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种田小娘子 >

第29章

种田小娘子-第29章

小说: 种田小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喜在一旁把面和好擀好切成细细的面条,小桃烧火,徐越便站起身来开始炒菜。

    葱姜辣椒在热油里爆好,大火把肉片炒熟,再放入豆角,加水到淹没豆角,放盐,翻炒几下,然后把切好的面条均匀地摆在豆角上面,盖锅,中火焖了大概十几分钟。

    掀开锅盖的时候,再淋上酱油,迅速地翻几遍,锅里的水已经变成了少许浓汤汁,面条也熟透了,混在烧得软烂的豆角和猪肉片中间,再撒上点蒜沫儿,吃起来别有味道。

    汤面,炒面,拌面,徐越都可以放弃,唯一无法放弃的就是豆角焖面。

    可惜的是,这里没有土豆,不然,面碗里再扒拉出一块绵软粉糯的土豆块,那吃起来才叫一高兴。

    欢喜咬一块肉片,嘴上肉呼呼地,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啊真好吃!”

    徐越笑道:“好吃就行,咱们这回买的肉多,还够吃好几次的,晚上咱们包饺子。”

    老刘在旁边说道:“包饺子好,柳老太太最喜欢吃饺子了。”

    徐越笑笑:“喜欢就行,咱们多包点。”

    想到柳老太太,徐越心里仍旧是个谜团,老刘对柳老太太十分上心,但是却仍旧是从未对自己提过柳老太太的身份。

    因着林启渊是要自己来伺候柳老太太的,徐越便也做什么好吃的,都第一份端到柳老太太的屋里,她按时吃饭,自己会换衣服,端过去的水她也知道洗漱,但就是时常冲着人笑道:“是渊儿来了么?”

    她笑眯眯的,初时看着还不觉得有什么。可是看久了听久了,徐越不禁觉得有些发怵。

 第四十五章

    晚上,刘家村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欢喜冒雨去地里割了一把韭菜,又拔了几根小葱,回到院子里的井边洗得干干净净的。

    韭菜剁碎,拌上肉馅儿,连着小葱和姜一起都剁得细细的。欢喜赶着把面和好,跟着小桃一起,一个人擀饺子皮,一个人包饺子。

    老刘在烧锅,徐越做了个辣炒排骨,淋了浓浓的酱油,滋味浓郁,兑上水,大火在锅底汹涌,盖着锅盖狠狠炖它个半个时辰。

    饺子也包好了,另外一只锅里水烧开,饺子咕噜噜滚下锅,像是一群小白鸭子一样,不一会儿热气里饺子就浮上了水面。

    老刘烧着锅叹道:“真没想到平常的年月里也能吃上饺子。”

    在刘家村,饺子这种东西还是比较隆重的,一般都是过年的时候才吃。

    徐越笑了笑,吩咐小桃道:“去,把吴霞一家子都请过来,就说咱家包了饺子,请他们来吃。”

    小桃笑吟吟打了一把伞,立刻就出门去了。

    到了吴霞家里,吴霞却正在和吴忠看着自家的柿子树一脸惆怅。

    “吴霞姐,咋了?”小桃走近了问道。

    吴霞笑笑:“也没啥,你看这一树的柿子,谁想到风吹一打了半晚上,掉了这么多,还都是青的,这真是可惜了。”

    小桃疑惑道:“不是说跟熟的梨子放一起,柿子就熟了吗?”

    “那是黄的柿子,可以那样做。青的柿子是做不成的。”吴霞几人都没有打伞,吴霞缕了缕头发,脸上颇为惆怅。

    “别不高兴了,走,去我们大院儿吃饺子去,姨太太让我来叫你们一家人都去呢。”

    吴霞心情不好,也不太想去,自己一家子肯定吃的不少,这年月去别人家吃饺子,真是给人添麻烦,连忙说道:“不去了不去了,我们回家准备做擀面条吃呢。”

    小桃三下五去二地拉着吴大宝和吴小宝就走:“大宝小宝我们走,看你们娘去不去!”

    吴忠在一旁说道:“那就去吧。”

    吴霞想了想,也就跟着去了。

    徐越做好了辣炒排骨,又接着做了一道豆角干烧五花肉,五花肉的香味渗入到豆角干里,闷得烂烂的,吃起来简直停不下来。接着,她又做了一道韭菜炒虾仁,红烧鲫鱼,以及一道清炖鸡蛋。

    另外,再拌了个萝卜干,加上一大盆饺子,一桌子也摆得满满的了。

    徐越提出把柳老太太请出来跟大家一起吃,老刘却犯了难:“姨太太……”

    徐越赶紧说道:“行,那你还是给她送到房里去。”

    吴霞几个人刚走到大院儿门口就闻到了诱人的食物香味。

    吴小宝:“哥哥,啥子这么香?”

