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775章

重铸清华-第775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后十分高兴,礼亲王也当然高兴,他凑趣的说道,“能让西圣和皇上御驾亲临,奴才全家都高兴极了,怎么敢不尽心伺候着,外头的戏班子早就预备好了,这些虽然比不上内务府的供奉,但是胜在新鲜别致,就等着钦点呢。”

这时候的娱乐活动实在是太少了,嫔妃们在圆明园里头虽然也颇为舒坦,可打发时间解闷的主要活动,还是听戏,这会听到有什么新鲜的戏班子,嫔妃们不由得喜笑颜开,丽皇贵太妃用帕子捂着嘴笑道,“今个可全是托了礼亲王爷的福气了!”

礼亲王知道丽贵妃是皇太后面前第一得意之人,连忙说着不敢,“这是你该做的,”慈禧太后笑道,“打赌你输了东道,可别不服气!不过咱们在这里,自然也不能偏了你的,今个在你这里听好戏,御膳房的人都带出来了,等会借花献佛,咱们好好吃一顿满汉全席罢!”

礼亲王这一处的宅子,临着圆明园,寸土寸金的地方,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景致极好,亭台楼阁花木轩然,一花一树各具美态,特别是戏台子,隔着水池子远远的立着,水池的这一边就是两层十分开阔的小楼,这个小楼还没有柱子碍事,视线极好,皇太后坐了下来,特别满意,不由得连连点头,“隔着水池听戏,传来的声音透亮水润,倒是别的地方比不上。”

皇帝也附和说道,“是啊,有潺潺流水,也不觉得热。”

礼亲王亲自拿了戏折子上来,“请老佛爷点戏。”

丽贵妃哎哟一声,太后转过了脸,“那边是什么人哪?”丽贵妃紧张的说道,“穿着,好像是西洋的衣服?”

“哦,是日本国大使富田洋之,”礼亲王连忙解释道,“今个也算是奴才的荣耀,巴巴的请了一些使节来,伺候着皇太后看戏!”

皇帝等人看到了右边的一处亭台上,摆了几张桌子,边上坐着穿着西装燕尾服的各色男子,这才知道今个还有外宾在场。

“贵府怎么还和洋人有什么联系呢?”丽皇贵太妃挥了挥手上的春桃碧柳湘绣紫檀木象牙把手团扇,有些不悦的说道,“这些洋人们,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王爷还是提防着些,到底是谁邀请来的呀?”

丽皇贵太妃是因为昔日咸丰皇帝之死,故此对着洋人们极为不顺眼,这么一说之后,太后看了礼亲王一眼,礼亲王连忙回道,“奴才该死,是奴才准备着要长一长脸,这才请了各国使节来,实在是该死,奴才这就请他们出去!”

“这有什么呀,不用赶了,来者是客,”慈禧太后点了点丽皇贵太妃,“礼王是军机领班大臣,管着洋人们的事儿,怎么能不打交道呢?你也别耍小孩子脾气,哦,奕劻也来了?”

总理衙门大臣奕劻笑容满面,干净利索的打了个千,“是,奴才央求了许久,礼王爷这才大发慈悲,准着奴才前来伺候,不然奴才都没法子见到天颜!”

“你这话说的,”太后微微一笑,“搞的好像许久不见面一样,你什么时候递牌子皇帝和我不见你的?你今个来最好,那些大使们都交给你了,别出什么乱子,特别是有些国家,如今和咱们刚刚平了纷争呢,不懂戏没事儿,”太后意味深长的说道,“别乱叫好就成。”

奕劻称是,“我知道你们不乐意见洋人,”太后对着丽贵妃瑛贵妃等人笑道,“不过既然来了也要招待吃饭,今个我就和皇帝一起陪着洋人们吃饭罢了,不过在洋人们面前,可不能少了礼数,小李子,”李莲英应声而出,“御膳房那里头,盯紧些,什么好吃好喝的都拿上来,别小气着不给上,咱们天朝的饮食可是最好的,今个这个机会好,让洋人们见识见识。”(未完待续。)

三十四、青山隐隐(二)

李莲英下去吩咐了,太后接过了戏折子,递给了皇帝,皇帝礼让,“儿子就听亲爸爸是了。”

慈禧太后又递给丽贵妃,丽贵妃也摇头谦让,“罢了,”太后笑道,“我是不乐意点戏的,倒是觉得不知道底下的故事儿,突如其来才有些意思,结果你们倒是谦让着要我先点,罢了,我点一出就是,以后就你们轮着点罢,就别劳动我的大驾了!”

