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午夜布拉格 >

第140章

午夜布拉格-第140章

小说: 午夜布拉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去,然后这群嘴上说着厌恶德国的犹太人就能因为愤怒而袭击我们在法国的外交人员了!”
  这是阿道夫·希特勒同志下的,铁血的,军国主义的德国。
  他们厌恶曾经软弱的自己,更厌恶在有着犹太血统的魏玛共和国统治下的,需要向英法摇尾乞怜才能得以生存下去的自己。
  显而易见的,《人民观察家报》在这天的头版头条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愤怒。
  这不仅仅是对于那个17岁犹太少年的愤怒,而是对于犹太这个符号的愤怒。在《人民观察家报》之后,德国的许许多多家报纸都跟进了这场报道。而受袭的外交人员“恩斯特·冯·拉特”的名字则成为全国上下最牵动人心的一个名字。在德国的电台里,更是实时播报着身中两枪的这名29岁外交人员的伤情。
  仅仅是在半天之后,当林雪涅下班回家的时候,她就已经能够看到对于这件事感到义愤填膺的德国人在街头所作出的演讲。有许多路人在听到了那个人高亢的声音时就围聚了过去,并在那名作出了演讲的德国男人每每说到精彩之处的时候发出赞同的声音。
  在经过那些人的时候,林雪涅只是稍稍停下了一会儿脚步,而后就因为出门前恋人的叮嘱而继续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可是无论如何,此时街上的那种与她所身处的时代全然不同的气氛依旧还是会让她感到有片刻的失神。
  在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大陆上,就算是发生了比这严重得多得多的袭击事件,街上也只会出现鲜花蜡烛,以及劝说人们不要去仇恨的,轻柔的声音。
  但是在这里,却到处都是高喊着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声音。
  在经过一家肉店的时候,林雪涅以比往常更快的速度进去买了些东西。而在她出来的时候,街上的一个正在独自玩着风车的小男孩却是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眼见着这个小男孩就要踩着小鸭子一样的步子从人行道上走到马路上去了,抱着一袋食物的林雪涅不禁快步走过去,并拉住那个小男孩。
  “你的爸爸妈妈呢?”
  小男孩望向林雪涅的样子似乎有些迷茫,随后他的脸上就露出了童稚的笑脸,并朝着林雪涅身后看去。几乎就是在那个时候,一个先前还在商店里买东西的男人冲了出来,并很快一把抱起孩子。直到他把这个小男孩抱起来,这个看起来显得有些紧张的男人才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可能会有些吓到自己眼前的这位小姐了。
  他朝林雪涅张了张嘴,却是不知道应该说一声请原谅还是别的什么词。于是林雪涅向他开口问道:“你是他的父亲吗?”
  “是的。”随着男人的这句回答,被他抱在怀里的这个小男孩也正好笑了起来,并喊了他一声“爸爸。”
  闻言,林雪涅很快就说道:“那你以后可得注意了,他刚刚差点就自己走到马路上去了。”
  男人朝林雪涅点了点头,并说了声谢谢。可是在那之后,他就用另一门语言和自己怀里的儿子说起了什么。这是一门林雪涅虽不懂,却能够辨认出语种的语言——属于犹太人的语言,希伯来语。
  看着眼前的父子俩之间的相处,也听着眼前的那名父亲对他的儿子说出的,严厉中又带着许多爱意的话语,林雪涅到底还是停下了已经迈开的脚步,并转回身来对那名父亲说道:
  “请原谅,也许您会觉得我有些冒昧。但是……如果可以的话,请尽快离开德国吧。这里对于犹太人来说,不会再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了。而且它还会变得越来越危险。”
  可没曾想,林雪涅的这番话语非但没有让眼前的这个说希伯来语的男人对她道一声谢谢,反而还让男人流露出戒备的神色,并且紧紧抱住了自己的孩子,一言不发地快步离开了她。
