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童养媳就得惯着 >

第114章

童养媳就得惯着-第114章

小说: 童养媳就得惯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没问题,姑娘放心吧,只要有图样儿,我保证能给你盖出来你想要的房子!”宋柱子拍着胸脯保证道。
  “好,明儿一早我就把图纸给您!”
  云福的话让宋柱子惊讶了,“姑娘真是多才多艺啊,连建房图样儿都能画出来,而且一夜之间就画好了?”
  “哈,大伯,我哪儿有那本事的,其实,我是早就开始准备了,从京都回来的路上,我不是走了十几天吗?那十几天坐在马车里无聊,我就顺手把图样儿画了一些,今晚上我跟庆哥哥商量下,再做一些修改,明个儿一早就能把好的图样儿给您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宋柱子点头,“那姑娘也是个有心的,巾帼不让须眉,佩服啊!”
  “大伯,都是一家人,您这样夸云福,云福都找不到北啦!”云福的话惹得大家都笑起来,云凤在那边迷迷糊糊都要睡着了,却被大家的笑声弄醒了,看着云福,支支吾吾地说了一句,“姐,你不要怕,我知道北在哪儿,我会告诉你的……”
  哈哈!
  大家又都笑起来。
  云凤还嘟嘴,“哼,都瞧着我人小,觉得我不知道北在哪儿,对吧?我才不小,我就知道,北……北在哪儿呢?你们看看吧,那里有勺子星呢!”小家伙扬起头来,看着天上的勺子星,勺子的指向可不就是北方吗?!
  云福抱住她,语气宠溺,“好,我妹妹最厉害啦,知道北在哪儿了,等下次姐姐再分不清方向的时候,你就给姐姐当司南针,好吗?”
  “嗯,好!”云凤很认真地点头了,眼神还瞪着大家,那意思,你们都瞧不起我小,姐姐却瞧得起我,她相信我!哼!
  ……
  让云福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他们家院门刚开,村民们就从外面涌进来了。
  最前头的是宋柱子,他看着云福十分为难地说道,“云福姑娘,我正打算在村子里雇几个瓦工来帮你盖房子,可是,村民们都说了,云福姑娘要盖房子,他们都来帮忙,不要一分钱的工钱,都是义务帮忙!我说姑娘不答应这样,可是,他们都说,若是姑娘给他们钱了,那就是瞧不起他们,他们要伤心的……”
  “对,云福姑娘,在咱们乡下谁家盖房子不都是你帮我,我帮你的,哪儿有正儿八经地要酬劳的啊?更别说姑娘带着咱们宋家庄人致富,这日子一天比一天的好过了,这都是姑娘的功劳,咱们宋家庄子的人呢,虽然都是农夫,没读什么书,可是却知道饮水思甜,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啊,什么都不要,就义务帮姑娘盖房子,姑娘若是不用我们啊,我们就赖在您家里不走了!”刘叔的话惹得了大家的纷纷赞同。
  一院子的壮劳力都纷纷表示,一定要帮着云福把房子盖起来,这是他们的荣幸。
  辛娘感动得都落泪了。
  云福见大家众志成城的,也无法说出拒绝的话来,只好应下了,她说,“好吧,既然大家如此重情重义,那我云福也就先谢过大家了,正好呢,我也有一些打算,准备在房子建好之后呢,就启动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呢,也是需要人手的,到那个时候我却是一定要雇人的,今个儿来的人呢,都在我雇佣的范围内,到时候,大家来去自如,有愿意留下的,我保证薪酬不低,有不愿意留下的,我也不勉强,大家说可好?”
  “好,好,我们都愿意留下!”刘叔说道。
  “对,谁不愿意留下,谁才是笨蛋呢,跟着云福姑娘那可是要过好日子的!”大家都赞同。
  云福窘笑,“我怎么觉得你们给了我好大的压力啊!”
  “没事儿,云福姑娘,您不用多想,我们啊,都打心眼里演绎跟着您混,您将来赚钱了,就给我们酬劳,没赚钱啊,我们都当义务劳动,不要薪酬,所以,您别怕,也别有压力!”大家都纷纷如此表示。
  云福点头,表示一定努力,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如此,大家都拿了工具,一起往河边的荒地走去,这一刻起,云福的创业也算是真正的开始了。
  乡下人盖房子,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的多,能不买的尽量不买。
  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帮着谁一家人盖房子,这种事儿在方圆百里内,也是为所未闻的。云福的种种好,随着这房子的一天天建起,也被传扬出去百里之外。
  因为房子是处在了河边,所以第一要考虑的就是防潮,防备夏天发水的时候,危及到房子的结实性。为这事儿呢,宋柱子跟几个常年在外面给人家盖房子的老瓦工研究了几天,才初步定下了方案,那就是要把地基打造好,全部用石头来填,而且,门口的台阶要高亮亮的,如此就等于是把房子建得比一般的房子要高,如此就能很好地避免了发水冲坏了屋子的危险。
  看了他们讨论出来的方案,云福也是十分的满意,再三表示感谢。
  她也不得不承认,人才在民间!
  男人们在河边捡石头,垒墙,忙得不亦乐乎,小院里呢,来帮忙的婶子大娘们也是成天在忙。别人家盖房子,光是买菜,那都得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是云福这边呢,村子里的婶子大娘们,不管谁来帮忙,那都会从家里的菜地里摘些菜来,一人带来一点,十人二十人带来的菜数量就很是可观了,如此,云福只需要买点肉鱼蛋骨头什么的就行了。
  盖房子的第三天上,二嫚来了,她带来了一个消息。
  

