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349章

帝国的朝阳-第349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座气势壮观的海军部大楼,对于初建的东北海军而言,似乎有些太大了,以至于绝大多数房间都处于空置中,毕竟还没有那么多机构充斥其中——海军的基础委实太过薄弱了,但宏大的建筑,往往又带着其它的意味,比如其象征着海军的野心。

“哎呀,这可是花费了400万元的野心啊……”

踩在海军部大楼大堂的大理石地板上,瞧着那甚至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的海军部大堂,穿着一袭海军军装,肩佩中校军衔的校官,忍不住出言调笑一声,他的调笑顿时引起身边一群校尉军官的笑声。

400万,这是海军部大楼的造价,几乎相当于半艘“镇海号战斗舰”,对于这些青年军官来说,自然有些抵触这种富丽堂皇的大楼,不过这一群青年校尉军官从刚一进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的笑声,更是让人为之侧目。

正对着大厅的二楼阳台上,几名操着有些生硬的南京官话的军官,更是因为这些青年军官的笑声,而微微皱眉,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极为无礼的表现。

“真是的,他们的什么人?”

真的太无礼了,这里可是海军部!怎么会有这么无礼的家伙。

“米国留学回来的,听说,都是要当舰长的家伙!”

一听这些人讲话,便没有任何意外——他们是穿着中国军装的日裔海军军官,东北海军之所以能够快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多亏了吸收了数百名前日本海军军官,正是在他们的协助下,东北海军才一步步走向正轨。

同样的一幕也存在北洋舰队,不过在北洋舰队中,这些流亡于中国的前日本海军军官更多的充当“洋员”的角色,而在东北海军中,他们却被视为中国人,如果合格的话,即便是委任为舰长亦无妨,事实上,日裔舰长还不少,但被委任的舰长,往往都有一个前提——入籍归化,他们必须加入中国国籍,归化成为中国人,才能出任如舰长这样的重要职务。而作为归化的象征之一,就是放弃日本式的姓氏,改用中国姓氏。

像定海号的姐妹舰,“靖海号”装甲巡洋舰的舰长何原一中校,就是归化和族海军军官,他的日本名叫河原要一。对于日本人而言,这是他们登上军舰的最直接的途径。

但在海军部大楼内却有许多依然保持着日本姓氏的军官,不过作为区别他们并没有佩戴中式军衔,而是佩带文职衔,这意味着他们无法直接指挥舰队,只能作为幕僚参谋使用。这对于渴望海洋的海军军官来说,无疑是极为不妥的,但也正是这种“区别”,促成了大量日裔海军军官的“归化”。

“可不是嘛,尤其是带头的那位中校,他在中国的老师是元帅阁下,在美国的老师就是马汉……”

其中一个人瞧着领头的中校时,那言语中更是酸溜溜的,甚至不无酸楚的说道。

“听说,他很有可能出任济海号装甲巡洋舰的舰长!”

济海号是定海级的三号舰,即将进行海试,从它的命名中,可以看出海军部对于三艘装甲巡洋舰的重视,按照海军处制定的军舰命名规则,主力舰以“海”命名,巡洋舰以“波”命名,至于驱逐舰、雷击舰则以“府”命名,而到了鱼雷艇,他们甚至都没有授名的权利——只有编号。在这种命名规则下,镇海作为战斗舰,自然是名副其实的“海级主力舰”,但“定海级”装甲巡洋舰,却有些名不副实了,尽管是历史遗留问题,但却不能否认,对于现在的东北海军而言,其意味着当仁不让的主力舰。至少在“镇海号”服役之前,“三海”都将是东北海军的主力。

而现在,尽管济海号并未服役,但是其舰长的人选,似乎已经选好了,至少在海军部并不是一个秘密——即使是军队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政治问题需要解决,就像对这些留美学生的安置,就涉及到政治原因。而不可避免的,韩彻的职务任免则又是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政治问题。

“哎呀,这可真是一个幸运的家伙!”

