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334章

重铸清华-第334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谁呢?”梅馨吩咐边上伺候的宫人都推开,“我知道你喜欢桂莲那个丫头,”慈安太后温柔的声音在同治皇帝耳边响起,“我已经叫我的阿玛叫人找了,只要没嫁人,等你亲政了,你自己个下旨,把她召进宫来。”(未完待续。)

二十八、日月分明(九)

到了次日,同治皇帝猝不及防的就遭受了大困难,都察院的御史们并不是只有清流之中的人物,更多的是这么多年洋务培养出来的新式科举进士,虽然只是这几年,算不上多少朝政骨干,可不少人已经牢牢占据了都察院的位置,皇帝处事失了妥当,第二日雪花般的折子就飘进了军机处,上奏劝谏皇帝“行事无端,不敬太后,不恤辛劳。”董元醇旗下的第一干将张素山,又直接朝着恭亲王开火,“观望之心甚浓,不能调和阴阳,失却议政王之望,德不配位,不堪大用。”一席话说中了恭亲王的心事,他在军机处看这个折子看的满脸通红。

又有人弹劾李鸿藻等人,“身为帝师,心怀不不轨,挑唆两宫,使得朝野起纷争,上不能顺承天意,中不能教导天子,下不能处之以静,”建议军机处罢免李鸿藻的军机大臣职位,再免了几个所谓弘德殿讲读的职位。

李鸿藻虽然知道如今洋务派势力极大,却不知道如此的灰头土脸,一脸好几日在家待罪,不肯来军机处当差,恭亲王收到这些折子,只好呈给皇太后,谁知这几日,皇太后一概不临朝,雪花般送进养心殿的折子也如同遇见了最近的太阳一般,悄无声息的“淹”在了养心殿内。

恭亲王已经好几日没见到皇太后,皇帝这会子没有亲政,自然还不能朝着皇帝请示,如此以来,不仅仅是观望,更是投诚了,恭亲王和文祥等人想了想无法,也只好把政事一概都停住了。

清朝的军机处和明朝的内阁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军机处根本就没有自己发布命令的权限,任何事情都必须汇报皇帝,皇帝交代下去之后,军机处才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见供皇帝参考,没有任何自主权。

如此过了三日,在丰台大营督军的醇郡王被惊动了,连夜赶回京中,到了恭亲王府里,就连忙跳脚大骂:“这些东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闹了这么些玩意出来,倒是好,闹着满城风云,什么事儿都办不成!”又骂宝洌У热耍岸际歉墒裁闯缘模蟪∶娴亩佳共蛔。扇绽锼底熳约菏窍喙兀 

宝洌У热粟ㄚǎ土淄醯牧成弦灿行┕也蛔。鹊酱伎ね醴⒆髁艘环獠帕λ档溃袄掀撸阋脖鸱⒒鹆耍饣嶙樱纯慈绾谓饩稣馐露簦颐钦夤锿方蝗ィ侍蠊烂乓膊辉敢饧颐牵翟诓怀闪耍荒芾屠鄣苊媒惶肆恕!

醇郡王有些不乐意,之前朝政都把自己抛在一边,若不是太后让自己去管着神机营,自己怕是什么差事都捞不到,往日没什么恩惠,这会子倒是都想起自己来了,不过醇郡王也是识得大体的人,点点头,“如此也只好这样了,万岁爷这是怎么了,”醇郡王疑惑的说道,“突然性子大变。”

文祥一直没说话,这时候才突然说了一句,“万岁爷的性子又像先帝,又像太后。”

犹豫懦弱偏激果断。(未完待续。)

二十九、灿灿萱草(一)

醇郡王福晋受到自家丈夫的叮嘱,不敢怠慢,按品大妆,准备进宫递牌子朝见,婉贞听说了这几日慈禧太后心绪不佳,除了几个后宫的姐妹之外,不见任何人,醇王福晋怕自己也碰钉子,于是又套了马车到劈材胡同,请了母亲富察氏出来一同进宫,果然,无比顺利的进了储秀宫。

醇王福晋进了太后起居的后殿,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被慈禧太后的样子吓了一大跳,慈禧太后头发乱蓬蓬的,脸色蜡黄,眼睛下面一大堆的黑眼圈,整个人显得十分憔悴,气色不好,身上的明黄色旗装更映衬着脸色寡淡,醇王福晋来不及行礼就红了眼,富察氏见了更是心疼不已,跪了下来,“娘娘,您这是怎么了,可不要吓臣妾啊。”

唐五福连忙把富察氏扶了起来,“国太太,”这是对富察氏的尊称,唐五福在富察氏的耳边悄悄的说道:“太后这几日都没睡好。”

醇王福晋十分焦急,“叫太医了吗?”

