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玉人歌 >

第66章

玉人歌-第66章

小说: 玉人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连净土一打听,连马车也顾不上坐,骑着马奔到了高远公主府外,先是对秦冠道:“太子如此办事委实不妥。”
    可不,会将南朝的脸都丢尽的,怪不得那玉宝音会翻脸无情了。
    可这个时候他不敢多说,又对正磨刀的玉宝音道:“太子年幼,还请宝音公主多担待。这仗却是不能再打。”
    玉宝音脸一扭,理也不理他。
    赫连净土只有派人去唤赫连上。
    秦冠能够调的动兵,调的是谁人的兵?
    赫连净土心知肚明。
    可有的时候该装糊涂的就得装糊涂。
    实在不行,才能打开天窗说亮话。
    玉宝音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建康已不是她记忆中的乐土,建康的人也不是记忆中那样了。
    其实人长大都会变的,不是变得对自己不好,而是他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也就只剩下谁先捅破的那一步了。
    捅破了之后,再互相埋怨一句“你真的变了”。这才是玉宝音迫不及待想离开建康的原因。
    不知道赫连上同城外的萧般若达成了什么,先前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已经听不见了。
    白日里的寂静比夜晚还要让人害怕,又是半刻钟过去,一匹马踢踏踢踏地从远处跑来了。
    赫连上从马上跳下,对秦冠道:“请太子退兵,臣已经同城外的人马达成了协议。”
    秦冠红了眼眶,瞧了玉宝音一眼,似乎有点委屈。
    他没再发一语,骑上了赫连上骑来的骏马,就绝尘而去。
    赫连上走到了门前,对玉宝音道:“你可放心,萧将军一会儿会亲带着人马,来接人的。”
    玉宝音一听这话,也没有言语,扭头就想走进去。
    赫连上道:“你怪我了是吗?怪我试探你?”
    玉宝音回过了头将他望定。
    赫连上又道:“我可不是在试探你,我是真想杀了他!虽说做之前明知道不行,可是不做总想着万一要行呢!”
    这话玉宝音相信,赫连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的。
    她怎么能不生气,自然是气他为何要做这样的事情。
    明知人是她请来的,明知她娘还留在长安,明知就算元亨死了大周也不会群龙无首。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猜的心都疼了。
    玉宝音深吸了口气,一扭头大步向内走去。
    就听赫连上在后头喊了一句:“不问我为什么这么做吗?因为他死了,你就再也不可能回到长安去。”就可以留在建康,留在……
    玉宝音终于忍不住回头道:“建康和长安,哪一个我都不会选。”
    没法选了,她注定是要四处漂泊的。
    她生在建康,却没有长在建康,她已经无法真正地融入这里。
    她长在长安,却没有生在长安,嫁给某个人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
    了解她如赫连上,却也只能用这种愚蠢的办法想要留下她。
    结果,就是看着她远去的背影。
    玉宝音骑着追星出了城门的时候,立在城楼上的赫连上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便只能送到这里……”
    玉宝音没有回头,而是举起了右手,向后挥舞着,落下的时候,一声轻喝,追星便如箭一样窜出了天边际。
    赫连上想,会停在哪里呢?
    有的人仿佛注定了……一生只能送来送去。
    ***
    玉宝音和元亨又将人马带到了金斗河边安营驻扎,一来防止建康出什么岔子,二来玉宝音讲她还要等着秦缨。
    反正金斗河岸是从西向东,到达建康的必经之地。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之后,萧般若才顾上将元亨和玉宝音好一顿数落。
    数落之前还道,这不是站在君臣的立场,这是站在亲戚的立场。
    好吧,一亲戚,两人都得老实地听着。
    元亨就适时地发了头疼病,萧般若要去请商轨,就见玉宝音淡定地抖出了银针,道:“哥哥让一让,被误伤了可就不好了。”
    这是叫她针灸,又不是飞针刺苹果。
    元亨一瞧玉宝音拿针那架势,就想说“唉呀,朕又不疼了”,可又怕萧般若发现了端倪,以后这招就不灵了。
    唉,眼不见为净。
    本还记着要找个时间问一问玉宝音,她不回长安,要前往何地?可是一闭上眼睛,居然就来了困意。
    元亨迷迷糊糊地道:“怎么你一给朕针灸,朕就想睡觉呢?”
    因为只有他睡着了,才不会在萧般若的跟前胡言乱语。
    她和赫连上的谈话,元亨听的一清二楚。
    玉宝音自然知道这回事。
    她不想让萧般若现在就知道她的决定,只因萧般若一定会问“难道你就不回长安看你娘了?”
    回是要回的,可暂时不想回,还有,就是回了也不会常住下去。
