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722章

重铸清华-第722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个,”光绪皇帝点点头,“恩,给几家亲贵,家中有身子不爽利的,就送这么一盆含笑出去,就说能够安神的,你们别去,让宫里头的嬷嬷去就是。”

“嗻!”

推荐、订阅、打赏、月票,都要。(未完待续。)

十一、会议前夕(一)给第一粉丝!

光绪皇帝煞有其事的吩咐,边上的太监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笑意,皇帝看到了不免脸上一红,太监笑嘻嘻的说道,“奴才一定办好,并让嬷嬷好生出去瞧一瞧,必然要看的真真切切的,再回来!”

皇帝跺脚,“你这个杀才!絮叨这么多作甚!”

太监假意请罪,说笑打闹之间,一行人迤逦到了养心门外,皇帝才端正了脸色,拾阶而上,这个时候夏守忠已经在养心门外候着了,见到皇帝连忙请安,“亲爸爸这会子得空吗?”

“回万岁爷的话,皇太后还在见大臣,不过太后懿旨,请万岁爷进去就是。”

光绪皇帝转过头,看了看西边的晚霞漫天,“都这个点了,怎么还在见大臣。”

他进了养心殿,朝左边一转,就到了东暖阁里头,慈禧太后正坐在炕上,有一个大臣背着身子和慈禧太后禀告着什么,她原本脸色沉静,左手放在案边,下意识的敲着,不妨一抬起头,就看到了光绪皇帝走进来的身影,她看着皇帝,露出了一丝微笑,“皇帝来了,”皇帝打千请安,“起来吧,快坐,你也来听一听,郭中堂的禀告。”

“是,”皇帝上了踏板,坐在了慈禧太后的对面炕上,原来是新晋的军机大臣郭嵩焘,他见到皇帝驾临,也转过身微微鞠躬,等到皇帝落座之后,继续微微转身,继续朝着慈禧太后禀告说道,“曾继泽已经到了柏林,先拜见了德国首相俾斯麦,但是俾斯麦已经明确的告诉他,就在接下去的几天之内,他会宣布辞职。”

光绪皇帝猛地瞪大了眼睛,慈禧太后似乎十分淡定,“俾斯麦去职是可以预见到的,不过没想到是选在了柏林会议的前头,实在不给威廉二世面子啊,这样的话,”她继续敲着炕桌,“柏林会议的变数实在是太大了。”

威廉二世开始统治德意志和普鲁士时还不到30岁。作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这很难说是成熟的年龄。不幸的是,威廉的精神比他的年龄更不成熟。他的父亲十分清楚地看透了这一点,因此当威廉一世和俾斯麦试图让小威廉过早地掌管外务部门时他表示反对。“考虑到我的长子不够成熟和缺乏经验,他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表明了这一点,”1886年时他写信告诉宰相,“我只能说这么早就让他接触外交问题是危险的。”小威廉应当跟着父亲先熟悉国内的状况,而不是在政治领域运用他的鲁莽和过于轻率的判断力。然而宰相对腓特烈的建议置若罔闻,随后发生的事情才证明这位父亲的话多么正确。

俾斯麦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孤立法国,把奥匈帝国、俄罗斯甚至英国拉到自己这边来。普法战争使欧洲大陆自1815年建立起来的维也纳体系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是俾斯麦处心积虑要建立的欧洲新秩序。在俾斯麦看来,具有强烈复仇心理的法国是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威胁。因此,为了保住普法战争的成果,就必须联合俄国和奥匈帝国,孤立法国。历史上俾斯麦进行了一番努力,在外交上纵横捭阖,逐步建立起了一个以柏林为核心的结盟体系,即俄、德、奥“三皇同盟”体系。比较而言,这三国是当时欧洲最保守、最****的国家,三国的皇权都很强大,这三国走到一起,共同维护欧洲的君主制度,在别人看来也很正常。不过现在加上了一个中国,踢开了俄罗斯,这样的话,如果继续称之为“三皇同盟”,也不算错。

德意志帝国的新主人威廉二世,跟他的祖父和父亲相比,差别很大。在威廉二世看来,自己肩负着拯救德意志民族、扩大德意志民族生存空间的伟大使命。威廉二世这样的想法,自然就跟宰相俾斯麦产生了矛盾。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看来,殖民地没有用。可是,威廉二世却不像俾斯麦这么想,他抱怨老宰相“对于欧洲大陆政治的相互作用太关心,而对于殖民地、对于海军、对于英国,却没有足够的注意”。他提出了向全世界扩张的新的“世界政策”,并要发展强大的海军。

