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后姆难为 >

第6章

穿越之后姆难为-第6章

小说: 穿越之后姆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季南提着两只兔子回来,现在已经入春,经过一个冬天休眠,动物们都活泛起来,季南就有干起来老行当——打猎,这手里的两只兔子就是前几天季南做的陷阱的兔子。季南把两只兔子扒了皮,收拾干净,李染把兔子皮收好,等以后积累多了,给小远做一件兔毛大衣。中午李染把一只兔子红烧,一只用盐腌起来,现在天气还不热,可以多放几天。做好了□□,焖好了饭,李染叫小远去叫季海来他们家吃饭,感谢他今天上午的帮忙,不过被季海拒绝了。分家之后,李染得了一半的粮食,就自己临时垒了个土灶,自己做饭吃。
    吃完午饭,李染就跟季南说:“季南,我们今天下午就搬家吧。”通过今天小远被打的事情,李染实在的再不想在这里住下去。
    季南周正的脸上还是挂着傻呵呵的笑,在单纯的脑子里,他当然是想从这里搬出去,跟自己的夫郎和哥儿一起生活,他不喜欢这里。
    这么说定了,李染就去季叔公家里借了牛车准备搬家,季阿嬷还叫季东大叔来帮他们搬家。不过被李染谢绝了,他们的东西不多,就房间里的那些大件和粮食,再加上锅碗瓢盆什么的,有了牛车,两三趟就可以搬完。
    李染和季南先把粮食和锅碗瓢盆这些小件的搬到茅草屋去,再回来搬房间里的大件。季南把他们睡得床给拆了,搬上牛车,李染把房门关上,在以前放床的地上挖东西。他们的银子就藏在这里,挖了几寸深的土,一个土布小包出现在李染眼前,李染拿起来,打开是二十俩纹银,李染把它放在一边,接着挖,挖了一寸深,一块小木板出现在眼前,李染把木板拿开,有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三十俩纹银,李染又接着挖,再一块木板出现,不过这次拿开木板下面没有土布包,李染接着挖,知道第四块木板出现,李染把木板拿开,一个更大土布小包,打开是一百五十俩纹银。二百两纹银,是他们的全部存款。其中一百二十俩是李染阿姆临终前嘱咐李染藏着的银子,八十俩是季南从他十五岁开始打猎买猎物存下来的。
    李染把所有的银子用一个土布包好,二百两纹银,拿在手里,还真沉甸甸的,李染把他递给季南,让他放在怀里收好。李染拍了拍满手的泥,站起身,对于这样藏银子,李染是真的很无语,但这样也是没办法。张大凤那个不要脸的经常趁着季南不在,撬了锁进季南的房间翻找,被季南撞进过几次,后来季南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季南想的是,如果真的被人发现了,他可能在挖到二十俩纹银的时候,心里兴奋,不再挖,或者他发现了异常,接着挖,又挖出了三十两,但是再一再二不再三,更何况第三个还是个空的。这样最底下的一百五十两就可以保住。
    赶着牛车搬了三趟,就搬完了,李染在家里归致东西,季南赶着牛车去还给季叔公。季叔公把牛牵回牛栏,季阿嬷问季南:“季南啊,东西都搬完了吗?家里收拾好了吗?”
    “恩,都搬完了,小染还在家里收拾东西,我家后天做饭,小染说叫阿嬷一家人到时候都去我家吃饭。”在季家村这边,谁家搬迁新家都是要请亲朋好友吃一顿饭,叫做乔迁之饭。
    “好好,到时候一定去。”季阿嬷笑着说,看着两个孩子脱离了张大凤,以后的日子会过的更好,他是真的高兴,相信他们的父亲阿姆们在地下也会感到欣慰。
    “那阿嬷,我就先回去了,家里还要帮小染收拾东西。”季南虽然在李染面前表现的傻呵呵的,但是在外人面前还是很好,一般初见的人还真不容易看出来他有问题。
    季阿嬷看着季南快消失的身影,对着关好牛的季叔公,说:“这个季南,脑子虽然摔坏了,但人却比以前温和了。”季叔公洗了洗手,说:“行了行了,还不快去做饭,孩子们该从地里回来了。”现在已经三月初头,勤快的村民们已经开始田里的活计。
    李染第二天带着季南去平阳镇买了菜,请亲朋好友吃饭,村里不管关系近不近的,大都来了祝贺,季旺财这个亲爹一家人却没有来。村里人对季家分家的事,本就好奇,现在季旺财一家没来,都纷纷议论。有的人觉得季南跟季旺财分家了,是好事,有张大凤那么一个后阿姆在,那有什么好日子;也有人觉得李染傻,竟然白白放弃了那么多的田地和屋子、、、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这件事一直到开始农忙,才停下来。
    把新家收拾、归致好,三月初九,天还未亮,李染把还在睡觉的小远抱到季阿嬷家,拜托他今天帮忙照顾下小远,又借了季叔公家里的牛车去庆云府。季家村里庆云府父虽然不算远,走路的话走上三个时辰就到了,但如果走路去的话,他们今天就回不来了。用牛车的话,一个半时辰就可以到,早点出发,还能赶回家吃晚饭。