    有一件事情,等她舅舅来的时候,她要叫上元亨,定一个三方协议。
    七日之后,秦缨和护送他的两千人马,终于晃悠到了金斗河。
    饶是见过了玉宝音和元亨的千军万马,再一见之时,秦缨的第一反应还是莫非碰上了拦路的。
    幸好,护送他的人马有一千是玉面军,这就认识负责拦截他的萧桥。
    秦缨被客客气气地请到了大帐,还天真地问:“你们为何在这儿驻军?为何不进建康呢?”
    元亨笑道:“怕成肉酱哩。”
    萧般若就是横眉怒对,就只差挽袖子开打了。
    秦缨心说,这不对啊,他俩还在一块儿喝过酒,这孩子这么快就忘记了?一定是出了很大很大的事情。
    玉宝音一瞧见秦缨,就替他着急,天真良善的爹碰上了有心理问题的儿子,往后的日子他会有多么烦心,那是可想而知的。
    她本还想在建康中留些时日……如今她明白了,她若是一留在建康,势必要留到死,也不一定能帮秦缨走出困局。
    她摆了摆手道:“旧事不提,我在此等着舅舅,是有事情要同舅舅讲。”
    “什么事情,你尽管说。”
    秦缨如今已与元亨平齐,可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心里还记着呢!
    路上来的时候,他就想好了,元亨对他也算是有恩的,他得记着他的恩,却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毕竟国威不能丢呢!
    秦缨清了清嗓子,下意识瞧了下元亨,瞧他坐的笔直,便也挺直了腰板,学他的傲娇和大气。
    那厢也坐着的玉宝音便道:“舅舅,大周的皇上助你得了皇位,这可算是恩义?”
    就见秦缨点了点头,玉宝音心说,当爹的就是比儿子懂事。
    她又道:“是否要准备谢礼?”
    秦缨又点了点头。
    “那谢礼是多少?”
    这可将秦缨难住了,他道:“我多年不在建康,也不知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这谢礼……待我回了建康,清点了国库,瞧瞧,瞧瞧能给多少给多少…可行啊?”
    玉宝音便去看元亨。
    元亨道:“行,南帝再和朕定个协议,若有朝一日,朕要攻打大齐,就算南朝无力出兵,也不得倒戈向大齐,如何?”
    秦缨松了口气,“那是自然,我秦缨还做不出蛇咬农夫的事情。”
    可你儿子已经做了。玉宝音叹了口气,不过既然元亨都不介意,她又何必揪着不放。
    她道:“既然两位皇上已经达成了协议,那么,我再问一句,此次我可算有功?”
    这话自然是问秦缨。
    秦缨笑着道:“头功非宝音莫属。”用的是哄孩子的语气。
    玉宝音也不介意,又道:“既如此,我也要一份谢礼。”
    “你想要什么,尽管说。”秦缨大方地道。
    “北梁,我就要北梁。”玉宝音吐字清晰,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瞧那样子就是势在必得的。
    秦缨想了下道:“可,那便将北梁送你做封地。”
    玉宝音却摇了摇头:“不,不是封地,我要北梁成独立的。”
    “你说什么?”秦缨觉得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玉宝音又一字一句地道:“我要北梁,既不臣服于南朝,又不降服于大周。大周的皇帝已经答应了,怎么?舅舅你不答应?”
    元亨想说他什么时候答应过,可北梁早已经是他送出去的了,送给谁不是送呢!
    他只抿了口茶,不发一语。
    秦缨犹豫地道:“宝音,你如此……”任性,“你娘可知情?”
    “舅舅,我有三万的玉面军,这事情我娘可也不知情。”
    还有一句话,玉宝音没好意思说,她不过是跟他打个招呼,不管他是否同意,北梁她都要定了。
    好好的房子,她非要割走他一个屋角,他怎么能不肉疼呢!
    可这阵势,是不是今日他不答应,就走不出这阵营。
    秦缨好半晌,才艰难道:“……就依你!”
    再坐下去已没意思,秦缨要启程前往建康。
    玉宝音送了他一程,将他送至了马车边。
    她道:“舅舅,秦寒已死不错,可建康的危机仍还在你可知?舅舅……望你保重自己。”
    她本还想说,谁人可信,谁人不可信,可她想了想,她已经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这世上,最难懂的就是人心。
    ***
    五万大军,怎么东进的,又怎么向西而去,一直退到北梁,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萧般若不停地问玉宝音:“你真的不跟我回去?我要如何向你娘交代?
    玉宝音笑了笑,递给他了好几封信,上面全部写着‘娘亲启’。
    萧般若便又不停地道:“那我要怎么跟我爹交代?”
    这一回,玉宝音只递给了他一封信,不用看,上面肯定写着‘萧爹亲启’。
    萧般若还道:“你一个丫头在外……”
    话还没有说完,玉宝音就指了指身后的三万大军。
    萧般若叹了口气,千言万语也只能化作一句:“你照顾好自己,我会找时间来看你的。”
    而元亨就还是那句话:“此去一别,咱们何时再见?”
    “很快。”玉宝音不假思索地道。
    那么,很快到底有多快,眨眨眼睛,就是冬天,再眨眨眼睛,旧的一年便过去。

