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570章

帝国的朝阳-第570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尽管现在通过对“马尾船政学堂”的撤除,从根本上阻断了福建人对海军的影响,但历史的形成,总是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改变。

“这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战舰!”

走到舰桥处,看着前方两座双联15英寸炮塔,邓世昌的心情不禁一阵激荡,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五万吨的战舰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完全超出他的想象,而更为重要的是,现在,他是这艘世界第一舰的舰长,他即将指挥这艘战舰前往珍珠港,进行其第一次远航,这是中国海军军舰服役后的习惯,通过一次远航检验其性能。

在片刻的感叹之后,邓世昌看着舰桥前方的官兵们,他们昂首挺胸的站在那里,注视着自己,这些海军官兵无一例外都是海军中最为优秀的一员,现在他们的臂章上无一例外的缝着“卫青号”的舰徽,现在,他们在等待着自己的演讲。

走到舰桥上的扩音器跟前,邓世昌深吸一口气,作为舰长的他有必要向官兵们进行一次讲话。

“诸位……”

邓世昌开始了演讲了,这是作为军官的例行职责,不过,尽管快十年过去了,但是他的国语中依然带着广东话口音,但相比于过去,已经好了许多,早在多年前,政府部门便进行了国语考核,要求政府公职人员必须要会说国语,而作为军官的他同样也不例外。

年青的军官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而且听入了迷。他的讲话声通过扩音系统传遍全舰。他对这些年青的军官们到舰上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所有的官兵们解释说,他们是多么的荣幸,能够成为“卫青号”这艘史无前例的战舰上的一员,参加这次航行将是他们毕生的荣耀之一。因为,他们是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上服役。返航后他们将能够骄傲的向世人宣称“我在卫青号上服役”。他们现在已经登上了最新式、最强大的战列舰,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荣耀。

英国皇家海军没有任何一艘军舰敢于和它匹敌,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任何一艘大型军舰能够从它的炮口下幸免。经北中国海四个月的严格训练,已使“卫青”号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最有战斗力的军舰了。

英国的海军的舰队不是遍布大西洋吗?不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吗?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一艘军舰能够与“卫青”号相媲美的,总之一句话,他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此感觉到骄傲。

确实,对于舰上的每一个军人而言,他们确实非常骄傲,骄傲自己成为了“卫青号”上的一员,庆幸着自己是如此的幸运,因为今天之后,“卫青号”势力将会震撼整个世界,就如同当年的“战国号”一样,直到现在,在海军的俱乐部中,仍然悬挂着各国的报纸——无一例外的都是有关“战国号”的报道,那时,全世界都在讨论着他,而接下来,无疑将是“卫青号”的时代了。

终于,在演讲结束之后,又过了一个多小时,随着邓世昌的一声令下,在落日余辉的映衬下,强大的“卫青号”缓缓驶离了泊位,再一次朝着北中国海驶去,然后它将会驶向津轻海峡,从那里进入的太平洋,一路朝着温暖的夏威夷驶去,驶向中国海军于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然后于那里开始长达半年的适航训练,再然后,它是将作为太平洋舰队的旗舰亦或是本土舰队的旗舰,都不是邓世昌所能决定的,对于他来说,现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指挥这艘军舰,向着遥远的目标航行。

第369章金翅(为新书求推荐)

(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弘武九年5月13日,夏维夷以东600海里的洋面上,此时,一场规模不大的演习正在进行着,与往年的海军演习的舰炮轰鸣不同的是,此时,在这片洋面上却听不到12英寸或者14英寸舰炮的轰鸣,甚至都看不到主力舰那漂亮的舰影。

相比于主力舰那漂亮的舷影,在阳光下,一个平板的并不怎么漂亮的舷影映着,在舷影中央一片突起的舰桥更是破坏了那平板的整体,显得有好不唐突。

此时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第一航空战队旗舰“金翅”号航空母舰在海面上划过一道清晰的弧线,正要将舰艏迎向西南方吹来的海风。

