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古代农家生活 >

第179章

古代农家生活-第179章

小说: 古代农家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李应茹意已决,周颐也不再劝,说实话,让李应茹一个人呆在京城,他同样也不放心,现在每天晚上,不对着李应茹的肚子叽叽咕咕一阵,他都睡不着觉。
  和李应茹又说了会儿话,周颐才走出了周府,他马上就要回去了,手头上的事都要安排妥当。
  第一个去的是商业书院,他去的时候,商业书院里正是上课的时间,不过商业书院和别的书院很不一样,除了教授基本的四书五经以外,还分了商院,文学院,理学院,科技学院,这些都凭着学生的自主爱好,喜欢什么就选什么,周颐虽然想慢慢改变大家的思想,但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商学院却是除四书五经外必须学的课程,毕竟这是他成立商业书院的招牌嘛,用的还是他编的课本。
  商院的老师也是周颐从大越各地找来的以前有过丰富经商经验的商人,他们现在可能都退居幕后了,这些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是没有理论指导而已,而周颐撰写的那些书经过商人看了以后,顿觉如醍醐灌顶。让他们来做商院的入门老师,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其实若不是周颐现在管着商业部,他还真不一定能请来这些大佬,这些人差不多都已经是母后指挥了,大佬中的大佬。
  周颐最先去的就是商业书院。
  他就像后世那些满学校转悠的教导主任一样,偷偷从窗子向里看,站在前面讲课的正是周颐请回来的大佬之一。
  下面的学生都眨巴着眼睛听得津津有味。
  将了一会儿后,一个学生忽然站起来道:“先生,您能给我们说说院长开边贸的意义的意义何在吗?”
  台上的那位讲课的老师顿时一阵舒爽,他能答应来商院上课,想听这些学生喊一句先生也是原因之一。
  这老师正要说说话,头一偏,忽然就看见了将头挨近窗子的周颐,周颐一双眼睛正直勾勾的盯着教室里面。
  “哎哟……”这老师乍一看见一颗脑袋,吓了一跳。
  “院长?”老师试探的叫道。
  周颐见把别人吓到了,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院长!!!”学生们听到先生的话,马上齐刷刷的转头。
  周颐只得走进教室,和大家打了一个招呼。
  “你们不是要听开边贸的意义何在吗,现在院长来了,你们可以恰好问问院长!”先生大声说道。
  “对,院长,给我们讲讲吧。”底下一群学生七嘴八舌。
  周颐按了按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好,大家想听,我就讲给大家听,不过在讲开边贸之前,我想先讲讲商业的意义。商业是一个国家的活水,它能让整个国家都积极而高效的流动起来……”
  周颐一讲就是半个时辰,深入浅出,用词幽默,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最后结束的时候,一个学生又问道:“院长,既然商业如此有用,是不是其他行业都不如它?”
  周颐郑重的摇了摇头,一字一顿道:“不,士农工商,缺一不可 ,行行百花齐放,这才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根本。”
  在商院差不多呆了两个多时辰,周颐又一一去看了其他的分院,见都状况良好,这才走进书院最深处的研究院。
  他还未进研究院,老远就看见研究院的门口不知被谁立了一块大大的牌子:“前方危险,闲人远离!”
  周颐看了哭笑不得,待走近后,发现牌子上还有一个落款:来自一个受了无尽伤害的前辈的忠告!
  这是什么意思,有人进研究院里被吓到了?
  周颐也没管那块牌子,抬抬脚就往里面走,刚刚走到大门口,就听见里面嘭嘭嘭好几声爆炸响,那可不是平时的小打小闹,周颐站在门口的时候,只觉得地都在颤抖。
  周颐心里一惊,连忙跑进去,一看,只见一个披头散发的道士正从土里将头拔出来。
  而整个大坝,已经变得坑坑洼洼,周颐大惊失色,赶快走上前去:“道长,这是怎么了?”
  这道士叫冯一水,也是周颐千辛万苦请回来的。
  冯一水呸呸两下吐出嘴里的泥巴,见是周颐才说道:“院长,你不是让我研究怎么将□□做成炸弹吗?”
  周颐点头:“是啊,有成果了吗?”
