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540章

帝国的朝阳-第540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届时中国所面对的同样是一个完全向中国敞开大门的东南亚、印度洋,甚至太平洋。

当德国士兵在战壕里击败法国人的时候,当德国的舰队与英国人进行决战的时候,当俄国士兵通过设施落后的波斯向着红海、印度洋发起进攻的时候。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军队将会通过陆路、海路,向东南亚发生进攻,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占领整个东南亚,就像另一个时空中,扫荡东南亚的日军一般。然后他们还可以一路向着印度、澳大利亚甚至非洲发生进攻,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任何人会阻挡他们!

英国的力量被牵制了,至于法国那时候也许已经战败了,而德国,德国自然乐意看到英国的力量被“牵制”,至于俄国……怪我了,谁让你们走的那么慢!

那不是一场战场,根本就是一场游行!或者说是一场接收!胜利大接收!只要抓住机会,中国甚至有可能接管半个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进而成为那场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者,而且付出的代价最少。

当然,想要达成这一切,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中亚必须属于俄罗斯,必须要让俄罗斯看到扩张的机会,只有如此,才不至于令中国在那场战争中陷入到与俄国作战的境地。

要是有可能的话,也许中国应该成为“三皇同盟”。不,应该说是“四皇同盟”中的一员,至少应该做为俄罗斯的朋友,同俄罗斯实现关系正常化,而不应该是俄罗斯的敌人。

“中亚……”

念叨着这的词语,唐浩然不由的有些不舍,那毕竟是一片极为广阔的土地,不仅广阔而且资源也极为丰富,有石油,有矿产,有……嗯,还有几千万绿绿,还有大量的沙漠。相比于中亚贫瘠的土地,东南亚无疑是更为富饶的,即便是届时中国作为解放者进入东南亚,也可以利用资本的力量将东南亚变成中国的种植园,为中国提供橡胶、咖啡、大米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热带经济作物。

至于印度,则同样也可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将印度的一个个土邦变成一个个王国——在中华帝国“理藩院”管理下的“独立”王国。对,中国不是殖民统治者,中国将会给亚洲带去解放,带去自由,甚至在未来,还可以给中东带去自由与解放,当然,那是在与俄国决裂之后。

对,还有人少地多的澳大利亚。那里居住的都是白人,他们自然不需要解放,既然不需要解放,那么就把澳大利亚并入中国吧!当然,不是像菲律宾那样的殖民地,而是如日本一般,作为帝国的行省。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中亚!

反复的一番权衡之后,最终唐浩然还是做出一个选择!

也许,应该放弃中亚!

不应该斩断北极熊扩张的机会!

而是应该如另一个时空中的那只北极熊一般,用祸水南引的方式,让俄罗斯向伊朗以及南亚次大陆扩张!

“看来,这次谈判肯定是要吃亏了!”

在作出这一决定之后,唐浩然满是可惜的长叹口气,为了将来长远的战略考虑,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是可以接受的……

“不行!”

不能这么心慈手软,中亚不要了,但必须要多得到一些赔款。但是如果条约的条件太过苛刻的话,会不会导致另一种结果呢?

“……法兰克福条约的签订,固然结束了普法战争,但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是条约条款非常苛刻,令战败的法国与德国结怨,引起了法国的复仇主义,这也是在随后的三十年间,法国不断与俄罗斯靠近,通过贷款等方式笼络俄罗斯的根本原因!”

