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298章

帝国的朝阳-第298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史司的这个建议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且不说舰政处那边的争持,就是海军自己内部也有几种声音,一种是既然技术上允许,那就应该建造,一种是造主力舰太自不量力了,还有一种就是认为应该购买一艘主力舰,以增加海军的力量。

一个建议搅得大家都不得安生,最终现在三个人都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前,等待着自己的拍板,可是如何选择呢?

无论是造与不造或是购买,都有各自的理由与依据,站在海军的角度,自然是希望购买,就如同容尚谦这位海军处长一般,而在技术方面却产生了分歧,一个认为技术条件成熟,一个认为技术不成熟。

如何选择呢?

这是一个问题,若是以唐浩然的本意来说,他自然希望中国能够实现战列舰的自造,毕竟作为一个大国,战列舰不可能依靠购买,更何况在这个时代,战列舰是所有战舰中最具威慑力也是最为复杂的,对于建造条件的要求无疑也是最为严苛的,同时对于武备、装甲、动力装置、船体等分系统的设计制造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也有着极高要求。要判断一个国家造船工业乃至综合国力的真实水平,那么考察战列舰的建造情况足一个非常直观和极具权威性的方法。

如果东北能够建成战划舰,那么无疑将会向外人“说明”,东北实业的强大,并以此提醒关内的人们,谁才是未来中国的希望,政治上的声誉无疑是极为诱人的,尤其是对于唐浩然这个并不怎么讨传统士林喜欢的的“乱臣贼子”来说更是如此。

但真的有这个实力吗?

“我们真的能这个能力吗?”

转过身,停下脚步的唐浩然将视线投史司,投向这个已经可以用生硬的中文进行简单对话的德国工程师。

“元帅阁下!”

元帅的询问让史司的心底只是一阵激动,他知道眼前的元帅同样心动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剩下的问题只是说服他,说服他相信这个选择没有任何错误,于是他深吸一口气,以按下心底的激动。

“元帅阁下对西洋的了解是众所周知的,那想来元帅阁下一定知道,在半个世纪前,普鲁士的几乎没有海军,甚至在战争期间,弱小的不值一提的海军,只能龟缩于港口中,就连同商船队也是如此!”

出人意料的是,史司并没有直接回答唐浩然的问题,反倒是给其上起了历史课来,可实际上唐浩然却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了解德国,所谓的“西洋通”不过只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剽窃后世的成果罢了,可稍微一想,也知道那会德国的海军并不强大,德国的公海舰队那可是二世皇帝的事情,好像就是现在这会才开始崛起的吧。于是只能默默的点点头。

“1848的“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中,当时的普鲁士海军的力量就极为薄弱,在那场战争中原为丹麦领地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想要并入德意志联邦,而作为波罗的海主要海军强国的丹麦海军,因此封锁德意志北部与波罗的海沿岸的所有海上贸易,此时英国与荷兰宣布保持中立,奥地利海军远在地中海无法驰援,德意志联邦本身没有海军,德北的海上贸易完全停顿。1850年战争结束,获胜的丹麦海恢复了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区的统治……”

德国的历史瞧着似乎与中国有些相似,听他这么一说,唐浩然倒是找到了与中国的共通之处。

“战争的教训是痛苦的,这时德意志各邦终於觉得有必要建立一支自己的海军,於是法兰克福国民大会授权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表弟艾伯特亲王建立“德意志皇家舰队”,当时德国的造舰工业还很弱,船舰主要是向英国订造,人员训练也很差,常常发生海难造成不少悲剧,不过这至少开始了德国的海军之路……”

似乎与这正是后进海军的道路,战争的教训使得一个大陆国家开始走向海洋,史司的“历史课”让唐浩然意识到,历史上曾经被行英国人视为眼中钉的德国海军,原来也只是一个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的“婴儿”,甚至直到现在,也谈不上强者。

“在普法前夕,针对自身海军力量薄弱的缺陷,普鲁士政府一直热衷于海军的扩充。然而当时,普鲁士的造舰工业发展落后,海军装备的主要军舰大都依赖从国外定制,这对于新生的德意志帝国而言无疑是不可接受的,为此德国海军部曾与伏尔铿公司商谈有关自行建造铁甲舰的事宜。但是在当时的德国,此事对多数人而言风险无疑太大,使得谈判处于停滞状态。”