    吴大宝用力嗅一下:“小宝,我看是好吃的!”

    吴霞,吴忠和小桃都笑了,听着这笑声,徐越赶紧站起来,吴霞老远就摆手:“徐越你别起来,肚子大了起来不方便。”

    徐越也就坐下来了,吴霞几个人也洗了手坐了下来,欢喜用筷子夹起一只饺子吹凉送到吴小宝嘴边,他立即一大口咬下去,脸上带着满足的笑,腮帮子鼓鼓的,伸着小手抓着吴霞的衣服含糊不清地说道:“娘,好吃!”

    吴霞笑道:“好吃吧?你徐越鼓鼓的手艺那是相当地好!”

    坐下来后,趁着热气儿,大家都开始吃起来,热腾腾的饺子,沾一沾醋,韭菜猪肉的鲜味,立时让人胃里,口腔里,都充满了幸福的滋味。

    加上徐越做的几个菜,吃起来更是兴致盎然,吴大宝和吴小宝更是吃成了小花脸。

    家里也没有酒,徐越只好对着吴霞说道:“早就该请你们一家子来吃顿饭了,那么久也没找着机会,家里也没酒,一切就在这顿饭里了,吴霞姐,真的很谢谢你!”

    吴霞憨厚,脸上带着些红晕:“徐越,你这说的啥话?”

    卖冬瓜糖得的那些钱,直接分给吴霞,吴霞绝对不会要,徐越给吴大宝和吴小宝都买了块布,欢喜拿出来递给吴霞。

    吴霞连忙推脱:“你干啥?”

    徐越笑道:“吴霞姐,你不收下往后可就不敢找你帮忙了。”

    “这这……”吴霞一脸受之有愧的表情,接下了那两块布:“嗨,我不就送你了几个冬瓜嘛。”

    “还有些饺子,大家都快吃掉!”小桃在一旁号召着。

    饺子包的多,吃到一半的时候又下了一锅,最后还剩了不少,大伙儿都实在是吃不下了,只好把剩余的菜和饺子都收了起来,欢喜拿出来一些冬瓜糖放着让吴大宝和吴小宝吃着玩儿,几个大人就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再过一个月,这玉米和高粱就能收了,到时候收了粮,留着自己吃或者卖了都可以,只是咱这刘家村的人一般的都是留着自己吃的,因着那上一茬的稻并没有收到够一年吃的。”吴霞在那盘算着。

    老刘递给吴忠一只烟斗,吴忠推着说道:“不抽了不抽了,俺家霞子不喜欢那味儿,我正戒着呢。”

    徐越,欢喜和小桃听着这话都打趣似地看着吴霞一笑,吴霞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你要是爱抽就抽,不爱抽就不抽,咋还怨着我了呢?”

    吴大宝在一旁正合吴小宝追着玩,插嘴说道:“爹说他一抽烟娘就咳嗽,所以爹就不抽了。”

    这分明是吴忠对吴霞爱得深沉嘛,不过他俩之间感情一向好,旁人也都习惯了。

    吴霞看着自己儿子,笑骂道:“就你话多。”一边对着徐越说道:“你这肚子眼瞅着越来越大了,有没有什么想吃的?俺家那棵柿子树本来结了好多果子的,谁知道风一吹雨一打,掉下来一大半。哎真是可惜了。”

    徐越想了想,问道:“已经长成了型了么?”

    “长是长成了,也有那么大了,只是都还是青的呢。”

    徐越笑道:“那你回头都给我吧,我试试看能不能用青柿子做柿饼。”

    吴霞一口应下:“我就知道你有法子!孩儿他爹,你现在就去捡了给拿过来!”

    吴忠立马起身就去捡柿子,小桃也赶紧跟着去了。

    过了几日,等到了晴天,徐越便把那些捡回来的青柿子一个一个摆在院子里晾晒。

    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得可以吃了,趁着还嫩,每家每户的都摘一筐回去煮着吃。

    徐越尤其爱吃水嫩嫩甜甜的煮玉米,每顿都吃两三个玉米棒,这一年他们种的玉米棒子够大,玉米粒也丰满,想着过阵子就可以丰收了,每个人心里都是高兴的。

    徐越利用着这阵子正好有鲜嫩的玉米可以吃,把玉米烙,玉米饼,玉米粥,玉米糖都做了个遍。

    欢喜和小桃都忍不住抗议了起来,徐越才不再做关于玉米的食物。

    仍旧是每天都到后院里给那几棵茶树浇水,欢喜一边一瓢水一瓢水地往茶树跟上浇,一边问道:“姨太太,咱们每日里都这么照顾这些树是干嘛啊?”

