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533章

重铸清华-第533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佩伦这个时候他那里愿意惹祸上身?翰林四谏里面,最有计谋最爱惜己身的大约就是这位直隶来的张幼樵了,他摆摆手,笑道,“原本倒也应该署名,只是小弟我这些日子也想着要活动一下,倒是不宜得罪别人,先安安静静的读书研究学问一段时间。”

“哦?你也静极思动了?”宝廷问道。

“是,南边的局势看上去倒也有些能建功立业的样子,竹坡兄是知道小弟的,虽然是文人,但对着伏波将军的故事还是十分感兴趣的,您是知道的,我丁忧在家,倒是去浙闽总督府盘桓过一段时日,李大人也和我一般,对着船政十分感兴趣,所以说不得,接下去要去南边一趟。”

不用张佩伦明说,宝廷也知道张佩伦他必然是中了李鸿章的青眼,如今几个总督里头,曾国藩胡林翼仙游,左宗棠在军机处,地方上,昔日的平洪杨之乱功臣只留下来了李鸿章一个人,他从上海起家,现在又在浙闽总督任上洋务办的轰轰烈烈,地位十分显赫,有李鸿章帮忙推荐保举,自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宝廷点点头,“南边也是好去处,你如今的确是不宜轻动,不过若是动用南洋水师,和法国人打起来,这里头风险就大了。”

“咱们这些人,行的都是险事儿,风险自然是大,不过这法国人再无理,也绝不敢在中国的地方上动手,这点倒也不用担心,就算是法人有这个胆子,想必南洋水师也不会是绣花枕头,”张佩伦自信满满,“竹坡兄就请好吧!”

。。。

宗人府前,谩骂不已的宗室们被一个个“请”进了宗人府,载凌虽然是吓得满头大汗,神思也有些恍惚,但是办事当差还是很得力的,将百多号人顺顺利利的都塞进了宗人府牢房之中,更是按照品级,三六九等的分了起来,醇亲王望着满地的垫子,不屑的歪了歪嘴,“俗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如今这些国公贝勒们造反,怕是也造不成?老四,你说是吧?”

奕询孤零零的站在地上,脸色铁青,听到了醇亲王的话语,更是有些恼怒了起来,“七王爷,你为什么不把我也一同抓进去。”

“你是这些人的领袖,怎么可能舍得把你抓进去,我原本是要请您去西圣驾前分辩一二的,后来想想看,还是算了,给你留些颜面,西圣辩才无碍,指不定到时候把你说的一个灰头土脸的,更是没面子了,你还是老老实实家去吧,再怎么说,看在英宗皇帝的面子上,也不能把你发落了不是?”

醇亲王语气轻松,似乎十分为奕询着想,但是奕询却是知道了醇亲王的险恶用意,“七爷!您不能这样,把他们都一股脑儿的抓进去,单单剩了我一个,这叫外头的人怎么想?还以为是我里通外国出卖朋友把他们都抓进去,自己在外头潇洒快活,我虽然不成器,可这样的骂名若是背上了,以后我寸步难行!”奕询双眼通红,“您还是把我抓进去吧!”

醇亲王只是不肯,“这话说得,看在老五太爷的份上,咱们兄弟也不能这样闹掰了呀。”他挥挥手,让那些个警察都散了,自己带着戈什哈准备上轿子离开,只留下了孤零零的一个奕询站在满是垫子的大街上。

轿子已经起来,轿夫们稳稳当当的举起轿子,朝着外头行去,“王爷!”奕询奋不顾身的跑了过来咬牙切的说道,“我知道您的意思,您是要办好这个八旗的差事对不对?”

醇亲王掀开轿帘,冷然看着奕询,“到现在还来问我这样的废话?老四啊,你以前在御前的那个机灵劲儿呢?这么几年下去,都喂了狗不成?”

