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758章

重铸清华-第758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是我做主,”慈禧哈哈一笑,“你别不好意思,这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儿,过日子的是你,又不是我,将来皇后妃子是要跟着你过一辈子的,”说到这里,皇太后倒是有些失神,这么多年了,是不是以前也是这么和人说过?

一时间她突然停住了声音,殿内静悄悄的,礼亲王从帽檐下悄悄的抬起头,只见到太后在沉思着什么,这个寂静不过是维持了一会,太后回过神,“你自己喜欢最要紧。”

皇帝只是说请皇太后做主,礼亲王连忙说道,“历来的惯例,都是皇太后和皇上一起阅选的,这一次也按照以前的例子,奴才倒是觉得妥当。”

如果成为后妃的候选人,手续会更为复杂,初次“引阅”之后,屡屡“复看”,有“记名”的,这是被选中留牌子的;有“上记名”的,这是皇帝亲自选中留牌子的。最后,还要经过“留宫住宿”进行考察,在留宫住宿的秀女中选定数人,其余的都撂牌子。

50000起点币加更结束!还有打赏的可以继续来!!!!!!(未完待续。)

二十八、新币银行(三)

按照之前的例子办就很好,光绪皇帝连忙说道,“虽然是儿子的后妃,但是将来这些秀女进宫,第一个要孝顺的就是亲爸爸,伺候亲爸爸起居的,若是亲爸爸不中意,这些秀女自然就不好,自然也就不能入选了。”

这样的言论,在后世认为就是典型的“妈宝”,但是在这个时代,就是无比正确的事情,做媳妇的自然第一件事就是要孝敬公婆,民间尚且如此,何况天家乎。慈禧太后微微一笑,“你既然这么说,我也陪着你去瞧一瞧就是,不过呢我看看就好,怎么样都你自己个选就是。”

接下去马上就要起驾圆明园,皇帝第一次负责这样具体的事务,兴致勃勃的朝着太后禀告具体的事宜,礼亲王也敲着边鼓,慈禧太后满意极了,点头说道,“皇帝看来是用心当差了,咱们去圆明园,看上去的确是小事一件,可这里头各部院的协调,内务府的操作,以及留守紫禁城和前往圆明园的人,都是要安排妥当的,要想做好这件小事儿,是极难的,可今个这么一听,我就知道你用心了,若不用心,不会知道这里头这么多的门门道道,你都说的出来。”

“亲爸爸吩咐的,”光绪皇帝笑道,“儿子不敢不用心。”

“如此就甚好,选秀的事儿,咱们接下去见了就算完了,算不得什么大事儿,”太后用护甲敲着炕桌的台面,台面平滑锃亮,上头反照出了慈禧太后的面容,她沉思了一会,“去了圆明园,比宫里头自由些,你除了日常看书,其余的事儿也要管起来,礼王!”太后吩咐礼亲王,“你瞧着,哪一部合适,交给皇帝亲自管一管,什么事儿就请示皇帝罢了!”

礼亲王连忙答是,却也没有问要选哪一部,慈禧太后又发觉了什么,失笑起来,“真真是年老不中用了,皇帝在跟前,还来问你,皇帝,”她笑着说道,“你说说看,要办哪一部的差事。”

皇帝连忙说道,“儿臣懂什么,都听亲爸爸的吩咐就是。”

慈禧太后只是不许,皇帝这才思索了一番,斟酌着说道,“兵部和户部的事儿,儿臣是最不懂的,想着在这上头历练一番,”他慢慢的说道,边斜着眼打量着慈禧太后的表情,太后倒也没什么表情,只是礼亲王微微仰脸意味莫名的看了皇帝一眼,皇帝看明白了礼亲王的表情,连忙继续说道,“可这里头的事儿,实在是太难了,亲爸爸要筹谋新币的事儿,还有水师营造的事儿,儿臣怕弄不好,把事儿办砸了就不好了,还是躲懒请亲爸爸选别的差事给儿臣罢了。”

“这话是怎么说的呢?”慈禧太后说道,“这差事将来总要全交给你的,皇帝你可不能躲懒,要赶紧着学起来,不过你既然这么说,倒也是在理,兵部的事儿,如今没什么大事儿,户部呢,要发行新币,这个方案如何,还要听了胡雪岩他们的禀告再定夺,不过若是发行新币,各部院都要一体弄起来,这里头皇帝也要分担一些去,大家伙齐心合力的把这个事儿做起来就是。”

皇帝点头应下,“这些年过来,我瞧着,什么事儿都比不上建设,建铁路建官道建房子,这些事儿呢,看上去的确是繁琐,但是繁琐里头,能学到如何处理轻重缓急,并协调各部院的关系,算得上的一件有挑战的事儿,也是极有成就感的差事,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样的成就感是最直接看得到的了,皇帝要不你就办工部的事儿吧?”

