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716章

重铸清华-第716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柔又霸道的说道,“别掉金豆子了,让外面那些小人看到了又要笑话你了!”

沈金英连忙抹眼泪,“理他们作甚?都是一些没见识的东西,袁爷何必在意这些小人的闲言碎语呢?咱们既然是相得,自然不用理会外头的那起子小人们!”

“燕雀岂知鸿鹄之志哉?”袁世凯不屑一顾的说道,“我袁某人如何行事,原本就不是为了外头那些人的意见有所修改的,只是我在你这里盘桓已经够了,温柔乡是英雄墓啊,我只怕再待下去,什么雄心壮志都要被你的温柔刀给消磨没了!”

沈金英听到这样的话,越发伤心了起来,“我就知道你们男人,是不会为了一介女子受羁绊的,罢了罢了,袁爷既然要走,金英是不敢强留的,只盼着袁爷不要忘记了倚翠居还有一个金英在痴痴候着袁爷。”

“这个自然是不会忘的,”袁世凯拍了拍沈金英瘦小的肩膀,正准备说什么,外头又响起了不急不慢的敲门声。

ps:书友青帝在东莞买了新房子,真真是要和袁世凯在倚翠居一样乐不思蜀了,嘿嘿嘿。。。。(未完待续。)

八、撤帘风波(七)感谢学霸qadhz0413!

“怎么回事?”沈金英收敛了脸上的泪珠子,怒气冲冲的说道,“你们这些起子,”她扬声说道,“真当本姑娘的话是放屁不成?”

“沈姑娘,请您别生气,这里头有李总督的家人一位,”外面的大茶壶显然是有些畏惧,拉长了声调禀告着,却又不敢高声说话,“说是来回李总督的拜帖!”

袁世凯忍不住喜形于色,原本的淡定从容顿时消失了,“快!”他对着金英低声的喝道,沈金英整了整衣裳,款款上前打开了房门,来的是李鸿章的听差李三,袁世凯以前就见过一次,这时候见到李三,连忙拱手,“啊,原来是李三叔,多日不见,世凯给您请安。”

“给袁大人请安,”李三笑眯眯的说道,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烫金的拜帖,“这是老爷给大人您的回帖,这些日子他忙的很,实在是没有功夫请您过府一叙,只是奉上银元两百两,请袁大人笑纳。”

他根本不是需要什么银子,只是这样的一番作为,起码外头那些势利眼的茶壶们,起码不会狗眼看人低,这一点虽然有些喜悦,可看了拜帖之后,这个喜悦顿时化作了极大的失望,这里头根本就没说任何内容,都是毫无营养的废话,袁世凯是见过李鸿章的字,这根本就不是李鸿章的亲笔。

“李三叔,大帅把这个拜帖给您的时候,说了什么没有?”袁世凯微微沉思,开口问道。

“大帅说,既然是袁大人在风尘之中久居,千万不能少了打赏的银子,免得被人看轻了。”

边上的大茶壶轻轻缩了缩头,不敢继续说话,只是袁世凯的脸上青红一片,显得尴尬不已,这一番话,似乎算是体贴的话,但其中另外的用意,只怕是在暗地里讽刺袁世凯留恋风尘。

但袁世凯这个时候无法分辨,难道把刚才和沈金英说的话说给李三听不成?他是有自己的傲气的,就如同刚才所表明心迹的那样,他勉强的和沈金英笑了笑,沈金英出来解围,朝着李三福了福,“请这位爷楼下用茶。”

李三说不必用茶,告退离开了,大茶壶连忙送走,末了再把李三的两百两银元拿了上来,沉沉的一个袋子,放在了圆桌子前,沈金英瞧着袁世凯的脸色不对,连忙上前,“我把这个银子收起来。”

“收起来做什么,”袁世凯摇了摇头,“今日我原本就此告辞离开,但没曾想来了这么一出,不管是李总督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再也无颜登门拜访求什么一官半职了,天下之大,总有留爷的地方,”袁世凯咬咬牙,他吩咐沈金英,“既然李总督的钧令,袁某自然不敢不尊,你拿着银子,晚上请好姐妹好吃好喝一顿,今日就我会钞了,我这会子就出门去,若是今日再找不到门路,晚上回来我和你一醉方休,明日就回河南老家种地罢了!”