  ☆、第8章 捉虫

李染和季南紧赶慢赶,终于踩着夕阳最后的尾巴,回到季家村。李染和季南没有回家,直接赶着牛车来到季阿嬷家。老远就看到小远一个人坐在季阿嬷的院子门开,一个人看着孤零零的很是可怜。李染跳下牛车,快步走过去,小远看到阿姆,也奔过去,一把抱住李染的大腿,眼泪刷刷的往下掉。今天早上醒来,季小远发现自己不再自己家里,吓得哇哇就哭,以为自己被父亲阿姆送给别人当童养夫郎。季小远阿姆刚跟人跑的那会儿,有很多人跟他说,他的阿姆跟别的野男人跑了,他父亲要把他送去给别人当童养夫郎,那个时候他虽然还小,只有四岁,但是这些恐吓的话,却深深的印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上。
    李染抱起小远,柔声的问:“小远怎么了,想阿姆了?”这是季南驾着牛车停在李染他们身边,李染把小远放在牛车上,打开牛车上的包袱,拿出糕点给小远吃。
    季阿嬷听到外面有动静,出来看着回来的李染他们,笑着问:“就回来了。”
    “恩回来了,赶着回来,就没多逛,买了东西就回来了。”李染把牛车上小远抱下来,买的东西拿下来。季南把车拆下来,把牛牵到季阿嬷的牛栏,车搬进院子里。
    季阿嬷看着小远说:“早上你走后,小远醒来一直哭,喊着要阿姆,中午吃完饭就要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等你们回来。小染啊,这小远还真是粘着你啊。”
    李染笑着揉揉小远的头,说:“这孩子跟我亲。”李染把给季阿嬷家买的糕点拿出来递给季阿嬷:“这是我买的一些糕点,阿嬷你拿出给季东大叔两个孩子尝尝。”这几天经常借季叔公的牛车,给钱他们又不要,又显得见外,李染只得每次都买些糕点、点心什么的给他们两个孙子吃。季阿嬷人虽然好,对他们也非常的照顾,但什么都是有来有往的,亲情友情也需要经营,如果你认为别人对你好是理所当然的,一点也不知道回赠,只知道索取,慢慢的也就没人会跟你打交道、来往。
    季阿嬷连忙推却,不接,说:“他们两个都大了,还吃什么零嘴,快拿回去给小远吃。”季阿嬷只有大儿子季东的孩子跟在身边,二儿子的孩子都在平阳镇。季东大叔俩夫夫成亲十多年都没有孩子,一直到季东二十九岁他的夫郎才生下长子、四年后又生下次子。今年他的大儿子十三岁、二儿子九岁。
    李染见季阿嬷不接,自己就进了院子,把糕点放在他家的饭桌上。季阿嬷还想拦着,李染拉住季阿嬷说:“阿嬷,这些糕点都不值当什么的,你要是不收,我以后都不敢上门了,我这一次次的借车,你和叔公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给钱又显得见外,你们又不收,这些糕点你们再不要,以后我可就真的不敢上门了。阿嬷不会是不想我上门,才不收这糕点的吧。”李染开玩笑的跟季阿嬷说。
    季阿嬷没再拦着,拍拍李染的手:“你张嘴啊,真会说,我可是巴不得你多上我家的门,不过我可说了,下次可不许再买这些东西,浪费那个钱干什么。我就代你两个弟弟谢谢你的糕点。”
    从季阿嬷家回了,夕阳已经完全下山了,天微微暗,有那早的人家已经端着饭碗在吃饭,晚些的则正在做饭,袅袅的炊烟在初春的傍晚中,被春风徐徐的吹散、变淡。李染抱着小远、季南拿着买回来的东西,一家三口缓缓的归家。
    回到家,李染点了油灯在厨房做饭,让季南父子两先吃些点心点点肚子。现在天已经晚了,李染没再多做什么,把今天买回来的肉炒了炒,昨天的剩菜热了热,给小远蒸了个鸡蛋羹,把剩饭一炒,今天晚上这一顿就这样对付过去了。
    第二天,李染把从庆云府买回来的东西 ,收拾一下。其实从庆云府也没买什么,除了最重要的西瓜种子,让李染惊喜的是他还买到了辣椒种子。李染无辣不欢,但季家村这边的口味偏淡,大都是放点油、放点水、盐炖一炖就好了,非常简单,连爆炒、油炸、煎都很少。当然这也不排除老百姓为了省油、盐才这样做的。毕竟美味是建立在温饱之上的。