史司提级德国的历史时,无论是唐浩然也好,还是之前持反对意见的史腾阁也罢,即便是主张购舰的容尚谦也同样处于沉思中。

“确实,反对者的意见确实很充足,当时德国甚至没有建造超过4000吨商船的经验,更何况是铁甲舰,所以这场谈判从普法战争前,直到普法战争后,双方争持了几年的时间,当时反对者也是希望通过逐步发展的方式,用十年的时间去发展德国的造船业,由小至大的建造军舰,这样的确非常稳妥……”

注意到三人都在倾听自己的讲述,史司知道能否说服他们,就全在最后一句了。

“但是最终造舰工程师鲁道夫?哈克却说服了海军,令其相信——世界不会给德国十年的时间去等待,同样也不会给德国海军十年时间,他果断的承担起了责任,并获得了成果成功,1873年由伏尔铿建造的德国第一艘国产铁甲舰“普鲁士”号顺利下水,从而使得德国造船和钢铁行业在世界的声誉获得显著的提高,德国海军的造舰订单从此留于本土!”

作为鲁道夫?哈克那位德国军舰建造史上的传奇人物的助手,史司曾参加过“普鲁士号”的建造,自然深知其中内幕,这会提及旧事时,他的语气依然显得有些激动,以至于最后他直视着唐浩然,继续说道。

“二十年前,德国的造船业所拥有的技术、设备都远逊于今天的仁川船厂,但是德国通过一次技术上的冒险,完成了造舰业的跳跃式发展,从而为成为欧洲造船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今天,同样的问题不也正如二十年前一般,摆在元帅阁下的面前吗?”

发出这声反问之时,史司的话声微微一顿,注意到元帅一副思索的模样,便继续加重语气说道。

“诚如那一年德国面对的选择一般,世界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去完善造船业,积累造船经验?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让中国海军去等待他的主力舰?”

此时史司已经全然不顾自己毫不客气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说的话,那么他的梦想恐怕就会破灭,五年,五年中有太多的变化,而现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说服唐浩然接受他的建议,同意他的造舰方案。

(双十一,光棍节,什么时候这日子变成了消费的狂欢了……哎,还是回归其本质,让大家伙今天“脱光”吧,男女光棍们凑成一对是一对!祝大家光棍节快乐……悲剧的我依然在码字!)

第76章道路(求月票!)

是否会给中国十年的时间,让中国海军去等待他的主力舰?

会给十年的时间吗?

眉头紧蹙着,对于历史唐浩然比谁都清楚,尽管他相信未来十年,只有那个老娘们不会再干出“向十一国列强宣战”的蠢事,战争就不会降临到中国的身上,尽管现在的蝴蝶的翅膀已经令历史变得面目全非,但相比于历史上同期,现在的“我大清”无疑更加强大了,去年那场利索的“东北战役”尽管结果让人瞠目结舌,但却没有撕破“我大清”的那层老虎皮。

而在另一方面,在战争结果的刺激下,通过一年的锐意进取,现在的“我大清”非但拥有亚洲最强大舰队,同时还拥有亚洲最强大的现代化陆军,这陆军可不是淮勇、防军,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西法建制和操典条令的新式陆军,如若包括东北军在内,现在的“我大清”可是拥有13个师、11个混成旅,三十余万新式陆军,论规模超过晚清新军的规模,论战力——嗯,即便最不争气的八旗新军在南苑的会操中的表现,也让洋大人们跌破眼镜,虽有不足却依然赞誉有加。

再过两年,待到北洋舰队定购的新式战舰到交付后,北洋舰队的规模甚至有可能超过俄国海军,当然前提是在这两年间俄国海军不发展,但超过土耳其海军居世界第五完全没有问题,即便是现在,其吨位与美国海军相比也是半斤对八两。

