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一统天下 >

第46章

[三国]一统天下-第46章

小说: [三国]一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怀疑我,你怎么不去自己照照镜子呢?”
  扔下这句话,周瑜转身就走,这次他终于留下了孙策在风中凌乱。
  “照镜子?”孙策挠挠头,他三两步追上周瑜问道:“什么意思?你是说我长得帅吗!”
  “我说你长得美!”
  “你才长得美!”孙策炸毛了。
  沈娴在屋里如坐针毡,她小幅度翻来拧去地折腾了好半天,最后连荀彧都忍不住出言提醒道:“主公,坐有坐相。”
  “文若,你不懂。”沈娴苦着一张脸:“我怕二哥把大哥给打死了。”
  荀彧有些诧异:“公瑾?应该不会,他不是冲动的人。”
  然而再淡定的男人被怀疑是妹子也会分分钟炸掉的好吗?
  但沈娴又不能直接告诉荀彧,周瑜之所以会去揍孙策,是因为孙策在被沈娴“骗”过后竟然开始怀疑周瑜究竟是不是个男人了……
  这理由太污了,不好意思说出口。
  “我觉得我还是去看看吧。”沈娴犹豫半天后终于下定了决心,怎么说也是她多嘴惹出来的祸,锅得背起来啊:“你们谁知道他俩在哪里?”
  大家都摇头,蔡琰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我好像是见公瑾往校场的方向走去了,要不你过去找找看?”
  于是沈娴一路往校场跑去,却在州牧府门口碰上了匆匆来找她的甘宁:“主公,你来的正好,朝廷来人宣旨,被我请到紫云堂去等了。”
  “嗯?”虽然大家都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但表面上的尊敬还是要给的,于是沈娴只得暂时放弃拯救孙策:“那先去接旨吧……怎么这么快?这才几天,二哥上表的折子就送到了吗?”
  “不知道,说不定是早就写好的?”甘宁脑洞大开:“写了两份,你要是赢了就封你为益州牧,刘季玉要是赢了就封他为益州牧。”
  沈娴失笑:“那速度也够快的了,朝廷得先得知我入主益州的消息,然后才能把圣旨送过来,这一来二去算算时间……”
  “哎呀,别想了。”甘宁一听算数就头疼:“说不定人家不是来封你当益州牧的呢,别抱太大期望!”
  沈娴狠狠踩了甘宁一脚,让他留在外面守门,自己跨入了紫云堂中。
  前几天还在紫云堂里揍刘璋,今天就来接旨,沈娴有种世事无常的感觉,她一边感叹一边向那位朝廷来使看去……
  “怎么是你?!”沈娴一脸震惊地看着史阿:“你是朝廷来使?你什么时候回长安的?!”
  沈娴一直忙来忙去的,再加上史阿基本没什么存在感,沈娴很快就把他给彻底忘记了,也没注意到这人是何时回了长安。
  “我不是来使,使者被我打发出去了。”史阿对于沈娴一袭裙装出境的打扮完全不在意,他把圣旨交给沈娴:“在你去荆州的时候……刘大人,接旨吧。”
  这是沈娴第一次见到活的圣旨,她本来想问问史阿你不展开宣读一下么?但见史阿完全没这个意思,又怕自己贸然开口闹了笑话,沈娴便慢慢跪下双手接过了圣旨。
  我果然还是不习惯给别人下跪……沈娴默默地想。
  展开圣旨,里面连篇累牍写了一堆夸奖的话,沈娴没兴趣看这种无意义的辞藻,她直接把目光跳转到最后,发现小皇帝在封她为益州牧的同时,好像还把她的爵位给升了一下,之前就已经是德阳县侯的位置了,这次竟然直接晋升为广汉郡侯,把全广汉的食邑都封给了她。
  “州牧大人,这是您的印鉴。”史阿捧出一个锦盒递给沈娴,沈娴打开后发现当中放了两枚精巧的印鉴,其中一枚应该是益州牧的官印,它的形制与以前刘焉交给沈娴保管的那枚十分相似,另一枚则是金印紫绶,是沈娴广汉郡侯的印鉴,比州牧印更加华丽漂亮。
  “若无其他事,在下就告辞了。”史阿对沈娴鞠了一躬,“祝大人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沈娴没想到史阿竟然会对她说吉祥话,不过说都说了,怎么也得赏人家点辛苦费,大老远跑一趟不容易啊。但史阿却摇摇头拒绝了,仿佛他真的是在真心诚意地祝福沈娴。
  “怎么样?封了没?”甘宁见沈娴出来,赶忙凑上来从她手中拿走圣旨:“啧,上次的圣旨没看见,这回也让我开开眼!”