    除此之外,李染还在掌柜的推介下,买了土豆和西红柿的种子,不过这里不叫西红柿,而叫红果,一来是因为西红柿本身的红艳、二来是把西红柿带来的商人头发是红的。掌柜的告诉李染,这些两样 东西是大海那边的商人带来的物种,刚带来时大家都不敢吃,经过好几年,南边那边的人才渐渐接受了,把它们搬上了餐桌,不过在他们靠北边这里,还是很少见,没人敢吃,尤其是那个西红柿,红艳的吓人,一看很像有毒的。
    李染把前些日子在平阳镇买来的蔬菜种子也拿出来,准备和西瓜种子、辣椒籽、红果种子一起撒在随身池塘边黑土地上,等出了芽,长到一两寸大小,在移栽出来。这样的作物会生长的更好、口感也会更好,这是李染前世多年种菜得来的经验。
    从庆云府回来,农忙就真的开始了,季南李染家里有五亩水田,这是要种水稻的,现在要开始把田地的放满水,先泡一泡,到时候好翻田犁地。李染的嫁妆五亩旱地,加上分家的四亩旱地,一共九亩旱地,李染打算把他的五亩沙质土壤的旱地用来种西瓜,一亩用来种土豆、玉米、番薯三种粗粮,一亩种小麦,剩下的两亩地则打算种菜卖钱,这是李染的老本行。虽然李染信誓旦旦的肯定自己会种出西瓜,但心里也是有些怕的,毕竟这是另一个不适合种西瓜的国家,李染怕种不出来。所以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李染相信,即使到时西瓜种不出来,种菜也能维持家里的生计。
    家里一十四亩地,全靠人力,真的很累。李染想着,这次是来不及,等忙过了这次农忙,一定要买一头牛或者是驴,到时候还可以做一个跟季叔公家一样的车,套了车,他家也就有牛车或者驴车用,他们家也需要一辆这样的车,总不可能三番两次的找季叔公家借。
    水田放了水,,先让他泡几天,李染和季南先把九亩旱地弄好。李染前世跟着爷爷奶奶时,也是做惯了地里的活计,后来虽然不种粮食了,但也在种着菜,所以李染对田里的活计做的很顺手,季南干活也是一把的好,两人花了四五天的样子,就把九亩旱地整治好了,只等着移栽菜苗就好了。现在李染最担心的是肥料的问题,这古代没有肥料买,家家户户用的都是农家肥、灶炕烧火做饭留下的草木灰,再就是猪的粪便。可他们家刚搬家,什么都没有。李染真是郁闷,难道真的去山上砍了柴火回家烧成灰?
    肥料的事留下暂时不说,水田泡了几天,季南李染拿上农具,去翻水田,弄了三天,累得要都直不起来,才弄好了三亩地,最后还是季阿嬷家的地早早的弄好了,借了他家的牛,才稍微轻松的把水田弄好。体会了家里有牛的好处,李染想买牛或驴的念头就更强烈了。
    把田地都弄好了,季南撒了三分田的秧苗。这还是李染去问的季阿嬷,五亩水田要育多少田的秧苗。育好秧苗,中间还有二十多天的空间挡,等秧苗大了才能开始插秧。李染在随身池塘边上洒下的种子早早的就发芽了,经过这十来天的生长,都已经差不多有一两寸长,最重要的西瓜苗都长得很好。李染准备把它们都移栽出来。

  ☆、第9章 捉虫

为了不让别人起疑心,李染叫季南在他们家的院子里开了一块菜田,李染在上也撒上了菜籽,李染天天给它们浇随身池塘的水,现在也已经长的蛮大,就是没有随身池塘里面的长势好。
    快到三月下旬,日子开始变长。李染打算今天先把西瓜秧苗移栽好,李染早早的就把西瓜秧苗从随身池塘里带着泥土移出来,放在屋子的阴凉处。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季南担着两只木水桶,里面装了西瓜秧苗,李染抱着小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