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世界是部金融史 >

第35章

世界是部金融史-第35章

小说: 世界是部金融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职5天后,3月9日,美国国会召开特别会议,众议院仅用了38分钟就通过了提案,参议院也在同一天以绝对优势通过提案:授予罗斯福权力,他可以直接印刷纸币送往各银行,美联储回收黄金以维持货币信誉。

当晚,联邦政府所有印钞机全部开动,一晚上印刷了20亿美元,并在第二天用飞机运往纽约储备银行,然后分送纽约各银行。

同时,联储宣布,凡是在2月1日后提取黄金的人应该在1周内归还联储,否则,联储将采取温和的告诫方式:公开他们的姓名、住址和提取金额(不忽悠);以后提取黄金,均按3月9日官方兑换价(纯忽悠)!

那可是危机时代,社会治安那是相当不太平,告诉别人您家藏有黄金,比什么劝告都好使!

很有效!

3月11日,美联储就收回了3亿美元黄金储备,并以此为基础又印刷了75000万新钞;3月中旬,财政部对全国银行完成了快速评估,并宣布全国四分之三以上的银行是健康的(纯属忽悠,一个星期能搞定全国银行评估,就是编也编不完;但是,谎言稳定了居民情绪)。

漂亮处理了银行危机,就开始下黑手了。

6月,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即《1933年银行法》:从此在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必须严格分离,商业银行不再有证券业风险。银行持有证券牌照,必须经美联储批准。这就是著名的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模式,一直延续到1999年才被取消。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1933年罗斯福又主导通过了《证券法》,1934年通过《证券交易法》。据此,联邦政府成立了美国证券委员会,即今天大名鼎鼎的SEC。

SEC基本上相当于中国最高法院、证监会、公安部经济侦察部门所有权限的总和,有着弗远无界的权力:可以调查任何人、任何对象,当事人不得拒绝。最离谱的是集体诉讼权和辩方举证,集体诉讼即如果有一个股民诉讼获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要按此办理;举证责任则把举证责任推给了被告,若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有罪,则会被判有罪,即“疑罪从有”!这两部法律和SEC完全违反了普通法原则,在崇尚自由、反对集权的美国是绝无仅有的,对普通法原则是致命的挑战。

从三部法律颁布至今,来自美国经济学界的骂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管制显然是有代价的,尽管后来美国经济又有神奇的表现,一直到50年代,市场规模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此时美国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扩张了将近两倍。

华尔街为自己毫无限制的投机付出了至少30年的代价。

1934年,新政实施第二年,美国GDP较上年增长了17。02%,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15%……。

新政是美好的,仅对美国本土而言。

美元不顾一切贬值,美国货在全世界越来越便宜,欧亚经济深受其害;罗斯福开足机器马力印钞票,其他国家也只能跟着印。

1935年,中华民国是银本位,罗斯福却任意指定银币和黄金兑换比例,同时,在世界市场上大肆收购白银。罗斯福给出的解释居然是:“加速中国的危机,可以迫使中国人民一步步奋发图强,不再完全依赖欧洲和日本”。

以不是为是,无耻!最终,中华民国被迫放弃银本位。

就在各国大打口水战的时候,魔鬼已经出世……

谁把希特勒扶上神坛

施罗德低估了希特勒,也高估了巴本。希特勒擅长演讲,更擅长利用规则争取利益:给我一个名分,我能撬动地球!

在人类历史上,阿道夫·希特勒可以泛指一个邪恶的时代——血腥、残暴、扭曲与狭隘,这个名词代表着法西斯,代表着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与终结。

希特勒出身于一个海关小吏家庭,11岁丧父、19岁丧母。尽管希特勒幼时幻想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成年后却在维也纳贫民窟做零工,处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流浪汉。

作为流浪汉,希特勒始终很有理想;有理想的流浪汉,还是流浪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希特勒正在慕尼黑讨生活,战争的消息传来,流浪汉喜极而泣,感谢上苍给予他一个良机。

穷人,也是人,也有成就自己一生伟业的理想。战争对整个世界都意味着血腥、死亡,对希特勒,暴力却是唯一的机会。

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

作为一个普通士兵,希特勒很辉煌:荣获铁质十字勋章,此前,十字勋章从未授予过普通士兵。作为未来的元首,希特勒很不成功:服役期间军衔始终没有超过下士,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头兵。

这是一个奇怪的大头兵,不嗜烟酒、不近女色,甚至对钱财不屑一顾。这里,给出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不喜欢钱,那他喜欢的东西肯定比钱更值钱。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去实践。

造反,毕竟是个成本很高的活儿!

