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邀宠记 >

第44章

邀宠记-第44章

小说: 邀宠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铮又沉默了片刻才道,“我想想吧。”二夫人考量的,他心里何尝不平白,也觉得凡事都由大哥处理,是他和二哥办事不地道。以前年纪小,有借口,现在可不一样了。
    二夫人不由喜上眉梢。
    随后,萧铮就头疼起来,“我看到账册、算盘就头疼,怎么能打理庶务?估摸着不出三天就把大哥气得跳脚了。”
    二夫人轻笑出声,“那就学啊,又不是多难的事情。你以前只是不肯罢了,只要用心,凭你的头脑,不出十天就会了。”
    萧铮撇撇嘴,又笑,“你少给我戴高帽子。”之后起身道辞。
    二夫人笑盈盈地转到里间,继续鼓捣衣服。
    李妈妈走进门来帮忙,说了一阵子闲话,道:“您方才只说三爷,那您自己呢?作何打算?”
    “我?”二夫人不解,“我有什么好打算的?”
    “总不能一直这样过日子吧?”李妈妈笑道,“夫人不是早就劝着您在外面开个赚银钱的铺子么?您总说那些抛头露面的事情太费心力,也罢了。可您得明白,就算是在家里坐着,也能有进项。”
    二夫人不由多看了说话的人两眼,“怎么说?”
    李妈妈低声道:“大夫人是个待人宽和的,您不妨安插一两个人到厨房,光采买这一样,就有不少油水可捞,再就是针线房,也是一个道理。”
    二夫人放下手里的东西,挪到炕桌前喝了口茶,语气很是柔和,似在打趣:“你这两日与周妈妈得空就坐在一起说话,我只当你是长见识去了,却没想到,你是帮我找财路去了。”
    李妈妈殷勤地笑道:“奴婢这不是想着,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么?万一往后……成国公府给您的陪嫁又没多少真金白银,手面小了,难免被人轻看。您与大夫人又是不同,她可是有那么多长辈、兄长捧在手心里,不在外面开铺子,一来是在孝期,二来应该是侯爷不准她染指这些。但您不一样啊,只要您跟二爷、大夫人说一声,在外院、内院都能安排些人手,赚点儿银子。话说回来,这是谁都明白的事儿,银钱与其给管事赚,倒不如给您,做个顺水人情……”
    二夫人就笑了笑,道:“白梅几个可曾与你说过这些?”
    “她们自然没有。”李妈妈笑道,“这一段当差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院子里再出什么事。”
    “好了,我知道了。”二夫人道,“我想吃点儿糕点,你去给我做几样来。”
    李妈妈以为这是赞同她的建议,喜盈盈地去了小厨房。
    二夫人则转头将白梅唤到跟前,吩咐道:“替我回趟娘家,知会管家,找个由头,把李妈妈唤回去。告诉他,我的意思是让李妈妈提前容养,不必再回来了。”
    白梅虽然满心惊愕,面上却是不敢流露,称是而去。
    二夫人又连喝了几口茶,心绪总算平静了一些。
    让她开铺子,安插人到内院捞油水……李妈妈哪儿是为她考虑,分明是觉着跟她过的是穷日子,觉着熬不住了,要让她给她个捞银子的财路。
    想得美。
    先前院子里一再出事,责任最大的就是李妈妈,那人可是她院子里的管事妈妈。
    不为这个缘故,白梅几个那一阵能那么懒散懈怠?她又如何至于状况百出?
    一直压着火气没申斥过李妈妈,不过是看在主仆多年的情分,又是娘家指派给她的陪嫁的人。
    日子刚消停一些,不知道思过,反倒打起了这种主意。
    也好,那就来个痛快的。
    二夫人好不容易才消化掉满腹的火气,继而就想到了周妈妈。
    这事情左思右想,周妈妈应该都没在李妈妈面前说过明白事理的话。
    那个人可是大嫂房里的管事妈妈。
    也不知道,大嫂知不知道身边的下人行事不妥当。
    她是该委婉地提醒一句,还是观望一段日子再说呢?
