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庶妃-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氏说:“你只管告诉你大嫂子。”
一番话,除了方氏越来越窝火,其余人都心情愉悦,就是王氏,听谢清岚已经有了主意,又带着阿岫,也只有满意的份。
这时,有一个丫鬟进来请示:“夫人,成国公府来人求见。”
赵氏,明氏和谢清岚都皱起了眉头。
谢致和谢臻二人都是科举出身走上仕途,同这些权贵只有极为浅薄的交往。成国公府现在上门,只可能是因为谢清岚的婚事。
明氏知道家里大概的态度,虽然开始全家都在择选京中豪门勋贵出身的儿郎,可到现在,便是那些豪门夫人多次来往,公公和婆母均闭口不提,不曾再露出半分犹豫考虑之色,婉转拒绝了不少打着小算盘的贵妇。表妹更是放言说已经同二老爷商议过,决定秋闱时榜下捉婿。
可以说,现在心思缜密,对风向敏感的人,已经大概能够明白他们谢家的想法了吧?
更奇怪的是,向谢家提亲的豪门,全都想着为自家劣迹斑斑的儿孙谋一门过得去的婚事,而成国公府无论庶子还是嫡子均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在勋贵里也是一枝独秀,难得家教风评极好的人家。
既然如此,成国公府又怎么会想来讨大表妹为媳呢?
第32章 成国公府的提议
赵氏同样存着一份疑惑。
谢清岚记性好,听到“成国公府”四个字略微琢磨,想起在宫里见到傲气凌然的成国公府嫡女安雪凝,便心里透亮了。
赵氏命下人请来客进来。
一名年长的管事婆子走进来,请了赵氏和王氏的安,呈上一封信。
赵氏面色如常的看完,对成国公府的婆子微笑说:“我知道了,改日我亲去国公府同国公夫人说话。”
管事婆子见赵氏并没有拒绝,也十分欢喜,几句客套话后,便告辞离去。
待屋内再次恢复安静,赵氏略微犹豫,看向谢清岚,又朝王氏看了一眼。
明氏低头喝茶,目光仔细打量手上的金镯子,好像入了神。方氏和王氏则不住地往赵氏手边的信看去。
谢清岚再没有不明白的:伯母这是考虑要不要把事情说出来?
到底王氏才是她的嫡母,王氏不在,赵氏和大陈氏对自己的婚事做主能说得过去,可在名义上能做主的人一来,赵氏再想定她的婚事,就有些越俎代庖了。
而且王氏虽然还没在京城权贵中露脸,但当日在谢府门前大闹一场也足够引起别人注意了,更何况,她第二天就带着生母前往靖国公府了,两下合计,聪明人都知道,这是谢二老爷后院里的两位到了。
现在,成国公府假装还把信往赵氏手中送,可王氏迟早都会在正式宴会上以谢清岚嫡母的身份露面,到时候,信和提亲的意向往谁那里表示,那些想要坑了她婚事的权贵还能想不到吗?
谢清岚眼睛一转,也装出一副好奇样子,冲赵氏笑说:“伯母,成国公府的人来是干什么的的啊?”
赵氏看向她,目露一丝明了轻松的笑意,说:“怎么,想要知道?”
