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12章

明末国色江山-第12章

小说: 明末国色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道临看到应老板失态地盯着自己右腕上的念珠,微微一笑非常大方地取下来送到他面前:

“两年前我在岭南的番禺云游时,碰见一位来自佛郎机的洋和尚,他用这串珠子交换我腰间的八卦暖玉,我见这串珠子挺好看,没多想就和他换了,也不知道是用什么石头磨制的,应先生见多识广,也许能看出名堂。”

应老板双手接过念珠立刻专注查看,数分钟后站起来到边上的立柜去出个黄铜围边的放大镜,走到窗子前的光亮处反复鉴别,根本就没心情和朱道临说话。

直到朱道临慢慢喝完两个杯茶,微微喘息的应掌柜才回到位置上坐下,举起晶莹闪烁的念珠诚恳地询问:“朱道长,您这宝石串珠子能不能转让给在下?”

“这个……对不起应先生,我挺喜欢这串珠子的,想留下自己用。”

意在钓鱼的朱道临歉意地伸出手,从应老板手上拿过念珠重新戴在右腕上,貌似平静心里却扑扑在跳。

这串念珠并非珍贵的天然蓝宝石,而是利用俄罗斯进口的高等级合成宝石精制而成,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晶体结构与天然蓝宝石基本一致,具有相同的折射率和硬度,朱道临在古玩市场专营店被两位妖娆的销售经理忽悠好久,才犹犹豫豫掏出一千五百元人民币买了这串念珠,对两位销售经理拍着胸脯说出的“非专门仪器绝对辨不出真伪”说法一直半信半疑,所以他到现在一直没有多少底气。

可应掌柜哪里知道其中秘密?他出自金陵城中百年世家应氏家族,从小就喜欢珠宝古玩,不但擅长珠宝的鉴定和收藏,而且本身还有举人的功名,若不是身为庶子,不得不为两位同样优秀的长房哥哥让路,三十六岁的应掌柜很可能早已晋身仕途,而不是沦落到为家族利益转成商人的地步。

“应先生,今天来主要是想为我们自己和道观里其他四位同门买几套衣服的,你看……”朱道临不得不开口提醒长时间盯着自己手腕沉思的应掌柜。

应掌柜自嘲地笑了笑,诚恳地向朱道临致歉,打起精神询问其他四个人的身高胖瘦,然后叫来里屋的两位中年师傅一阵吩咐。

两位中年师傅按照朱道临给出的价钱,拿来两件用料讲究做工精致的中档道袍,得到朱道临的首肯之后,立即请年轻的玉虎道士一同去挑选衣服鞋帽。

应掌柜满意地哈哈一笑,端起精美的茶壶再为朱道临续上一杯:“道长,在下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先生请说。”朱道临也很客气。

应掌柜放下茶壶,指指朱道临右腕上的念珠:“如此贵重之物,道长还是妥善收藏为好,这世道似乎越来越不太平了。”

朱道临点头致谢,拉拉袖管盖住手腕上光彩夺目的念珠:“有件事需要请教应先生,不知哪家牙行信誉好一点?”

应掌柜淡淡的双眉微微一振:“那得看道长需要办什么样的事了,是买还是卖?”

朱道临详细告知:“先生知道我玄青师叔是幕府山南麓垮塌多年的紫阳观住持,十几年来玄青师叔为了重建紫阳观历尽艰辛,如今终于筹到银子开工在即,汇聚而来的同门越来越多,房子不够住了。”

“我呢,在外游历多年也累了,决定遵从我上清派茅山祖庭的均令,协助师叔玄青道长住持紫阳观,所以,想在金陵安个家。”

应掌柜立刻笑着作揖:“恭喜道长,恭喜了!虽然我随家母信奉佛教,但素来喜欢研究道家典籍和养生之道,哈哈!如此一来,今后你我之间就可以多多走动了。”

“谢谢先生看重,今后还请先生多多关照。”朱道临站起来郑重致谢。

应掌柜连忙站起,请朱道临坐下后忽然拍拍脑门:“哎呀,看我这记性,对不住啊朱道长,差点儿忘了您的正事,在房产交易和仆从买卖方面,全城口碑最好的牙行非‘五福行’莫属,如果需要的话,在下可以陪同道长走一趟‘五福行’……”

“哦对了,前几天在下见到件有趣的事,位于清凉山下乌龙潭南面的灵应观支撑不下去了,在道观大门上贴出转让整座道观的告示,上面公然写着‘售价万两谢绝还价’,弄得这几天全城多了不少谈资,哈哈!”