  “这有什么好看的……”沈娴还在思考史阿的动机,她问道:“兴霸,你知道刚才给我宣旨的人是谁吗?”
  “是谁?”甘宁的目光在圣旨上扫来扫去,同时漫不经心地顺着沈娴的话问了一句。
  “史阿。”
  “是他?”甘宁手一抖,他抬眼去看沈娴:“啧,这人当真是……先不说这个,我发现一件事情,你可能会有兴趣。”
  甘宁微微一笑,把圣旨递到了沈娴的面前:“你好好看看称呼。”
  “皇帝写的你的名字可是娴而不是弦,恭喜你主公,你终于不算是欺君之罪了。”
  大家围成一圈在研究沈娴的圣旨,当看到“广汉郡侯”四个字的时候,荀攸忍不住挑了挑眉毛。
  “公达?”沈娴托腮问道:“哪里不对吗?”
  “确实不太对劲儿。”荀彧微微皱起眉头:“封的……太大了,没有这么封的。”
  汉代的列侯从小到大分为亭侯、乡侯和县侯,比如孙坚就曾经被封为乌程县侯,县侯以县立国,当中可设自己的属官,且可以领封地内的食邑和租税。这已经是列侯中最高的级别了,不可能往上再封,但皇帝竟然把全广汉郡都封给了沈娴当地盘,也就是说沈娴现在手里握了整整十一个县的食邑租税……
  以郡封国,这根本不是封侯,而是封王的待遇啊!即使沈娴是汉室宗亲……也不能这么宠吧?
  见荀彧面露为难之色,沈娴试探道:“呃,要不我推了?”
  “你可以试试。”荀攸淡淡道:“不过圣上既然已经下旨,就不可能把旨意再收回去。”
  “可这要怎么算?”荀彧费解地盯着那道圣旨:“列县侯是要立国的,当中会设家臣,那些下属的编制是按王的级别走还是按侯?”
  “自然是按侯。”荀攸微微一晒:“封地再大,圣旨上写的也是侯……小叔叔,你何必烦恼陛下的想法,他愿意给主公封个郡,那是他的事情,我们只管接着就是了。”
  荀彧沉默半晌轻轻道:“只怕没那么轻松。”
  关于侯位的讨论告一段落,沈娴又把甘宁的发现指给大家看:“陛下在这里称呼我为娴,但是上一份封我为德阳候的圣旨上却写得是弦,是吧文和?”
  贾诩点点头:“确实。”
  沈娴对此十分奇怪:“我也没见过陛下啊,他怎么知道我是男是女?”
  难道是你说的?沈娴怀疑地看向了贾诩。
  “怎么可能。”贾诩无奈道:“主公你该知我从不多管闲事。”
  也对,贾诩一般都缩在角落里面不说话,更不可能闲的没事干跑去告诉皇帝沈娴是男是女。
  但大家对于这件事情的关注显然不如对沈娴那奇怪的爵位那么感兴趣,荀攸随口搪塞道:“说不定是皇甫将军看出了你的身份,回去告诉了陛下呢?这又不重要,不管怎么说,陛下既然对你换了称呼,那说明他已经承认了你以女子之身担任益州牧的官职,你就别想那么多了主公。”
  “这样吗?”沈娴低声嘟哝道:“可我总觉得不太对劲儿啊……”
  既然已经成为名正言顺的益州牧,沈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迁治所。
  绵竹的位置不太好,绵竹关本身就是一座关卡,把治所设在这里有些危险,搞不好就让人兵临城下了。况且绵竹毕竟只是个小县城,虽然被沈娴费劲巴拉地修了两三年,但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不完善,刘焉原本就打算只是暂时把治所放在绵竹方便剿灭黄巾贼,将来益州平定后还是要迁走的,他一直有派人去修成都的城墙。
  现在刘焉死了,正好便宜了沈娴。
  对于迁治所这件事情没什么人反对,蔡琰荀攸和荀彧是觉得这里不安全;贾诩是觉得绵竹藏书太少不利于他吸收新的知识;甘宁和张绣无所谓;只有郭嘉是觉得城中已经没有可以卖给他酒喝的酒肆和让他入内的伎馆了,这很没意思。
  但不管怎么说,迁治所这件事情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荀攸带着蔡琰先行一步去成都帮沈娴安置州牧府中的一切,荀彧则拟定好了需要带走的物品清单和一并迁走的官员,选了个黄道吉日,准备到时候就开拔。
  临迁治所前周瑜带着孙策来找沈娴。
  孙策终于不别扭了,但他却巴拉巴拉地数落了沈娴一堆,都是些什么“兄弟之间必须坦诚,兄妹也一样!”,什么“你答应我的事情不许反悔!”,还有什么“以后不许再骗我!”之类的话,沈娴全都一一答应了。
  “记住你说的。”孙策抱着胳膊居高临下地看了沈娴好半天后,忽然叹口气揉了揉她的发顶:“那我跟公瑾就先走了,你保重啊。”
  “等等啊!”沈娴傻眼了:“你们要去哪里!”
