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地产江湖 揭密房地产大腕的发家史 >

第18章

地产江湖 揭密房地产大腕的发家史-第18章

小说: 地产江湖 揭密房地产大腕的发家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不然,如果从一开始、从各个方面,大家都能遵守制度、尊重规则,很多问题根本就不会发展到现在这步。

  依靠别人的救济、施舍、捐款,哪都不是事,有一个好的价格调节机制,建立好的规则、适应好的规则、遵守好的规则,就无须事后靠这个、等那个了,就可以自己的钱自己花了。

  但是,重要的永远是“但是”,呵呵,在启程之时,我们偏偏就是在规则缺失的情况下、甚至没有规则的情况下,一晃二十年,规则确立了,规则确立之前那些年开的“那些花儿”该怎么办啊?

  更为重要的是,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在变化无穷的世事面前,人的智慧似乎是永远浅薄的、永远不够的,总是不可能划出适当的规则来调控当前、来规范以后、规范未来二十年。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永远都是在规则缺失下启航,永远都在给规则制造麻烦。

  对这些地产大腕也一样,十几亿人的巨大社会,二千年因袭变化的种种规则,那有人能完全得心应手的游走其中啊?就算一些地产大腕对一些规则掌握的比一般人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一些成功的便利,但象王石等人的性格、行事风格,也是回避一些规则的。

  认为这些大腕靠游走规则取胜也失之偏颇。

  单靠外在的社会变化、利用规则这些条件尚无法推导出成功这一结果。

  内在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有段话说的非常有意思,“中国人的人生理想,有一个最高要求,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成功有许多是要外在条件的。而我们有一个办法,是一切外在条件不足以屈服我,只要我有内在条件便得。做人不能无条件,我们希望的,只讲内在条件,不讲外在条件,而也能有成功。”

  让我们回头看看这些房地产大腕的内在条件。

  本书所描写的这些人都是非常有特点的。

  王石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调人,强得让人觉得他非常的刻板、非常的可怕,像石头一样坚硬。在万科,决定放弃外贸,专做地产的时候,有一个公司元老拿到了一笔外贸订单,他哀求王石把这个作为最后一单做完,王石拒绝了。这个人跪下来求王石,对王石说:“我明白你的原则,但这就是最后一单,算帮兄弟一个忙。”但王石还是拒绝了。

  有一高管从万科离职,临行前酒后对王石说:“你从来就没有把我当作过兄弟,一这么多年你从来没有跟我喝过酒,二你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你的任何私事。”

  在攀爬珠峰的时候,在冲顶前、7000米高处最后休息时,夕阳西下照映在喜玛拉雅山脉上,无比瑰丽、无比壮观,同行的人都拥到帐篷外看着难得一见的景观,大家都在喊:“王石快出来看哪!多难得!多壮观!”但王石躺在帐篷里听而不闻,他决心把所有的体力保持在冲顶。第二天,他冲顶成功了。这是一个为了达到目标,一个树立了原则之后,对自己、对团队、对他人极端严格的人。有时候用苛求两个字形容并不为过,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第十回   反思(8)




  孙宏斌生平的戏剧性非常非常强烈,大起大落,大荣大辱,偏执激进,越来越老谋深算。大战略性的构思、粗放的管理、天真的想法、精明的计算种种性质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楼忠福、任志强都是有些狂放不羁的人;冯仑、潘石屹的精明让人印象深刻;许荣茂是最周密细致、眼光长远的,据许荣茂的家人对外所说,为了调好所售房屋的灯光,许荣茂能够上百次的、不停的调试灯光。

  ……

  这些地产大腕身上所具备的一些特点,确实是很多平常人所缺乏的、或不能坚持的。

  实干

  有些问题归咎于个人、有些问题要受整个环境的影响。脱开一些先入为主的观点,走进来看,这些地产大腕们的个性差异是非常大的,有的坚毅、有的调侃、有的狂放、有的精细、有的贪婪、有的激昂、有的更理想化、有的注重现实……

  了解得越多,就会发现这些房地产大腕有两个共性。

  一是“实干”。

  放眼天下武林,什么武功最厉害?小李飞刀?九阴真经?乾坤大挪移?都是,也都不是。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不要在于招式、不要生搬硬套,打得到你就是好拳!