谢清岚故意冲方氏和王氏那边看了一眼,说:“不光我想知道,母亲和二嫂子看起来也很好奇呢。咱们家从成国公府一向没什么交集,他们是勋贵,伯父和爹爹都是科举出身的文臣,完全是两个圈子。而且,您瞧,我来京城这么长时间,参加大大小小的宴会也不少了吧?可就见到过成国公府家的人一次。那还是被皇后娘娘召见时,才遇上的。”
听闻此言,王氏和方氏更奇怪了。
明氏看对面两人的表情,又见旁边谢清岚的淡定样子,便顺着话接了一句:“是啊,阿娘,以前过年过节,咱们也不与成国公府走动的。”
谢清岚冲明氏一笑。
看来大嫂子也明白过来她的主意了。
谢家和成国公府的关系,没有比赵氏和明氏更清楚的了,方氏虽然出身权贵,然而排行最小,在家娇惯,嫁给谢二为妇后又一直没能掌管家务,对于各府关系当然不如明氏清楚。王氏就更不用说了呢。
若是小陈氏在这里,见她们言语里全是谢府同成国公府不熟的意味,心里早就起了疑心。同在京城,虽然没有姻亲关系,不在一个圈子,女眷们走动的少,可谢致贵为吏部尚书,掌百官升迁考评,成国公府肯定同谢府打过交道,只是可能关系不深,但绝对不是现在张口闭口,似乎连见都未见过的样子。
而且话说回来,就是没见过又如何?谢致在这个位置上,其他府同谢家私下走动,送一封信,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成国公府的信虽然肯定是在说她的婚事,但那又如何?谢家是不可能答应成国公府的。倒不如趁这个机会,混淆一下视线,穿插点别的东西在里面,也好让方氏和王氏看看,她们以为的盟友是否真的同自己站在一个阵营。
谢清岚端起茶碗来,抿嘴一笑。
若想她快点嫁出去,自然无论说什么都是好。
若不想她嫁得好,自然是要千方百计找理由的。
现成的理由都放到了手边,再愚钝,也能编出来了。
赵氏环顾一周,终于说:“成国公夫人来信,想要讨谢家姑娘为媳。”
王氏刚才的疑惑顿时有了答案,原来是看上了谢家的姑娘!至于是谁,还用说吗?肯定是谢清岚啊,她的阿岫才不过十二岁,便是提,谢清岚还没定下来,会跳到阿岫身上吗?
王氏顿时说:“这真真是天大的好事,大姑娘的婚事还没定下来,成国公府那样的人家,若能定下来,是极好的事情,也是大姑娘的福气。”
方氏则愣了一下,她不明了谢府和成国公府的关系,并不代表她不知道成国公府内的公子品德相貌在勋贵人家里都是数得上的,成国公自己又手握实权,若真是定下来,谢清岚还真的是祖坟冒青烟,摊上的大好事。
大表妹在家就如此难搞了,若是出了门,身后有强劲的婆家支撑,自己岂不是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
早已猜到这件事的明氏问了一个问题:“阿娘,不知成国公夫人是否明说想把表妹许给哪位公子?”
赵氏点头:“是嫡出的三公子,打算参加明年的春闱。不过,成国公夫人没有说是中意阿岚还是中意阿岫。”
谢清岚琢磨一下,立刻对成国公府的印象大改。
如果谢家决定让已经可以参加明年采选的她嫁入国公府,那就可以说明,谢家真的无心送女入宫争宠,安雪凝的后宫路上就少了一个敌人。并且,成国公府还能同谢家联姻,同手握军权的靖国公府扯上关系。
如果在谢大姑娘迫在眉睫的婚事面前,谢家依然决定让谢清岫同条件不错的三公子订婚,便可以从中看出来,谢大姑娘的婚事并不如谢家对外宣称的那样,也不是众人心知肚明的挑剔夫婿,而是真的心存入宫之念。即便如此,成国公府也不亏,安雪凝可以早做准备,也许安雪凝入宫后,看时机合适,还可以借这份姻亲关系,同谢清岚交好结盟。
如果谢府明确的拒绝成国公府的提议,这里面的意思就更多了……
无论谢府是何等反应,成国公府都不吃亏,还可以从中获利,而谢府也完全没有道理去拒绝成国公府这样一门绝好的亲事。
真是上上之策!
而谢府最好的决策…
谢清岚握紧茶杯,观察其他人的反映。
王氏和方氏同样没有预料到成国公府竟然没有直接说是想定大姑娘的婚事。
王氏愣了一下,立刻开口:“大姑娘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现在尚未婚配,哪里轮得到阿岫?”
方氏皱眉看了一眼王氏,不说话。
赵氏轻轻合上茶碗盖,面无表情,眼露警告意味。
难得明氏和方氏在跟前,赵氏没办法出口直接说此事完全不行,王氏更打定主意要趁这个好机会,把谢清岚推给成国公府,让阿岫进宫享受荣华富贵。
即便赵氏不同意,那又如何?反正赵氏不敢说出来,王氏得意极了,见其他的人都不说话,她赶快把目光转向自己的盟友方氏,希望方氏也能出言支持。
谁料,方氏却道:“阿娘,此事不妥吧?”
赵氏还没说话,王氏着急了,昨日还和方氏商量好,把谢清岚赶快嫁出去,别在家里祸害人了,怎么现在对方变了主意:“有何不妥?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的,我看就行。”
方氏有苦说不出来,她是想联合王氏把谢清岚赶快赶出谢家,别在面前晃悠,影响自己二房的地位,可也不是希望她寻得一门好婚事,站稳脚跟,日后回家更来挤兑自己的啊。
二夫人,你脑子坏了么?这样好的婚事,留给自家闺女还来不及呢,怎么要给那个小烦人精?明明昨天说好,要让这个大表妹在家耍不起威风来的!