  “回去接我娘过来啊,总不能把我家人全都扔在扬州不管吧?”孙策奇怪地看了沈娴一眼,完全不明白为啥她这么大反应:“况且说起来我还算是袁公路的人呢,得去他那里辞行。”
  沈娴当即松了口气,只要还回来就行了,可是……
  “袁公路能放你走么?”
  想到袁术,沈娴又有些担忧,她觉得袁术不会那么轻易就把孙策放走的。孙策这枚小鲜肉战力不用白不用啊!按照袁术那抠门的架势他应该以一个诱饵吊着孙策——比如你给我打九江郡/庐江郡,打下来我就让你当太守,然后等到孙策真的打下来这块地了,袁术又耍赖把自己的人派上去,就是不给孙策地盘,无偿驱使孙策南征北战打打打。直到孙策最后怒气值MAX,脱离袁术自立江东。
  “怎么不放?”孙策一脸无所谓的样子:“他不让我走我也不打算在他那里待着了,这次回去只是跟他说一声而已,他还能拦着不让我离开?”
  “那说不准。”沈娴皱眉:“要不我派点人跟你一起回去?再给袁公路写封信?”
  “你就不怕袁公路把你的人也吞了。”周瑜笑道:“放心吧,我们还会回来的,都说好赖上你了,三妹你记得给我们封官发月钱啊。”
  “那没问题!”沈娴刚刚平白得了一郡的食邑租税,正是财大气粗的时候:“想要啥官自己挑,我给陛下上表请封啊!”
  周瑜拍拍沈娴的肩膀:“成,等着我们回来挑!”
  周瑜和孙策走后的第二天,沈娴也带着一行人往成都迁去了。
  经过几天的跋涉后,大家来到了成都。
  大城市就是不一样啊!沈娴站在城门下抬头往上看,然后她看见蔡琰正对自己招手:“主公!”
  “辛苦了。”沈娴翻身下马,握住了来接她的蔡琰的手:“这两天过得如何?”
  “挺好的。”蔡琰笑道:“就是没地方住,我和公达就先占了你的州牧府。”
  “清点一下城中的空房子,你们挑个顺眼的搬进去吧。”沈娴说道:“或者干脆直接买?看看有没有人卖的。”
  “空房子还是有的,成都地方大,”蔡琰陪着沈娴慢慢朝州牧府走去:“但住户却不是很多,将来还得从别处迁点过来。”
  “我觉得过段时间文若把家搬过来,再加上将来大哥和二哥的家人们,凑一凑人数也就差不多了。”沈娴转头去问荀彧:“文若,你家人什么时候到?”
  “就在这两天了。”荀彧回答:“公达已经看好了地方,到时候还请主公批一下。”
  “没问题。”沈娴十分爽快地说:“写个条子交到州牧府就行了,你自己叩章吧。”
  自从从皇帝那里领来了新的州牧印后,沈娴就把州牧印交给了荀彧保管,因为现在是荀彧主管内政方面的事情,蔡琰从旁协助处理。至于荀攸、贾诩和郭嘉这三人,有活干了就批批公文,没活干了就四处溜达,只要不打仗就相当清闲。荀攸和贾诩还好,他俩至少每天都会去沈娴那里报个到转一圈,帮淹没在公文大海里面的沈娴和荀彧减轻点负担。可郭嘉自从跟沈娴约法三章之后,基本就不去上班了,反而是沈娴每天都得端着药上门追着郭嘉遍地跑,硬按着让他喝药。
  至于郭嘉有没有偷着喝酒,反正沈娴暂时没发现,可要是郭嘉大半夜藏在屋子里面偷酒喝,沈娴也没法知道啊。
  开始荀彧对于沈娴随便把印给人的行为是拒绝的,但后来经过荀攸的开导、知道这是益州的传统后荀彧就淡定了,不过他还是不习惯拿着州牧印,最后荀彧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把印交给蔡琰保管。于是州牧府处理文件的流程就变成了这样:荀彧把文件筛选一遍,挑出重点的进行批示后交给沈娴,沈娴看过觉得没问题了,就送到蔡琰那里进行审核盖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