环绕在“金翅”号周围的七八艘大小护航舰只,也正紧密伴随着做同向运动。“金翅”号航空母舰于海军中是一种新锐的试验型军舰,其甚至并不是在海军部的主导下研制的,而是在皇帝陛下的直接干预下,由大连造船厂研制,与其它的军舰原型出自于海军舰政处不同,“金翅”号航空母舰的原型草图出自于皇帝陛下本人,可以说,其完全是根据皇帝本人的要求而设计的一艘军舰。

最初对于陛下的要求,海军曾有一定的抵触,直到陛下表示“若是海军经费不足,可以由皇家自行出资”,这种委婉的不满,让海军部立即惶恐不安起来,那里还敢会再抵触,连忙通过临时添置案,同意建造一艘排水量不超过两万吨的航空母舰。

由于是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因此很多设计都有实验性风格,但得益于皇帝陛下绘制的草图以及其对技术细节上的要求,使得其性能可以说得上极为卓越,但是其最大的美中不足就是“金翅”号的舰体采用无装甲设计——这是全力与美国海军进行军备竞赛的海军抗拒的表现,通过取消装甲来降低建造成本,实际上,其在设计时甚至采用了大量的商船标准,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

不过尽管如此,在去年,排水量为20000吨的“金翅”号航空母舰服役之后,其表现仍然超乎海军的意料,准确的来说,被海军中某些人称之为“陛下玩具”的航空母舰,在几次演习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多次于上百海里外发现“敌舰”,并用炸弹对其实施“攻击”,这是航空母舰的唯一攻击方式,要不然仅凭那几门105毫米舰炮以及毫无防护的无装甲设计,其甚至不是驱逐舰的对手。

虽是如此,那些不断落下的50公斤或者100公斤炸弹,无疑仍然让海军高层跌破了眼镜,面对在演习中这艘造价不过只是462万元的“玩具”居然轻易多次重创了战列舰的现实,海军居然开始认真研究起了航母作战战术,并且讨论着是否建造新型航空母舰。

不过,对于海军而言,这只是一种尝试,毕竟在海军中,航空母舰不过只是一个新鲜玩意,其之所以会引起高层的注意,完全是因为陛下的坚持,至于现在的进一步研究,嗯,不过只是为了满足“陛下本人的趣味”,毕竟海军的扩张离不开陛下的支持。

此时,在“金翅”号宽阔平整的飞行甲板上,早已挤满了大大小小数十架飞机:其中最前面十余架轻巧些的飞机,其机翼下或是空空如也或是只挂了两枚五十公斤的小炸弹;后面近三十架体型稍显臃肿些的飞机,机腹下各挂载着一枚黑黝黝的,看起来差不多有三四百公斤左右的大炸弹。

这两种外形截然不同的双翼机,便是现在海军航空队使用的战斗机与攻击机,前者用与同敌机进行战斗,其采用的战斗机的机枪螺旋桨同步器,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航空科学结晶。如果是在八年前,人们或许会说的陛下本人最为偏爱的是海军,但是现在,几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陛下更喜欢蓝天。

飞艇也好,飞机也罢,陛下似乎对一切能够飞上天的东西充满了兴趣,中国的航空业正是其支持下,一步步的领先于世界,无论是在军事上,亦或是在民用上——三年前,陛下本人甚至出资建立了“皇家快递公司”,通过皇室补助的方式,建立了航空快邮业务,而由其资助的种类繁多的航空竞赛,更是刺激着国内航空业的发展。

至于被陆海军航空队列为绝密的机枪螺旋桨同步器,同样也是得益于陛下一次无意中提醒,使得技术人员设计出了这种能够使飞机在开枪时与飞机螺旋桨协调动作,不至于把子弹射到螺旋桨叶上,而使子弹从旋转的桨叶的空隙中射出的同步协调器。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发明,让陆海军明白自己拥有了掌握天空的“杀手锏”。

但是在大海上,战斗机的意义并不大,毕竟,除了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国家拥有航空母舰,即便是英国,其也只是将航母视为“中国皇帝心血来潮”的玩具,毕竟,此时各国的航空技术太过落后了,毕竟此时各国的飞机载弹量仅只有100公斤左右。