太后说了俏皮话,其余的人不敢不符合,说笑了一阵子,她随意在戏单子上点了一下,“得了,就这一出好了。”

头一出是《武家坡》,太监得了令,连忙下去传旨,《武家坡》是京剧《红鬃烈马》中的一折,说的是薛平贵十八年后返回,在武家坡上试探王宝钏是否忠贞的故事,倒是没有什么打斗的场面,就是旦角和老生对唱,最是彰显功底不过了。

“亲爸爸一出手就知分量,”皇帝笑道,“礼王,你的堂会成不成,这头一炮亲爸爸就来试一试这些角儿的嗓子了。”

“这是自然的,”皇太后笑道,“唱不好,不管饭!”

锣咣当一敲,好戏就开场了,帝后等人在闲适的听戏,其余的人可就没有这么空了,李莲英连忙着和礼王府的管家一起到了膳房,这里头已经尽数站满了圆明园带出来的厨子,膳房里头热气腾腾,蒸笼什么的已经烧上了,“今个佛爷下了懿旨,有洋人在场,吃的东西要格外的好,”掌事的太监早就在李莲英边上等着了,“把菜单拿上来瞧一瞧。”

“您放心,老祖宗,”御膳房掌事太监把袖子里的片子拿出来递给了李莲英,“咱们都是伺候老佛爷的,难道还顾不了洋鬼子们吗?您就请好吧!”

“今个是什么宴?”内廷之中,惯例的有六种宴席,分别在不同的场合上不同的菜,这里头六种宴席是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节令宴六种,各有特色,也不一样。

“今个预备了节令宴,刚好是端午节的时候,吃端午宴,吃粽子,喝雄黄酒,最好,时令菜也最新鲜。”御膳房掌事太监禀告道。

“有什么稀罕的东西没有?”既然是按照既定的节气来做的宴席,绝不会错到那里去了,李莲英稍微放了心,又问了一句。

“有的,今个有黑龙江出来的好东西,犴鼻、鱼骨、鳇鱼子、猴头蘑、哈什蟆、鹿尾、豹胎,但是有最好的熊掌到了,在园子里头已经用高汤煨了三天三夜,就等着今个用呢,这是咱们东北的菜,南菜北菜加起来一共是一百单八道菜,”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闽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这样加起来,就已经足够了。

李莲英点点头,这才放心了些,“你也别小看这些洋人,万一到时候你们伺候不好,他们吃的不受用,说出去咱们烧菜不好吃,丢的可是咱们大清国的面子,你就等着吃板子吧!”

“哎呀,老祖宗!”原本毫不在意的御膳房掌事太监这才有些慌了,“怎么着,也不能砸了咱们的招牌!奴才吃板子倒也不怕,但是总不能丢大清国的面子不是?”他央告李莲英,“好歹老祖宗要救一救小的!”

“你也别慌!”李莲英斟酌着想了想,“洋人们似乎是不吃内脏的,你把里头的金钱肚肚丝九转大肠这些去了,换成别的菜式,另外,洋人们喜欢吃面包,面点的师傅做一些面包糕点起来,应付应付。”

“还有日本人呢?日本人怎么办?”礼亲王的内管家连忙加了一句话。

“有日本人?这倒是好办,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今个有最好的螺蛳青,用来切生鱼片最合适不过了。”

这样万无一失统计了一番,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单八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二百三十二品,虽然不及宫里头的大宴,但是在这里头,也算是不错了。李莲英又看过餐具,统一用的是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这就绝对不会有什么错处了。

等到李莲英赶回来的时候,上头早就换了戏,换成了《南柯梦》里头的一出,今个是京昆不忌,上头想看哪一出,就能演哪一出,慈禧太后和皇帝时不时的交谈一番,说的倒也都是朝政上的事儿。

“银行办的差不多了,接下去就要马上建起来,建起来,接下去就可以发新币了,我估摸着新币,用三年的时间把新币给理顺,不能急,也不能慢,等到新币发好了,接下去咱们就不差钱了,到时候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是,”皇帝点头说道,“儿子已经想过了,亲爸爸要建的园子,不管怎么缺,也要抓紧办起来,不能够拖,工部那边儿子已经催促了许多次,无论如何要抓紧,横竖就在圆明园边上,儿子请旨,总要去督一督才好。”