1919年德国战败,在极端沮丧的情绪下希特勒回到了维也纳。在这里,未来的元首、当时的流浪汉继续着流浪生涯,并参加了一个叫做“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即‘纳粹党’)”的组织。

1919~1923年,德国处于痛苦的战后恢复期,希特勒借助民族对外敌的仇恨发展了自己的党徒,“工人党”也从默默无闻到发展壮大,他自己也成为这个组织的头领。而且,希特勒给自己的职位取了一个响亮(邪恶)的名字:元首。

元首认为,自己的用途不仅仅是控制一个党派,还要控制整个德国,乃至整个世界。

1923年11月,希特勒组织了一次相当不成功的暴动,即“啤酒馆暴动”。尽管暴动对德国当局没有任何影响,对希特勒的影响却特别大,因为,事后他被关进了监狱。

在一个政治生活成熟、社会稳定的国家,暴动成本那是相当高;选举,比较便宜。

希特勒终于明白,自己那点实力搞武装政变是绝无可能,于是,他不再赞成暴力革命,转向谋求议会选举。

便宜,也是需要钱的。

当时,德国最有钱的人是工业巨头。然而,垄断资本对希特勒的表现,那是相当不满意。“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支持者多是工人和平民,这些人的政治纲领是提高工资。

提高工资,广大垄断资本家是不会答应的。

于是,希特勒开始偷换党派概念,只反对“掠夺资本”不反对“创造资本”,言下之意,支持垄断资本。

元首这种两面派的手法在纳粹党内获得了广泛的坏评!

党内二号人物格雷格·施特拉四处活动,试图取而代之。为获得工人好感,施特拉不断与共产党联盟,甚至要求党员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柏林运输工人罢工——反对垄断资本的大罢工。

工业巨头的反应很简单,但很坚定:不给钱。

1932年11月,德国总统竞选结束后,纳粹党负债高达800万马克,在国会选举中失掉了200万张选票……,据希特勒自己回忆“当时,我遥望着码头眼看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阴谋诡计、财富困难,来回漂泊的1200万人形成的重压使我窒息;往事是历尽艰辛的岁月,未来则是昏暗不明的,一切前景和希望都已经幻灭……”。

此时,一个真正改变世界的人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库特·冯·施罗德”——德国科隆银行领导者。

希特勒绝望的时刻,施罗德也很绝望。

1932年兴登堡当选德国总统,这是一个很不靠谱的人,刚当选总统就想和共产党、社会民主党鬼混——降低工资、组织罢工、工业国有化……,那是不会有什么好事情的,施罗德和施罗德们必须为自己选择一位代言人。

施罗德选中的人,不是希特勒,而是巴本。

1932年5月兴登堡当选总统后,巴本出任德国总理,也是对抗工运势力唯一的强势人物。他强行推行有利于大企业的政策,允许工人法定工资下降一半、支持企业自救;由此,巴本与纳粹党、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的对立非常尖锐。

国会还在纳粹手中,提高工资方面共产党、社会民主党是纳粹的天然联盟。西方民主政治的框架自有它的规则,议会反对,巴本由此被逐出内阁。

继任总理的施莱歇尔远没有巴本的铁手腕,却试图玩弄政治:试图以施特拉取代希特勒,换取纳粹在国会的支持,失败;更离谱的,施莱歇尔居然取消了巴本对企业主的工资让步……

玩不下去了,工业巨头很快就想到办法弹劾总理,问题是,谁来继任。

答:巴本复出。

巴本要想重登政坛就必须吸取教训,也就是说,巴本必须获得议会支持。

议会前三大党分别是纳粹党、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唯一可以争取的力量只有纳粹党;纳粹中唯一可以争取的力量,只有希特勒。