    “赚钱呀,看明年能不能赚些钱。”

    明年,这也太久了,欢喜叹着气,却仍旧在给茶树浇着水。

    徐越算着日子,等到秋收的日子来了以后,也就到了中秋节八月十五了,爹和娘这么久没有自己的消息肯定会很担心,不知道上次,自己给他们捎的信他们有没有收到?

    刘家村的一户养鸡的,每年都拉着一车鸡去扶苏卖,说是那里可以卖更高的价格,就是路途遥远辛苦了些,徐越说尽了好话,并送了那人一包干粮,央求那人帮自己带信给在扶苏的爹娘,都是刘家村的人,那人也就同意了。

    扶苏城那么大,一路又颠簸,真不知道自己的信可到了爹娘的手里?

    扶苏城西,一个种着一棵老槐树的院子,徐云在洗衣服,徐溪拿着一串纸糊的小风车,笑得嘻嘻哈哈地跑着玩儿。

    徐云一边揉着手里的衣服,一边擦擦汗,冲徐溪说道:“小溪,你跑慢点别摔着。”

    自从二姐徐越嫁到林府以后,家里的徐云也学会了做很多家务,给爹娘分忧。

    爹娘的粮店开得也还不错,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只是前不久忽然听说林府被封了,徐月之前也没说自己具体是去了哪儿,可把周彩凤和徐壮给急坏了。

    徐云一边洗衣服,一边心里忧愁,二姐啊二姐,你到底是在哪儿呢?

    已经到了中午,徐云洗好衣服就准备去烧饭了,周彩凤回来拿饭到店里跟徐壮一起吃,刚走进院子,徐溪就喊道:“娘你回来啦。”

    周彩凤笑着把徐溪抱起来,正准备关上院子门,身后一个男人说道:“这里是徐壮家嘛?”

    周彩凤回头一看,是个身材瘦小却很精壮的男人,身上还带着几根鸡毛,周彩凤答道:“是,请问您是?”

    那人急匆匆说道:“这是你闺女徐越叫我带给你的信,我还有事儿,就先走了。”

    周彩凤心里惊喜地接过信,再喊那人时,他已经跑了。

    赶紧放下怀里的徐溪,徐云也冲过来:“娘!是二姐的信?!”

    周彩凤激动地把手在衣服上蹭了好多下,才重新去拿那封信,一边对徐云说道:“饭先别吃了,走,咱去找你爹,拜托隔壁笔墨店里的老板给咱念信!”

    风风火火地道了店里,徐壮也是惊喜地跳了起来,四个人赶紧去请隔壁的笔墨店老板念信。

    那老板肚子里有些墨水,但是看到徐越写的信,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看了半晌,抬起头对徐壮说道:“你这闺女的字,是在哪个先生那里学的?”

 第四十六章

    徐壮立马说道:“我闺女怕是找人代写的,她,她当是不会写这么多字的。”

    那先生疑惑地说道:“哦?这信上写着,爹娘,见信平安,不知近来可好?望保重身体,女儿不能守在身旁尽孝,心中有愧,莫要担心女儿,来日若有机会,女儿定当回去看望你们!”

    这寥寥数笔,已是徐越尽着最大的力气来模仿这里的字迹了,徐壮知晓自己女儿会写字,虽然他也不知道徐越是从何处学到的,所以在笔墨店的老板面前也隐藏了。

    虽然笔墨店老板有几个字还是认不出徐越写的什么,但是认得的连在一起,还算是认得出是什么意思。

    笔墨店老板合上信,对他们说道:“大意便是问你们近来可好,让你们保重身体,说她有时间了就回来看你们。”

    徐云踮起脚趴到柜台上问道:“那二姐呢,二姐怎么样了?她在哪里?”

    那先生摇摇头说道:“信上只说了要你们莫要担心她,至于她怎么样也没讲,不过,看这纸的质地,应当是不错的。”

    徐壮一家最纸毫无研究,连忙问道:“这纸如何不错?”

    那先生把信封好重新递给他们,笑道:“这种纸工艺颇繁,禁得住水泡,所以价格也贵些的。”

    徐越就是怕途中不慎沾了水字迹看不清,所以才咬咬牙买了这种纸。

    一家人看到了徐越的来信,虽然也没说她具体在哪,心里总算是有了点安慰。

    “彩凤,那送信的是谁?有没有问他是哪里来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