  第93章 早知今日

  消息是好消息; 她说是她老爹身上的诸多水泡都变得蔫蔫的了,而且周身也不是那么疼痛难忍了。
  看她神秘的样子; 把云福吓了一跳,还以为她要跟自己说什么事儿,于是就嗔怪道,“二嫚姐; 你可吓死我了,还以为京都那恶人又追来了!”
  “哼; 他敢来,本姑娘就敢让他有来无回,跟云福姑娘作对,那就是我们姜家的仇人; 我有朝一日定然是要抓住他,把他碎尸万段的!”
  “呵呵; 他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云福苦笑; “不过; 已经没事儿了,我不是安全回来了!”
  “算他识相; 不再来搅闹了!”二嫚气呼呼地说道。“不过,云福姑娘; 我太好奇了,我爹得的是什么病啊?你怎么一下子就给治好了呢?比那些郎中都厉害?”
  “呵呵,我可没郎中有本事,不过是凑巧了; 姜大伯这个病啊,我在书中见过,而且好巧不巧的是,书中还附有解法,于是我就给姜大伯治了!”云福笑道。
  “那这个病叫什么啊?怎么那么吓人啊?”二嫚想起云福说的,只要他爹身上的水泡围着他身体转过一圈,那爹就没救了,太吓人了,幸好发现得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个病啊土名儿叫做蛇身疮,它一般都是跟蛇一样围着人转圈圈,转到了一起,把身体整个围拢过来的话,那人就会死!”云福这样说,名字就把二嫚吓了一跳,“哎呀,怪不得叫蛇身疮呢,那蛇就是围着人转圈圈,把人直接给勒死的啊!”
  “嗯,可能说起来意思就是这个!”云福是在现代社会里就知道有这种病症,解法呢,其实是她家表叔告诉她的,表叔是个有名的老中医,他一辈子都在用偏方给人们治病,其中治疗蛇身疮的法子就是其中一种偏方。
  “呵呵,幸亏咱们遇上了云福姑娘啊,不然我爹可就危险了……”二嫚正在跟云福说话,却一眼瞥见一个身影从那边过来,不禁就莫名地红了脸。
  “二嫚……你来了啊!”这会儿云良从前面河边的工地上回来给大家拿水喝,正看到二嫚,就讷讷着说了一句。
  二嫚神情立时就变得捏捏了。
  “我……我是来谢谢云福姑娘的,我爹让我来的……”
  “瞧瞧你们俩个,怎么看着那么奇怪啊?不对,你们俩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好意思让我们知道的事儿了啊?快说说,做了什么了?”云福就喜欢捉弄二嫚,看着他俩神情不自然,就来劲儿了!
  “哎呀,云福姑娘,我们那儿有做什么啊?我刚来,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他不是一直在宋家庄吗?!”二嫚脸都红了。
  “不对,我不在临城的时候,你们肯定做了什么事儿了,不然怎么表现得这样心虚啊,脸都红了的!”
  “云福姑娘,我……我是一路急赶着来,热燥的呢!”二嫚的脸继续红,“不对呀,二嫚姐,你现在也不急赶了,怎么脸更红了呢?”
  我……
  二嫚不知道说什么了,身形一拧就到了辛娘跟前,害羞地趴在辛娘的肩膀上,“哎呀,婶儿,您看看云福姑娘啊,她……她老是笑话我呢!”
  哈哈哈!
  云福笑起来,其他旁边帮着做事儿的妇人们也都笑了。
  “二嫚,不怕,等下我说云福,怎么能对二嫚这样呢?二嫚多好的,我见着二嫚心里就美滋滋的!”辛娘的话惹来了刘婶的调笑,“哎呀,辛娘妹子啊,你可得说个明白,为什么你见着二嫚姑娘就美滋滋的呢?”
  “这个……你们不知道吗?”辛娘笑嘻嘻的。
  “是啊,我们不知道啊,你说说看,为什么呢?”大家更起哄了。