希特勒也认为,自己虽然当不了总统;可以慢慢来,比如,可以先当副总理。

在施罗德斡旋下,1935年1月4日双方在施罗德家中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希特勒向巴本表达了进入政坛的愿望,并强调了总理是巴本财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给个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就行。

巴本很高兴,只是暂时;因为,这几天希特勒也没闲着。

希特勒认为,自己既然可以取得巴本支持,也就可以取得巴本老板的支持,何况,巴本的老板是一群人,而且不是铁板一块。

总理之上还有总统,究竟谁当总理,工业巨头只能斡旋,总统兴登堡才说话算数。何况,施罗德也有自己的想法,巴本是一个很狂妄的人,上台后能否还管得住很是一个问题。

出于制衡巴本的考虑,施罗德约见了兴登堡总统的儿子奥斯卡和国务秘书,并向总统传达了一个信息:巴本很可能还是那个不听话的部下。同时,施罗德对克虏伯等人表示了对巴本的担心:巴本在国会三大党中并无真正的根基,希特勒主导下能否顺利执政确实很成问题。

准备工作做好了,希特勒可以翻脸了。

1月10日,希特勒约见巴本,出尔反尔要求担任总理,要求巴本为自己当副手。乘兴而来的巴本当时就被打懵了。

几天后,忐忑不安的巴本在施罗德家中等了三个小时,得到了这样一个答案:既不能给自己内阁总理名分,希特勒也不会有实权。

按照施罗德的设想,纳粹党只能提名两个部长职位(内政部和航空委员会;国防部,不给),内阁应该在巴本控制之下。施罗德认为,这种组阁方式,既能保证巴本不至于尾大不掉,也能保证巴本对内阁的控制权,他甚至乐观的认为,“我们把希特勒约束住了,他已被框了起来”。

1月30日,希特勒就职。

施罗德低估了希特勒,也高估了巴本。希特勒擅长演讲,更擅长利用规则争取利益:给我一个名分,我能撬动地球!

1933年2月,就任总理后仅一个月,希特勒就炮制了“国会纵火案”,焚烧国会后嫁祸于共产党,并以此为接口通过《授权法》,总理权限开始高于总统,甚至高于议会。

至于巴本,已经不在希特勒考虑范围之内;现在,他只需要考虑有钱人。

纳粹党既然是工人党,支持者当然主要来自工人和小企业主。1934年春,德国还有400万失业者,他们对纳粹党勾结工业巨头的行为当然很不满。

不满之后就想在党内搞点小动作,甚至搞掉希特勒。

结果,领袖对自己人亮出了屠刀:1934年6月30日,希特勒亲率党卫军屠杀了包括纳粹党元老在内的1070人,1121人被捕,曾经为希特勒立下汗马功劳的纳粹党(主要是冲锋队武装力量)被清洗一空。

这一晚,被德国历史称为“长刀之夜”。

当年8月,兴登堡总统病逝,德国政坛和纳粹内部都再也没有力量能约束这头跑出笼子的怪兽。

垄断资产阶级终于吃下了自己亲酿的恶果。

1936年,希特勒公布“四年计划”,基本上全国工、农、商、学、兵都在计划下运转。四年计划,希特勒只有一个目标:“德军必须在四年内做好战争准备”。

1936~1939年,德国常规武器增加10倍,飞机增加近17倍,到战争爆发时共拥有战机8295架、1700辆坦克,……

1939年9月1日,成建制的德国装甲兵团开进波兰,离谱的波兰,居然用骑兵长刀对抗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波兰战马的悲嘶中拉开了序幕。

菊花与刀

“明治维新”最难的不是废除幕府集权,而是废除地方势力,因为幕府本身说话就不算数。正因为如此,明治维新的阻力并不是很大,过程也不如中国戊戌变法激烈,虽然没掉多少脑袋,但后果对日本来说是革命性的。

菊花与刀,日本双宝,刀为菊生,菊为刀亡。

唐朝的时候,日本开始派“遣唐史”,官吏也需要修中国的儒家典籍,如《大学》、《中庸》。不同于汉唐,日本周边是海洋,从来没有受到游牧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