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匠女 >

第197章

匠女-第197章

小说: 匠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氏这才告知以实情,因为大军的事早晚是要纸包不住火。
  王弘坤这一听不由吓得腿软,半晌才恨声骂了一句:“这个逆子!”骂完,即依老侯爷指示,领着人寻踪儿子而去。
  余者众人更是以为王洛尧之前与苏苏的争吵是为着银两的事,想来一向秉直的苏苏不愿随他的意思,所以他才私下拿走银两,进而越发对苏苏表示同情。
  数日后,老侯爷又来信一封,让毕氏把家里现有钱两清点,准备悉数进贡京都,助力二皇子,以挽救因为王洛尧的叛逆而造成的恶劣影响。
  这么一来,阖府的人都坐不住了,没了银子,这么人口吃什么?
  即便府上每日都有进项,可每日也有大量的出项啊,这要是把现有的财物献出去,这生计倒要如何维持。
  毕氏也觉得老侯爷此举太过冲动,也太过极端,就算为了表忠心,也不至于倾尽家财吧,毕竟来日方长,尽忠的机会还多着呢。
  可老侯爷信里说得清楚明白,王洛尧领着十万大军奔了成王,加上成王不知从何处募集的数十万草寇,一共二十五万大军,直接叫板二皇子,让整个局势顿时变得更加扑朔不可预知。
  二皇子深明大义,知道整个卫国侯府与背叛一事并无勾结之意,过错只在王洛尧一人身上,而为了表明卫国侯府的赤诚之心,除了提供大量财力之外,如何表明心迹?
  于是,纵有千般不甘万般不愿,毕氏还是没有存私,依着老侯爷的吩咐,将公中库里所有财物清点一遍,立了清册,只等老侯爷的命令一来,即派人护送财物进都上贡。
  苏苏亦没有想过老侯爷会做此举,这下当真是一个头几个大,没有公中财力的支持,她这里连中馈都坚持不下去了。
  无奈,想来想去,也只有动用自己的家私来助力侯府撑过这一段时间了,只要入了秋,丰收一来,大笔银两就会流入,各个商铺的租金也在差不多同时候结账,到时候,就不至这么紧张了。
  毕氏闻知她这主意,摇摇头:“府里虽这会是困难了点,但还不至于要你这个当媳妇的拿出自己的嫁妆来贴补,这要是传出去岂不笑话一庄?真要拿的话,也该拿我的体己钱出来!”
  “老祖宗,您是不知道,汇珍楼这两年确实经营得不错,我在城里各大钱庄都存了不少钱,目下还用不着动用我的嫁妆!”苏苏头一次在毕氏跟前兜底,还颇有两分不好意思。
  毕氏听她这么一说,也能猜出大概,不禁叹息:“没想到,短短时日之内,偌大侯府也会沦落到如此窘迫的境地!尧儿,我一向觉得他心思缜密,不同常人,不想,他竟在这关键时候鬼迷心窍,真是太令我们老两口失望!”
  苏苏闻言,微阖眼帘,王洛尧临走前一夜把他的想法和主意都与她说了,她不知道他有没有什么隐瞒,却是私下极赞同他的猜想,因为成王对达烨的信任不可能毫无来由的,一定是达烨做了什么事,才让成王对他信之不疑。
  王洛尧担忧达烨这几年很可能一直在暗中囤有自己的力量,趁着这个时候投奔成王举事,否则单凭成王那点力量,成王决不会有如此胆量把魔爪伸向卫国侯府。
  如果他所猜没错的话,成王那里还真不能小觑,达烨深不可测,虽然招安之时将他的那些手下收编,而且他这里也对他时时监控,但不能保证他一定就没办法把之前那些人重新召集。
  如此一来,京都就相当危险,因为几个亲王的动态好掌握,然达烨这条身处黑暗角落的黑蟒却是很难琢磨。
  既然成王和达烨恁般有胆量勾引他,甚而觉得他会屈服上钩,那他就有胆量深入虎穴一探究竟。
  那晚,苏苏虽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但还是不太相信达烨能有那般能耐,暗中囤蓄力量,抑或有那么大统导力把以前的兵马重新集合起来。
