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330章

帝国的朝阳-第330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什么时候,威廉?史司走了过来,精亮的泛蓝的眸子里,闪着一种工程师特有的执着与精明,此时他满面笑容地说道:

“恭喜史先生……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马到功成,居功至伟啊!”

那生硬的汉语从史司的口中道时,并不显得唐突,不过让史腾阁好奇的是,他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但史司的祝贺还是让史腾阁谦逊地说道:

“史司先生这话折煞我了。若论功,首推然帅高瞻远瞩,谋定造船基业,方才有今日造船之成;二者,则仰仗全厂上下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之力再。三者,若论功,史司先生设计的“镇海级”那才是真正的功劳呢!等到“镇海级”下水之后,谁还会记得“平波”?”

显然,对于东方式的客气史司依然还是有些不甚适应,不过对于他人的夸奖,他却能够立即接受,只听他笑着说道:

“哎呀,若非是史先生的全力支持,“镇海级”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提上建造日程!”

这倒也是实话,从“镇海级”方案的拿出,再到具体设计上,都得到了史腾阁的全力相助,不过他并没有自大到以为那完全是自己的功劳。

“只是略尽薄力罢了……”

史腾阁摇摇头,看着史司说道。

“说到底,还是你的设计更出色,要不然又怎么可能说服海军接受它呢?”

史司笑着说道:

“您太过自谦了,如果没有你要求进行火炮测试,海军又怎么可能接受我的方案。”

即便是现在,在“镇海级”的方案得到批准,甚至已经铺设龙骨之后,史司依然觉得其通过的有些“侥幸”,何止是“侥幸”根本就是超出意料,甚至他还额外的准备了另一个方案,一个比较传统,易于被海军接受的方案。

不过在那一过程中,先是史腾阁要求用从英国购进的12英寸舰炮进行打靶试验,以验证“北洋渗碳钢”对12英寸穿甲弹的防御能力,后来,又是其提出的舰队航速协调等问题,总之,若是没有史腾阁,至少就没有现在的“镇海级”。

“现在“镇海”的情况如何?”

史腾阁作了一个“请”的手势,二人一同走下了那块巨大的海边礁石,往滩头上走去。

“一句话——进展顺利。”

史司颇为得意的说道。

“就像我刚开始说的那样,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以及技工,所欠缺的仅仅只是实际建造战斗舰的经验,现在正是取得经验的时候……”

“可不仅仅只是经验啊!”

史腾阁皱了皱眉,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

“建造战斗舰绝没有那么简单,毕竟其是全世界最为复杂的机器,要是不难,这全世界又岂会仅有几个列强可以建造战斗舰。”

“那是因为,除了几个列强其它国家,要么是没钱,要么是没有相应的船厂和设备,而这两样,中国都有!”

接着,史司苦笑了一下说道。

“说到底,海军比拼的与其说是军舰,倒不如说就是钱!每一个意欲进军海洋的国家,首先都必须要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拿得出这么多钱来建设海军,你知道建造一艘战斗舰需要800万左右,可知道在其服役期,需要花费多少钱吗?”

二人走到一处没人的地方,史司颇为感慨的伸出了一个手指头来。

史腾阁望着史司,不无谨慎地说道。

“1000万元?”

史司点点头,朝着海上看了一眼。

“而且只多不少,也正因如此,即便是以德国的财力,亦无力维持一支庞大的舰队,因为维持舰队实在是太过费钱!”

“费钱也要办啊,毕竟对中国来说威胁来自于海上。”

史腾阁朝着远处看了一眼。

“是要办,但东北的财力却限制了海军的发展。”

咬了下嘴唇,史司停下脚步,往西南方向望去。

“以东北当前的财力,维持一支巡洋舰队已经颇为勉强了,如果再加大海军投资的话,恐怕将不利于东北的发展。而东北所需要的是一支能够与俄国对抗的舰队,这显然不太现实,至少在东北统一全中国之前,建立一支这样的舰队,几乎没有一丝可能!”

史腾阁听罢,身体不由一凛。他知道,史司说的是事实,事实就是东北没有钱去建立并且维持一支那样的大舰队,以一地而敌一国?有可能吗?

