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的八卦日常-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那蛋糕上的装饰季念然还嫌不够,又拿着筷子沾了果酱在蛋糕表面写了“双喜临门”这几个字。此时拿出来,因为在食盒里放得稳妥,样子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就连大太太桌上的众人也都不看戏了,纷纷起身围到这桌来,看到食盒里的东西都赞叹起来。
“这东西我可是第一次见。”大太太也赞道,“闻着也全是奶香,就是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
在古代,吹蜡烛这一环节自然就省略了。季念然又让流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柄没开刃的小刀,将蛋糕切开放在小碟子里,分到众人面前。
季昀尚且矜持地举着筷子思考这块东西要从哪里下筷,季晗倒是不管不顾地直接用手拿了起来,一口咬到嘴里,一边大嚼一边嚷道:“真好吃。”
“嗯。”老太太和大太太也对这蛋糕赞不绝口,“确实不错。”
年纪最小的季昶更是对这种带着奶香味的微甜的糕点毫无抵抗力。吃完了一块之后又想再吃,奶娘抱着他好哄歹哄才劝住了。
“你这丫头,倒是在这些事上有些天赋。”老太太又笑着夸了季念然一句,“只可惜这一块也不大,大家分一分就没了。不如让小厨房的人再多做些,也拿到前院给你祖父和父亲尝尝。”
季念然心下也有几分自得,这蛋糕她也只知道一个大概,虽说前世自己在家里也鼓捣过,但是现代毕竟材料和工具都更齐全些。现在这蛋糕,也是她和春喜一起试了十多天才试验出的成品,口感和味道虽说比不上前世那些蛋糕店里烤出来的,但是也已经足够了。
“孙女不过是随便出了个主意,具体还是小厨房一个名字叫作春喜的丫头做出来的,孙妈妈也在一边帮了不少忙呢。”季念然也不好一个人贪功,总要让春喜和孙妈妈知道自己没有忘了她们才好。
“好。”老太太听了也笑道:“那就赏小厨房的人一人二两银子吧,这些日子你天天往那边跑,她们提心吊胆的,也都受累了。”
大家说笑一回,又都坐下看戏,直看到临近晚间方散。晚上又在老太太的正房内摆了两张大桌,老太爷和大老爷也进来一同吃饭。饭后小厨房又端上来新做好的蛋糕,给老太爷和大老爷尝了,二人都说好吃。
问得是季念然的点子,老太爷更有几分惊奇——他平日里很少注意大儿子的这几个庶女,季念然又本本分分的很少惹事,只记得和大孙子同日的生日,别的就再无印象了,不想却也有几分本事。
老太爷就拍了拍老太太的腿,“我看四丫头这倒是有些像你,想当初你也尤爱这些,包出来饺子和汤圆都很像样子。”
“我不过是学着长辈的样子做罢了。”老太太已经不做这些很多年了,难得被老太爷掀了老底,一时间也有些尴尬,“四丫头这些都是自己琢磨的点子呢。”
老太爷看着桌上还没吃完的蛋糕,露出思索地神情来,“这东西我好像早年间在宫里吃过……”他一边回忆一边道,“好像是有一年宫里来了个西洋道士,做了些送给皇上的,皇上就赏了一块给我吃,约莫就是这个味道。”
“那祖父喝过奶茶没?”季晗又好奇地问。
