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68章

帝国的朝阳-第68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官首在用人,对唐子然身边的幕僚,他倒了打听过,一个补官儿、一个屡试不第的书生、六个同文馆里的学生、一位海军衙门中的通译,嗯,还有一位公子哥儿。这幕中似乎没有什么英才。

自己可是把北洋的大门敞开了,他又会如何选人?

“他差了多少人啊!”

放下茶杯,李鸿章甚至连眼帘都没抬,依然微闭着。

“回荃帅,武备学堂那边,他并没差旁人,只要了商德全、吴鼎元、孔庆塘、滕毓藻四人……”

张佩纶的话声一落,李鸿章的双目便是一抬,那眉头更是一蹙。

“可是留德那四人!”

“正是那四人!”

一听是那四人,原本看似气定神贤的李鸿章,脸色顿时变化无常起来,他站起身,面上似又流露出不舍,亦流露出心恼之色。

“可知他四人……”

话到嘴边,李鸿章的眉头猛的一拧。

“此四人皆是知恩不报之辈,他日必不可大用!”

一句话,便断了四人的前程,不过是稍一联想,李鸿章便知道,若是四人不卖身相投,唐浩然必不知他们四人之名,毕竟他们不过是刚刚回国,他们之所以投奔唐浩然,显然是因为一个原因——遭受冷落,心生去意。

可他们又曾体谅老夫之苦?这淮军中关系错乱,便是自己任用诸员,亦需反复考虑,老将们的情面、乡佬们的情份,如此种种,岂是人所能断,可他们却全不知老夫的之苦!

想到近日为他们谋划出身时的种种,李鸿章岂能不恼。

“荃帅,要不然,咱们便把唐浩然的请给回了!”

“不用,他要什么人,都给他!”

李鸿章没有片刻犹豫,如果说先前是心恼的话,这会他反倒平静了下来。现在朝中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既然他要人,那便给了他,更何况那日已经许了他,而且,现如今,他必须摆出一副“公而无私”的模样,就如当年办电报一般。今天的公不过是为了明日的私。现在他必须要忍下这口气。

“不过只是几个学生罢了!幼樵,你派人去给他们四人送个仪程,叮嘱他们,到朝鲜后,在为朝廷尽力!不负朝廷栽培!”

“荃帅!”

先是一愣,旋即张佩纶便明白了岳父的用意,这不是在收四人之心,而是在埋刀!那刀子,有一天早晚会落到四人身上。

无论如何,这四人的于官场上的晋身算是完了!

接着他又将唐浩然所要的人选一一道出,四个武备学堂的留德生,三个水师学堂的学生以及洋师马吉芬,一共八人而已。虽是有些可惜,但李鸿章在思索片刻后,还是决定把这些人交给他。

“那唐子然,现在在忙什么?只要这几个人吗?”

这会,李鸿章倒是有些好奇,原本他可以都做好打算,让唐浩然挖出两三百号人的,这练新军,可不是几个人便能办成的,可未曾想他只要了这么几个人。

“荃帅,他要几个人倒是没什么,自荃帅设幕开府,府中英杰岂止百千,自武备、水师两学堂开办以来,育成英才岂只万千,”

恭维之时,张佩纶又提出了他担心的地方。

“可我想的是,这唐子然做出远超他人意料,他奉旨点员不过十人,听说现在,他已经开始在军械局那边谈恰军械一事了,换句话来说,他似乎不准备再从咱们这取人了,那,荃帅,他唐浩然是什么样的心思?他下一步又要干什么!”

下一步……

在海河边,沿着河堤慢慢的渡着步子,唐浩然与谭嗣同两人就这般走着,两人谁都没有主动说话,而刘四、丁力两个镖局出身的护卫则跟在十余开外。

“子然,出发的日程定下了吗?”

终于,谭嗣同主动开了口。

“二十天后!”

唐浩然点点头,朝着河中远处的一艘正喷吐着烟雾,朝着大海的方向驶去的货轮看了一眼,之所以会那般延迟,原因非常简单——商德全等四人正在为自己招募随勇亲卫。

“然后直接在大沽港搭乘军舰!”

二十天后,自己一行人便会到达朝鲜,与袁世凯交接之后,自己便就正式成为一省的封疆之吏了,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行新政,或者说,为将来的革命积蓄力量。

“哦,”

点下头,谭嗣同回头看着唐浩然,语气认真的说道。

“我不去朝鲜了!”