“儿臣都听亲爸爸的。”

这是要让皇帝在亲政之前先行找工部的差事管一管,太后点点头,“其余的事儿,也要多留意着起来,礼王,你安排工部尚书直接递牌子求见皇帝吧,什么差事,你们自己个议去。”

礼亲王答下,“奴才先去瞧一瞧新币发行的事儿,是如何办了,再来请旨。”

礼亲王退下了了,慈禧太后笑眯眯的看着皇帝,“秀女的事儿,你自己个多看着,别不好意思,你是皇帝,是全天下最尊贵的人,自然要选最好的女孩子陪在你身边,有些事儿我怕你着急,所以以前都不说,如今你也快大婚了,我倒是要说在前头,皇家最要紧的就是子嗣绵延,江山万代,”这话又是似曾相识,自己对别人说过,别人也这样训诫过自己个,“所以秀女不怕选的多,只要他们能生养,我都不会不喜欢的。”

军机处的值房内,决定了接下去一百年中国金融货币格局的谈话还在继续,阎敬铭问胡雪岩接下去原本姓胡的“阜康钱庄”将来他说话就不算数了,这话虽然问的奇怪,倒是阎敬铭是知道胡雪岩不只是想要钱的人,昔日钱庄做的好好的,又有左宗棠照拂,根本是不用担心不赚银子的问题,为什么又要北上入京开票号,又要成立蚕丝公会,再和洋人们打擂台,如果非要找一个解释的话,那就是他根本就不是把赚钱放在第一首位,或者是到了他这样富可敌国的程度,接下去所图谋的不再是赚多少钱,而是要在某一个行业做成名垂青史的人物,现在求的是名儿了。

军机处几个人传阅了这个折子,也被震惊到无言,胡雪岩说了这么一番话后,居然没有人接话,这时候礼亲王走了进来,见到大家伙不说话,不由得有些惊讶,“这会子围在值房里头不说话是怎么个意思?”

这也是大家伙觉得礼亲王好说话的缘故,虽然多了一份亲切,但是尊重就少了许多,军机领班大臣不在,大家伙就不候着自己个开始商议起来;孙毓文把折子献给了礼亲王,“王爷请看,这是胡大人拿出来的新币方案,额,其实这倒也不算只是新币的方案,其余的事儿,他倒是,”孙毓文苦笑,“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一起给办了!”(未完待续。)

二十八、新币银行(四)加更来了

礼亲王原本还不知道这个搂草打兔子是什么意思,狐疑的接过了折子,仔细一览,不由得脸色惊变,他迅速的合上了折子,“这事儿太大了,咱们做不了主,马上递牌子求见,今个横竖大家伙都在,趁着今个齐全,就一起听皇太后的旨意罢!”

于是军机处一干大臣们带着胡雪岩复又到了养心殿准备递牌子求见,到了东暖阁,皇帝已经离开了,慈禧太后有些惊讶,“叫你们商议事儿,这么快就商议好了?”

“是!”礼亲王说道,“胡大人拿了一封方案出来,”他把折子递给了李莲英,“有关于新币发行的方案,我们议了议,实在是不敢做主,故此拿来请皇太后定夺,”他示意胡雪岩上前解释一番这个方案。

皇太后打开了折子,耳边传来了胡雪岩的声音,“新币的发行已经准备妥当,银行的印钞机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马上开印,吏部和户部将百官教师军官的俸禄都该发新币,户部和海关征收税银也改成纸币,内务府一如此办理,但仅仅如此,不能克复全功,故,臣请旨,下令从阜康钱庄做起,改革票号钱庄行业,一统钱币之事!”

皇太后还在低头看着折子,胡雪岩继续说道,“大清银行入股阜康钱庄,官股超过百分之六十,占主导权!”