唐五福看了慈禧一眼,“主子娘娘不让叫。”

“这怎么还不叫?”富察氏一叠声的叫太监去宣召太医,也顾不得什么礼数,靠近太后摸了摸太后的手,“哎哟,我的天老爷,怎么会热起来了?”

慈禧太后勉强笑道,“不能叫,”说完看了醇王福晋一眼,醇王福晋心里透亮,拉住了富察氏,两个人一起,让宫女们进来,伺候着太后梳洗了,又勒上了一个抹额,太后这才觉得身子好了些,“无非是这些日子没睡好,没什么大碍,清清静静饿上几顿就是了,额娘大惊小怪的。”

富察氏听到慈禧太后安慰自己,却又忍不住红了眼睛,不敢在太后跟前落泪,就连忙用手绢拭了拭眼角,“原本以为娘娘入了宫,生下了万岁爷,又正位中宫,家里头都以你为骄傲,梅儿靠着你嫁了七王爷,想来是一家子满门荣耀都来自娘娘您,可没过几年,”富察氏虽然忍着,不愿意让慈禧更伤心,可眼中的泪水却控制不住流了下来,“先帝爷驾崩的时候,你还没到三十岁,就成了太后,那时候我就哭了好几日,倒不是为了先帝爷,大半都是为了娘娘你,我成日里想着,虽然这如今是太后,膝下有着万岁爷,到底也是孤家寡人,外头瞧着光鲜,内里的苦,我虽然不能知道,到底也是猜到几分的。何况那时候还有肃顺一起子小人作祟,叫我担惊受怕的。现在可好了,娘娘这么几年辛苦下来,为的是大清朝的江山,如今万岁爷长大啦,外头也都说是太平盛世,海清河晏的,”富察氏显然是知道了前几日的事儿,劝着慈禧,“娘娘就好好休养罢了,咱们母女这几年见得不太多,素日里也就是年下节礼见上一面,若是娘娘空下来,也能多处段日子。”

醇王福晋性子温柔,待人和蔼可亲,虽然是指婚,可夫妻两人琴瑟和谐,倒是亲贵之中的一段佳话,她不似慈禧太后爽朗外向,温言好声劝了几句,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劝太后保重身体。

慈禧太后点点头,“额娘说的是,额娘如今也年纪大了,女儿没多少时间侍奉额娘跟前,接下去就可不能耽误了。”这会子说了些话,宫女们奉上了茶水糕点,太后看着奶油炸糕倒是香甜,捡起来吃了几块,唐五福又来报:“高王两位大人到了。”

慈禧太后用手绢擦了擦嘴,扔在了炕桌上,“叫他们在外头候着。”转过脸,对着富察氏和醇王福晋说道,“额娘,梅儿,你们两个陪着我用了晚膳再出去吧。”

醇王福晋站起来答应了,等到慈禧太后出去,这才悄无声息的叹了口气,富察氏有些疑惑不解,“梅儿,你说太后的身子不大好,怎么不肯宣太医啊。”

醇王福晋看左右无人,宫女们都在暖阁外头伺候着,走到富察氏跟前,凑着富察氏的耳朵悄悄的说道,“这养心殿发生的事儿,外头都说是万岁爷的不是,若是如今知道了太后的身子不痛快,岂不是说万岁爷不孝顺,气的皇太后不好?”醇王福晋叹道,“到底是亲母子,太后是真疼万岁爷啊,为万岁爷着想。”

醇王福晋未免有些感怀自身,她与醇郡王结婚多年,生了几个孩子都没站住,醇王府虽然有几个孩子,都是侧福晋或侍妾所出,富察氏知道醇王福晋心里的苦楚,别人看来天家富贵,哪里还有不如意的事儿,其实各人都有各人的不自在,富察氏拉住了醇王福晋的手,拍了拍醇王福晋的手背,“我的儿,你别着急,这好事儿在后头,咱们太后娘娘不是也入宫多年,这才生下万岁爷吗?咱们的世子爷呀,还没出来呢,等时候到了,想必是这世间最尊贵的人呢。”

。。。

到了储秀宫的正殿,两个人已经在外头等着了,慈禧太后坐在宝座上,等到两个人跪下行礼,站起来之后,淡淡的开口:“外面怎么样了?”

高心夔回道,“已经有不少折子上奏弹劾李鸿藻等人,也有弹劾恭亲王的,弹劾皇上的,也不在少数。”

太后半闭着眼,“你们以为,我该不该撤帘子归政与皇帝。”

王恺运说道:“回太后的话,微臣以为,太后不应该撤帘子。”

“哦?”太后挑眉,“这是为何?”

