星,军用机器人,反重力研究,基因药剂,甚至是包括空间革命的条约,秦军都知道。

要知道,在一些事情上,罗国强都没有秦军知道那么多。

而且为了确保保密,和幻想集团的合作,只限军方的十四个高层,而南海军区就占据了三个。

深广军区除了郑司令外,还有一个徐参谋也知道大概,剩下的除了国防部外,就有川蜀军区的人了。

像其他军区的人没有和幻想集团交涉,自然也不知道。

不过军方军级以上的人都知道一点,那就是幻想集团和军方合作的项目有两个,一是军用机器人,而是基因药剂。

现在军用机器人,军方并不着急,诸澜只是提供了几个原型机器人,而军方测试了四个多月,也没有任何的结果,原因就是军用机器人的定位上不好定位。

华夏是世界上陆军最多的国家,庞大的军队岗位只有多,没有少,而且军用机器人是机器人,很多人宁愿去相信人的感觉,而不是机器人的判断。

机器人的判断失误一旦发生,产生的后果很严重。

到现在,军用机器人的定位还没有存在,但军方又不希望这种高智能的机器人流落市面上,也一直没有对幻想集团的机器人解封。

诸澜现在有了基因强化液和基因优化液,加上战争俱乐部的事情,机器人的销售并不是很看重,也没有催过军方解封这方面的禁令。

“首长,恐怕。。。。。。”

“我知道,正是这样,我才派你去!”

“首长,你也知道诸澜的人,现在让他提供的话,除非给足够的好处,不然的话,只有强行征收了!”

“强行征收这样的话,以后就不要说了,我们是军队,不是政府那帮人!”

许德正一脸正经的对秦军说道。

“是!”秦军立正,点头。

许德正叹口气“我也知道诸澜,之前的事情,现在军方还没有给诸澜一个结果,虽然他不说,但我还是知道,他对我们有些不满!”

秦军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