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439章

帝国的朝阳-第439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这个时候东北军一直以来强制性的文化扫盲派上了用场,至少所有士兵都不需要让他人代笔填写的保险单和代写遗嘱。

准备工作,从凌晨一直进行到清晨,在温暖的阳光普照的大地的时候,原本寂静的战壕里,沸腾了起来。

“架好梯子!所有人准备!”

在前线地战壕之中,随着士官和军官地命令声的响起。已经按耐不住心底兴奋之情的士兵们,便架着木梯依靠在战壕边。

深达两米的战壕必须要借用梯子才能上去。在进攻的命令下达下来之后,已经苦等数月士兵们明白他们的假日结束了。

战斗即将打响!

没有任何人感觉到恐惧,这似乎是他们期待已久的事情,现在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击败俄罗斯军队,已经不再有其他的目标。

“呼……呼……”

张作霖大口的喘着气,他的呼吸变成吸气,他不断地大口吸着气,以让自己冷静一下,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会去笑话他的紧张。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很紧张,他看了一下身边的战友,他知道,在战斗之后他身边必定会失去一些人,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这也有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战斗。

“上刺刀!”

在紧张的气氛中,战壕里想起了军官们的嘶吼声,军官们的声音显得有些嘶哑,但却压抑者些许兴奋。

战壕中来自两个师的两个步兵营的千余名士兵们,一听到命令便纷纷给步枪装上刺刀。一时间深达两米的战壕响彻着刺刀安装时金属撞击声。

装好刺刀之后,士兵们便据着步枪站在那里,每一名暂时的神情都显得有些焦急,那怀揣着兴奋的期待之中又参杂着恐惧的眼神,他们仰视着地战壕胸墙,对于他们而言,这将是两个月以来,他们第一次跳出这条深达两米的战壕,第一次看向对面的敌军阵地,第一次向俄军的阵地起进攻。

7时25分

第一个命令下达了。

“各炮装弹!”

这是********集团军下达的第一个命令,这次下达给炮兵部队的命令,集团军所属600多门野战炮野炮以及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迅撤除了火炮伪装网。炮手们纷纷摇起了炮身。装填手将第一波炮弹推进炮膛关闭了炮闩,瞄准手按事先赋与的诸元将炮口定位。

7时30分,分针与秒针成直线的瞬间,司令部的通讯指挥官对着电话送话器下达了命令。命令就是两个字:

“暴风三!”

感觉呼吸越来越紧张的张作霖,看着顶上地蓝天,现在他已经不需要再想象着战壕胸墙外是什么模样……是不是一片碧绿地青草地或是被炸翻的布满杂草地土地。

不久之外他就可以真切的看到一直想像着的景色了。这时张作霖突然想到自己好像在遗嘱里还落下一个没有交代的事。而且这件事似乎还是件大事!

“长官那个……现在还能不能修改遗书!我还有一些遗漏……”

不等她的话说完,张作霖的话声就被一阵怪异的声响所打断,

“嗖……”

头顶上传来了密集的有些奇怪的声音。听起来像尖锐的风哨是炮弹的破突声!那是成千上万发炮弹才能发出的呼啸声!

即便是暴风雪的狂吼,也无法与之相比!

战斗打响了!

历史应该记住这一时刻,公元一千九百零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大连时间七时三十分,终过两个半月的等待之后,东北军吹响了进军西伯利亚的号角。

不应该说是收复故土地号角,这里绝不是俄国人的土地,而中国的,中国的故土!

也不是什么蒙古人“馈赠”,什么满足人的“嫁妆”,而是真真切切的中国故土,早在汉代,这里便为汉军所征服,即便是在明朝,也曾在这里设立卫所,这是中国的故土!

绝不是什么异族的“馈赠”或者“嫁妆”,那不过是一些不孝子孙的言语罢了,实际上,正是那些人将这篇数千年前既属于中国的土地割让给了俄罗斯,现在这群汉唐宋明中华文明的继承人,将要用自己的鲜血生命去收复曾经的故土。

如果好端端一个异常平静的早晨突然间发生了地震,海啸,雷劈电掣,山塌雪崩,江倾湖涸那场景一定是既惊骇又好看。

破坏在自然界的表现为天灾。在人类则表现为战争。不论承认与否自打猿猴变为我们的远祖和平,仅是历史餐桌上一道奢侈地珍肴,战争倒成了伴随人类生存展的家常便饭。自然与社会的共通处是分娩伴随剧痛,毁灭孕育新生。无论是释放毁灭或是创造世界,便会兀立起一个陌生和鲜亮的崭新。引进了现代科技的杀戳机器的战争。肯定比自然界的再造更惊骇更好看更残酷更精彩。