面对内阁的一些东北系年青官员们提出的多达二十亿卢布的赔款要求,唐浩然非常理智的提出了一个现实——普法战争,俾斯麦对法国“压榨”政策所导致的法德世仇观的形成。

如果是在此之前,他无疑是支持尽可能的凭借军事上的胜利去榨取俄罗斯,进而削弱这个敌人,但是德法的前车之鉴却又是他不得不考虑的。德国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索要了五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以图在地理战略上削弱法国,可事实上,非但没有真正削弱对方。反而令德法两国结下难解之仇。诚然,法国没有实力单枪匹马同德国再进行较量,但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驱使着法国随时准备着与任何同德国敌对的国家结盟。因此,俾斯麦便失去了对法国外交政策的回旋余地,可以说,正是普法战争德国政策上的失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德国的战败。

而这种局面恰恰是唐浩然需要回避的。

“陛下,对于外交,臣并不懂……”

亦步亦趋的跟在陛下的身后,穿着一身汉式大礼服的张之洞,神情显得极为恭敬,作为帝国的宰相,嗯,应该说是总理大臣,他无疑达到了人生最为辉煌的顶点,当然,他出任这一职位,同样也震惊了世界,令世人真正感受到了弘武皇帝他人所不能及的气量,当年的七位总督位至与国同休的国公,而最“顽固”的反对者非但没有被放逐或者架空,反而被置于如此高位上,莫说是别人,就是张之洞也在接受这一任命时,泪流满面的高呼着吾皇万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现在张之洞倒是尽心尽责的履行着他的职责——充当旧时代与新时代之间的跳板。

“可是臣却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既然咱们打赢了,而且又得到了那么多地方,就没有必要非得像洋鬼子一样,要什么赔款,如果要赔款的话,咱们花了十几亿元的军费,将来还有大量的抚恤,这些钱都得让俄国人,可俄国人拿不出来吗?就像邻居一样,你把人家的院子占了,还让人家把自家房子拆了给你盖房子,那旁人肯定会恨你,恨你骨子里去……”

张之洞的比喻让唐浩然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西伯利亚可不就是俄国的院子嘛,足足1276万平方公里的院子,得到了西伯利亚,中国非但在领土上扩张了一倍有余,更为重要的是,在未来随着西伯利亚的开发,西伯利亚的石油、矿产资源都将会成为中国发展的原动力,当然,西伯利亚的田地也将可以用来安置退役军人。

更重要的一点是,西伯利亚将会为中国提供前所未曾有过的战略纵深,这一纵深的获得,将能够令中国在与俄国的潜在对抗处于优势地位——中国随时可以威胁俄国最为繁华的欧洲所在,而俄国却无法对中国的核心区域形成威胁。

“而且,陛下,既然您已经决定在未来我们将同俄罗斯修复关系,甚至可以在谈判中向其提出,我们可以出兵协助他们,那为什么还要如此短视的索取更多的赔款呢?”

“可是,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我们毕竟把中亚还给了他们!”

尽管现在中亚根本就没有吃进嘴里,而且已经做出了决定,但唐浩然依然感觉极为可惜,有人会提出增加的十亿卢布的赔款,与其说是赔款,倒不如说是不割让中亚的赔偿金。

“陛下,臣以为,咱们不但不能索要什么赔偿金,反倒还应该大方一点……”

注意到陛下的神态,张之洞试着说道。

“即便俄国人希望我们释放战俘,以镇压国内的叛乱分子,而且咱们也确实打算这么做,那为什么不能把缴获他们的武器,再还给他们,反正现在的军队也不差那么点武器,毕竟将来军队总归是在裁军的……”

张之洞倒了说了一句实话,军队不差那些破铜烂铁,这支规模已经膨胀到近四百万人的军队,在战争结束之后,总会进行大规模的裁军,裁军之后势必也将会剩余大量的武器,那些俄国武器自然也就没人能看得上了。

“……所以,臣觉得,我们大可以大方一些,把缴获的武器都归还给他们,这也算是我们表达诚意的一种方式!毕竟从古至今雪中送炭者极少!”

“这很好!”

诧异的看着张之洞,似乎是在为他的这个建议而惊讶,唐浩然突然笑道。

“香涛,你这个建议提得很好,我看不但缴获的武器可以归还给他们,我们还可以批准一笔对俄国的专门贷款,毕竟这可是一百多万军队,即便是米哈伊尔得到德国的帮助,他们也无法为这支军团提供足够的后勤支持,所以呢?”