  可事实还真就如王洛尧所猜测,这两日她就自毕氏口中成王不知自何处召集了十多万兵马,气势咄咄逼人,要是再加上洛尧那十万大军,简直要直逼京都了。
  那十多万兵马不是因为达烨还能因为谁呢?
  儿子不在身边,但他的父亲亲自去迎救他了,苏苏尽管万般苦楚,却是对王洛尧满怀信心,所以,她记着他临走交待的那些话,一定要帮助侯府成功渡过这一劫,千万不能让侯府散了家。
  自朝晖园出来后,她即亲自带着安容去了一家钱庄取银两。因为出了禹儿的事,她这次没再轻易把安容支出去,便是自苏家庄带回的那批首饰,也是另雇了镖局的人护送吴光和林平分赴扬州和平江。
  她之所以没有落下在这两地开分铺的事,主要还是觉得现今虽然京都局势紧张,但那股紧张的氛围江南这一带还没有波及到,所以,开分铺的事还是要依计划进行下去了。
  况且侯府正面临困境,谁也不敢说这场困境会持续到何时,或者过程中还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所以,保险起见,汇珍楼还是要好生经营的,起码也能给侯府做个后盾。
  苏苏几乎把存在这家钱庄里的钱两全部取出,仅余了一小点,才回到府中,这笔银两数目相当可观,就算侯府每日只进不出,也能够侯府支撑个一两月,不过如今的各个出项却不能似当初那样大手大脚,每文钱都得要出得明白。
  这么一来,明明不需要再照顾儿子,可她却比以前忙碌多了,她也想让自己忙起来,少一些空闲去胡思乱想,白天能事必躬亲的事她一定亲自出马,不怕多跑腿,这样身子乏的话,晚上也能睡得着,否则,她会一整晚一整晚的失眠,一闭上眼睛就是有关丈夫、儿子的恶梦,一夜过来,折磨得她身心疲惫。
  阖府很快得知她拿自己的体己钱出来支撑侯府的事,众人对她越发另眼相看,丝毫未因王洛尧的个人所为而牵怒于她。
  之前很难想像儿子不在身边的日子,但残酷的现实逼得她去面对,一个月的时间原本以为会很慢,可在她忙忙碌碌的情形下,却是转瞬即逝。
  在这一个月当中,没有收到王洛尧一封来信,她根本不知道儿子的半点情况,不知道才几个月大的他是否安好。每当她要沉沦在无尽的担忧和悲伤之中时,肩上的重担又提醒她必须搁下这些担忧和悲伤,重新振作起来,将自己该做的事做好。
  因为侯府的窘境,她不得不经常关注汇珍楼的经营状况,除了常往江宁这边的几家铺子查看以外,还一连去了好几封信给吴光和林平,询问他们那里的情况。
  以前,她的心态是无所谓,好就好,坏就坏,她玩得起!只是现如今,她谨慎多了,任何出现的异常她都要拉着肖蒙仔细分析琢磨,揪出异常背后的原因,直到确认只是偶然巧合,她才安心。
  肖蒙从没见她这般耗心,不禁替她担心:“苏妹,汇珍楼的事你就交给我吧,你安心管你侯府里的事,否则以你这身子定然吃不消两下折腾。就算真要打起仗来,那穷人还是穷人,富人仍是富人,该吃香喝辣还是该吃香喝辣,该穿金戴银还是该穿金戴银,即便盈利会有些波动,但不至于大波大动!你尽管放心好了,不要过度劳心费神!要是你把身体忙亏损了,那再多的银子都不回来!”
  “肖大哥,我知你的意思!”苏苏点点头,近来她确实也感觉到身体的不适,肖蒙说的没错,身体是最大的本钱,要是她把自己的身体弄垮了,等儿子回来,她都没精力看护了。
  回到府中,她便好生注意劳逸结合,适时地也会给自己补养一下,为了盼回远在不知何处的丈夫和儿子,她必须健健康康的。
  至于京里的局势,没了王洛尧的消息来源,她几乎一无所知,没听说有打仗的消息,也没听说有二皇子登基称帝的消息,她无法得知那里究竟在发生什么。
  公公王弘坤一走一个来月,也是半封信件皆无,这种睁眼瞎的感觉令她有时直觉窒息。然而,就在她急得坐不住的时候,一封秘密来信给她送来了一口新鲜空气,来信正是王洛尧的,安容亲自接手后转递于她的。(糯。 米 。小 说。论。坛)