“这是你的孝心,我自然不拦着,你偶尔出去散散步也是好的,这个园子不是给我享福用的,是为了彰显咱们中国的威严,说句通俗的话,就是夸耀国力的,当然不能够缓办,”太后笑盈盈的说道,“如今是不着急,但是接下去也没几年了,当然要快着些。”

“日本的事儿,李鸿章处置的不错,日本人低头了,”慈禧太后笑道,“道歉赔款,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要知道日本人的性子最是刚硬了,道歉对他们来说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的事儿,这么闹一下压一下,他们总应该要安静一些日子了,朝鲜那个王世子要进京,还把闵妃也带过来了,出门还要带着自己的母亲,这有多大的出息?”太后摇摇头,“到时候也让他们住园子里头罢了。”

“是。”

李莲英在静静听着,突然他的袖子被轻轻拉了一下,转过头,瞧见了内奏事处的太监捧着电报上来,他连忙接过电报,“佛爷,有要紧的电报。”(未完待续。)

三十四、青山隐隐(三)

光绪皇帝微微皱眉,觉得现在正高兴的时候,紧急的电报永远要来惹事,政事上的事儿来说,都是越突然的事情越不是好事情,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在外交事务上,这样突发的情况从来都是扫兴的事儿,慈禧太后却早已经习惯,她不知道在多少次的黑夜之中被摇醒,不知道接了多少次这样的紧急公文,所以她毫不在意,只是接过了电报,打开一看,嘴角就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看来是好消息,丽贵妃等人暗暗的吐了一口气,这才专心致志的继续看起戏来,太后对着光绪皇帝点头,“皇帝,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就是曾继泽在柏林会议上联合了几个国家,正朝着英国人发难呢,就是为了非洲的土地。”

光绪皇帝有些疑惑,“亲爸爸,儿子有几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说就是,咱们是母子,没有什么话不可以说的,”太后笑道,她把折子放了下来,“你说吧。”

“这非洲的土地,儿子倒是不是觉得重要,只是觉得,按照王师傅的教导,咱们国内这四万万的百姓日子都让他过好了,这就是最大的政绩,国力就绝不会在英国人之下,咱们大清国不比英法等国,需要去占据殖民地来攫取许多的资源,儿子倒也不是怕事儿,”他看到了慈禧太后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连忙又解释道,“只是为了这远在天边的非洲,而要得罪了英国人,总觉得不值当。”

“何况,还有咱们的水师也不能够如同英国海军一般,能够顺利的远航,只怕是将来得了非洲的土地,也是难守住的。”

“你的话原本不算错,的确是如此,水师不够强,那么的远,咱们也不仰仗非洲那边有什么出息,何须要上赶着得罪英国,嘿,何况也不是英国,还有其他的国家,这些国家一股脑儿的都得罪了,就为了这个地方,值不值当?”

“我觉得是值当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要一力主张争得非洲土地的缘故,的确,最要紧的不是英法等国的反对,而是非洲的土地,到底对咱们有没有用。”

戏台上的京戏依旧在咿呀的唱着,但是帝后二人却已经不把心思放在了戏台上的名角卖力演出,而转向讨论了国家要事而来,“这并不是我的心血来潮,若是论土地,咱们大清,不需要和俄罗斯一样,对着领土贪得无厌,也不需要和英国一样,全世界到处都占着好地方,咱们本土的面积极大,且适合生存,这是天赐中国之土,其他什么地方都比不上咱们,所以自然,历朝历代下来,大家伙的意思从来都是守住中央之国就成,像那前明郑和七下西洋,那时候西洋各国的海军不知道还在什么水塘里头闹腾呢,可郑和也并没有开拓海外之疆土,因为那个时候咱们总是觉得中原是最好的,其余的地方都是蛮夷之地,不值得去看一看,这很可惜,”太后啧啧出奇,“以前那是最好的机会,如果那个时候抓住了,现在早就是天下第一,也没有什么英国法国什么事儿了。”

“不过现在也是一个好机会,世界上的好地方,大部分已经都被占了,英国占了印度,那么一大块,其余的地方,好的地方都是他的,昔日的北美洲差不多都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咱们是没赶上前面那一拨,但是如今各国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