    成国公府的管家办事麻利,下午就派了一名小厮过来,说府里有点儿要紧的事情,需得李妈妈帮衬着处理。
    李妈妈不明就里,并且是一头雾水,转头禀明二夫人。
    二夫人当即笑道:“你去吧。”又取出一个封的严严实实地荷包,“先拿着,过两日再打开瞧瞧。”里面是一张二百两的银票,算是全了这些年的主仆情分。
    李妈妈云里雾里地回了成国公府。
    二夫人继续为着周妈妈其人犯嘀咕。
    用晚膳之前,萧锐回来了。
    二夫人连忙放下手边的针线,下地去帮他更衣,问道:“不是说这几日有不少事情么?你怎么还动不动就回家来?”
    “事情再多,又不是指望着我一个。我做好分内事就行。”萧锐解释着,“现在不似以前,离宫里更近,骑马不过一会儿的脚程,当然能每日回来陪着你。”
    在什刹海住着的时候,他是真不能每日回来,常常需要在宫里的班房留宿。
    “不耽误正事我就放心了。”二夫人帮他换了家常穿戴,又亲自去给他沏了一盏热茶,“大嫂给我的上好龙井,你尝尝。”
    “好啊。”她们妯娌和睦,于萧锐是最舒心的一件事情。
    二夫人在大炕另一侧落座,思忖片刻,遣了服侍在室内的丫鬟,跟他说体己话,把白日里的事情讲了一遍。
    萧锐漫不经心地接话,“把人打发掉就行了。我平日里看着,有她没她一个样。”
    “李妈妈那边我不需挂心,容养也不是坏事,又给了她点儿银钱,算是对得起她。”二夫人道,“我这一整天都在想周妈妈,李妈妈糊涂,她怎么也不呵斥几句呢?是有意看我和大嫂起争端闹笑话,还是也是个糊涂的?不管是哪样,这人都不牢靠吧?我要不要提醒几句?”
    萧锐这才认真思忖片刻,继而就笑,“没事。大嫂心里有数。”
    二夫人仍是不能放心,“那可不一定。”
    “大嫂是看起来没心机,心里对什么事都有数。”萧锐笑道,“裴家老太爷、大老爷、大夫人可不是只一味宠着她,不教她为人处世之道。”又提醒道,“你且观望一段时日,让丫鬟们留心。那个周妈妈要真是个糊涂的,再提醒大嫂一两句也不迟。”
    二夫人释然,“好啊。听你的。”随后看着天色还早,便拿过针线,继续给他做衣服。
    萧锐喝了半盏茶,这才留意到她在做的是男子的外袍,便坐到她身边,“给谁做的?”
    “这还用问?”二夫人斜睨他一眼,“自然是给你做的。”
    “这么好啊。”萧锐喜上眉梢,不由揽过妻子,低头索吻,却是片刻便放开了她,担心地道,“怎么有药味儿?哪里不舒坦?”
    “不是不舒坦。”二夫人小声道,“只是调理身子,想着……想早些生下一儿半女的。找顾大夫开的方子。”
    萧锐放下心来,唇畔逸出大大的笑容,“这样说来,是急着让我当爹了?”
    二夫人失笑,嗔怪地推了他一把,“瞧你这个吊儿郎当的样子。关你什么事?是我想着早些过上相夫教子的日子。”
    “可不管你怎么想,这事情都得我出力吧?”萧锐把妻子揽到怀里,亲吻缠缠绵绵地落下去,又问,“服药期间,可以么?”
    二夫人气息不宁地道,“不碍的。但是这会儿不行,就要用饭了。”
    “我等会儿要跟三弟一起吃饭。”萧锐将她横抱起来,走向寝室。
    “那跟、跟这会儿有什么关系?”他忙着帮她脱,她忙着穿,双腿也挣扎着要下地,“你少跟我胡闹,早点儿去凌云阁才是。”
    “你老实点儿。”萧锐不敢用力钳制住她,怕她痛,可她是用力挣扎着,两次都险些摔下地,并且,她越是挣扎,火就烧得越旺。
    他没辙了,跨进寝室,索性将人抵在墙上,“闹得我火急火燎的。”语气焦灼,亲吻亦然。
    二夫人有一瞬间不知该哭该笑,继而便被他的热情湮没,声音轻颤着道:“别误了去凌云阁的时辰……”
    “你再三心二意的,我就不去了。”萧锐狠狠地吻着她,手里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不把你办踏实不算完。”
    作者有话要说:  就是给萧错点儿甜头,泥萌就让他开船,笑哭~就这几天的事儿了,别急哈~