“嗖!……”

听着头顶高飞过几乎是在撕破天地不断挤压着空气而生的巨大的憾动人心的声响。已经逃离观察哨的伊万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置身于森林之中,他根本就看不到天空中异样,实际上,即便是炮弹从他的头顶飞过,他也根本看不到炮弹的影子。

在阿历克西的鼓动下,伊万和他的战友们并没有向后方发出信号,而是选择了逃离,逃离这片战场。

“或许这样真得能保住性命吧!”

伊万在心里这么想着,如果说先前他还有一些怀疑,或者担心,那么现在听着空气中炮弹发出的呼啸声,他反而相信了阿列克西的判断,他相信中国人一定会把阵地夷为平地!

至少现在在这里好像很安全,不用担心中国人的炮弹,再走一个小时,他们就能离开这片沙场。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接连不断有些沉闷的轰爆声,一时间似乎整个世界都在摇晃起来,甚至于是连同置身于森林之中的伊万等人都可以隐隐感觉到炮击带来的地动山摇。感觉到大地在颤抖,

“装弹!”

刚刚打出第一轮炮弹打出之后。参谋部直属攻城炮兵团营的阵地上响起炮长们的大声呼喊。平摆在轨道上的炮弹,随后被弹药手滚动到扬弹吊架的下方。数百公斤重的炮弹被钢钳卡住,操作起重吊索地弹药手立即快拉动钢链吊索,沉重的炮弹立即被升吊起来,数秒后被吊至装弹滑车上,随即立即转动扬弹吊架将炮弹置于装弹滑车上。这时魁梧壮实的装填手立即在战友的帮助下用送弹杆将炮弹推入摇平的305毫米重型攻城炮的炮膛。

随即发射药包也被装入了炮膛之中,整个装弹过程像过去的训练以及作战中一样,在一分钟内完成。在装弹完成后。短粗的炮身再一次被摇起直指着有些阴沉的天空。

“放!”

随着攻城炮营营长的一声令下,攻城炮炮兵阵地上的动静很难形容,好像整个天地变成了一面大鼓,有无数把大锤在上面不停地擂呀,敲呀,只震得炮兵们的耳朵紧绷绷的疼,甚至于连同他们脚下的大地也在急促地颤抖着。

十数发重型榴弹被射出去之后,他们在空中连成一片密不透风的巨响,夹带着炮弹划空的尖啸,朝着目标飞去。

用攻城炮发起炮击,这也许有些杀鸡用牛刀,毕竟在他们面前,并不是坚固的要塞,而是土木构成的野战公事,但却足以体现出军队的决心。

此时俄军地前沿阵地完全被一簇簇、一朵朵白色地爆烟和桔红色的火光所笼罩着,当这一批炮弹带刺耳地呼啸落入俄军前沿阵地的时候,在气球上的炮兵观察员们可以看到俄军阵地前沿升腾起的十几团巨大的由爆烟和死亡的火光组成的烟云,急剧扩张的烟云直冲云霄达数百米,在烟云中被炸起的碎尸残骸几乎被抛至数百米之外,被炮弹击中的俄军战壕随之垮塌。

在这猛烈的炮击中,一个排,甚至半个连的俄军官兵,都死在重榴弹的轰击下,

这种炮弹原本是用来攻击数公里外的敌军堡垒、要塞,而现在却被用于对步兵的攻击,在其爆半径60米内的一切目标都会被摧毁,即便是杀伤半径内敌军未被高的钢铁破片杀死,强烈的冲击波也足以震伤他们的内脏使其失去战斗力,甚至会震碎他们的内脏,令其外表没有一丝伤口就悄然死去。

刚刚起床正准备着享用早餐的库罗帕特金,依然咋如往常一样坐在餐桌边,他不过事刚来得及喝一口牛奶,早餐便被打断了。

他的侍从参谋闯了进来,神色慌张地说道:

“阁下,中国人开始进攻了!他们发射的炮弹覆盖了前线每一寸土地。”

“哦!”

