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传奇导演 >

第49章

重生之传奇导演-第49章

小说: 重生之传奇导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当重逢那一幕上演,卡洛琳娜站了起来,伊丽莎白走入大厅,目光交汇,无数观众交出了自己的眼泪。
    他们都是资深的电影人,熟悉无数导演的小把戏和技巧,可娜塔莎这一段丝毫没有使用任何技巧,她用的是真情。
    她当然可以故技重施,让你神不知鬼不觉被情绪套牢,可何必呢?
    兰希和弗洛拉的演技比任何技巧都更有说服力,这时候娜塔莎选择技巧和真情的交替,不让聪明让疲劳,不让普通让发觉,你如果机智,我用感性打动你,你如果情绪化,那就等着走进我的陷阱吧!
    这样一个阴险的导演,好莱坞无人能敌。
    纸巾拆包的窸窣声在小提琴和大提琴华丽的重奏中隐隐约约,没有什么再能比一个导演在黑暗中听到这样的声音更加开心。
    娜塔莎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兰希,她本想和对方默契的分享这一成功时刻,但兰希完全没有注意到旁边的情况,她专注的看着屏幕,似乎也被自己和弗洛拉这段表演动容,但娜塔莎觉得,更可能的是拍摄这段的回忆让她出现这样飘忽的神情。
    电影的剧情还在继续,故事的脉络已经完全显现,一部分的伏笔即将揭开。
    卡洛琳娜无法压抑内心已经被唤醒的爱,她在自己的房间里徘徊,在教堂中祷告,在任何能够让自己平静下来的地方找到安宁,但她都失败了,只要伊丽莎白出现在她的面前,对她微笑或是凝视,卡洛琳娜就会轻飘飘的变成一朵云,在她们的目光间飘来荡去。她在一次舞会上猝不及防遇到了求婚,追求者的热烈让卡洛琳娜恐慌着拒绝,她离开舞会,从走到跑,镜头一直跟随,这是又一个精湛的长镜头,奔跑着走过月下的庭院,卡洛琳娜忽然停住。
    她看见了伊丽莎白。
    镜头停滞在两个人的侧面,这本该没有人,但她此刻最想见到的人就站在面前。奔跑时快节奏的旋律慢了下来,比月光洒向花园还要轻柔,她们的侧影颀长,时间凝固,一只迷路的萤火虫飞过镜头前,动静对比,画面更是无与伦比的静寂。
    “发生了什么?”伊丽莎白觉得卡洛琳娜的样子不对劲。
    “我拒绝了一个求婚。”她说,颤抖的声线像是萤火虫脆弱的翅膀。
    伊丽莎白愣住,“是吗?”
    “是的。”
    “为什么?”
    “我不能接受他,我……不能接受我不喜欢的人。”
    “你有喜欢的人?”
    “是的,我等了她很久。”
    “相信我,她也在等你。”
    音乐忽然引吭而高,卡洛琳娜几步扑入伊丽莎白的怀中。
    爱情都是通俗的桥段,怎么拍的有自己的特点才重要,娜塔莎减少台词的同时加快台词频率,节奏立刻变快,而在这之后,节奏又再次放缓,爱情从开始的犹疑到彼此坚定,甜蜜总是主旋律,足足十几分钟的剧情,都在展示这对恋人的幸福时光。
    最甜蜜的时候,伊丽莎白在思念的折磨下假扮成侍女,偷偷穿过奥地利宫廷的巴洛克回廊,摸索到卡洛琳娜的房间,和她幽会。和开篇的镜头语言一模一样,如同复刻,但这次主角成了伊丽莎白,原本应该平静的坐在房间里,享受别人爱慕和追逐的皇后为了爱人,变成一个从前自己情人那样情窦初开的纯真少女,这样可怕的魔力,只有爱情能够做到。而这样前后呼应的暗示与对称的叙事美感,娜塔莎的魔力简直堪比电影中的爱情。
    就在观众们的心都跟随着故事变得柔软,娜塔莎把早就准备好的匕首狠狠插了上去。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提醒伊丽莎白:“这里不是莫斯科,也不是圣彼得堡。”一句不多说半个字的话,让她明白自己和卡洛琳娜的关系已经有人发觉,而卡洛琳娜是奥地利的贵族,她们的爱情可能会因为会议的结束戛然而止,失去的恐惧就像慢性□□,侵蚀她的理智,弗洛拉的演技让人怜惜又畏惧伊丽莎白,午夜她的噩梦,听到关于回程安排风吹草动后的惴惴不安,当她发现祖莫夫斯基伯爵的儿子阿列克谢迷恋上卡洛琳娜,她终于下定决心要利用这个机会永远不和她分离!
    卡洛琳娜也被分离的愁绪困扰,但她性格柔和的就像森林中的小鹿,只能靠黯然神伤来积压忧虑,当伊丽莎白告诉她计划后,不知所措的她当然愿意接受,但接受阿列克谢的求婚并接触后,她觉得少年是个善良阳光的人,而自己的自私真的有资格伤害无辜的人吗?
    她不知道,没有答案,只想和伊丽莎白在一起,于是逆来顺受,把一切迟疑和违背内心的意愿都深埋心底。