  ☆、第45章 ·042·042¥

045
    入冬之后,闵侍郎夫妇的事情有了结果。
    皇帝下旨,削去闵侍郎官职,闵夫人褫夺诰命,贬为庶民,流放千里,即日执行,与夫妻二人一同获罪的,还有当年助纣为虐的闵府下人。
    这些事情,裴羽和二夫人并不怎么关情,一直记挂在心的反倒是古氏和乔明萱。
    询问之后,得知两个人在成国公府出面辗转斡旋下,终是走出大牢,却已不知何去何从。最后,母女两个选择了出家为尼,成国公府每个月会定期送到庙里一笔香火钱。
    这样的情形,在人意料之外,细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
    终究是叫人有些唏嘘。
    楚王那边,磨磨蹭蹭拖延到入冬,微服出行漠北的行程仍旧无从更改,只得垂头丧气地上了路,并且是在锦衣卫的“保护”之下出行。
    作为闵侍郎岳父的崔大人,就此赋闲养老,膝下长子奉圣命自南疆返往京城,来年将代替闵侍郎在兵部行走。
    从闵家那边来看,是门楣没落,而崔家那边细算账的话,得失相差无几——老子辞官了,儿子却被调到兵部任职朝廷要员,且是从边疆回到了京城,在官场上的人情往来益处更多。
    随着崔家长子离京城越来越近,崔府宴请不断,哪一次都没忘记萧府的人,裴羽不便出门,那边就给二夫人下帖子。
    二夫人一概言词委婉地回绝,还与裴羽抱怨过:“侯爷与崔大人一向不合的,也不知崔家的女眷是怎么想的。我可是听说过,侯爷以前一度弄得崔大人灰头土脸的。请我过去做什么?奚落她们家父子好几个都拿年纪轻轻的侯爷束手无策么?”
    裴羽莞尔一笑。
    妯娌两个虽然都不曾去崔家赴宴,却是听说了不少崔夫人与崔大小姐、崔二小姐的事情。
    不少女眷都说,崔夫人是个特别端庄、敦厚的人,膝下两个女儿生得如花似玉,因是她三十岁之后先后得的,多年来一直娇宠着,是以性子活泼灵动,很受京城官场中闺秀和年轻的夫人、太太、奶奶的欢迎。
    裴羽听说之后,想起了阮素娥与自己提及那姐妹两个的言辞。是真的活泼灵动,还是飞扬跋扈,眼下还不好说。上次阮素娥的言辞,还是很有几分可信的。是以,她不得不怀疑是京城里的女眷们刻意夸赞吹嘘崔家的人。
    平日里,她可真是没少听说崔家姐妹的事,今日崔大小姐当众抚琴,琴艺绝佳,明日崔二小姐当众挥毫泼墨,书法令人叫绝。
    总是听说,便免不得上了心,叫甘蓝去打听打听姐妹两个的底细。
    甘蓝很快来回话:“崔大小姐十八了,崔二小姐十六,都还未定下亲事。以前大抵是在南疆的缘故,崔家哪里看得上南疆那边的官家子弟,眼下回到京城,应该会抓紧操办两位千金的婚事吧?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达官显宦,出彩而未成婚的男子可不少。”
    这倒是。裴羽不由颔首一笑。对于崔家姐妹两个年级不少仍待字闺中,她真是丝毫意外也无。
    这世道的风气一年比一年开化,得益最多的便是女子。
    女子不需再像以前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亦不需再像以前一样十二三岁便定下亲事——如裴羽这般早早出嫁的女子不是没有,但是比起前些年,是越来越少了。
    裴羽真觉得这是好事。女子年纪大一些再出嫁,心智成熟了,行事自有章法,绝不会像她一样面对着夫君一度不得章法、吃力至极。
    这样的风气,要感激江南那边的风气渐渐传到北方,更要感谢皇后在出嫁前为天下女子做了恣意、自在的表率。
    闲时,裴羽也会想起阮素娥。
    说起来,阮素娥到底为何要找到她面前诉说文安县主的前尘旧事,她一直不明白是为何故。
    倒也不需心急,只要阮素娥还会与她来往,便有道出真实目的的一日。
    这一天,裴羽在正厅听管事回话之后,返回正屋途中,有小丫鬟跑来通禀:“夫人,崔家大小姐、二小姐来了。”
    “……?”裴羽用疑惑地眼神看着小丫鬟。
    小丫鬟又说了一遍。
    裴羽敛目思忖片刻,“说我病着,不见人。”
    小丫鬟称是而去,过了些时候,又到正屋通禀:“崔家大小姐、二小姐说,是专程来探病的。”
    不管是探病还是登门做客,不都应该事先下帖子么?谁说了她就一定要留在家里等着人上门找了?谁又说过她就一定有好心情和精力见外人了?
    裴羽抿了抿唇,“说我没精力见崔家的人。”这话说的不大好听。她是故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