方氏认为,虽然盟友脑子不清醒,但自己可对成国公府了解,一定要救过来场。这是个好婚事大家都清楚,所以没办法颠倒是非,忽悠大家因为婚事不好才不同意,只能另辟蹊径。方氏情急之下,脑袋也比平日转得快了些,立马想到刚才谢清岚和明氏的话。
找到方法,方氏看了眼王氏,沉着应对:“姻亲姻亲,结下一门亲事便会日后多一门亲戚,所以婚姻大事必须慎重。刚才表妹和大嫂子也说了,成国公府同咱们谢家素无往来,又在不同圈子,事先也并未露出结亲的意思,如今突然说想讨表妹为媳,里头肯定有咱们不知道的缘由。而且,虽然是成国公府向咱们家求亲,可权贵们平日脾气大着呢,咱们同他们家不熟识,恕我直言,大表妹还是庶出的身份,嫁过去铁定受气,咱们家一共就两个姑娘,一直在闺阁娇养,嫁过去被人磋磨,何苦来?”
说完这么一大长段话,方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转头看到谢清岚和明氏陷入深思的表情,心里洋洋得意,总归是大表妹和大嫂子自己说出来的话,不可能自己打自己脸吧?
谢清岚真想给超水平发挥的方氏点个赞,连她已经准备好引诱她们往坏处想的说辞都不用了。
王氏傻眼了,她对于社交应酬勉强能够维持在做表面样子的水平,真让她去随机应变,弄清楚各家心里真正的想法可就太难为她了。现在听到方氏又是说背后有黑幕,又是说嫁过来受气,王氏脑袋晕晕乎乎,只弄清楚一件事情:这门亲事看起来风光,实际糟透了。得到这个结论,王氏更恨不能立刻把谢清岚推到成国公府的坑里了。
难怪女儿同自己说,方氏愚笨,不足与谋。既然是门不好的婚事,顺着她刚才的话说不就行了吗?何必把真话说出来,让那个臭妮子继续在家里呆着,挡阿岫进宫的道路?
现在好了,她不了解成国公府,说不出什么话把这些圆过去,让这门婚事看起来顺顺当当,配给谢清岚是件大好事儿,是身为主母的她宽宏体贴,慈和仁爱才安排了这样的婚事。
这个方氏,真是愚笨!
方氏看王氏还想说话,心里想:难怪在荆州那么多年,身为主母正室,二夫人还压不住陈姨娘和谢清岚,这个王氏,真是愚笨!
赵氏坐在主座上,看王氏和方氏窝里斗跟看戏一般,心中感叹:一个是三品诰命夫人,一个是兵部侍郎的嫡幼女,两个大人没有一个脑袋清醒的,就这一点子婚事被弄得团团转,真是够愚笨的。
谢清岚看对面两个人明明都想整她却变成现在这幅样子,心里早就笑开怀。而且,到最后,她们谁的计谋都不会得逞,经历过胡二和黄公子的事情,她入宫早已成为定局,除非发生天大的事情,才有可能改变局面。
想到这里,她更加开心了。
明氏虽然觉得这门婚事也不错,但见赵氏和阿岚都没有一点兴致,府上也早就摆出不同勋贵结亲的态度,便随着方氏的话说了一句:“二弟妹说得对,是这么个理儿。”
被明氏帮了一把,方氏心里堵了一下:明明王氏才同她一个想法,现在强压自己的嫂子却来同自己一个说辞。
王氏更是被这句话气死了。本来她想抓这个机会,没想到,机会没抓到,反而被弄得尴尬无比,不是显得她在京城混不开不了解,就是显得她很不乐意谢清岚好,很想坑谢清岚的婚事。
她明明只是想把这个讨厌的,挡了自己女儿路的家伙给弄出去而已!
赵氏看够了戏,淡淡地说了一句:“行了,我知道你们都是为阿岚好。老爷和我也是极为在意阿岚的婚事,弟妹远道而来,对这些勋贵还不了解,所以才想赶快把阿岚配给成国公府,也是一片仁爱之心。”
谢清岚也向王氏微微颔首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