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古代农家生活 >

第162章

古代农家生活-第162章

小说: 古代农家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王艳和周嘉同时惊讶的出声。
  “爹,为啥,是因为您在京城住的不习惯吗?”周颐担心的看着周老二,故土难离,周颐对这个也理解,但周老二给了他无私的父爱,王艳的母亲做得也合格,要是以后都要隔着这么远,一年到头见不到一面,周颐想着就有些受不了。
  “他爹,为啥不回京城了呀?”王艳吃惊的问周老二。
  她吃惊,周老二也同样吃惊:“艳娘,难道你不想回乡吗,我看你在京城好像住不习惯,以为你是想回下湾村去呢。”
  “我没有啊,我在这儿住的挺好的。”王艳摇头。
  “那你为啥老是不开心,经常哭又皱着眉?”周老二问道。
  “我……”王艳捏紧了手中的帕子:“我只是有些想几个女儿,她们都在下湾村,我们却在京城住着,隔着这么远,有啥事都不知道。”
  周老二闻言松了口气,“艳娘,你不早说,我还以为你是在京城住不惯哩,放心吧,几个丫头都嫁人了,日子过的都应该不错。”
  “大丫和五丫我都不担心,她们的日子还能过,六丫现在又住在一条街,还成了官家太太,数来数去,几个丫头就数三丫的日子最不好过,他爹,你还记得我们走时三丫的样子吗,每每想起来,我这心就像针扎一般的疼……”说到这里,王艳的眼圈又沁了泪,边说边用手帕擦眼睛。
  周老二马上就沉了脸:“那丫头为啥会落到今天这地步难道你不知道吗,她是自作自受,亏得我还以为你说想家了,在京城住不惯,还想带着你回下湾村去。”
  周嘉这时候抱着周颐的胳膊说:“爹,娘,你们要回下湾村的话,就自个儿回去吧,反正我是要跟着哥哥一起过日子的。”
  周颐闻言,对着周嘉轻轻摇了摇头,让他这时候别再说话,周嘉便轻声嘀咕道:“二姐有什么好的,她这么不待见我们一家,娘干嘛老还记着她。”
  王艳闻言,看着周嘉道:“八郎,你二姐就算再咋不是,她也是你的亲姐姐,和你们一样,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她的日子不好过,娘的心里咋会好受?六郎……要不……要不等来年回下湾村的时候,就让你二姐合离了,跟着我们来京城吧……”后面的话,王艳说的有些期期艾艾,似乎是怕周颐和周老二生气。
  “你给我住嘴!”
  周颐还没回话,周老二先黑了脸;“艳娘,三丫对六郎做了啥样的事你不是不知道,这会儿你咋有脸提出让六郎带她来京城的话,六郎现在才刚刚在官场上站稳,虽然我不懂官场,但也听人说过那里面的凶险,他一个人当着家里的顶梁柱已经够累了,你再让他把三丫带到京城,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六郎有一个那样的姐姐,而且还是合离的,你这是要把六郎害死呀……”周老二痛心疾首的说道。
  王艳被周老二一顿疾言厉色说懵了,她茫然的看向周老二:“这事儿有这么严重吗,不就是将三丫带到京城来,咋还害到六郎了?”