“相比之下,现在北洋海军凭借之前的借款,迅速膨胀为一支足以让任何西洋国家为之侧目的庞大舰队,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看似庞大的北洋舰队很有可能会成为李鸿章的累赘,甚至可能会拖垮他们。”

军备建设从来都是如此,英国固然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舰队,但是其代价却是其陆军的弱小,甚至不值一提,而作为岛国的现实,却使得英国仅只需要依靠海军舰队就可以保护其安全,而放之于其它国家,却又不得不去考虑其所面临的陆上威胁,陆军与海军,总要做出一个选择。

“嗯,确实是这样,仅只是依靠直隶去养活北洋舰队,不光是窟窿大,就算是改革了地税,有了钱,北洋那边也休想松口气。”

史腾阁轻叹道,

“大家都觉得北洋舰队太过强大了,可却没想到相比于直隶的经济能力,其实在是太过庞大了,庞大到会拖累直隶,这能不耽误事吗?有时候,海军的规模太大了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财力是决定一切的基础,无论是当年的统监府也好,亦或是现在的总督府也罢,无不是通过谋求财力基础,作为万业之基,正是得益于充足的财力,然帅才能练出一支精兵。但尽管如此,东北依然谨慎的将陆海军的规模控制合理的范围之内,就像是镇海舰,即便是其服役了,也不会对经济造成压力,三年后,东北的财力足以维持一支相对强大,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挑战北洋的巡洋舰队。

而相比之下,北洋舰队是否会成为直隶的累赘呢?

这谁也说不好,毕竟,现在在一群日本幕僚的帮助下,直隶三省以及两广正在进行土地林野调查,待将进一步的地税改革之后,勉强应该能够维持北洋舰队的运行吧!至于这几年,北洋那边不是加了税了嘛!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关内又有那个省没有以新政的名义加税?

“哎,自扫门前雪吧!北洋会怎么样,与咱们无关哪!”

史腾阁长叹了一声,随即问道,

“如果“镇海舰”完工的话,你下一步做何打算?”

史腾阁清楚,史司绝不会把目标止于“镇海舰”,其肯定还会有相应的下文。

“如果到时候,条件允许的话,我想我会在“镇海舰”的基础上,设计一型更强大战斗舰,“镇海舰”……嗯,怎么说呢,在某些方面,它确实颠覆了以往的战斗舰,可以说,与以往任何一艘战斗舰都不一样,但是他还是有些一不足之处。”

话声稍稍一顿,史司看着史腾阁说道。

“比如说,它的动力,我认为,如果能用蒸汽轮机的话,它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海军肯定不会同意,毕竟现在海军希望更稳妥一些!”

何止是海军,若是“镇海舰”用蒸汽轮机,史腾阁估计都会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毕竟蒸汽轮机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而“镇海舰”毕竟是中国的第一艘战斗舰,用技术上成熟的蒸汽机无疑更合适,也更加稳妥。

“我明折,现在不成熟,不代表三年后不是?我说的是以后!是将来……”

史司笑了笑,相比于技术上的激进,他同样选择了更稳妥也是相对保守的三胀式蒸气机。

“将来除了改用性能更出色的蒸汽轮机之外,我觉得它的火力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基础,毕竟不过,现在我的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毕竟又给他增加了一寸厚的装甲……”

“嗯,现在谨慎一些的好,等将来“镇海号”下水之后,再根据实际使用进行改进设计,是比较妥当的。”

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之后,史腾阁瞧了瞧天色,突然笑了起来。

“史司,后天就是圣诞节了,怎么样?你一个人在这里准备怎么过?如果不嫌弃的话,我邀请你到我那,可以吗?”

像是担心对方拒绝似的,史腾阁又强调道。

“我坚持!”