“嗯!”

双眼猛瞪,唐浩然不解的盯着谭嗣同说道。

“复生兄,你这是何意?”

谭嗣同这是要放弃吗?

“子然,你且先听我说,”

生怕唐浩然误解的谭嗣同连忙解释道。

“子然,你去朝鲜,是协办朝鲜新政,编练驻朝新军,是为革命积蓄力量,可即便是你于朝鲜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可朝鲜毕竟孤悬海外,若要实施革命,非得有内地支持不可,若是内台互相配合,他日革命必定事半倍功,我想留于内地,到处联络志士,吸引同志加入革命党,这样的话,他日弟于朝鲜举义之时,我等亦可于内陆配合,如此方可推翻满清!”

在这件事上,谭嗣同已经想了很久,直到最近方才下定决心,不随唐浩然去朝鲜,留于内地,联络志同道合的同志共谋革命。

“复生……”

看着谭嗣同,原本想开口相劝的唐浩然,最终还是于心中长叹了一口气,隐约的他能猜出是什么促成了谭嗣同做出这个决定,若是他去朝鲜,不过只是为自己之幕,而以其出身,又岂甘愿为自己之幕?更何况,他于幕中又能做什么?

难道,这就是兄弟二人分道扬镳的时刻吗?

或许是环境改变了人,现在的唐浩然更多的是从阴暗处去考虑许多事情。

不过虽是如此,唐浩然倒是觉得谭嗣同的想法确实不错,他于各地联络志同道合之士,以促成革命,倒也是进行革命的必然,至少他日大军进攻内地时,可以于内地得到一定的助力,而且……内地的革命,没准能在将来发挥一定的作用,减轻自己那边的压力。

“复生,既然如此,那小弟便不勉强你了,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话,尽可直接派人或发电与小弟,”

心下这般思索着,唐浩然点点头。

“不过,复生兄,若是有任何危险,到时候,兄可以直接避入朝鲜,以备将来共谋大事,往后,朝鲜就是革命的大本营!”

“我知道!”

谭嗣同笑看着唐浩然,不无认真的说道。

“子然,没准,我于内地,比你更早起事,这若大的中国,就像你说的那样,早已呈薪材之境,只差一把烈焰,若是为兄把这把火点了起来,没准革命的环境也就大不一样,到时候,弟自然可于朝鲜响应!”

也许吧!

有些话唐浩然不会去说,也不能说,现在民智未开之时,于内陆推行革命,希望是何其的渺茫?自己之所以前往朝鲜,朝去挽回甲午之局外,不正是希望借助朝鲜一地练兵,积蓄数年力量之后,待时机成熟时光复内地吗?

尽管自己一再强调“启民智”的意义与作用,可实际上……自己还是把筹码压在了军事上,只有军事上的胜利能够带来革命的成功,至于选择其它道路,至少在十年、二十年内都是空谈。

“复生,你放心,如果你在内地首先起事,无论饷械,小弟定竭力相助!”

这是唐浩然唯一能做出的承诺了,至于其它,一切听由天命吧!

像是平常两人的聊天一样,在接下来的一个多钟头中,唐浩然与谭嗣同就这般沿着海河的岸边走着,两人聊了很多,从一些革命的理论再到历史,同样还聊过那个让两人满怀期待的未来——一个全新的中国,那个中国的未来总是让人充满期待的,就这样聊着聊着,太阳慢慢的下山了,两人却是不自知一般,继续边走边聊。

“子然,你去朝鲜后准备什么时候编练新军?”

谭嗣同扭头问了一声,虽说他不去朝鲜,却并不意味着他不再关心唐浩然要在朝鲜办的事情,更何况这新军还是推翻满清统治的关键。

“嗯,现在商德全他们已经去了山东,为我招募一营卫队,有了这一营兵作支撑,待到了朝鲜咱们说话才有力度,我想一步步的来,到朝鲜之后,先把讲武堂办起来!先培养军官,有了军官作为基础,到时候只需募兵练兵即可。”

办讲武堂,这是唐浩然在几十年后的那一位身上学来的法子。

“欲建革命军,必须先有一批革命军官,要不然,谈什么革命,这也是我放弃从武备学堂差员的原因,既然满清不可救药,那么,咱们就索性另起炉灶,这讲武堂,也是为了将来的革命事业。这样的话,估计需要一年左右,一年后差不多便能把新军的架子搭起来!”