  周老二闻言,脸越发黑:“我与你说不通。”
  见周老二真生气了,王艳忙道:“他爹,你别吃心,这事儿也就是我自个儿琢磨,既然三丫不能带到京城来,那就不带了吧,只是你别,你别这么和我这么说话……”王艳:“我和你这么多年的夫妻,我是一个村妇啥都不懂,你有啥事给我说清楚不就行了么,干啥这么凶……呜呜呜……”王艳捂着帕子哭起来。
  周老二看着王艳这样,也有些不忍,他坐下来,拍了拍王艳的背;“我知道你心肠软,三丫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你舍不得也是应当的,但是你也要看看她做的那些事儿,有哪一件是有良心的人能做出来的,你也多为六郎想一想吧。若你实在放心不下三丫,那咱们年后就跟着六郎回乡,以后不来京城了,她要是实在过不下去日子,你愿意偷偷的接济她一下,也行,谁叫我们摊到这样的呢,但是想要把她认回来,然后让她又来沾上六郎,那就绝对不行。”最后一句话,周老二说的斩钉截铁。
  “可是……可是,咱们两个儿子都在京城呢,咱们要是回去了,留他们两个在京城咋办?又没个知冷知热的人……”
  “六郎不是要娶妻了吗,以后自有儿媳妇照顾他。”周老二回了一句,他见王艳的样子,问:“艳娘,你到底是想回乡,还是就呆在京城,你说吧,不论咋样,我都随你。”
  周颐也看向王艳。
  王艳迟疑了一下:“他爹,还是就呆在京城吧,你也听到了,八郎要和六郎在一起,就算六郎成亲了,八郎也还小呢,他们兄弟俩是我的命根子,不放在眼皮子底下我不放心。”
  周老二闻言点点头,不过他还是正色对王艳说道:“艳娘,咱们留在京城的话,那你就想要想的开些,别整天的流泪,老是这样,你自个儿身子受不住,八郎和六郎看了也不好受。”
  王艳忙红着眼圈点点头:“他爹,我晓得了,以后不会了。”
  周老二听王艳这么说,脸色终于温和起来,“你去洗把脸吧。”又唤丫鬟:“扶夫人去洗把脸。”
  等丫鬟带着王艳下去了,周老二才对周颐说道:“六郎,你娘啊,别的都好,就是心肠太软了,她的话你当听就听,不当听的就不听,爹晓得,你为了这个家吃了不少苦,爹不会让任何人委屈你的。”
  周颐看着周老二,“爹,娘的心情我理解,我不会多想的。”
  出了偏厅回书房的这段路程,周颐皱着眉想了很多,因为上辈子父母爱的缺失,导致他对这一世来之不易的亲情是异常珍惜的,但是王艳……
  周颐摇了摇头,将脑子里那些揣测王艳的心思摇散,整日里在朝堂上勾心斗角,若是连家人也从不好的角度去想,那周颐自己都会鄙视自己。
  过了十来天,吏部从地方上调派的人手也终于到京城商业部来报道了。
  周颐在编写教材,请合适的老师同时,又要着手调教新人的事,这一忙就忙到了接近月底。
  他和李应茹的亲事眼见着越来越近了。
  即便再忙,这也是他的终身大事,周颐特地向崇正帝告了几天假。
  崇正帝看着周颐暗叹可惜:要不是公主都比周颐大,他还想将周颐招为女婿呢,不过想到外戚不得干政,便又绝了这个心思。
  他看着周颐,大笑道;“朕钦点的状元郎也要成亲了,时间过的真快呀。”
  周颐便带了点儿孺慕的眼神看向崇正帝:“是啊,皇上,微臣还记得当时殿试时见到您的心情……”
  “哦,你当时看到朕是何想法?”崇正帝好奇的问。
  “那时微臣都不敢抬头看皇上,只觉着皇上您的气息都威严无比!”周颐说的恳切无比。
  “那现在呢?”崇正帝含笑看着周颐。
  周颐有些不好意思:“现在也还是很威严,但是,威严中又不失亲切,微臣一见到皇上,就觉得找到了主心骨,觉得天塌下来,也有皇上您顶着,所以,不论何事,微臣总是想请皇上圣裁,若您首肯了,微臣才觉得心里踏实了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崇正帝被周颐的说辞逗的扶着御书房的桌子哈哈大笑,他笑过后,才指着周颐说道:“你呀你呀,周卿,你这嘴巴是不是抹了蜜?怎么说出的话都如此中听?”
  周颐听了似乎有些委屈:“皇上,微臣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呐,这天下间,除了我父母,便再也没有让微臣觉得您这般既庄严又亲切的人了!”
  “行了,你的忠心朕还能不知道吗,周卿,得你是朕之幸啊!”
  周颐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您千万别这么说,应该说遇到您这样的君主,才是微臣天大的福分。”
  崇正帝忙一把将周颐扶起:“哎,好好说着话,怎么又跪下了,你我君臣相得,要不是必要的场合,就不用跪了。”
  周颐被感动的眼泪刷一下就留下来了,吸了吸鼻子,动容道:“皇上,礼不可废,您是这天下间唯一的尊主,微臣怎能对您有丝毫不敬?”
  崇正帝听了周颐的话,心里不住的点头,不错,当真不错,即便再被青眼相待,周颐也始终找的准自己的位置,没有丝毫的轻狂行为,这样的臣子才是大越朝其他官员的典范呢!