坚持的邀请是对朋友的邀请,而其中未尝没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意。

第112章公士(求月票)

12月24日夜幕降临,圣诞前夕的“平安夜”到了。

在公司职员聚居的社区内这会更是灯火通明,而在不少职员尤其是欧裔雇员的住所大门正中悬挂着用松枝和冬青枝编织的花环,上面镶着用彩纸剪贴的英文“圣诞快乐”,挂满了松果、小铃铛和用棉絮制作的雪花。

对于那些欧裔职员来说,圣诞节无疑是一年之中最为盛大的节目,其重要性不亚于中国人的春节,在他们的客厅里,壁炉和窗台上都燃起了蜡烛,圣诞树被妆扮得五彩缤纷,烛光和金银星交相辉映,树枝上挂满了苹果、糖果、圣诞贺卡和包装精美的小礼物。

那看似空荡荡的房子在这一天突然变得热闹,充满了童话色彩,当信徒们一年一度纪念耶稣的诞辰之时,他们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

结束了教堂里的仪式之后,林若成便携着家人一同回家度这个“平安夜”,尽管他是中国人,但他同样也是一名教徒,而且是一种极为虔诚的教徒,实际上教徒在国内并不少见,当然这些教徒之中可谓是良莠不齐,有些人只是庇于教会,而不是真正信教,但是林若成却是一个真正的教徒,而且他还是出自教会学校,成年后没有成为牧师已经算是颇为罕见了。

餐厅里,雪白的桌布上燃起了过节才用的银制烛台,布好了全副餐具,摆上了形形色色的糕点、糖果和水果,以及圣诞节必备的美酒——那是产自吉林葡萄酒,是用长白山山葡萄酿制而成,早在统监府时期,便由公司于鸭绿江的林场中设立了酒场,其葡萄糖直到今年方才大量上市,口味非常独特,因被用作总督府的宴会用酒,在东三省颇受推崇。

通红的干红葡萄酒倒入酒杯之后,圣诞晚餐就要开始了。

林若成和家人坐在餐桌旁。今天他身穿在最重要场合才穿的礼服,精心修剪了胡须,整个人更是神采奕奕的,神情中更是隐隐得意一丝得意,更多的却是如愿以尝神色。对于年近五十的林若成来说,年年圣诞,唯独有今年是他最愉快、最难忘的一次。

在圣诞前夕,总督府中的官员向他传达了一个消息——他意外地从获知得到自己将要荣任“公士”的喜讯,这是总督大人送给他的最好的节日礼物。也将是他人生旅程中最为光辉的顶点,实在太值得庆祝了。获得了这项荣誉,将会给他增添一道耀眼的光环。

当年少小离家在“洋人院”里长大的少年在须发皆白之后,如今终于事业有成,总算没有辱没祖先,几十年的操劳,总算是有所回报,就任了这一职位,享有“公士”这一称号,尽管更多的只是“荣誉称号”。但却标志着他在大连就不再只是一位治病救人的医生,也不是一位皓首穷经的学者,或者说是一位无职无权的民间绅士,而正式成为一位“官员”了,尽管只是“公正之士”,是总督府设立的一种低等职务,而且还是不领薪俸的。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也已经是出人头地,拥有了堂而皇之地参与政治的权利,他长期以来那种骚动于心,难以压抑的强烈渴望终于得以实现。

而拥有了这一地位,多年来一直被喊作“假洋鬼子”的他才第一次感到在险恶的人生旅途之中自身和他的家庭有了安全感,至少可以更有力地保护他的家人了——“公士”是秦、汉二十等爵制中的第一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并不是单纯官员,毕竟“公士”享有监督官员、监督行政的权力,即便在西方这是贵族方才拥有的权力。

甚至于报纸上看来,“公士”在某种意义上,不亚于“贵族”重临,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公士”并不是世袭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这一“荣誉名衔”的渴求。而林若成同样也是渴求“荣誉名衔”的“社会贤达”中的一员,此时,确认了这一消息,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浸润着林若成这位大连西医院院长的心,美酒还未沾唇他已经微微地醉了,脸颊泛起红晕。

“感谢仁慈的主在过去的一年里赐给我们的恩宠,感谢主赐予我们食物,感谢主……”

带领着家人,在用餐前,依如过去一般,林若成祈祷着,他的声音有些激动,缓声表述着他对主的崇敬和感激,他并没有一个字说到主给予他个人的恩赐,而一切却都包含在其中了,当祈祷结束之后,那一声“阿门”之后,他端起斟满红酒的酒杯,动情的看着说道。

“此时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这里我只想说,祝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在这一声祝福中,林若成饮下那杯醇厚香甜的红酒,那双被层层皱纹包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