这样的矛盾日积月累,必然就会引发纠纷,威廉二世无法忍受一个位高权重的老臣功臣对自己指手画脚,而俾斯麦也不能和这位雄心勃勃并且心高气盛的君主搭档,推延召开的柏林会议成为了彻底宣告德国要正式参与世界殖民地争夺的一个象征性极强的会议,那么俾斯麦的不满,和威廉二世的傲慢冲突,必然就是不可避免的。

“德国首相若不被皇帝看好,那曾继泽先拜见俾斯麦,德国皇帝岂不是不悦?”皇帝问道。

“不会,”郭嵩焘说道,“外国人形式上最重视制度,如今俾斯麦还是宰相,德意志帝国政府的首脑,我们的大臣通过德国外交部去拜见宰相,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再者,皇太后昔日访德,对威廉二世颇为厚待,这么多年下来,两国皇室之间的关系一直较为热络,今日先会见俾斯麦,这是外交程序上的例行方式,过几日再求见德皇,送上皇太后私人的礼物,这就是万无一失了。”

皇帝钦佩的看着皇太后,“亲爸爸昔日西行,许多人说是劳民伤财,只是游乐而已,于国事无助,如今看来,的确是谬论了。”

慈禧太后微微一笑,“德国和我们很像,都是新兴的大国,若是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同命相怜嘛,他们的处境比咱们困难多了,周围群狼环伺,我昔日欧洲之行,自然,也是去瞧一瞧他国的风景,另外最要紧的就是联络欧洲各国,西方人对着我们如今还有许多的猜忌和偏见,这些都是因为沟通不畅造成的,这样几番交流下来,打消他们一些顾虑,有助于大清的外交和贸易。”

今天依然是十章。

企鹅群号:三七三零一七八四六。(未完待续。)

十一、会议前夕(二)

二十年前慈禧太后的欧洲之行,的确的对于中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积极正面推动作用,携带者十多年洋务成效的中国政府精英们出访欧洲时,西方人发现,除了装束和西方人不一样之外,他们的彬彬有礼,流畅的英文(以至于西方人到现在都有了一个错误的观点,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讲英语,和外国人交流毫无问题),以及令人惊叹的学识,还有巧夺天工的精美丝绸和瓷器,比那些黑心商人买的东方瓷器,不知道好到什么地方去,特别是慈禧太后,用她个人的魅力,将爱德华亲王以及奥匈皇帝迷得颠三倒四的。。。。。。咳咳,不仅仅是带了许多精美的礼物来欧洲,更是带了许多的银子过来,中国人的口袋里那些稀里哗啦在响着的银子,到处都签订下巨额的合同用来购买机器设备和成品,不仅仅是这些实用的技术,她对于自然科学这种基础科学也十分的喜欢,把柏林和维也纳的一些科学家洗劫一空,高新聘请回了中国。她所表现出来的平和高贵庄重大方,席卷了整个欧洲,初步建立了现代的元首访问机制,有时候这种民众的好感,似乎毫无作用,但是潜移默化之下,政客们的立场也会因为民众态度而发生转变的。

所以郭嵩焘极为自信,根本不担心中德之间会因为俾斯麦的去职而发生什么不好的走向,“驻德大使安澜,颇为能干,和德国的贵族王室以及容克军官等都相处的极好,加上这一次柏林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瓜分非洲。”

“瓜分非洲?”

“是,非洲是各国争夺殖民地的重要地方,世界上想要再找这么一大块没有国家,也没有强大武力的地方,是不太可能了,加上非洲离着欧洲是最近的,这些殖民地设立起来,可以说是百年的基业,不担心非洲土著有什么风险,只要和列强协议,或者是妥协,各自占据的地方得到万国的承认,这就万无一失了,柏林会议,一是德国宣布正式加入到瓜分世界的国家之中,二就是要各国之间妥协,承认各自的利益,避免因为类似布尔战争这样,”慈禧太后微微一笑,“长时间的在非洲发生战争,是非常损害各国利益的。”