  “你不久后就要大婚,朕下圣旨亲自赐婚如何?朕想想,让皇后赏李家姑娘一套面妆,朕就赏你宅邸一座作为新房,另外还有黄金千两。”
  这……这对于意向吝啬的崇正帝来说,确实是天大的手笔了。
  “臣谢过皇上,可是皇上……”周颐吸着鼻音道:“京城的宅子太贵了,皇上还是不用为微臣费心了,左右微臣到京城的时候也买了一套宅子,微臣家里人口不多,住得下的。”
  崇正帝挥了挥手:“哎,你那套宅子朕知道,太小了,你是朕的得力臣子,住的怎能不舒心,朕赏你的这套宅子就在西街,原来是誉王府,朕把他赏给你了。”
  原来是罪臣之家……
  这誉王是崇正帝的亲兄弟,崇正帝上位的时候,搞死的亲兄弟可不止一个,这宅子就这么空了下来。
  不过京城的大宅子也没那么多顾及,比如说今天这个臣子获罪了,那他的府邸就要被朝廷没收,由内务府管着,等什么时候,皇上需要赏臣子了,就在内务府记载的本子上一点便是。
  誉王的府邸那可是在京城都出了名的大,美,至今都打理的好好的,不少人都想要,可惜崇正帝一直没想着将它送出去,今天竟然破戒划给了周颐,这对于崇正帝来说,确实是非常看重周颐的表现了。
  周颐又要下跪,被崇正帝一把拦住了,“怎么,朕说的话你都不听了,刚刚才说过除非必要不用下跪呢!”
  周颐心里无语望天,心说,老子要是真听你的,只怕明年的今日他的坟头草都要长到三尺高了。
  “微臣……微臣实在是受之有愧……”
  “你受得起,只要你一直踏踏实实的办好差事,再重的恩典你都受得起!”崇正帝拍着周颐的手,轻轻道。
  周颐进了一趟宫,不止请了几天假,还给他和李应茹的亲事讨了圣旨,又给他媳妇儿讨了一副面妆,最重要的是,凭空得了一幢大宅子,哎呀,美滋滋……
  周颐边往皇宫外走去,边咂咂嘴,其实若崇正帝一直在位也挺好的,他爱财,不爱处理政事,喜欢听好话,这些周颐都可以撸袖子为崇正帝干呀!从某种程度上,就像崇正帝说的一样,他们也确实是君臣相得了。就是不知道以后新登基的皇帝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周颐刚出皇宫,便见一架缀着黄陵的马车停在了宫门前,周颐知道,这可是只有皇室之人才有资格坐这样规格马车的。
  周颐便忙让在边上。
  服侍的人掀开车帘,便见一位以金箍束发,腰间玉带相缠,面容英挺;大概二十几岁左右的男子从马车上踏在随行太监的背上走了下来。
  看他面向,和崇正帝有几分相似,再见他的年纪,周颐微微一推测,便知这人八成就是二皇子了。
  周颐忙上前行礼:“微臣周颐见过二皇子殿下。”
  “哦,你就是周颐?抬起头来让本殿看看。”二皇子的声音从周颐的头顶传来。
  周颐只得抬起脸。
  “不错,果然是一表人才,听闻你差事办的相当不错,父皇很赏识你?”二皇子眯着眼睛看着周颐。
  周颐拿捏好尺度,回道:“微臣不敢当,不过是皇上隆恩,当不得殿下如此盛赞。”
  “还挺谦虚……”二皇子笑一声,似讽非讽,似赞非赞。
  “回二皇子殿下,微臣所言俱是肺腑,不敢妄言。”
  “行了,本殿又没说你答得不对,称赞你呢,听不出来吗?哦,今日我未带东西出门,只有一个扇坠,赏你了。”说着他从手中的扇子上取下扇坠,递给周颐。
  周颐双手接过,“谢过二皇子殿下。”
  “嗯。”二皇子见周颐并没有推辞将扇坠接下,满意的点点头,“刚见完父皇出来?”
  “是。”周颐眼观鼻鼻观心,绝对不多说一个字。
  二皇子见周颐如此无趣,只得挥了挥手,“行了,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周颐后退了几步,这才转身背对二皇子,礼仪挑不出一丝一毫的错误。
  二皇子看着周颐的背影,眯了眯眼睛。
  早就听说这个周颐受到各方拉拢,但就是油泼不进,现在看来,此人果然沉稳异常。
  不过想到周颐同样也没搭理他那个英明神武的太子大哥,二皇子眯着的眼便睁开了几分,算了,这样的人才有几分傲气也正常,只要不为太子所用,那他就可以容忍。
  二皇子整了整衣衫,对着随行人员道一句:“走吧。”这才信步走进了皇宫。
  而李府,在周颐出了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