  ☆、76|于

十五岁的及笄礼,秦愫说了,玉宝音若是再不回来,她就带着人冲到北梁,将她绑到长安。
    秦愫向来说话算话,萧景已经默默地给她准备好了绑人用的人马。从北梁那厢送来了一封家书,说玉宝音不日就会来到。
    好吧,绑人的人马换个用途,改作迎接的仪仗。
    什么仪仗?
    自然是迎接公主的仪仗。
    可这个公主却不是一般的公主,她有一支战无不胜的玉面军。说她是一国之君都可以,虽说北梁较小,但再小也成了谁也管不了的宝地,不过就是她一直都没有称帝而已。
    元亨一回到长安,带回了玉宝音独掌北梁的消息,整个朝堂上都是鸦雀无声的。
    所有的人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太不可思议。
    一个人是否是个有魄力的,还真是从小就能看出来。
    饶是如此,萧景也想不到玉宝音会是个不爆发则已,一爆发连她娘都吓傻眼的。
    得知了消息的秦愫又哭又笑,萧景一时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因何而哭又因何而笑。
    到底是因为秦寒身死,玉荣的仇得报才笑的,还是因着玉宝音独掌北梁才笑的,他纠结了几天,决定忘记。
    男人可以对对手了若指掌,可用尽一生的时间去读一个女人,能懂得八成就不错了。
    没有玉宝音的这数月里,整个府上好像缺了个洞,拿什么都填不满呢。
    好在,就要回来了。
    不过萧景没敢问秦愫,回来了以后还让她走吗?她已经十五了要不要给她寻个合适的人家嫁出去?
    萧景真是觉得自己越来越老了,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过分关心这些问题,他也不知道!
    反正,他如今没事带着萧南的时候就会想,也不知这小子长大了会不会和他哥哥一样,是个不让人省心的。
    虽说十四五岁成亲是有点儿早,可萧般若都十九了,怎么还没有一点儿心思呢?
    该不会是有毛病?
    还有元亨那个不让人省心的,都二十五了,怎么还是个不喜女人的?
    该不是也有毛病吧?
    男人得了不喜女人的毛病,那多半是喜欢上男人了。
    这就是萧景纠结了很久,得出来的结论。
    还有一个结论,他连想都不敢想,那就是他儿子老是跟着他外甥,那两个人……
    不要想,不要想……光想想就会气死的。
    他女儿啊,赶紧回来吧!
    ***
    什么及笄不及笄的,玉宝音真是一点儿都不在意。
    可她离开长安了那么久,是该回去看看她娘了。
    四月初一的早上,玉宝音带着梁生、慧春,还带了一个霍桥,霍桥又带了十人的小分队,一行十几人,登上了往萧城的船。
    船行半日便到了萧城,快马行了一日一夜,便到了长安。
    这比她信上说的,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