  林雪涅就这样站在原地,看着那个在离开之后还要时不时地转过头来看她一眼,仿佛她是什么吃人野兽一般看她的父亲,看着他抱着自己的孩子逐渐消失在她的视线中。而后,她才茫然失措地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袭击事件的一天之后,仿佛每个德国人都知道了那名受袭的外交人员“恩斯特·冯·拉特”的名字,并且仿佛每个德国人都在关心着这名身中两枪的,对于犹太人其实还有着深刻同情的29岁外交秘书的伤情,希望他能够奇迹般地好起来。
  可他的医生终于还是在两天后,也就是11月9日的晚上宣布了他的不治身亡。
  这是一个对待犹太人素来强硬、也有着历史悠久的反犹传统、甚至在一百多年前就曾把许多在本国居住的犹太人赶去波兰的国家。
  当他们得知了“恩斯特·冯·拉特”之死的时候,他们究竟会是有多么的愤怒。
  而当纳粹的高官们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则正好要开始啤酒屋政变15周年的纪念活动。
  15年前,纳粹党的领袖阿道夫·希特勒正是在这间啤酒屋里发动了政。变,意图推翻魏玛共和国的统治,却是并未能够得偿所愿,甚至还被巴伐利亚政府解散了他们的冲锋队,也将阿道夫·希特勒送进了监狱。
  现在,当年的失败者已经夺取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成为了绝对的统治者。而纳粹党的高官们就聚集在这里,看向坐在正中位置的阿道夫·希特勒,等待他因恩斯特·冯·拉特之死而发表演说。
  雪一般的沉静代替了冬日的啤酒屋里本应有的畅快与热闹。而在这片沉静中,出席了这场纪念活动的纳粹高官们却分明听到了寒风呼啸的声音……
  大火燃烧起来。
  它照亮了那些遍布德国的犹太教堂、商店、与住房,与散落满地的窗玻璃碎片,还有叫骂声和哭声一起划破黑夜,成为了一幅名为“水晶之夜”的画卷。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第170章 chapter 171
  在11月9日的晚上; 袭击突然爆发。
  尽管生性谨慎的犹太人早就料到了那名德国驻巴黎的外交人员的遇袭很可能会遭至德国人对他们的仇恨; 也因此而减少了外出。可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们会遭受这样一场波及全国的; 付诸以武力的报复。
  首先动手的; 是在党卫军指挥下的冲锋队队员; 以及希特勒的青年军成员。他们穿上了自己在平日里所会穿的常服; 伪装成普通德国人的样子高喊起口号,并砸碎了犹太人的窗玻璃,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将犹太人的教堂和商店。
  随着他们看似自发,实际上却井然有序的行动,德国民众中对于犹太人深恶痛绝的那一批人也被煽动起来。他们从自己的家里冲出来; 并跟着每条街道上的那些冲在最前面的领头人,捡起地上的石头,向着那些犹太人抛掷出去。
  一些店主连夜赶回自己的商店; 企图保护自己珍贵的财产,却是被人动作粗鲁地拉开,甚至是殴打。如果他们企图反抗; 甚至是挥舞起棍子打跑自己店前的那些人,他们就会被抓走。被抓去一个他们在此前从未见到过的可怕地方。
  而这样的可怕场景持续了整整一晚上也没有停止。
  第二天的早上; 由于艾伯赫特的特别关照,他在党卫军内部的一位下属来到林雪涅家的楼下; 并开车送她去到她上班的地方。
  “格罗伊茨上尉是正确的,这两天很不太平,您如果还像往常一样走在街上肯定很不安全。”
  林雪涅不知道艾伯赫特是怎么向他的这位下属解释的她的身份; 以及两人的关系,那名看起来比艾伯赫特还要稍年轻一些的,身穿黑色制服的军官在对待林雪涅时态度谦和有礼。当他用这种平和而又关心的语气说出这些话语的时候,林雪涅怎么都无法把这个人和街上正在施加着暴行的那些人联系在一起。
  可只要仔细分辨他说着这些话语时的语气,你就能明白,这个年轻人对于街上正在发生的那一切都是赞同的。
  “老实说我们有时候也分不清他们。如果每个犹太男人都能头上戴着那顶小帽子,那区分犹太人和非犹太人就就容易得多了。昨天晚上就有一些我们的本国公民被当成犹太人了。他们现在的情况都不太好,我们也正在登记和寻找那些误伤了德国人的家伙,也会给那些被误伤的人免去那些医疗费用。”
  由于许多街道上的路况都并不好,因此那名特意来送林雪涅上班的党卫军军官饶了一段远路。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对林雪涅多说了两句,并在那之后“嘶”了一声,并在纠结了一会儿之后向林雪涅问道:“您能别告诉格罗伊茨上尉,我和您说起过这些吗?”