季念然没想到老太爷竟然吃过蛋糕,心下立即大叫不好,忙强笑着道:“这东西也不是我自己琢磨的,是那次在庄子里听春喜说用鸡蛋和牛乳做糕,一时好奇才让春喜做出来的。就连那奶茶,也是偶然把牛乳和茶水兑到一起,觉得好喝才继续做的,倒是被二哥哥惦记上了。”
“能有这个想法就很好了。”季老太爷少有的夸了季念然一句,又和众人说了两句话,脸上就露出了疲态。老太太看在眼里,忙让众人都散了。
季念然这才放下心来,跟在季慧然身后出了堂屋,带着丫鬟回东厢房去了。
***
过完季昀和季念然的生日,大太太也不得闲,又忙起了季嫣然出嫁的事。
季念然也不再见天的往小厨房里跑,除了学绣花写字之外不过是去找姐妹们玩笑一阵。因着之前在老太爷面前有了些脸面,大太太偶尔也把她叫过去打打下手。
“太太真的是越来越看重姑娘了。”主子被家里的当家人重视,下人也跟着水涨船高,东厢房的几个丫鬟都觉得最近出门传话办事都方便了很多。
“不过母亲怕三姐姐无聊,把我叫过去陪陪三姐姐罢了。”季念然倒是不骄不躁,今日她被大太太叫过去了,下午的绣花课就又没去上。
“那架预备送给二姐的炕屏可装好了?”季念然洗了手,转身去了书房,一边走一边问石斛。
“已经装好了,姑娘想什么时候送过去都行。”最近季念然事忙,多是带着流火或授衣出门,东厢房里的大小杂事就都交给了石斛。石斛到底更稳妥些,□□料理的都很得季念然的心意。
季念然点点头,走到书桌前,伸手铺开一张纸,用笔沾了沾砚台里的墨,在纸上写起大字来。石斛就站在一旁帮她研墨。
“等忙过了这几个月,也就好了。”季念然写了一行大字,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
石斛也在一旁笑道,“也就是府里这几个月事多,还每一件都是大事,疏忽不得。等林家的小姐进门就好了,不说别的,夏天老太爷的六十大寿,怎么都要让新进门的大少奶奶帮着安排些小事了。”
“这倒也是。”季念然支着笔停顿了一刻,又摇着头道,“今年也就这几件事了,等明年忙过三姐姐的事,母亲就能稍微歇一歇了。”
“三姑娘的事可是家里的大事,太太大概也不放心交给未来的大少奶奶,也是有的累了。”
砚台里的墨已经磨了许多,石斛坐到一旁的圆凳上,拿过自己的针线低头绣了起来,一边绣还一边和季念然说着最近听来的八卦。“听说前几天二姑奶奶又来信了,惹得老姨奶奶又到老太太屋里哭了一通。”
“哦?”季念然和这位二姑虽说没照过面,但是却一直有些好奇。季家人口不多,同辈里的几个女儿至少表面上都养成了一副婉约的性子,就连季嫣然大多时候也是一副淡雅的样子,更不用说老太太亲自教养又高嫁到京城的大姑姑了。
而这位二姑却不同,以季念然对她有限的了解来看,这个二姑是一位十足的祥林嫂一样的人物,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负能量,更可怕的是还非常喜欢把自己身上的负能量感染给别人。自从家里当家的男人死了,每个月都要往府里写一封信给她的生母,然后这位一直行事低调的老姨奶奶就会奔到老太太屋里哭上一通。
老太太被烦得不行,但是也不好把她拒之门外。
对此,全家上下都很无奈。
“二姑姑来信说什么了?”
“好像还是原来的那些话。”石斛对这位二姑奶奶,也很是无语,“说日子过的辛苦,族里人对她们母女两个不好……”
季念然听到这里不禁嗤笑了一声,“有祖父在,那家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苛待二姑姑和表姐?”