☆、第282章 战事

  
  在信中,王洛尧告知他现在已经近身成王,驻在登州一带,不日前他曾亲眼确认过儿子尚是健康完好的,只是目下被人照看在离登州尚有一段距离的莱州附近,依成王的意思,待他继位成功后才会将儿子归还。
  信极短极简,除了这两条再没有别的话。许是虑及信件的安全,他不好多说。
  尽管如此,苏苏已是知足,至少目前他们父子两人皆是平安的。要知为了尽早能探寻到他们的消息,她曾经给京都的苏贝写信,让她帮忙打听。但不知是路上出了什么状况,一直不曾得到苏贝的来信。
  不日后,公公王弘坤回来了,自是一无所获,这个早在苏苏意料之中,就算他找到王洛尧,有成王堵在那儿,他也见不着,况且王洛尧也不可能见他。
  卫国侯府闹出这么大动静,想必成王那里一定知道,也看出来王洛尧为了救儿子而投奔于他,甚至不惜与家族决裂。
  至于扬州和平江的分铺,据吴光和林平来信所说,一切进展十分顺利,政局的不稳丝毫未曾影响到当地百姓的安居生活,汇珍斋初开就吸引来不少主顾青睐。
  得此信息后,苏苏先是令他二人小心照看,所有进项仔细入账,将现银存入当地钱庄,并留好字据,下次送货去时让人将字据带回。然后她便去信苏家庄,给大哥苏羽陵去信,请他准备好下一批首饰,并顺道让他确认一下二哥苏羽墨的意思,同艾芙的吉日可有卜好!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艾芙肩上的伤已养得差不多,不过由于刀口实在太深,想要不留疤痕却是不能够了,为此,苏苏甚为歉疚:“我会多打听打听,看看是否有什么稀罕药能把你这道疤给去掉!”
  艾芙虽也同觉遗憾,但能以这么一道疤救下苏苏,她却觉得很值:“小姐,你别费心了,这疤丑是丑了点,不过正好在肩后头,寻常又不露出来,没甚大碍!”
  “怎地没有大碍,将来你是要嫁人的,叫丈夫瞅见了,岂不会吓着他!”
  “他要是恁样胆小之人,我……不嫁也罢!”艾芙羞着别过脸嗔道。
  苏苏微微一笑:“我闻得城里有一个刺青手法极是高明的老妇,若是短时日内寻不来可靠的药物,我便带你去她那里,给你在这疤痕上刺个图案,说不定比原来的还要好看呢!”
  艾芙听言,默然。
  七月十七,还有两日即可出暑伏天气,不过江宁仍笼罩在蒸闷的气候里,就在这样一个大热天里,苏苏闻知,成王正式在登州起兵发难京都,与此同时,康王和韩王亦横插一杠,欲分一杯看似美味实则相当烫嘴的汤羹。
  于是,天朝大梁表面的平静终于被打破,北方陷于动乱之中。
  担忧京都局势,却无门路得知具体情况,苏苏再次给苏贝去信,指望她在京都,消息更灵通一点。
  结果,信件又一次石沉大海。
  后来,她在毕氏跟前无意提及此事,毕氏暗测很可能是京都那边做的手脚,为着封锁消息以期稳定局势。只可惜局势终还是没有稳住,三个亲王联手发难。
  下旬时,苏家庄来信,其中有一页是苏羽墨亲自写来的,他预备在中秋之前要带人来一趟江宁,到时会把艾芙接回苏家庄,九月即完婚。
  苏苏深感到欣慰,遂抓紧时间给艾芙准备回去的东西,整整备了十来个箱子,倒像是为艾芙准备的嫁妆。
  艾芙嫁回苏家庄,江宁的铁匠铺便留给艾蓉了,虽每月进项有限,但足够艾蓉借此许一个体面人家做媳妇了。
  八月里,江宁有大量北方来的流民涌到城外,单凭此就可见北方战事之一斑了。
  苏苏不由暗自焦急,艾芙眼看她终日心神不宁,欲留下陪她,却硬被她劝了跟着苏羽墨回了苏家庄。
  自那封短信后,王洛尧那里再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苏苏每每闲下来便恨不得插了翅膀到北边去找他,听说成王一直是以登州为大本营,想必只要到登州就总该能想到办法的。
  不过,她这心思很快被老卫国侯自京都来的又一封信给打乱,因为战事的原因,老侯爷在信中言明国库吃紧,作为几朝老臣理应有力出力有钱出钱,遂让府里把所有日常进项的八成上缴国库,以援战事。还另有嘱咐,即使阖府勒紧裤腰带,也不得有人擅自主持分家。
  这一来,原本因为秋收才喘过气来的公中再次陷入困境。众人面上不敢表现,背后却是怨声载道,叫苦不迭。
  苏苏也颇觉为难,府里这一群主子奴才一向娇生惯养,便是奴才也堪称得上算是锦衣玉食,如今极度减缩各项开支,许多事情就无法使钱银雇外面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