  当那名年轻的军官转过头来的时候,他会发现坐在后排座位上的那名年轻女性似乎已经被街道上的情形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她的那双黑色的眼睛睁大着,仿佛想要记下眼前的这一切,又似乎有些懵了。
  就在此时,一声尖锐的,属于女人的哭叫声传来。就在声音传来的方向,一个头上戴着小帽子的,手上举着一把斧子且身材魁梧的男人倒在了地上。周围的人则一哄而上,痛打刚刚伤了他们的那个犹太男人。
  “我去看看前面怎么了!”
  或许是笃定林雪涅只要坐在这辆车上就一定会是安全的,弄不清前面究竟发生了什么,路况又是如何的这名党卫军军官在对林雪涅说出了这句话后就下车往前查看去了。
  就是在此时,林雪涅看到了从一栋民居里伸出脑袋探望着的亚洲面孔,又或者说……中国面孔。他们躲在楼道里,又难掩对于前面所发生的那些事的好奇。
  很快,一个女孩的声音传来,她说着让林雪涅感到熟悉的乡音,责备她的几个同学,并喊人别再往外张望。就在那几张年轻而鲜活的面孔要转回头去的时候,他们的视线对上了正坐在车里的林雪涅。
  他们之间虽没有隔着一个很远的距离,可林雪涅依旧可以辨认出那几张面孔上的每一种情绪,并甚至还能听到他们在看到自己时所发出的“咦”的一声。
  不等林雪涅和那几个中国人进行更多的交流,那名往前跑了几步的日耳曼人就跑了回来,并对林雪涅说道:“前面是一个犹太人聚集区,我们得换一条路走。”
  说着,他就在上车后很快倒起车来。
  随着车子的发动,他们很快就开到了几条街之外。而仅仅是在这点距离以外的地方,街上就又是另一幅模样了。
  愤怒而激动的人群聚在一起,而一个看起来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人则就站在几节台阶之上的位置向这些人发表她的演说。
  “是,这些犹太人当中一定是有着无辜者的。不可能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对我们抱有着深深的仇恨并且伺机而动。但那又怎么样呢!在犹太袭击中丧命的那名德国外交官难道就不无辜了吗?他还是一名对于犹太人抱有同情的德国人,可犹太人有因为这样的理由就放过他吗!没有!那个男孩才只有十七岁!可他根本就不在乎被他盯上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们也不应该比我们的敌人更仁慈!”
  随着这个女人说出铿锵有力的那些句子,周围的那些人都疯狂起来,并不断地为她的演说而叫好。而更可怕的时候,当那些有力而充满着攻击性的语句在林雪涅的耳边响起,就连她也有了瞬间的失神,并在产生疑惑后问自己:那个人说的真的是不对的吗?
  这样的念头才一起来,林雪涅就连忙按着自己的太阳穴,并摇起头来。
  但在那之后,先前的那个和她打了一个照面的中国女学生年轻而稚嫩的脸蛋就又出现在了她的脑海中,怎么也无法挥之而去。
  那让她开始去思考,在水晶之夜爆发之后,欧洲形势逐渐严峻起来的那一天天里,生活在二战德国的那些她的国人们会怎样。
  而一旦她想起这个问题,就再也无法停止脑海中闪现的那一幕幕,一幕幕的画面。
  11月10的晚上,在犹太人的住宅、商店、以及房屋上燃烧了一整天的大火终于熄灭。而诉说着暴力的声音也渐渐停止,仅仅余下女人们的哭泣声。
  阿道夫·希特勒并没有想过要隐瞒这场在德国的多座城市同时发生的报复行为,而欧洲的多家报刊媒体上也都报道了这起事件。但也仅仅只是这样,如此而已。
  尽管那名年仅十七岁的犹太少年以如此极。端的行为来引起了整个欧洲对他们这些犹太人命运的关注。可实际上,却并没有多少人是真正想要帮助他们的。
  这样不顾自己生死的举动,却仅仅只是引来了仇恨和报复。
  可是狱中的赫舍尔·格林斯潘在知道这件事后究竟会是作何感想却已经没有人去关心了。
  他成功地把和他一样的,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带到了公众的面前,自己却被遗忘在了角落。
  他枪杀了一个自己眼中的仇人,却换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