  “有成果了,有成果了,你看看这院子,就是刚刚被我炸的……”冯一水立刻激动的点头,连声道。
  周颐看了看四周,中间一个硕大的坑洞,看来这威力着实不小,“道长,辛苦了,你再研究研究还能不能将威力加大,只要你完成了,你要什么我保管答应,就是道长啊,我能不能跟你商量个事啊,你看着在书院里,还是不要进行实验了,我不是给你专门安排了地方吗?”
  “这不是一时没忍住吗?以后一定注意!”冯一水咕噜噜转着眼睛,立刻答道。
  周颐无奈,算了,这家伙好几次都这样说,嘴上答应的比谁都快,但下次依旧我行我素。
  不过谁叫人家是技术型人才呢!只得叮嘱道:“一定要注意安全,伤着人了可不行,毕竟研究院里还有这么多人呢!”
  周颐又看了一圈儿,发现静悄悄的,要知道以往他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周颐疑惑的问:“其他人呢,大家都去哪儿了?”
  “哦,李垣修又在试飞呢,大家都去凑热闹了!”冯一水扒拉开散着的头发,露出脸来。
  “怎么大家突然对李垣修试飞感兴趣了?”以前不是都只顾着做自己的事吗,能被周颐邀请进研究院的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是往右一步是天才,往左一步是疯子的程度!每个人在别人眼中都是神经病,他们什么时候关心周围的事情了?
  “这回不一样,李垣修做出来的东西比以前可好看多了,院长,他们就在后山那儿,你要去看吗 ,走走走 ,我也去,我们同去,同去。”
  周颐就这么被冯一水拉着,一直到了后山。
  后山的空地处,所有人都在仰头看着天上,周颐也跟着抬头,顿时眼睛一缩,只见一离地十几米左右,一个木头拼成的直筒箱一样的大盒子上面不知什么东西正在呼呼的转,发出呜呜的声音。
  这木盒子平稳的在空中行着直线……
  周颐就这么一直看着,看着……
  他现在无比庆幸自己能生在这里,不然,这样伟大的,划时代的发明恐怕就要寂静的,无声的,悄悄淹没在历史长流中了,也许就如另一个时空一样,东方彻底成为被现代文明抛弃的地方,一直等到西方的坚船利炮来将之打醒,但这就意味着,流无数的泪,洒无数的血……
  当那木盒子被李垣修平稳的落在地上后,周颐暗子平复了心情,悄悄的走出了商业书院。
  看来他的计划又可以提前一些了,莫要小看天下英雄啊!
  因为刚才的事情,周颐的心情不错,从商业书院进城的时候,还冲着守门的兵卒笑了笑。
  那兵卒一脸懵逼,像他们这样的守门人,最要紧的就是要有一双利眼,知道谁能惹,谁不能惹,周颐自入朝以来,步步青云,现在已经成了全京城的风云人物,是大众眼睛里,最受皇帝宠爱的人。
  当然这些外人可能知道的并不这么多,但在上任前,上司都会特别交代,哪些人惹不起,周颐恰好榜上有名。
  周颐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个笑容就让那小兵脑补了这么多,他不急不缓的在京城的街道上穿梭。
  行到南街的时候,忽然冒出一个严肃的男子对他恭敬道:“周大人,我家主上有请。”
  周颐疑惑:“你主上是谁?”
  这人抬头看了看,周颐便跟着抬头,只见二皇子正穿着一身便衣,玉冠束发,摇着扇子站在太白居的二楼倚窗看着他。
  见周颐向他望来,二皇子连忙拱了拱手。
  周颐忙回礼,暗叹,人家都做到这份上了,他要是再不去,就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罢了,只得又硬着头皮敷衍一回了!