  不管言行如何、行事高调或低调,这些地产大腕都是非常实干的,连的武功招法虽有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非常实用、“要打得倒你的”。

  人生路上,你总会听到、或者总会想到这样的话:当年如何如何,如果我也如何如何,那现在早就如何如何。小时候和郭靖一起放过牛,等人家成大侠了,自己说:当年要是和他一起练武的话,现在早横扫东邪、醉灭北丐了。

  言之凿凿,听者一般都是捧场的:对,现在那些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咱要是早点干比他们强。咱要是练武术,流氓也挡不住。

  呵呵,其实,问题就是因为你没真正去干啊。

  还拿郭大侠说事,成长道路多难啊,武功差的时候,黄河四鬼一发狠,都打不过;好不容易混的好些了,对手更加强悍了,蛤蟆功、铁砂掌轮番上阵,吹牛简单,练功太难啊。

  如果在1985年,有人拿一箱子钱来答谢我,有几人会象王石那样拒绝吗?

  如果在89的变化中,有价值几千万的货物压得满仓库,一件卖不出去,有几人会象黄光裕那样熬过来吗?

  如果也在89后下海闯荡中,会不会因为体制内外的落差,会不会因为仕途梦的破灭,而一蹶不振,有几人还能像冯仑那样面对商海?

  如果在1992年,带着自己的施工队,干了半天活,没拿到应得的钱,而只收获了一堆卖不动的别墅,有几人能象杨国强一样顶住?

  如果已经足够自己今生无忧的奢侈生活时,还有几个人会为了第一的梦想,象孙宏斌那样,把自己投入到一场巨大的赌注中?

  如果也经历潘石屹度过的海南砖场岁月,会不会也就冷却了雄心,无力奋斗,甘心平淡了?

  如果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能不能象楼忠福那样顶住?

  如果象任志强那样被N多人骂后,还会不会继续这样不羁的表达自己?

  如果同样的机会放在眼前,会不会象许荣茂那样一眼就看到它,把握它?

  如果遇到这些困难时,遇到频繁的调控政策,会否心慌?会否勇敢面对?会否胜出?

  ……

  这一关关过下来,好难啊,另外我举的这些例子还只是冰山一角啊,要知道黑社会敲诈、贪官敲诈、员工反水这些几乎都是房地产大腕生活的必修课。

  这样多年走下来,是随口说说当年早点如何就能解决的吗?

  虽然体现出来的形式不尽相同,实干是这些地产大腕共有的特质。

  举例来说:面对主管部门的众多政策变化,这些开发商都是迅速在市场上付之行动的。冯仑曾经和笔者说过:现在做事情准则有三个,一是听党的话;二是按照政府的要求做;三是跟着市场的需求走。象主管部门出台政策要求百分之七十的面积要拿来做九十平方米以下的户型时,市场争论很大,认为这个数据订的如何如何,但自己是告诉公司迅速执行,调整方案。因为这种东西,你确实可以去争论,但争论个三年下来,什么事可能都耽误了,有这个时间还是自己抓紧时间顺应政策、市场吧。




第十回   反思(9)




  最经常和各界人士打口水战的大腕莫过于任志强了,但任志强也是非常实干的。上市、卖地、买地、竞标,样样上手,没为口水战耽误了正事。

  你看潘石屹经常出席各种市场活动,经常作秀,但这种种秀,实际上都在他精明的商业计算之中,什么秀该做,什么秀不该做,做完了带来哪些效果,都在考虑之中。

  奋斗精神

  这些房地产大腕身上所体现出的另一个共性,那就是要超越平凡的生活!