总之,现在的大清国披着的那张老虎皮,虽说瞧着被分成十份儿,可在西洋人眼里,即便是自己都不算是军阀,这大清国的武力值还是相当“牛”的,有了这份武力值摆在那,非到万不得已,没有那个国家会再次挑战大清。

可问题在于,自己可等不了十年,更准确的来说,历史没有给自己十年时间去慢慢的发展,慢慢的完成实力的积累,尽管厚积薄发是唐浩然制定的计划根本,但那是对国内,不是对国外,俄罗斯的威胁就是根心头刺一般,压的唐浩然几乎喘不过气来。

相比于历史上的俄罗斯,未来中国所要面对的俄罗斯将是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远比另一时空中日俄战争中的俄罗斯更为强大,正如最初的意料一般,在俄罗斯吞并日本后,日本移民便出现在远东,不过并不是日本人主动移民,而是俄罗斯主动“邀请”的——十余万日本劳工进入远东参与铁路的修建。

对日本的战争使得俄罗斯充分意识到西伯利亚铁路的重要性,即便是在战争期间,他们依然固执的修建着铁路,而现在战争结束了,俄国人不仅没有放缓铁路的修建,反而因为廉价劳动力——日本劳工的使用而得到加快。

另一个时空中,西伯利亚铁路每向东延伸一英寸,距离战争的爆发就近上一分,而在这个时空中呢?道理是相同的,铁路完工之时,甚至就有可能是战争爆发之日,到那时,中国海军如何迎战以日本作为基地的俄国海军?

历史的改变使得“旅顺闭塞战”成为泡影,这意味着在这个时空中,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将会无法被闭于港口,破交战以及堂堂正正的海战将会决定战争的胜负,这意味着自己需要一支更强大的海军。

时间……真的没有!

沉思默想中,唐浩然深吸了一口雪茄烟,默默的走到了窗边,站在窗边的他凝视着总督府后方的隐于一片郁郁葱葱的树荫中的“府邸街”,所谓的府邸街指得是其两侧耸立着那一栋栋红砖式的西洋楼房和别墅大都是官员府邸,这是基于方便办公的原因,也正因如此才会移栽大量的树木于街道两边以及街心宽敞的公园之中,使得其形成了大连市中少有的悠静之地。

正是因为这里的风景秀丽,才会使得唐浩然在思索问题的时候,喜欢一边站在窗边凝视着窗外的景致,一边思索问题,有时候他甚至都怀疑是不是,正因为这个爱好,才会将指点着设计人员设计了这条长达两公里的府邸街。

“但是现在仁川真的能建造战列舰吗?”

尽管心知自己并没有多少时间,但唐浩然的心底依然还有着一些疑惑,毕竟仁川船厂投产甚至不到两年,而战列舰是什么?是工业时代的技术结晶,就像后世的航母一般。现在让一家投产不到两年,建成不到一年的工厂去造战列舰?

可能吗?

试试也可以啊!

在内心升起这个声音的时候,唐浩然又想到了战列舰的造价——那可是近百万英镑,即便是自行建造,没有六七十万英镑也造不出来,对于府中来说,这可是一笔巨额支出,万一打了水飘,那可就是几百万两银子没有了。

几百万两啊!

可如果成功了呢?

吐出一口烟雾;看着它慢慢消失于眼前,想到德国建造铁甲舰对其造船业的推动,尤其是对其民族荣誉的提升,唐浩然自然又想到了后世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

以重点工程推进国家整体工业水平!

至于在某一个时代中,这是一句相当响亮的口号,也正是在这一个个口号之中,通过集中全部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的方式,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就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不也有通过“阿波罗计划”提高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例子吗?

后世一个个鲜明而又生动的例子刺激着唐浩然的心神。

如果成功的话,那么三年后,中国自行建造的战列舰将会下水服役。而届时中国的造船水平以及机械加工水平,都将提升岂止只是一个台阶?从而为未来的战舰国产化铺平道路,战舰国产化的另一个结果,又将在未来的战争中,中国的造船业将会以更低的成本为舰队提供更多的军舰,从而为赢得战争打下基础。

而另一方面前无畏舰正进入其巅峰的时期,如果中国能够在这个十年之中通过前无畏舰的建造完成战舰制造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