太后的眉毛抖动了一下,放下了折子,有些惊讶的看着胡雪岩,“这是做什么?我并不是强夺财产之人,无需如此。”

“所谓改革之事,素来都是要杀鸡儆猴的,如今我在银行当差,第一棒若是不打到我,只怕将来其余的人都不服气,阜康钱庄乃是臣私人的产业,虽然如今我是支持中枢,但是将来如何,实在是不好说,与其用情感维系住,还不如用制度规矩维系住,继续让阜康钱庄和朝廷站在一块,”胡雪岩微微鞠躬,继续说道,“这怎么会是朝廷强夺微臣的财产呢,明明是皇太后仁德,赐给了微臣全家永世吃穿不愁的金饭碗啊。”

“票号钱庄是一定要收归国家管理的,一纸空文,约束的少,最好的方法,无非是朝廷涉足其中,用官营的方式来涉足其中,这样一来,官营国有在这一行里头就有了决定性的作用,大清银行是不负责存贷款的,但是如果国营的银行办出来,到底是比民间的信誉要更高些,必然能够红红火火的。”

“此外,还有这民间的票号钱庄,容易被挤兑,微臣昔日若是没有皇太后援手,只怕这时候已然成了孤魂野鬼,生死不知了,银号被挤兑破产害的是老百姓,如今市面上鱼龙混杂,有些钱庄只怕不是要存银子,而是要这些老百姓的性命,没有朝廷约束,将来风浪一大,倾覆者必然极多。”

“洋人们的银行都是他们的朝廷照看着的,到了中国来,犹如巨鳄入江,肆无忌惮,不仅仅是微臣,许多人也是吃过洋人银行亏的,若是没有朝廷主持,这些人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局面,到最后必然是被各个击破。”

“臣这个阜康钱庄如今已经是发展到了瓶颈,靠着自己个想要再有什么作为,那是不能够了,”胡雪岩说道,“这一来是先自身做起,让外界少了些闲言碎语,二来,也是想着借这个东风,把阜康钱庄再扩大个几倍,这就是微臣的一点私心了。”

皇太后从来不怕有人有私心,谁也不是圣人,有私心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儿了,胡雪岩说的很清楚的,这是公私两便的法子,阜康钱庄把他献出来和朝廷合股,看上去失了控股权,但是能参与到朝廷规划的许多事情之中,这个利益绝非是失去控股权可以相与之比较的。

皇太后先是不吭声,过了一会才慢悠悠的开口,“阎敬铭,你怎么看哪?”

“胡大人所言之事,可行,”听到太后发问,阎敬铭上前一步回道,“发行新币,微臣最担心的就是市面上的阻力太大,各票号钱庄若是不收新币,那么新币要迅速的推行下去,就是难办了。”

的确是如此,如果市面上大家伙都不认可这个新币,还是要继续使用银元或者碎银子,那么这个新币的发行就是失败的,而这个情况是必然会发生的,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如果不再私人可以使用流通银子,那么钱息就无法自由的再吃到了,原本私人钱庄的银票是最吃香流通的,京城里头四大行的银票,比朝廷的官票还要牌子硬,见票即兑,绝不拖延,银票实际上就是私人发行市场认可的纸币,接下去,朝廷既然不容许银元继续存在,那么银票也不可能还和现在一样肆无忌惮的发行了,虽然不会全面禁止,但是受到限制的情况是必然发生的。吃不到钱息,票号和钱庄就断了财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谁都会和你拼命的,当然,明面上是不敢造反,但要是使一些小动作,谁也防备不了。

这是最周全的法子,所以孙毓文说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办新币的同时顺便把大大小小的银号钱庄一股脑儿的都梳理一遍妥善的管理起来,发行这头没有问题,流通那一头也没问题,这样的话新币使用就万无一失了。

“单单靠着约束私人的票号,这还远远不够,”慈禧太后说道,“所以你还要加上一个国有银行的设立吗?”

“是,”胡雪岩说道,“旧年皇太后南巡的时候和微臣说过,朝廷想要办大事,国有的银行是必不可少的,大清银行只管理发行货币,指定货币政策,而下头的国有银行必须要有,而且一定要占据市场的大头,阜康钱庄归属朝廷后,另外的也要多设置一些银行出来,用作管理引导,微臣已经想过,内务府可以先设一个皇家银行。”(未完待续。)

二十八、新币银行(五)谢谢Chestwang的打赏!

“内务府设了皇家银行,有天家的招牌在,不怕没人来存钱借贷,”胡雪岩笑道,“把银子流通起来,才能源源不断的银子生银子。”

虽然已经要发行新币了,可大家伙嘴里还是说着银子银子的,“此外,按照各条线,比如铁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