“如果道长有心,接手下来略作整修,未尝不能变成一座依山傍水、闹中取静的上佳宅院。”

朱道临大为惊讶:“先生所说的灵应观,上次我路过时看过几眼,据我玄青师叔说,那是我道教灵宝派的清修所在,边上就是下街口,背靠郁郁葱葱的清凉山,山上好像是香火旺盛的佛教圣地清凉寺,确实是难得的上佳之地,道观大门右侧还有棵华盖参天的百年樟树,出门向东顺着中城大街走个百八十步,就是繁华的商铺区和应天府衙所在地,这么好的地方,怎么支撑不下去呢?”

应掌柜哈哈一笑,将个中隐情娓娓道来:“对于不明内情的大多数人来说,灵应观所在位置确实是景色秀丽的风水宝地,可只要站在高处细细观察就会发现,灵应观正好处于道教圣地朝天宫和佛教圣地清凉寺的夹缝之中,佛道两教几乎所有信徒都会奔着规模宏大道法无边的清凉寺和朝天宫去,有几人愿意到夹缝中名声不显格局不足的灵应观祈福?”

“再告知道长一件秘事,数年来,琅琊国一直遭到清凉寺明里暗里的打压和非议,加上灵应观上任住持因为猥亵良家女子吃了官司,所以灵应观一直抬不起头来,原来那点儿可怜的名声如今也没了。”

朱道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估计清凉寺的和尚没少在背后使坏。”

应掌柜又是一笑:“凭良心说,灵应观能支撑这么多年已经很不错了,而且道观规模太小,占地不过五亩,北面和西面都是山,哪怕有钱也无从扩展,这所有一切加起来,对于弘扬道法普度众生的道观或者寺庙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但若是改建成居家庭院的话,那就不一样了,绝对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只是要价太高,一万两银子在秦淮河两岸能买两座这样的院子,所以至今没人理会,都在看笑话,如果道长以同门的身份登门拜访,或许能以合适的价钱成就好事。”

朱道临心动不已,依山傍水古木参天的灵应观远比繁华的秦淮河两岸更适合他,就像是老天爷特意为他准备的一样称心。

若能接手过来,只需改个名字,然后请朝天宫放出风声,宣布上清派取代灵宝派正式入主,再花笔钱做几件大善事,就能轻松消除负面影响,至于香火不旺的缺陷,对朱道临来说反而是优点,只要把所有架子搭起来,朱道临恐怕就会哀嚎穷得只剩钱了。

善于观言察色的应掌柜看出了朱道临的心动,想了想决定帮这个忙:“要不在下陪道长去看看?”

朱道临心里一百个愿意,可包袱里和右手腕上的假货还没卖掉,兜里没钱啊,所以只能找个借口先搪塞过去:

“不急,这事涉及到我道教两派之间的面子,需要禀报住持玄青师叔才能定夺,而且我手头没这么多银子,还得想办法筹集才行。”

应掌柜一听深感有理,也从朱道临眼中一闪而过的窘迫中,看到了获得他手腕上那串蓝宝石念珠的希望,做工如此精美、质地如此纯正的蓝宝石前所未见,实在是太珍贵了,太诱人了,如果错过的话,自己恐怕会遗憾一辈子!

************

PS:冲击新书榜,请兄弟姐妹们多多收藏和推荐票支持,拜谢!

第十五章试探与算计

朱道临和应掌柜正在天南地北地闲聊,两个中年师傅和小道士玉龙前来禀报:衣袍鞋帽已选好四人份共八套,但朱道临和人没来的玉龙道士身高都过了五尺五寸,铺子里现成的中等档次道袍没有合适的,需要量身定做才行。

五尺五寸?

朱道临心算好一会,才得出一米八一左右的数字,只好在应掌柜的建议下请店里裁缝为自己量身定做,玉龙道士的两套只需在朱道临身材尺寸基础上加宽一些即可。

忙完衣袍鞋帽的事午时已过,朱道临婉拒应掌柜的宴请,提前支付全款共五十二两银子,定下三天后来取便告辞而去。

承载朱道临和玉虎道士的大马车徐徐向南,朝着秦淮河方向前进,站在张记成衣铺大门外目送行的应掌柜叫来个机灵的年轻伙计一阵吩咐,年轻伙计望一眼即将消失在南面街口的马车,点点头转身追赶过去。

马车上的朱道临正在发愁,师弟玉虎双手托着缩小一半的包袱心疼不已,马车经过升平桥头酒肉飘香的饭庄大门外,朱道临的肚子立刻咕咕叫起来,他咽了咽口水,当即大声叫道:“停车——”

车位停稳朱道临已经钻出来,掏出从师弟玉虎包袱里抢出来的五两银子递给车夫:“这是今天包车的车钱,先付给老哥吧,我和师弟先填饱肚子然后逛逛街,一个时辰内用不着马车,老哥只需把车停在前面柳树下等候就行。”

“好咧!”