袁世凯是个狠人,对别人狠,算不得什么,只有对自己狠,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沈金英虽然在外头彪悍的犹如泼妇一般,可在袁世凯这里却是言听计从,“我听袁爷的,可您这去走门路,没有银子怎么走的通?还是先把银子带上,我这里有体己钱,请姐妹们吃一顿,尽数都够了。”

“我这里的门路,不需要银子,”袁世凯摇摇头,“就是见不到,见得到,我就说的上话!”

李鸿章到了孙毓文的府上,孙毓文也没有大张旗鼓的迎接,只是命大儿子在门外代为迎接李鸿章,引入了花厅别院,孙毓文已经穿着一身暗紫色的团寿棉布袍子候着李鸿章了,李鸿章笑着对孙毓文拱手,“莱山公,您这身打扮,正如宋朝‘梨花院落溶溶月’的富贵宰相了。”

“李中堂说笑了,”孙毓文自得一笑,他伸手请李鸿章落座,又命人奉茶上来,“董中堂,今日在忙着别的事儿,不得空,故此就不来了。不过我们两个素来关系还算不错,有些事儿,都是同一个意思,今个他来不来,不碍事儿。”

“既然如此,那就是最好不过了,”李鸿章点点头,“弟有一事不明,故来请教莱山公,您久在中枢,知道西圣的脾性,如今说要垂帘,可圣意如何,到底是要不要继续垂帘?还是等着过几年再撤帘,还是西圣自己个不愿意继续垂帘了?这事儿搞不清楚,弟心里实在是不安的很哪。”

孙毓文喟然,“何至于你呢?朝中的许多人,还是搞不清楚西圣到底是怎么想的,今个有人提起,说礼部尚书空缺,李鸿藻可以就任,结果皇太后二话不说就给否了,若是要看在皇上亲政的份上,这皇帝的师傅,总要重新安排位置起来的,这是一点,另外一个,我也颇为疑惑,西圣已经张罗着给皇上大婚,本朝家法,大婚就是要亲政的,这是必然的事儿,难不成西圣就没有别的想法,哎,”孙毓文摇摇头,他也十分困惑,“这些年西圣行事,我们是愈发看不懂了。”

“饶是如此,咱们也应该想个法子对策出来。”李鸿章摇头说道,“不能这么干等着。”

“是不能等着,你的直隶总督,西圣也没说同意或者不同意,只怕,大约还是瞧着咱们到底有没有忠心当差的,若是三心二意,只怕这件事儿,还有的拖,”孙毓文他把自己的意思和李鸿章细细的说了,李鸿章浑身吓出了一声细汗,“莱山公,这!”他犹豫的说道,“可行否?”

“可行与否,还要看大家伙的意思,西圣最是从善如流的,”孙毓文点头说道,“若是大家伙都有这个意思,西圣也不会不同意的。”

“外头有些人议论,也没什么可在意的,”李鸿章也是杀伐决断的主,下午听到了女儿的解释,这会子又听到了孙毓文的建议,已经有了定夺,那就不再犹豫,“咱们这是未雨绸缪!”(未完待续。)

八、撤帘风波(八)给一群人!

“少荃兄有这个意思,咱们呢,就有了仰仗,”孙毓文捻须笑道,“咱们也不是说要如何,只是指望着要多些日子,让皇太后不管如何,也应该大事儿照看着,就比如说,”他打了一个比方,“寻常人家的少爷当家做主了,老太太的话,难不成就不重要了?总是要商量着办,这才是正理儿!”

孙毓文这话没错,可皇家到底也没有这样商量着办的道理,天下之主,只能有一位,不过李鸿章这时候也没有顾忌这些,他想了想,“莱山公说的不错,那咱们既然定了要未雨绸缪,如何操作,还是要您来主持,鸿章愿意鼎力相助!”

孙毓文的眼神一闪,“你是西圣的心腹大臣,无论如何,也应该是您来主持,不过少荃兄如此谦虚,孙某倒是也不好退却,只是您这当头一炮,是要打好了咯,若是打不好,只怕就要烧糊了锅子,夹生饭就不好吃了。”

。。。。

初春之夜,不知道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一个决定,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玳瑁胡同里头,一辆马车辚辚的从远处驶来,显然,天气是极寒冷的,马车窗户上都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马车到了一处黑漆的小门前,门上管着两个死气风灯,写着“王”两个字,马车下来了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男子,门口迎接的家仆走了上来,“老爷,您回府了!”

来人点点头,“今个马翰林在新月楼请吃饭,倒是有些喝多了,”他看着老仆,“家里头可有什么事儿吗?”