“可不是嘛,这胡家可就在余杭,虽说不在江苏,但这江苏和浙江可是挨着的。”在季家当差这么些年,石斛自然也有了些自己的见识。
“就算是普通人家,欺负孤儿寡母也是要被邻里说道的。”季念然一边写字一边心不在焉地道,“听说胡家在当地也算大户,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
“不过……”石斛偏过头想了一下,“我听说二姑奶奶来信说想让老太爷出面把她们母女两个接到江宁来呢。”
季念然听到这里才挑了挑眉,这位二姑的算盘倒是打得响亮……
“别说老太太了,就是祖父都不会答应的。”
石斛还要再说些什么,外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石斛就坐在多宝阁旁边,自然看得更清楚些,“流火,这么急急忙忙地做什么?”她连忙问道。
“姑娘。”流火的声音倒是比人更快地进入了书房,“刚管家进来说,老太爷在衙门里晕倒了,已经请了大夫过去了……”
“啪”的一声,季念然手中的毛笔掉落到了桌上,在纸上晕染出一个突兀的大墨点来。她却顾不上尚未写完的字,下意识地抬头看向一旁的石斛,两个人的目光瞬间碰撞在一起,都看到了对方眼底隐隐的恐惧。
季老太爷,可是季府的天。
这天若是倒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部分其实就到这边了,大概算是念念的少年时期
明天开始会小快进一下
希望大家多留言,多收藏,么么哒~
第40章 第 40 章
景宁二年春,四月的某一天,一大早京城季府大宅内的下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季府内下人们大多是去年才跟着主子们从南边过来的,府里又最近才除服,很多规矩又和在孝期之内不同,都要重新学着准备。
京城寸土寸金,季家在京城的宅子不过是个不带花园的五进宅院,却是满满当当装满了人,这是幸好季府二老爷刚出孝期就被通知补了地方上的一个小缺,前两日已经拖家带口的上任去了,只留下一直养在老太太身边的五小姐季茉然,替二房的人在老太太面前尽孝——饶是如此,也不过是预备出了过两年家里二少爷娶亲所需要的院子罢了。
不过这宅子也是由早年间买下的几组院落改建而成,前两进及第一进院落的侧院都做了外院,大门就开在一条胡同里。二进的侧院被安排给了已经娶亲的大少爷居住,现下人口少,只说主子的话倒是够住了,没看家里的二少爷还是只能住在第二进院落的厢房里嘛。
第三进的院落最大,就是大太太住的正院了,院落当中竖着一扇照壁以作间隔。和第三进院落挨着的侧院就是之前二老爷一家住的二进院子,这个院子自带一个通向外面胡同的小门,和正院之间的墙上开了一扇小门,可以上锁,方便两边行走。
这第三进院落也被塞得很满当,除了大太太占了正房之外,东边的厢房住了三小姐季慧然,西边的厢房却是家里的瑞姨娘带着四少爷季昶在住。
第四进却是不带侧院厢房的一排小矮房,住着大老爷其余的几房妾室通房,整日里争风吃醋,吵吵闹闹,大太太很不耐烦理会她们。
第五进就是后院了,里面住着季家的老夫人,并四小姐五小姐分去了东西厢房。此外还有一位老姨奶奶也跟着来了京城,就住在后院的侧院内。陪着这位老姨奶奶一同住在侧院的,还有她亲生的外孙女,一位姓胡的表小姐。
“我已经在这里等了好半天了,怎么还没轮到我拿热水?”一个穿着朴素的小丫头正站在厨房里拉着一位中年妇人抱怨,她噘着嘴,眼里满是不忿,平日里她总是最后一个拿到热水的,今天特意早来了一刻,却还是轮不到她。
“你们不过是欺负我家姑娘性子好罢了,若是老太太知道了……”
“好了我的小祖宗!”那中年妇人一把打落了小丫头的手,不耐烦地走到灶前,“这府里上上下下,一大早上都要用热水,哪个不是主子?偏你家姑娘就耽误不得?”
早上最忙碌的自然是厨房了。这季府的厨房虽说很大,却是分了两间,一间是小厨房,里面只负责老太太和大少奶奶院子里的吃食,其余一律不管。另一间大厨房,却是府里上上下下都要负责到,就连住在后院侧院里的老姨奶奶和表小姐,都归到了大厨房负责。还另有烧热水等杂七杂八的事情,说是从早忙到晚,都不为过。
这时诸位主子房里的丫鬟在这大厨房里进进出出,自然是来提早上洗漱的热水,以及交代主子们想吃的早饭来了。
那丫头的嘴噘得更高,但是那中年妇人不让她提热水,她也没有办法,只好转身走向另一处,又抓住了一位正在刷锅的婆子,“钱妈妈,我们家姑娘的孝期可是还没过呢。我们姑娘说了,早上只吃白粥和两样小菜,别的一律不要,你可别记混了。”
那钱妈妈厌恶这小丫头的语气,也并不遮掩,当着她的面就翻了个大白眼。正要说些什么,却见一位身着淡黄色比甲,月白袄裙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她约莫十四、五岁的年纪,看上去神采奕奕,发髻上斜插了一支鱼儿银钗,做工精致,衬得她越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