一听到对方来头这么大,其它人无不是连忙改了口。两个老师,一位是知西洋的大学者,当然更重要是他是东北的最高统治者。另一位则是闻名世界的海军谋略家,如何能不让人感叹他的幸运。

当然,这并不是最幸运的事情,对于他来说,真正幸运的是,无论是前者也好,后者也罢,都将有助于其在海军中的发展,对于许多海军军官来说,他无疑是真正的幸运儿,其出身保证了他可以拥有更多的捷径。

“真是幸运啊,如果,他能早几个月回来,没准就会是“镇海舰”的舰长了!”

尽管镇海舰尚未完成舾装,但其舰长已经委任了,至少已经在海军联席会议上通过了,甚至新任舰长,已经率领舰员前往仁川熟悉军舰去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即便了他是元帅的学生,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更重要的一点是,海军是个讲究经验的地方,或许他们老师非常出色,但他毕竟还没有指挥军舰的经验。

“听说“镇海号”已经有了舰长了,韩班长,您……”

对于第一期留美的海军军官们来说,韩彻是他们的班长,即便是现在已经回国了,他们仍然习惯于在美国时的称呼,而共同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注定将是一个团体,只不过与福建以省籍决定团体不同,这个团体是以共同的经历决定的——他们都是商船学员转海军学校学习海军,进而派往美国留学海军。特殊的经历,使得这个团体不同于其它任何一个海军团体。

身边同志的话语,让韩彻只是微微一笑,他一边迈着步子,像是在自己的家中一般,在海军部大楼的走廊内行走着,一边笑着答道。

“无所谓!你们看,这就是海军部,我告诉你们,我压根就没想过“镇海号”,再说,别以为咱们多喝两年洋墨水就可以在这里得瑟,即便是现在给你们一艘巡洋舰,你们能保证称职吗?这座海军部大楼里头,那……”

冲着几名陌生的佩带文职军衔的军官笑点着头,韩彻神情凝重的对身边的朋友们说道,对于现在海军的情况他自然非常清楚,当然也知道同学们都渴望着什么,所以才会说出这番话来提醒他们,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辞。

“你瞧见他们没有,他们可都是老海军,都是在舰上服役十几年的,虽说我们刚一毕业,就在美国的军舰上实习过,可是和他们比,经验和孩子差不多,当舰长?再磨练磨练吧!”

在得知“镇海舰”已经委任舰长之后,心知其原因的韩彻只是在心底暗自一笑,非但没有丝毫恼怒之感,反倒是觉得长松了一口气,作为老师的学生,他自然知道自己于海军中代表着什么,但他了解海军,心知自己现在远不是称职的舰长。

“所以,我想……”

话声稍稍一顿,朝着迎过来的海军部次长一行,韩彻将脸上的笑容一收,轻声说道。

“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

(再见2015,你好,2016。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艳遇不断、事业进步、全家吉祥!顺求!明天加更!)

第133章发展的需要(元旦加更,求月票)

正是午餐时间,气派的餐厅内除了一旁待命的侍从以外,就只有坐在长餐桌两侧身穿海军军服的青年军官们。

餐桌上镶有精致的金色图案,中央点缀着郁金香和黄水仙,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透射出柔和的光芒,营造出温暖而舒适的气氛。而乐队更是于一旁演奏着古典音乐,侍从则不断的端来刚刚烹调好的美味。

这些年青的海军军官们恭坐于餐桌两侧,无不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望着位于席首的大帅时,更是满目的崇拜与景仰之色,拿着刀叉的手,更是轻缓起来,生怕发生一丝声响。

感受着来自这些海军军官们的崇拜,管明棠的心底只是暗自一笑,现在他越来越喜欢这种“笼络”,比如接见陆海军校的优秀学员,相比于什么“天皇御赐军刀”的笼络,他的笼络方式无疑更亲近一些,毕竟他同那些人有着师生之谊。

老师请出色的学生吃顿饭很平常,同样,送给学生们一些礼物,比如送给他们带有“吾誉忠诚”的佩剑,当然也能起到激励做用,这种佩剑与所谓的“天皇御赐军刀”有着异曲同工之用,不过,相比于“天皇”的吝啬,每一次,管明棠都会接见60人,他们都可以获得“忠诚佩剑”,对于军官而言,当然还有在他的家里享用家宴的机会。

仅仅只是一顿饭、一把剑,收获的是什么呢?

是忠诚!是崇拜!