    她的确不知道,伊丽莎白正被阿列克谢的父亲祖莫夫斯基伯爵威胁,她虽然聪敏睿智,但从来不是心狠手辣的女人,不过这次,为了她和卡洛琳娜的未来,她愿意把灵魂推进堕落的深渊,侍卫队长安德烈被自己深爱的女人蛊惑,一晌贪欢后,伊丽莎白让他以为伯爵知道的是他们的私情,于是安德烈杀害伯爵,带着鲜血染红的手帕找到伊丽莎白,等待他的确是一杯见血封喉的毒酒。似乎麻烦已经结束了,伊丽莎白坐在窗前,心底都是将来回到俄罗斯后,她与卡洛琳娜即将度过的安稳生活,没人会对她们指指点点,再没有人能够让她们分开,出现在伊丽莎白眼神中的,是温情和炽热的疯狂,她正看着别人把安德烈的尸体抬出行宫,嘴角挂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容。
    艾伦饰演的阿列克谢,在爱情和亲情间接受刻骨痛苦的拷问,他找到卡洛琳娜,一言不发抱住她,将遗书塞在她手中,然后他拿出枪,最后看着卡洛琳娜,这个让他此生无解的美丽女人,饮弹自尽。鲜血染红白色裙摆,死亡的阿列克谢带着余温靠在卡洛琳娜怀里,她哭着读完了遗书,难以置信的浑身战栗。她冲入行宫,冲入爱人的房间,“为什么要这么做?路易莎,为什么要伤害无辜的人?”
    “为了我们,为了你,你难道不想和我回到莫斯科,回到圣彼得堡吗?”与其说卡洛琳娜的质问让伊丽莎白震惊,更让她愤怒的是这件事的起因竟然是阿列克谢的死,嫉妒蒙蔽理智,她的眼神是从未有过的锐利,这让卡洛琳娜害怕,但也让她勇敢,她觉得必须站出来让自己的爱人清醒过来,“路易莎,到底是什么让你变成这样?如果是因为我,那我宁愿离开你!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是一个善良的人,等到将来你回想起这样的时刻,就会在悔恨中度过痛苦的人生,我怎么忍心让你继续在错的路上走下去?阿列克谢是无辜的,他和我们本不相关,他应该和我们一样拥有一份配得上他善良与宽容高贵品质的爱情,但他现在就躺在冰冷的大理石地板上,他已经死了,你不能为了我们的幸福就葬送别人的生命,你不能以爱为借口去做摧毁爱的事情!”
    这是很长的一段台词,没一句话的情绪、语调、语气都完全不同,但这难不倒兰希,她流着泪清晰的说出每一个单词,几次情绪变化,痛苦和愤怒反复轮换,纤细无助的语调后又是掷地有声的否决。
    台词功底是一个演员演技的关键,否则演技再出色,也不是个优秀演员,兰希的台词功底在《嘉莉妹妹》中就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一次,她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弗洛拉也不遑多让,她怒极反笑,利刃般锋利的目光好像能割开卡洛琳娜的皮肤,“你喜欢他?是吗?所以你因为他的死而痛苦伤心,你爱上他了,爱上他那些优秀的品质,而我从来就没有这些,我很抱歉,让你失望了,卡洛琳娜小姐,如果你除了指责没有别的事情,那么我将要休息,谢谢你的探访,明天我还要早起启程返回莫斯科,再见。”
    卡洛琳娜闭上眼睛,泪水流过脸颊,握着染血遗书的手在特写中轻轻颤抖着,她转身,镜头对准正面,跟着她用踉跄的步子走出房门,而镜头深处的远景里,伊丽莎白站在原地,也闭上了双眼……
    如果知道这一幕是永别,或许选择真的会不一样吗?结局也会随之改变吗?
    没人知道关于如果的一切答案。
    返回宫廷后,错乱的剪辑展现了伊丽莎白在爱情泯灭后绝望的堕…落,知道亚历山大一世去世,她坐在尸体前送走和自己毫无感情的丈夫,就像当年送走自己的女儿。她已经五年没有见过卡洛琳娜,也拒绝得知她的一切消息,但这个时候,她握住尸体的手,回忆起了死亡曾经带给她的痛苦,痛苦慢慢发酵,变成了思念。随后,她被诊断出严重的心脏疾病,恐怕不久人世,这些年毫无节制的生活和放纵的享乐摧垮了原本就失去信念生活下去的伊丽莎白,在死去之前唯有一个心愿,再见到卡洛琳娜,抚摸她的脸颊,告诉她,这些年自己的爱从未改变。
    伊丽莎白派人前往奥地利,然而苦苦等待的几个月后,她得到的确实悲伤的消息。
    “陛下,我很抱歉,卡洛琳娜女士早在三年前的西班牙流感中去世了,自从五年前您返回俄罗斯后,她就已经在奥地利的一家修道院追求信仰的虔诚,院长告诉我,她时常流泪忏悔,为另一个人的错误祈祷,直到死前的那一秒,院长说那个人或许是女士的姐妹,名叫路易莎,这是她留给路易莎的遗物。”
    前去寻找卡洛琳娜的军官并不知道这件事,他把用手帕小心翼翼包裹起来的发梳放在伊丽莎白的手上,完成任务后规矩的敬礼离开,房间内只剩下伊丽莎白一个人。
    她双手捧着发梳,发不出声音,掉不落眼泪,指尖摩挲玳瑁光滑的梳齿,好像摸过爱人光洁的雪肤。
    镜头没有给到伊丽莎白的脸,从始至终,都在这双手上,她小心翼翼的在颤抖中握紧又松开,像是怕捏疼卡洛琳娜的手,又像是想拥抱她,紧紧的不再分开。
    一颗泪滴掉在手背上,四散开来。
    画面消失,影院被黑暗包围,最后,荧幕上出现了一行字幕:一个月后,伊丽莎白在雅尔塔行宫中因病痛的折磨去世。
    灯光亮起,演职人员表随着维瓦尔第《四季》最后冬之乐章的哀婉旋律一一显现,娜塔莎在掌声中从第一排站立,转过头接受整个电影院所有人带着泪水的致意。