而此时,在航空母舰后方的二十六架攻击机则是代表着中国航空顶尖水平的“九年式攻击机”,其最大载弹量不过只有400公斤,然而,在许多飞机行员看来,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400公斤重的炸弹,足以重创战列舰,也是第一次,让他们看到了的击沉战列舰的可能。

此时整个航空母舰编队很快完成了转向,强劲的海风席卷过“金翅”号,将右舷舰岛顶上的信号旗刮得猎猎作响。

随着一声汽笛响起,新的信号旗升了起来,身着黄马甲的起飞指挥员与身着蓝马甲的甲板工作员在甲板上忙碌起来,绿马甲的机械师也开始用曲轴杆为前面几排的飞机动引擎,不一会儿,前面几排战斗机的螺旋桨都嗡嗡地转了起来。

在过去的一年中,无论是航母上的飞行员,亦或是地勤人员,无不是都在学习着航母的运用,正是无数次的试验,使得他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用方法。

又是两声汽笛响,横在待命机群前方的一面防风格栅被放了下来,风总算能够毫无阻碍地扫过飞行甲板,与此同时,机群最前排中央的那架飞机被几名甲板工作员小心翼翼地往前方推动了一小段距离,机轮贴到了甲板前方的一道红线上。

随即,顶着强风半蹲在这架先导机前方的一名起飞指挥员向敞开式座舱里的飞行员打起了手势:手腕在空中转两圈,再以两个手指朝向自己的眼睛,表示要飞行员报告动机转。

飞行员竖起大拇指,表示转达到起飞标准。

起飞指挥员也竖起大拇指表示“了解”,便挥舞起手中的信号旗,向舰岛上部的航空舰桥打出了“请求起飞”的旗语。

手势加旗语,这是航母上互相联络的方式,这是因为除此之外,他们根本没有其它的办法加以联络。

连续三声汽笛响后,最后的信号旗升上了桅顶。

“立即起飞”。

机翼上漆着金龙标志的飞机开始在木质飞行甲板上滑行,仅仅一眨眼的工夫,这一堆用钢管铝梁、木架、帆布和钢丝的组合的战斗机,便迅速脱离了甲板,悠悠地飘升到空中——事实上,那条红色起飞线距离甲板前端也就三四十米的样子。

先导机起飞后立即右转,开始在母舰上空盘旋。它是在等待着编队。

紧随先导机之后,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一架又一架飞机接连从甲板上滑跃而起,同样以在母舰上空盘旋的方式,与先起飞的各机结成编队。未完成的编队继续一圈又一圈地盘旋,等待后续机加入。

航空母舰上空的编队越来越大,相应地,母舰甲板上的飞机也越来越少。当“金翅”号甲板上的最后一架飞机从跑道上跃起,位于甲板前端右舷的那位起飞指挥员终于站起了身,向航空舰桥打出旗语。

“起飞作业完成……”

航空舰桥上,一位衣领上佩带金色竹节的年轻参谋少校按下了手中的怀表,面上露出了不悦之色。

“二十分三十七秒,还是太慢了。”

而作为舰长的沈鸿烈表情则显得的非常平静,他只是缓声说。

“标准要求是二十分钟内,回头召集全体作业官,继续研究节省时间的办法。”

“是,司令长官……”

被称为司令长官的沈鸿烈正是航空第一战队司令,实际上,从他的上校军衔,也可以看出来,第一航空战队与海军中的位置,作为曾经参加过勒梅尔大海战的的海军军官,他是提前两年从海军军官学校中毕业,当时他甚至并不是东北海军中的一员,而是湖广的委培军官,也正因如此,他又错过了后来的进修。他的半吊子出身,导致他不可能成为海军主力舰舰长,同样也不可能成为巡洋舰队司令官。

机缘巧合下,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成为了航空第一战队司令——实际上所谓的第一战队,也就是一艘“金翅”号航母和四艘护航驱逐舰以及一艘油水补给舰,仅此而已,其实力可以说极为薄弱,但是这并不妨碍其野心勃勃的想要把这支第一战队打造成为,全世界第一支海上的空中攻击力量。

此时,他正亲自率领第一战队的“金翅”号舰队航母及其护航编队,在夏威夷以东6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