  这种精神人人都有、或者应该说人人都有过,难的是在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中,在情绪起落中、在事业起落中能一直保持着高昂的、“为了超越平凡生活而奋斗的信念”。

  王石、冯仑、任志强、张玉良、黄怒波、潘石屹、张力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从体制内走到体制外,从机关走到商海,这一步就体现了“为了超越平凡生活而奋斗的信念”,在他们的背后,有多少安于温饱、畏惧风险、多次动心过而有终于安心本职工作、得过且过的白领、职员、基层小干部啊?这里绝没有轻视后者的意思,但想拥有不平凡的生活、还是想拥有平凡的生活,关键就在于这一信念的强烈、持久程度。

  能放弃安全的家外出经商、能放弃原本的农业来打工盖楼、能永远不满足现状、能永远渴望着第一……这种种经历的背后都闪现着“为了超越平凡生活而奋斗的信念”,尽管这种信念有时候会烧的人贪婪、烧的人不择手段、烧的人欲罢不能,但也正是这种信念推动了那一点点地前进。

  在“实干”和“超越平凡”的信念这两方面,这些地产大腕们确实表现的坚挺昂扬,在这两方面他们确为强者。

  强者总能获益

  环境在变、市场在变,

  但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政策、市场如何变化,强者总能利用变化获得更大的利益。

  市场形势好,他在卖楼;

  市场形势不好了,他在等待;

  通货膨胀了,他持有保值的资产;

  通货紧缩了,他开始拆借低息的贷款,准备新一轮的冲击;

  政策面宽松了,他在多占多用银行、客户的钱,做更大的生意;

  政策面呼吁保障房了,他已经修改好方案,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做两限房、已经开始按照70%的面积做小户型的要求做了,还是继续赚你的钱。

  在最近几年,总有人呼吁房价应该大跌,好让买不起房的人能够买到房,好像这样就会让大鳄受损,让大众获益一样。其实,从国外的经验看,当房价真正下跌的时候,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那些买不起房的人、还是普通大众,国外的大鳄依旧毫发无伤。

  并不是规则只为强者服务,只为强者而变化,而是强者充分强大了自己,充分利用了每一次所带来的任何机会。

  非洲大陆上,牛群每年都要进行迁移,迁移路上要受到狮子、鳄鱼、猎狗的频繁袭击,老弱病残的牛在此过程中全部被淘汰,强壮的牛冲出险阻,获得丰美的水草、获得繁衍后代的机会。

  从某种程度上看,被吃掉的牛、死掉的牛,去抱怨是没有效果的,去呼唤公平是漫长、痛苦、无用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让自己越来越强大起来,才能应对各种风险。

  “为了超越平凡的生活”,能让激情燃烧、能促使你踏上征途;

  具有“实干的办事风格”,能让你披荆斩棘、踏破黑白、始终前行。

  这两种共性,或许是财富的魔咒吧?你觉得呢?

  从财富结果倒推出的原因,总是让人怀疑其效力的,这就好比蛋能孵出鸡来,而鸡未必都会下蛋一样,还有公鸡存在的。

  但可以确信的是,虽然不是所有的鸡都能下蛋,但能下蛋的肯定有鸡。拥有了这两种共性,未必能让你拥有本书涉及的大腕那样的财富,但它会刺激你、鼓励你、帮助你成为生活的强者。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还有一段话,让人读后大有收益。钱先生的该篇文章成于1968年。




第十回   反思(10)




  钱先生说:做从历史上讲,时代不够外在条件,人物不够外在条件的也多的很。但孔子也是没有外在条件,碰到鲁哀公,卫灵公,碰来碰去总是不得意,然而孔子成为一大圣人。把我们今天的社会,和孔、孟时代相比,或许还好一点。比南宋亡国蒙古人跑进来,明朝亡国满州人跑进来,那更要好得多。我们且莫太讲究外在条件,应该注意到我们内在的条件。这样始叫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历史的主人翁。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一段历史,纵说是一段小历史,把这些小历史合拢来,便成为一部中华民族的大历史。

  我们这个时代是伟大的,伟大到要决定未来百年、千年的格局,伟大的时代必然造就伟大的企业、伟大的企业家、伟大的个人。房产大潮不过只是伟大潮流中盛开的一朵浪花,在房产大潮中,一些实干者、先行者、运气好的人已经获得了收益。

  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