☆、第59章

看着许多女明星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娜塔莎竟然有点愧疚,自己手段玩的太多,情绪控制太好,最后千里溃堤的效果看起来真的不错,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式最后在泪水中结束,一些没用邀请函无法进到里面的媒体看到一个个电影人不是哭得要断气就是眼圈红肿哽咽着走出场地,接受采访时说了几句话就泣不成声,记者们急得不行,只能问最简单的问题,“好看吗?”被采访的人一边哭一边点头。
    第二天,娜塔莎这部“催泪大戏”的名头就在各个媒体上坐实了。
    媒体略带夸张口吻的影评一是为了销量二是为了标榜,这种风格在美国见怪不怪,但娜塔莎看到那些通过邀请看了首映式后,很多媒体评论《皇后的情人》的话,还是有种发自内心的羞耻感。
    这也太夸张了吧?
    《每日电讯报》说:“离场太晚,影院边便利店的面巾纸都被买光了。”
    《综艺》说:“细腻曾经不是属于好莱坞的词汇,如今我们可以大声问欧洲佬,服不服?”
    《好莱坞报道者》认为:“浪漫和哀伤不只是气氛的渲染,更是灌注入画面的无声力量,驱使你走近这个美好但终将走向毁灭的爱情。”
    《纽约时报》说:“电影超越期待,贡献了一部超越世俗的经典,好的故事一样可以拍出艺术的味道,美和钱或许从不冲突。”
    在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皇后的情人》正式在全球范围内上映,作为一个文艺类型的电影,首周票房轻松破亿,这让世界电影市场都觉得有点震惊,娜塔莎虽然想到这个电影大概可以让老伊莫斯彻底摆脱危机,但没想到竟然引起这样大的反响,后来她仔细思索,出色的演员阵容可以堪比纯商业化的作品,这才是电影成功的关键,这也给了她一种思路,是不是对艺术电影的深入探索可以建立在回报稳定的基础上?
    在威尼斯,她去参加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电影首映式,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作邀请,然而并没有特别吸引她的剧本。在票房佳绩传来后,多洛莉丝在他们下榻的酒店为整个参加电影节的剧组团队举办了豪华的庆功派对,除了他们自己人,也有一些知名的社会人士还有寻求购买版权的相关人员受到了邀请,娜塔莎当然也要出席。
    兰希在派对上十分耀眼,不过接受的恭喜太多,她走到娜塔莎躲避的地方抱怨两句,又把最新得到的消息分享出来,“那边是bbc台的人,他们似乎想找你重拍英国经典名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