车夫接过银子痛快地答应下来,扬起鞭子把车赶走,猜想两位年轻力壮的小道爷肚子饿是假,偷偷去窑子消火气恐怕才是真的。

饭庄门前的年轻小二已经笑眯眯地快步迎来,朱道抬头望一眼两层飞檐式饭庄雕梁画栋的门脸和高高飘扬的“酒”字旗幡,一把拽过抱紧小包袱惊慌失措的小师弟往里走:“二楼雅座靠窗看风景的位置有吗?”

“道爷来得真是时候,能看到半条秦淮河的二楼雅座刚好空出来呢。”店小二迈着轻快的碎步紧紧跟随。

“很好!按照十两银子的标准给道爷我上菜,再来五斤正宗的绍兴状元红,记住了,两个人的份,要精不要多,最好能上两个你们店里的招牌菜!”朱道临大步穿过客人众多热热闹闹的一楼大厅,背着双手挺胸昂首登上二楼。

“好咧——”

负责迎客的店小二大声答应,把两位豪爽的道爷交给楼梯口的另一位伙计,转身小跑前往柜台下菜单。

朱道临的豪气干云把小师弟玉虎吓得满脑袋飙汗,上到二楼雅座时脚都软了。

朱道临根本不管玉虎有何感受,大马金刀在靠窗位置坐下喝迎客茶,完了惬意的望向窗外碧波荡漾的秦淮河,最后把目光投向前方石桥下悠悠荡荡的两艘大画坊,脑袋里很快被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这些名字所占据,开始臆测这些秦淮美女如今究竟多大年纪?要是营养跟不上的话身材会不会好?这年头估计没流行罩杯吧?要是美女们真裹着令人恶心的小脚,自己会不会喜欢?

喝下满满一杯茶,满脑门汗珠的玉虎终于缓过来,耐心等待小二斟完茶离开,他立即趴在桌面上,压低声音告诉败家师兄:

“这地方的酒菜出奇的贵啊!光是饭菜花个十两银子也就罢了,可师兄你竟然还要五斤绍兴状元红,这种五斤装的江南第一名酒历来都是用雕花瓷罐做的酒坛,至少十两银子一坛,比十斤一坛还要贵一倍啊!我们哪里喝得起?包袱里的银子快没了!”

朱道临转过头来:“不是还剩几十两银子吗?这么着急干嘛?”

“能不急吗?买衣服鞋帽花去五十二两,给车把式五两,这餐饭至少要二十两,吃完饭打赏店小二的还没算进来,要是再按你说的吃完饭买些礼物去灵应观看个究竟,恐怕今天这一百两银子就花得干干净净了!”

玉虎心疼得呲牙咧嘴,长这么大从未抱过一百两银子,好不容易抱一回,没捂热就让败家师兄花得七七八八了。

朱道临见状噗呲一笑,觉得是好好敲打玉虎的时候了:“看你这熊样,没出息!好好坐下听我说,虎子,在我们这帮师兄弟里面你年纪最小,心地善良,聪明勤奋,能写会算,武技扎实,人也长得俊,最难得的是,你和我有缘分,所以我愿意和你深交,成为一辈子同甘共苦的手足兄弟,你若是信任我,愿意跟随我,就必须把心放宽,明白吗?你若有别的想法,也没关系,咱们还是师兄弟。”

玉虎愣住了,低头沉思良久,抬起头时已是满脸羞愧:“对不起师兄,我错了,不该这么心疼银子,我忘了师兄为重建紫阳观赚回来的几十万两银子,还有师兄眼都不眨一下慷慨送出五把价值千金的宝刀,也忘了包袱里还能换回很多银子的宝物……我明白了,往后再也不会小家子气了!”

这下轮到朱道临惊讶了:“你怎么知道重建紫阳观的银子是我赚回来的?”

玉虎如实回答:“今早天蒙蒙亮你跑去江边练拳之后,师叔对我们几个说了你为紫阳观付出的一切,师叔还说,我上清一派的振兴,恐怕落在师兄你的身上了,最后师叔还严厉告诫我们,选择留下就必须尊重你,服从你,决不能过问你的任何事情,更不能对外透露半点事情,看到的听到的都要放在肚子里,否则哪怕师兄你不在意,师叔他也会毫不客气把我们赶走。”

朱道临心中感慨万分,对师叔玄青的深沉心机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