话声略微一顿,唐浩然又接着说道。

“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后勤支持,一百多万军队啊!足够我们把这场战争中的剩余物资消耗个差不多了……”

战争剩余物资,这是任何一场战争都无法回避的,而现在,这些原本将会以极为廉价的价格处理的剩余物资却可以卖个高价,既处理了这些物资,又能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当然,更重要的这将会开户中俄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一亿元!”

吐出这个字眼,唐浩然用极为平静的语气说道。

“我看在赔款问题上不需要太过于坚持,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亿元的信用贷款,用于购买我们的商品,用于保障军队的作战,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再提供一亿,当然,这些贷款只能用于购买我们的商品!”

第338章伦敦的决断(为新书求支持)

(新书艰难!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伦敦的冬天是阴冷的,大雾终日笼罩着伦敦,在那大雾之中,人与车似鬼魂一般,只能听到电车的叮叮声还有马车的马蹄的哒哒声,在这个时候,是交通意外最常发生的时候,也正因如此,路人们总会尽可能的靠近街边行走,而在街边,背着包的卖报人则在那里大声疾喊着。

“看报,看报,最新德奥联军占领明斯克,乌克兰独立运动遭受重创……”

“看报,中俄两国在柏林进行秘密谈判……”

卖报人的喊声穿透了浓雾,在空气中回荡着,一些关心时局的路人买过报纸,在公共电车的的站台处等待着电车的时候,看着报纸,在报纸上一些评论人指责中国背弃了英国,这引起了一些人的同感,在他们放声咒骂着中国人的时候,电车来了,人们迅速的登上电车,显然忘记了这电车是由中国生产的。

实际上在过去的多年间,来自东北的工业品在大英帝国所倡导的自由贸易下,进入了英国、进入了欧洲,不仅仅只有廉价的玩具、服装、电灯、铅笔以及粗呢,当然还有诸如电车、地铁之类的现代化工业产品。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对于许多英国人而言,中国依然是那个愚昧的、落后的,甚至可以说野蛮的东方国家,至于那些中国商品,也仅只是廉价罢了,他们甚至并不关心商品来自什么地方,相比于其出产地,对于英国的中下阶层平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价格。

平民们可以不关心中国,但是政治家们却不能忽视中国,准确的来说,是中国的变化,中国的变化正在影响着英国在亚洲的战略部署,在最近一段时间,各国的外交官注意到,唐宁街有关中国的消息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所谓的小道消息,而有时候,一些小道消息,实际上正是政治家们透露出去的,希望让对方听到的。在国际外交事务上这种“小道消息”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很多时候,一些大事件,正是由这些小道消息所左右的。

而对于身为殖民地大臣的张伯伦来说,现在,一个在伦敦外交界传播的小道消息,正在困扰着他,或者说困扰着英国。

“……这个消息表明,中国人已经希望不再与我们在菲律宾的问题上达成任何共识,在中国大使馆的招待宴会上,他们的大使曾在私下里询问,能否向我们的海峡殖民地派出官员学习殖民治理经验,他很隐约的透露出一个消息,现在,他们的皇帝陛下已经开始挑选菲律宾总督了……”

在对待菲律宾的问题上,英国的态度一直都非常明确,他们希望菲律宾独立或者由多国进行托管,这显然是违背中国利益的,但是张伯伦以及伦敦都曾自信的以为,中国人一定会同意,至少中国人会同意菲律宾独立,而不是吞并菲律宾,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中国非但没有同意英国这个看似“合理”的要求,反而借“菲律宾是俄罗斯殖民地”的借口为由“不谋求现况的改变”。

换句话来说,作为俄罗斯国土一部分的日本将会作为国土并入中国,至于作为俄罗斯殖民地的菲律宾,自然也将成为中国殖民地。

这也意味着,在菲律宾问题上,中国人完全没有考虑到英国的立场,对于英国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远东的平衡,他们并不需要中国过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