“这事儿和我没什么关系,”奕询咬了咬牙,犹豫了一会,果决的说道,旗人的颜面是比天还要大的东西,若是这样背上了卑鄙无耻的名声,奕询日后在京中的名声就臭了,这是比死还要难受的事儿,奕询考虑再三,“当然,我们也是不忿八旗的事儿要改,今日若不是有人起头怂恿,我们是不会来这里的。”

醇亲王喝道,“都给我退下。”轿夫和戈什哈一起退下,只留下了醇亲王和奕询两个人,“你说就是。”

“七哥你何必装糊涂,”奕询苦笑,“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儿了。”(未完待续。)

三十七、轻描淡写(一)

“七哥何必明知故问,”奕询苦笑,“能够有这个力气的人,八旗之中不多。”

醇亲王默然,八旗之中,铁1帽1子1之王已经没有几个了,剩余的几个人不知道是主动还是被迫,跟着太后是越发的紧密,宣宗皇帝留下来的皇子们,都跟着在内务府参股,说难听些的话,就是那些亲王的俸禄,一年一万白银,如今在他们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大钱儿,自己的五哥,惇亲王每年拿了这个亲王的俸禄之后,就是开办粥厂,施舍百姓,或者是给医生们出钱,组织义诊,很是得了太后的赞赏。

惇亲王没有这个脑子,太后要办八旗的事儿,别人不知道太后的态度,自己是知道的,绝不可能说左手打右手。自己,当然是不会,那么剩下来就只有一位了,醇亲王摇摇头,“这是你的一家之言,做不得准。”

“这些事儿都是瑞宝帮忙弄的,”奕询到这个时候也不得不当一次背叛者了,“王爷你只要抓了他来一问便知。”

醇亲王虽然直率却不是鲁莽之人,抓了瑞宝,自己的六哥那里面子怎么搁?他瞪了奕询一眼,“我怎么当差不需要你教,老四,你要进宗人府可以,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儿,”醇亲王慢慢悠悠,语带蛊惑之意,“答应了这件事儿,你愿意在宗人府呆多久,我都让你呆个够。”

“别的事儿,十件百件我都答应七哥您,”奕询连忙说道,“可这八旗的事儿,我不能答应您,您有万岁爷撑腰,什么事儿都不用怕,我不行,我是旗里的人,若是叛了这些人,没有了立足之地,只怕我这一辈子都有报应承受不完的,西圣她再英明神武,难不成能护住我一辈子?何况我出头,也当不了他们的头头,定不了主意。”

“到这个时候儿还给我打马虎眼,老四你信不信,我明个就上折子,褒奖你在今日之事上,帮助朝廷平息了风波,这就让你提前臭了大街,如何?”

奕询连忙跪下来,也不顾及洋灰路面上的灰尘,“七爷,您高义,您可不能这样把弟弟往火坑里推!”

“我高义,自然不会让你受委屈,这八旗的事儿,是必然要改的,你今日也听到我的话儿了,现在我也不和你浪费口水,”醇亲王干净利落的说道,他就坐在轿子里,脸色有些琢磨不透,“今日你要进宗人府和那些废物同甘共苦,可以,不过你们八旗以后有什么事儿要径直来告诉我,不要给我们来杀一个猝不及防。还有,你若是有脑子,就该知道现在外头那些街面上流传的谣言,大部分都是假的,他们要这么传,就是怂恿了你们这些没脑子的东西来折腾,不过你们既然如此弄,将来这个东西里头,也总要拿些东西照顾你们一二,你把这些东西进去和他们说就是。”

“王爷的意思是?”奕询连忙站了起来,靠近了轿门,“说的这事儿还有转机?”

“西圣到底也是八旗出来的,不可能看着你们一味着受委屈,”醇亲王说道,“你们这么一闹,想必也会有让步的。不过有一点,”醇亲王声音转冷,“你要记住一句话,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凡事少掺合,当好凡人的本分。若是以为自己了不起,可以和神仙过过手,那我劝你去菜市口瞧一瞧长一长记性,那里死了几个铁1帽1子1王,不要告诉我这才七八年,你就都忘记了。”

奕询头上冒出了冷汗,他连忙点头,“弟弟我明白了。”

“你进去就是,”醇亲王不再和他废话,他需要赶紧进宫汇报这件事,他放下了帘子,“载凌如何重用,你也猜得到,人生在世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要面子还是要里子,你自己选,起轿。”

“七爷真的是这么说的?”慈禧太后慢悠悠的说道,看着泡在银盆里头通红的双手,抬起头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桂祥。

桂祥看了看边上站着的李莲英,“是,七王爷就是这么说的,说他是万岁爷的亲阿玛。”

慈禧太后眉心一跳,却不说话,只是把手浸在用紫姜、蜂蜜、牛奶、玫瑰的温水里,等到水凉了,又换了三次水,这才让宫女把自己的手用棉布慢慢的擦拭干,抹上了护手的海狮油——这只是一个名头,其实内里一点海狮油都没有,又带上了护甲,这才对着李莲英说道,“小李子,你说七爷这话说的对不对?”