在惊讶之余,库罗帕特金只是惊讶的应了一声,就像是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似的,现在她再也不需要去考虑,中国人什么时候与什么地点发起进攻了。

吃了一口面包,又喝了一口牛奶,最后他才慢声细语的说道,

“他们终于进攻了?这样很好!现在把我们的部队增援上去就行了!至于其他,一切交给上帝!”

第231章观察员(求月票)

一场大雨过后,森林里便积起一层乳白色的浓雾,稀落的枪声在浓雾里回荡着,那枪声显得有些沉闷,可却让这片森林显露出其蕴藏的危险。

战斗在继续,在过去的几天中,进攻与防御在这片土地上演着,无论是进攻也好,防御也罢,对于中国以及俄罗斯军队而言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东北军在进攻,同样也在防御。作为防御者的俄罗斯人,他们同样也会于局部发起反攻。

中俄双方近百万军队,在后贝加尔的山林,原野中激战,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会战,也正因如此,她才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吸引着全世界的军人,每一个人都很清楚,相比于南非的布尔战争,无论是,东北军也好,俄罗斯军队也罢,他们都会投入最精锐的部队以及最精良的装备,当然还有最现代化的军事战术你某球,这场规模庞大的会战的胜利!

刚一走出帐蓬,穿着一身北洋军少将军装的段琪瑞,便和平常一样,在东北军的阵地上走来走去,这会威廉、福克斯等人都还没有醒过来。

作为北洋陆军第六镇统领的段琪瑞是被李鸿章派到东北军终出任军事观察员,尽管心中有万般不愿,可他除去服从之外,根本就别无选择。

现在的北洋陆军绝不同于当年的淮军勇营,经过十年的操办,现在北洋陆军早已经改变了当年淮军兵为将有的局面,即便是作为一镇统领,面对一纸调令段祺瑞也只有服从,就像他从浙江新军调往北洋陆军中一样。

不过这一趟东北之行,却也让段祺瑞长个见识,总算是让他明白了,东北军到底强在什么地方?

前方数百米外的战壕上,好像在冒着烟,穿着黑色军装的的东北军士兵,伸直身子,沿着战壕走来走去,有些地方,夜间篝火有的甚至还没熄灭,四周一片静寂,可是这种静寂只不过持续一会罢了,很快的,这些东北军士兵就会在机枪密集火力的掩护下发起一次进攻。

相比于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火力是东北军最大的优势,轻重机枪以及迫击炮构成了东北军的火力支柱,在之前的战斗中,段祺瑞曾亲眼目睹过一个团的东北军是如何压着一个师的俄军打,他们凭借的就是强大的火力,压制的俄军根本抬不起来头。

“段将军,你起来的很早啊!”

东条教看到段琪瑞时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两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偶尔会在一起畅淡军事和东方文明,甚至让他生出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在东条教看来段祺瑞,无疑是一名标准的军人,但同时他还是一名文人,两人在一起畅谈的并不仅仅只是中国问题,更多的是讨论东方文明,讨论东方文明如何在西洋文明入侵之时传承下去。

当然两个人还会讨论中国的统一问题,尽管段祺瑞是北洋陆军的将军,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东北军的称赞,一旦东北军挥师南下,即便是北洋陆军已无法阻挡东北军的进攻!

在中国,又有谁能阻挡东北军呢?

如果说当初李鸿章派段祺瑞等人来东北,是作为军事观察员直观地了解东北军的实力!那么段祺瑞,无疑是称职的,他充分了解到东北军的实力。

但也正因如此,对东北军的了解,使得他清醒的认识到一个事实……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军队可以阻挡东北军!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在战争爆发两个月后,东北军就动员了近200万军队,而相应的东北却只有3000余万人口。

相比之下,北洋又能动员多少军队呢?更何况东北军还有技术装备上的优势,当然还有训练上的优势。

也正因如此,段祺瑞才会承认未来统一中国的将是东北军,而非看似兵强马壮的北洋。

“枪炮将酣,无心安眠啊!”

话时段琪瑞又看了看那些正抓住着木箱中米饭吃食东北军士兵,他们大口的吃着米饭,吃着肉块儿,即便是在前线,后勤部门,依然尽可能的保障着士兵们的供应。

一场酣战即将在今天打响。

“听闻段将军将于近期回天津的北洋参谋部任次长一职,实是可喜可贺啊!”

东条教盯视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