话音落下时,唐浩然朝着西方的夕阳看了一眼,

“一年……”

谭嗣同于唇边轻语着,又忍不住朝着在朝鲜的方向看了一眼,一年,应该差不多吧……

第52章达姆弹(第三更,求推荐)

“叭、叭……”

在东局子的靶场上,枪声不时的回荡着,偶尔的局中还会有人朝这些投来好奇的目光。堂堂的当朝三品大员,在这靶场上玩枪弄炮的,确实少见。

可唐浩然全是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不停的拉动枪栓,扣动扳机。

“这枪的射速倒了快!”

因为无须像商德全他们四人一般往直隶、山东去招幕兵勇,闲来无事的苏跃扬便与李涵、方子民三人于靶场陪着大人打靶。

“可不就是,若是一营兵打以排枪,那可真就挥弹如雨了”

放下手中的李氏步枪,李涵附和一声,而方子民却无不忧虑的说道。

“不就,就是这子弹口小且轻,威力有限……”

这枪威力小,也不过就是一说,大学时唐浩然曾看过这方面的资料,。303子弹现在装的还是**,虽其已经将**的潜力发挥到极致,7。7背甲弹弹道非常稳定,因此弹道创伤很成问题,在200到800码的距离李梅特福仅仅只是一枪两洞,杀伤力令英国人很失望,在其暴露出杀伤力不足的问题之后,英国达姆达姆军工厂向英军提供了半背甲弹,这种子弹侵入人体后会产生人们喜闻乐见的撕裂效应,也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达姆弹。

“子弹威力不足?”

方子民的话,让唐浩然想到后世一些人于战场上自制的达姆弹,也就是所谓的“炸子”,想着便冲刘四吩咐一声。

“刘四,去市上买两头猪来!”

在苏跃扬三人的疑惑中,唐浩然一手拿着刺刀,一手拿子弹,往弹头处刻了两刀,弹头被甲出现一个十字架缺口。

“大人,这是……”

“照着我这么做,刻破铜皮就行,一刀也行,两刀也成!”

虽说摸不着头脑,可苏跃扬还是跟着刻了几发子弹,因为铜皮很软的关系,不过只是一会,便刻出了十多发子弹来。

大概等了半个钟头,刘四便和猪贩一同牵着两头近两百斤的猪进了靶场。

“把猪系在靶子上!”

唐浩然边说,边往弹盒里压着子弹,现在李氏步枪还不能用桥夹装弹,只能一发发的压入弹盒,而且还是单排的8发弹盒,最后两发子弹,唐浩然用的未刻槽的子弹。

“你们看好了,头两发子弹都没刻槽!”

声落枪响,猪的惨叫声顿时在靶场上回响了起来,挨了一枪的猪并没有倒下,只是惨叫着挣扎着,试图从挣脱绳子。

这威力果然很一般。

心里念叨一声,唐浩然再次瞄准了那头猪,又是一枪,因为距离只有几十米的关系,打的倒是极准,子弹准确的击中猪头。

在三人诧异之余,唐浩然又一次瞄准了那头死猪,扣动了扳机。

“啊……”

几十米开外的猪头碎裂的一幕,只吓的三人无不是一惊,瞧着唐大人全是一副不可思议的之色。

“大人,这,这……”

这还是一支枪打的吗?

“弹头刻槽后,子弹击中物体时,会发生严重变形!”

唐浩然解释了一番,示意他们三人朝另一头猪开枪,不过只一枪,那头猪便倒了下来,尽管只是弹头刻槽,但达姆弹的威力却尽显无疑,待三人每人打过几枪之后,那头猪几乎变成了一堆碎肉,巴掌大的弹头出口处满是断肠、碎骨之类。

虽也算是行伍中人,可瞧着地上如一团碎肉般的死猪,苏跃扬的心里还是禁不住犯起恶心来。

“大、大人……”

“大人,这子弹实在太、太过残酷,非……”

不带他把话说完,唐浩然却笑道。

“非君子所用?”

笑容猛然一敛,唐浩然接着反问道。

“可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一声反问后,唐浩然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是不择手段谋求胜利,这子弹或许残忍,但若在战时,必可一击夺命,或一击致残,别忘记了,赢得战争胜利的手段就是尽可能的杀伤敌人!”

大人的话,让三人一阵沉默,瞧着地上的碎肉谁都说不出话来,而一旁的刘四瞧着那地上的碎片,头皮却是一阵发麻,大人说的倒是在理,可,可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