“西圣爷说他是对的,那就是对的,若说他是错的,那他自然是说错了。”李莲英笑眯眯的说道。

“你的话啊,可没半点实在。”慈禧太后袖着手,翻看炕桌上的折子,“这个折子发到兵部去,”她在写了几个字,吩咐李莲英,“让兵部按照曾国荃要的火枪火炮,一应支付,不过要花钱来买,没有白拿的道理。”

“嗻,”李莲英把折子放在了一边,小朱子进了来——他如今已经是乾清宫大总管,这个是极高的品级了,只是乾清宫一般不用,他这个大总管倒也清闲,所以素日里只是在养心殿伺候,“西圣爷,七爷到了。”

“快请进来。”慈禧太后收起了案上的折子,放在了一边,这厢醇亲王进了暖阁,正欲跪下请安,被慈禧太后拦住,“今天七爷辛苦了,跑来跑去的,别多礼了,小李子拿凳子来。”

醇亲王拘束的坐下,“启禀太后,宗人府那边,奴才擅自做主把一干闹事的人都抓进去管起来了。”

“这关好关,放以后就难放了。”

“也不难放,”醇亲王连忙说道,“今天那些起子无法无天,说出了什么清君侧,诛奸臣的混账话,这几句话说出来,他们也自觉理亏,到时候奴才再吓唬吓唬,他们也不敢放肆。”

“清君侧?”慈禧太后微微一笑,“他们连警察署的警察都打不过,还想着清君侧?”(未完待续。)

三十七、轻描淡写(二)

醇亲王低着头不说话,慈禧太后狠狠的嘲笑了一通那些不成器的东西,再问醇亲王:“如今虽然都抓进去了,面上是能应付,可这些人将来总是要放出来的,不能一股脑儿都杀了,”慈禧太后慢悠悠的说道,醇亲王身子微微震了震,“七爷接下去预备着怎么办?”

“虽然抓进去了,八旗的事儿却不能不办下去,但是这八旗的事儿,奴才想着,若是改,总是要拉一批,打一批的。若是一概都免了,群情汹涌,也是为难,”醇亲王说道,“像今天的事儿,若是再三发生,必然是会让朝廷的威严受损。”

“你说的是,所以我把内务府的事儿一并交给你就是。”慈禧太后笑道。

“这?”醇亲王摸不着头脑,“西圣的意思是?”

“八旗的改革是要花银子的,不管是宗室的爵位递减,还是八旗的丁银禄米免除,这些若没有白花花的银子拿出来,谁都不乐意,看着别人倒霉是开心,但是轮到自己个头上,这就难受咯。没有了爵位和丁银,那么意味着一定要拿出更为丰厚的东西补偿,这个丰厚的东西没必要现在就一次性拿到,按照这些人的性子,若是金山银山,也要挥霍一空,那么细水长流自然就成了第一个选择,细水长流的话,朝廷的压力也少一些。”

“太后要每年给一点银子嘛?”醇亲王疑惑的说道,“这和以前似乎并无分别啊。”

“不是给银子,是给差事。”

“差事?”

“内务府的厂子多了去,那么自然就需要人当差干活,”慈禧太后笑道,“这里就可以安排一些人了。”

“这,可这些工厂再多,也安排不下如此多的人啊?”醇亲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且不说这些人能不能够当差,能不能够拿俸禄。”

“这不是要商量吗?”慈禧太后把八旗改革的折子还给了醇亲王,“选一个牛录,或者选一个佐领来试一试,先试试水,今天杀了他们的威风,接下去就好办一些了。”

“是,那再加上当差、从军、进学,”醇亲王点点头,他十分惊讶慈禧太后把内务府的厂子都拿出来作为安置八旗中人的主意,这个主意还是有瑕疵的,“年轻人也能安置一些了,只是内务府的厂子基本上都是有人入股的,若是这些人进了厂子,不干活,反而有开销,这年底分红少了,只怕外头有怨言,自然,”醇亲王连忙解释道,“奴才是绝对听从太后的旨意的。”

“这些嘛,我也想过,原有旧的厂子,若是外头入股多的,就先不安排人,皇家的厂子,先拿来安排,如今四九城越发的拥挤了,市面上许多事儿,就靠着五城兵马司的警察署来管,他们也不是神仙,那里都管得过来?什么夫妻吵架,什么邻里纠纷,什么走失猫狗都要来找警察,所以别的地方先不管,京师这里,许多新的衙门也要先设立起来,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