  “周大人,真是巧,我推开窗透气的时候,恰好就见周大人行至楼下,这才差人叫住了周大人,周大人,你不会怪我唐突吧?”二皇子笑盈盈的对周颐说道。


第151章 重逢
  周颐连忙回礼:“殿下说的哪里话,殿下相邀,微臣不胜惶恐。”
  “哎,现在并不是在朝堂上,周大人不必如此拘礼,请坐。”二皇子一伸手,态度和煦不已。
  周颐是不知道这二皇子到底要做什么,反正打定了主意只是敷衍,二皇子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目的,还真的和周颐谈起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宛若老朋友叙旧。
  周颐也乐得和他打哈哈。
  直到谈了一会儿后,二皇子才说到:“周大人,听闻你就要回乡祭祖,这一席就当我为周大人送别了……”二皇子一脸陈恳的看着周颐。
  周颐忙端起酒杯:“多谢殿下,下官琐事,劳烦殿下惦记,实在于心不安。”
  二皇子笑着喝了酒:“周大人,你还是对我心存戒备啊,不过我也理解,像我们皇家之人,本就交不到什么朋友,父子,兄弟之间总隔着一层,周大人不愿与我们有过多牵扯,我很明白。不过周大人放心,我确实只是仰慕周大人的为人与能力……”说到这里,二皇子站起来走到窗边轻轻叹了口气:“周大人,你看我大越锦绣河山,大越刚建朝时国力是何等鼎盛,但现在却江河日下,我看在眼里,何等痛心,想要做出些改变,却没有那个权力。周大人,或许你会认为我与太子争夺,是为了继承皇位,不错,我确实是为了皇位,因为只有坐上那个位置,大越才能任我挥毫泼墨。也才能让周大人这般有才能有想法的臣子尽情施展所能……”一席话说完,二皇子转过身的时候,眼睛还在微微颤动。
  二皇子定定的看着周颐。
  周颐好像被二皇子感染了,他也站起来端着酒杯道:“殿下雄心,微臣深感佩服。”别的却是什么也不肯多说。
  二皇子见周颐只是这么说,心里滑过失望,这是他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法子,对于拉拢人才,什么人就要下什么药。
  对于好色之徒 ,自然是美色最管用,喜欢钱的,大把大把送钱便是,喜欢权力的,便许以高官。
  而对于周颐这种有能力,有想法的改革派,他们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政治理念被阻拦,所以二皇子今才会对周颐说这一番话,也就是告诉周颐,只要我得到了皇位,你想干什么就尽管去干,他一定鼎力支持!
  不过看现在,周颐虽然有些微感概,却到底没再做多余的表示,二皇子心底有些恼怒,周颐这家伙,是他遇到过最难讨好的人了,为了拉拢周颐,他已经做了无数事情,但周颐就是无动于衷,不识时务的家伙!
  二皇子心底无数种想法略过,面上还是笑得一派风清月朗,笑着接了周颐的敬酒,然后道:“这些不说了,周大人此次衣锦还乡,祝周大人一路顺利。”
  “谢殿下。”
  和二皇子告别后,周颐边走边笑着摇头:当他是什么嫩头青呢,你空口甩下几句话,老子就要巴巴的为你抛头颅洒热血?不错,他确实是希望下任皇帝能够继续支持他的改革,但现在局势未明,他又怎么会傻乎乎的自己跳进这趟浑水,再说观二皇子行事,也不是什么光明磊落的人,以后八成会做出卸磨杀驴的事情来。
  周颐给二皇子敬酒的时候,真的很想问他一句:“你看老子那么像傻子吗?”当然这只是想想,毕竟就算把皇帝的几个儿子都算上,按平均概率来分配,二皇子也有十二分之一的机会得到皇位呢!
  周颐将与二皇子的事抛在脑后,走之前又一一到大越时报,火铳基地去看了看,见一切无异,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五月十五,周颐带着全家离京,六丫来相送,她的肚子也大了起来,被温新小心翼翼的护着。
  “六郎,路上小心些,弟妹身子重,你要小心的护着她。”六丫和其他人一一到过别后,走到周颐面前说道。
  周颐还未回话,李应茹就笑着道:“四姐,你放心吧,相公对我极好,生怕我哪儿磕着碰着了,要是可能,她恨不得我不下地呢!”
  这话惹得六丫笑出声,但笑容间却带了一些愁绪。
  周颐没注意,李应茹却看见了,她拉着六丫到了一边,两人不知说了些什么,一直到要走的时候,还是周颐再三催促,李应茹才上了马车。
  “你和四姐谈些什么呢?”周颐给李应茹捏着手,边轻声问她。
  李应茹叹了口气:“四姐夫要纳妾了!”
  周颐的眼神一凝,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怎么回事?”温新那小子之前可是说过不会纳妾的。
  “还能怎么回事,温夫人说四姐怀着身子,不能伺候四姐夫,就要添人呗,而且还说他们温家两代单传,温新必须要多生些孩子,让温家开枝散叶!”李应茹撑着下巴,看向周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