  二嫚脸红得就跟红布一样了。
  “婶儿……”她不好意思抬头了都。
  “我……我去河边了!”云良一脸尴尬的笑,偷瞄了一眼二嫚,拎着水壶就要走。
  “等下,云良,你说说,二嫚为什么脸红啊?”刘婶拽住了云良。
  云良讷讷着,“我……我不知道,你们问她啊……她就是害羞了……”
  说完,他迈开大步走了。
  身后一群的妇人都笑得前仰后合的。
  这会儿已经快晌午了,刘婶他们包的包子出锅了。
  辛娘收拾了一些放在竹篮里,让二嫚拿回去。
  临走的时候,辛娘跟二嫚说,“二嫚啊,你回去跟你爹说一声,这几日呢,等房子的大架子出来了,家里上梁的时候,就要请客,我请他来家里吃饭,也有些事儿要跟他聊聊,你告诉他,可一定要来啊!”
  “婶儿,我……我知道了!”二嫚低着头,羞答答的,她怎么会不知道辛娘这番话的意思,那就是要跟自己老爹谈她跟云良的事儿呗!
  “娘,我觉得我得好好想想,再开个药方!”一旁云福一本正经地说道。
  “开药方?你怎么啦?哪里不舒服?”二嫚不解地问。
  “倒不是我,我这个药方啊,是给二嫚姐姐开的,专治各种没由来的脸红发烧,哈哈!”云福的话惹得二嫚更不好意思了,一跺脚,上了马车,“我不跟你说了,云福姑娘,你老是笑话我!哼!”说完,她一扬鞭子,就驾车走了。
  “娘,我觉得吧,咱们新房子盖起来的时候,其实就可以把二嫚姑娘娶过来,正好双喜临门!”云福笑嘻嘻地看着二嫚的背影说道。
  “嗯,这个……等着跟你姜大伯商量一下,再定!”辛娘的脸上都是笑容。
  正房上梁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其实为了上梁这天的仪式,宋柱子已经在几天前就开始做准备了,他先是让云福云庆找来了一堆古钱币,一双新红筷子,五色新布条用红线捆绑在一块香木上。这些都准备好后,女人们则在家里做了满满一大筐的大馒头,馒头上盖了大红喜字,放上了花卉。巧手的辛娘还用面做了狮子,龙,还有凤凰,分别用各色的染料涂上了颜色,看起来栩栩如生,很是好看。上梁这摊,新房里里外外都贴上了大红对联,对联是云庆写的,自己龙飞凤舞,十分叫好。
  然后屋子的主梁上就系上了香木,披上了红布,云福他们张罗着在房子里放鞭炮,摆宴席。
  整个上梁的过程分为祭梁,上梁,捷豹,抛梁,待匠几个程序。
  而上梁前的祭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宋柱子等人将贴上了红纸的正梁抬进了新屋堂前,辛娘早就在供桌上白来猪、鱼、鸡鹅、豆腐、蛋、香烛等祭品,作为泥瓦匠的宋柱子跟刘叔边说好话,边敬酒,最后把酒倒在了地上,算是请诸位路过的神仙保佑主家从此房屋永固,家人生活美满幸福。
  一套仪式下来,顺顺当当的,大家都十分高兴。
  宋柱子说道,“云福姑娘,运气就是好,办事儿没有不顺顺利利的。这上梁啊,尤其是能体现一家人的运气的,所谓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云福姑娘,您啊就擎等着住好房子,过好日子吧!”
  这话呢,虽然是属于在好日子说的好话,但却也让人听来十分的喜欢。
  辛娘早就乐得合不拢嘴了,连连对着前来帮忙的村民们施礼表达谢意,而且一再地说,“今儿个,大家都把自己家里人也叫来吧,我做了很多吃的,大家凑一起好好热闹热闹!”
  大家也都是笑呵呵地应声了。
  这会儿就已经算是祭梁结束,要上梁了。
  宋柱子跟刘叔招呼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