“古语有云,人亡政息,洋务大政推行多年,如今正是攻坚克难的时候,”这话听起来和后世的八股文差不多的问道,“新的学堂刚刚推行下去,科举选出来的洋务官员才走到中层官员的位置,十二镇军才得胜归来,正是大换血的时候,南洋水师又准备筹建,南洋水师学堂还未开馆,其余交通、通商、工厂、矿产等事宜都需要鼎革除旧推陈出新,这时候,若是皇帝亲政……怕是难以预料。”王恺运悠悠说道,“万岁爷虽然是太后一手教导出来的,可万岁爷是宋神宗皇帝还是哲宗皇帝,这可还说不准。”(未完待续。)

二十九、灿灿萱草(二)

不用内阁和翰林院编撰的那本愚蠢的供自己垂帘听政参考书《治平宝鉴》来告诉自己,慈禧太后也知道王恺运话里的意思,宋神宗即位之后,重用王安石,开始熙宁变法,保甲法青苗法等一干大政出炉,虽然后来因为反对派压力太大,所以王安石不得不去相位,可继任为相者都是新党中人。

宋神宗驾崩之后,宋哲宗即位,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尽数废除新法,启用保守党司马光为相,贬斥新党众人,新党众人不少死在了岭南。这是高太后的手法。

哲宗登基时,只有九岁,“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司马光上台后,不顾一切尽罢新法,“举而仰听于太皇太后”。宋哲宗对此感到不满。

元祐八年,高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

这样国家政策的剧烈变化,彻底葬送了北宋的国运,更别说宋徽宗即位之后,改弦易张,又重新启用旧党,贬斥新党。元祐党人元丰党人互相攻讦打击对方,更是突破了宋朝政争的底线,自己上台之后迫害敌对党人致死,这样的坏例子一开,国家大乱,于是历史上人文光辉闪耀历史长河的北宋王朝就此灭亡。

慈禧太后自然不是高太后,但是,皇帝不见得是宋哲宗。这个例子虽然不能对应到具体的人物,可王恺运话里的意思慈禧太后十分明白,皇帝到底能不能把洋务新政推行下去?太后默然,想了想以前学的历史书,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政见?可如今历史已经变化了,同治皇帝不是原来那个,自己也不是历史上那个慈禧太后了。

高心夔看着皇太后不说话,知道王恺运的话说到了太后的心里去。从太后居然可以忍受另一个太后在宫里头和她并尊,就知道太后不是普通的女人就知道贪图享受或者争权夺利,所以这番话从未说过太后今后撤帘子之后手里权利如何,只是说国家大事出发来劝说太后,高心夔虽然对这王恺运一些事儿的手段有微词,可也不得不说,的确是看穿了慈禧太后的顾虑。

太后沉吟许久,高心夔看了王恺运一眼,回道,“太后,王恺运其话有理,请太后三思。”

慈禧自己脑中也是乱的很,摇摇头,“我再想一想。”

王恺运又说道:“娘娘,如今外朝已经全部停摆,朝野众人对着李鸿藻等人颇有怨言,政事不顺,太后正好和万岁爷示威,只要万岁爷改了口,自然这垂帘就能再继续下去。”

“知道了,”慈禧太后闭上了眼,“你们跪安吧,等到我想好了自然再召见你们。”

太后就坐在宝座上,宝座前的两只欲飞未飞的铜质仙鹤嘴里慢慢吐出焚香,檀香的味道在殿内弥漫开来,恰好已经是傍晚,下雪无太阳,殿内有些昏暗,太后就坐在位置上一动也不动,直到唐五福来请,说体仁殿已经准备好晚膳,太后这才似乎从梦中惊醒的样子,疲倦的站了起来,就着唐五福的手,到了西暖阁,和富察氏两个人说着话,醇王福晋趁机把恭亲王等人的意思说了,“七爷也担心娘娘的身子,这才叫我进宫来了。”

慈禧太后点点头,不置可否:“晚膳得了,一起用些吧。”

安德海走了进来,悄悄的禀告道:“万岁爷来了。”

“来了就请进来,怎么如今皇帝这么懂规矩了。”慈禧太后说完了这句话,见到众人低着头不敢说话,不由得一笑,“皇帝是我的儿子,怎么到我这里还要通传,请进来吧。”

淳王福晋看着自己姐姐脸上又出现了笑容,心里的担忧放下了一些,脸带喜色和富察氏对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