而这,正是唐浩然所需要的,正如同现在,他邀请韩彻一众留美归国回来的学生们来到家中用餐一样,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尽管总督府中有比这更大、更气派的餐厅,但是其远没有家宴传送的信号更为直接,这会令其感受到唐浩然对他们的重视以及欣赏。

“韩彻,这次你们回来的时间有些不凑巧,“镇海”舰上该安置的岗位已经被安置的差不多了,不过,我已经授意海军部那边,一定要发挥你们的作用,毕竟……”

悬着刀叉,唐浩然的话声一顿,看着坐在身边韩彻解释道。

“毕竟,你们是我们派出的第一批海军留学生,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用起来!”

其实,不用多费心思,唐浩然隐约的能够猜出来,海军部那边为什么会这么快的便把诸如“镇海”等舰的主官和主要岗位悉数委任,这是为了避免如韩彻等人回来之后,被立即委任重要岗位,尤其是韩彻,海军部对刚刚毕业的他不甚放心,但却又忌讳他是自己的学生,所以才通过抢先委任的方式;从而令唐浩然中无法直接推荐,至于其它人,同样也是如此。

“谢谢老师的栽培与信任!”

韩彻先是以学生的身份道着谢,随后又接着说道。

“不过,在回国前,我已经考虑的非常清楚,回国后,我并不准备第一时间上舰任职……”

韩彻的回答让唐浩然的眉头微微一跳,有些不解的看着他。

“校长,我们也无意上舰!”

就在这时,又有几人附和着。

难道这是逼宫?是为了表示对海军部的不满。

瞧着那些看着自己的青年军官,唐浩然从他们的脸色中看出这绝不是逼宫。显然他们也许有其它的想法,

“哦,那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听听!”

放下手的刀叉,唐浩然用餐巾轻拭了下嘴角,之所以会上西餐是因为海军的餐饮习惯,完全习自英国的海军,保留着正餐食用西餐的习惯,这是从海军军官学校起就必须养成的习惯,即便是在舰上也是如此,而且不论寒暑用餐时需要穿上外套、并且按照英式餐桌礼仪用餐。为了照顾这一习惯,这次招待他们的午餐,自然也换成了西餐。

“老师。”

作为唐浩然于同文馆中任教时的学生,这直接决定了韩彻与其它人的不同,而这种称谓原本于东北系中,就是极为罕见的称谓,或许如东北陆海军学校、大学、行政学校里的学生都可以称唐浩然为校长,但那个校长更多的只是维系着双方的师生之谊,令唐浩然对其有师长之名,而真正有师长之实的,却不过只有区区数十人罢了。

“现在虽说表面上,海军是官佐不足,但实际上是经验不足,这不是短期内能够弥补的,目前海军之所以大造训练舰,就是为了让军官、水兵获取海上经验,为下一步舰队的扩充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提及这一点时,韩彻不禁朝着唐浩然看去,无论早“寓兵于渔”亦或是“寓兵于商”都不远不及“寓兵于舰”,前两者只有预备之用,而后两者却可以随时补充上舰,东北海军拥有六万余吨训练舰以及近万名在训官兵,或许这些官兵操作的是“武装商船”级别的训练舰,但相比于征召商渔船船员,他们却接受着极为严格的海军训练,随时都可以补充舰队,只需经过短期磨合后,就可以立即操作战舰投入海战。这恰恰是前两者所不具备的,而这种“寓兵于舰”的方法,正是老师提出的。

也正因如此,在外人看来或许东北海军不值一提,即便是在“镇海号”战斗舰服役之后,其仍然不值一提,但实际上,现在东北海军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北洋——软实力上,已经超过了建立十余年的北洋舰队,只不过,这一点很少有人注意到,现在,东北海军所需要只是军舰,只要有军舰,东北海军随时可以扩充为比北洋舰队更为庞大的舰队。

不过,在韩彻看来,这支海军仍然有其不足,或者说软肋。

“但是,也许是因为舰上人员经验不足的关系,目前训练舰队的训练,往往是以黄海为主,只有极少数舰队曾深入太平洋或南洋,相比之下,现在北洋舰队的远洋经验反倒更丰富。”

这是北洋多年来的习惯,夏秋部署于北方,冬春下南香港、广东,而东北海军虽曾远渡夏威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