“来了一位袁大人,已经在门口等了你许久了,小的说是您不见得何时回来,让他先回去,他只是执意不肯,”老仆移开了身子,死气风灯下露出了一个身影,站的笔直,他见到王恺运看了过来,连忙拱手行礼,长揖在地,“末学后进袁世凯拜见王大人,不请自来,冒昧登门,请王大人见谅。”

“哦,是袁大人,”王恺运点点头,笑道,“我这里鲜少有人愿意登门,你倒是不忌讳什么。”

“袁某若是忌讳,绝不会来深夜登门,王大人说笑了。”

“既然如此,那就请进吧,呆在外头也不是个事儿,瞧见没有,外头冷的很哪,王伯,请客人进去,然后上茶!”

王恺运也不换衣服,带着袁世凯进了花厅,说是花厅,可实在是小的很,只容得下大约四五个人,袁世凯虽然如今是落魄之中,可在朝鲜得势的时候,是鲜衣怒马,一掷千金的主儿,见到王恺运如此简朴,他不免叹服道,“王大人身为帝师,又是西圣爷的谋主,居然蜗居在此等蜗居,清简如此,实在是让在下佩服的紧。”

当然这也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奉承之词,在袁世凯看来,已经如此高位,还要做出如此做作的样子出来,实在是可笑的紧,如今满朝高官,哪一位不是起居八座的,就算是异乡人在京中没有房子,内务府也会秉持皇太后旨意,赐给宅子居住,不至于失了朝廷的脸面,像王恺运这样,蜗居此处,真是难得一见的不寻常不正常之事了。

听到袁世凯的赞美,王恺运淡淡一笑,老仆送上了茶来,“这是胡雪岩的雨前龙井,是最早的茶,那个故事你听过没?就是这茶,请。”

袁世凯不意居然在王恺运处喝到了价逾千金的雨前龙井,他接过了茶盏,看着杯盏里面微微泛起波澜的茶汤,心里已经翻起了阵阵波浪,他知道,今天这一日,来的没错,只是看,对方要不要救自己个了!

他食不知味的喝着茶,也没喝出多少妙处来,王恺运喝了口茶,“长安大,居不易,在这北京城里头,什么都要花钱,有些能省的,省一些也是好的,就比如你袁大人,”王恺运看了一眼袁世凯,“在这北京城呆的挺辛苦了吧?长安价贵,这个事儿,体会的不浅吧?”

袁世凯老脸一红,随即一喜,自己虽然是夜夜留宿花街柳巷,这说出去是不好听,可他也心里狂喜,没想到自己这样的无名小卒,居然让王恺运这样的大人物记着自己的行踪。

他连忙放下茶盏,起身鞠躬行礼,“袁某放荡,倒是引得王大人挂念,h实在是罪过,今日在下厚脸来王大人私邸,是因为山穷水尽,无处逢生,只能来王大人这里求一条生路,世人皆知,王大人乃是今之张良,计谋百出,王大人若是大发慈悲,必然能让袁某求一条活路!”

王恺运拿着盖碗把玩,微笑不语,袁世凯见到王恺运不说话,咬咬牙,扑通一下,跪了下来,跪的笔直,“请王大人救一救小的!”

“请起来吧,蔚亭兄,”王恺运起身扶起了袁世凯,袁世凯就势而起,“你说我是张子房,那却是谬赞了,我不是张子房,若是私下自我揣度之,我倒是和贾文和有一点点想象,袁大人史书想必是通的,那若是问我要一条生路,这也好办,明日我就下帖子给九门提督,让他给你安排一个差事,便宜的很。”

袁世凯咬咬牙,“在下要的不是这个出路,王大人手眼通天,一个小小的九门提督府里头的差事,难入您的法眼,自然,不值得你下帖子。”

“你的口气倒是不小,”王恺运背着手笑道,“九门提督已经是一品武官大员,四九城第一位地头蛇,你还瞧不起这个?也罢,今个我喝了点酒,心情也不错,蔚亭,咱们都是明白人,打开天窗说亮话罢,您要什么痛痛快快的说出来。”

“在下厚颜,想要见一见天上的那一位。”

王恺运一挑眉毛,“哦?”

“王大人最是乐意提携后进,昔日的载凌若是没有王大人青眼相中,只怕他也当不了如今侍郎的差事,听说下一步就要封疆大吏放出去了,这在四九城根本不算什么秘闻,有心人微微打听就打听的到。”(未完待续。)

九、训政意向(一)给书友“机会福利”加更!

“蔚亭您这么看的起我?”王恺运放下了茶盏,“要知道,我如今只是在詹事府当着一个闲差事,正经的职位可是什么都没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