两个太监抬了一个木制的地图过来,赫然是非洲地图,郭嵩焘站在一边,朝着地图上指着,“英国在北非,”他又朝着下面指了指,“南非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他们准备南北汇合,贯穿南北非洲大陆,可是,”他把手指朝着上面的一点地方,“被布尔人在这里拦住了,这一次战争断断续续打了许久,英国还是无法消灭布尔人,他们的两C计划的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两C指的是开普敦到开罗,都是英文字母C开头的,“法国则是想要打通西北非洲和东南非洲,这样横穿的计划,现在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着,其余各国,除了俄罗斯之外,都有在非洲建立了据点,派出了武装船只或者是武装部队进行巡逻巡航,这里面当然就存在了许多的冲突,微臣可以确定的说,现在的非洲,如果我们需要进行争夺土地,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如果等到以后,列强瓜分非洲完毕,那么我们想要再取得非洲的土地,就只有一条路。”

“和列强开战。”慈禧太后说道。

“是,就是和列强开战,才有可能在战败国那里取得非洲的土地。”郭嵩焘说道。

慈禧太后微微沉思,随即问皇帝,“皇帝,你瞧着,咱们这事儿,能不能办?”

“亲爸爸问的事儿,儿臣以为,是可以办的,”光绪皇帝想了想说道,“光绪十年大胜法国,如今那个国家敢小瞧我大清?咱们自然也可以出击,要求分得非洲的土地,正如郭中堂所言,现如今是最好的机会,机不可失。儿臣只是担心一点。”

“你说。”

“咱们的水师是否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光绪皇帝提问说道,“去非洲,还要经过印度洋,印度洋是英国人的地盘,他们若是刁难咱们,水师的军舰就必须要做好应付困难的准备,非洲离着欧洲列强近,离着咱们就远了,这么远的地方,若是瓜分得来,却又守护不住,这就是不好了。”

慈禧太后赞许的点了点头,“皇帝考虑的事儿不错,论我们大清现在的国际地位,要求分割非洲的殖民地,自然是毫无疑问,可就如你说的,瓜分的到,咱们有没有能力守住,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候,昔日郑和下西洋,是到了非洲不假,可那时候亚洲没有英国在,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非洲的土地拿来,咱们要做什么用处?”慈禧太后说道,“瓜分非洲,那么就要和其他国家起冲突,这就是要得罪人,我素来是不怕得罪人的,但是就怕一点,怕白白得罪人了,咱们却没什么好处,花了银子去非洲,没有出息或者是蚀本,那岂不是亏大了?”

光绪皇帝好像有些不太适应皇太后如此市侩,忍不住扭了扭身子,慈禧太后见到了皇帝的表情,“在外国事务上面,最要紧的就是利益,如果没有利益,什么事儿都不要谈,如果非洲这里,没有利益,那么自然,什么事儿都不要在非洲做。”

“从水师的角度来说,若是能在非洲建立一个军港,那必然是极好的用处,”郭嵩焘说道,他是很清楚昔日中法密约售买远洋海军军舰等技术的,“如果将来水师远洋到非洲,在非洲有个军港,可以稍作歇息的话,这个在军事上的用处就极大了。”

大约除了军事的用途,其余的似乎没什么用处了,非洲的原材料?不好意思,大约运到中国的运费,比东南亚以及中国本土的原材料费用更高。(未完待续。)

十一、会议前夕(三)

非洲的市场,中国只需要开发出他所有的国内市场,就足够在这里时代里面占据到领先的位置,这个时候与其他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和后世之间如此夸张的经济差距,不得不采用巨大的外贸来进行弥补,当然外贸是必须的,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修炼内功,就更为紧迫。

最主要的是非洲并不合适成为中国产品的倾销地和原材料的供应地,那么除了郭嵩焘的所提议的军港设置地之外,那么就只剩下一个用途了。

“吸血。”

慈禧太后笑道,“欧洲列强都是一样的德性,昔日西班牙葡萄牙两牙帝国瓜分世界,将世界上所有的金银珠宝都搜刮起来,专供国内挥霍,现在的英国也是如此,压榨印度的财力,来供给英伦三岛本土的人开销,这是一种吸血的行为,那么如果说起来,咱们到底是不会对着藩属国这样做的,多少在东亚,咱们仁义天1朝的名声不能倒,若是去非洲,占了一块土地,那么,”慈禧太后看了皇帝一眼,“自然就没有这个名声上的烦恼。”

“财富是没人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