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235章

重铸清华-第235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这位爷有何指教?”

“五爷久在京中,必然是人头熟捻,消息灵通,在下要请教五爷一件事,可知兵部陈尚书近况如何?”

“他老人家自然是极好的,”五爷接话说道,“先是操持这四九城的防务,顶住了洋鬼子的火枪炮,再办了洋人的议和,又跟着皇太后剿灭了肃顺等乱党,如今这风风光光的英烈祠差事也有他的一份,自然是顺风顺水的,春风得意的紧那,太后颇为嘉许,也有小道消息说,陈尚书他啊,要进协办大学士咯!”

那个年轻人眼神一动,随即笑道:“我虽然是乡下来的人,可也听说过,这陈尚书是肃顺的死党,皇太后扳倒了肃顺这种逆贼,怎么能还留在朝中继续做着大司马的差事,更别说要进位大学士呢?”

“这位爷,您也忒谦虚了,哪里是乡下来的,”五爷笑道,“这事儿不是门清的紧吗?您呀,说的在理,可还是有这么一个缘故,皇太后她老人家早就说过,既往不咎,一心为国,就不论何人余党,这不是肃顺这厮也没杀头嘛,所以啊,陈尚书如今当差舒坦的很哪!”

“一心为国,就不论何人余党。。。。。。”那个年轻人喃喃自语,身子都摇动了起来,有个读书人又听到这边的故事,冷哼一声,“陈孚恩这种小人高踞尚书之位,实在是国朝之耻!”

“嗨嗨嗨,我说,”那个五爷跳了起来,“今个怎么你们几个这么多废话呢?”那些年轻人正欲跳起来反唇相讥,街面上突然想起了欢呼声,众人不明就里,正准备出门瞧热闹的时候,有个店小二跑了进来,“各位爷,朝廷下了旨意,今年要开恩科了!”

“上谕:为政以得人为首务。我朝列圣御极建元。均于三年大比之外。特开乡会恩科。广罗俊彦。今朕缵承大统。宣遵成式。嘉惠士林。著于同治元年举行乡试恩科。二年举行会试恩科。用副朕作育贤才至意。”(未完待续。)

三十三、雷霆雨露(上)

慈禧太后写完蝶恋花一词,看着安德海等人把字送到如意馆去裱,神色有些恹恹的,帆儿指挥着宫女们整理拿走笔墨文房四宝,见到太后的模样,心下了然,于是上前扶住太后,“娘娘,咱们去御花园逛逛吧。”

太后笑了一下,摇摇头,“御花园就是这些东西,看久了就是腻歪,不如就呆在寝殿多眯一会。”

边上的冯婉贞笑着说道:“太后娘娘才多大岁数,就这样喜欢睡觉了?”上前请太后,“今个春光正好,咱们去御花园溜溜弯,我呀亲手扎了个风筝,倒是想请太后娘娘看看我的手艺如何呢?”

太后从垂帘听政之后,权威日重,原本开朗的性子也变得沉闷了起来,原本喜欢和宫人们说说笑笑的,如今也少见笑脸,搞得宫苑内死气沉沉,如今也只有粗神经的冯婉贞才敢在太后门前逗趣,太后一听冯婉贞说话,也就笑了,“你啊,倒是怕着宫里头不热闹,若是到了后世,必然是一个还珠格格似的人物。就依你,走,咱们去走走。”

“敢问太后,还珠格格是哪一位王府里头的女儿?我怎么没知道?”帆儿困惑得问道。

“你不知道的事儿多了去呢,”素来为人和善的冯婉贞突然朝着帆儿呲牙起来,“哪里比得上太后呢?”

帆儿措不及防,楞在了地上,随即微微一笑,也不理会,慈禧微微惊讶,看了看两人,冯婉贞脸上微微一红,也连忙低头不再说话,慈禧见两人不再说话,也就随即放下,吩咐:“把前些日子潍坊进的风筝也捡几个出来放放。”

皇太后一声令下,宫里头哪里有不奉承的,看到皇太后有了兴致。连忙打着精神头伺候着,到了御花园,敬事房的太监早就带着几个大风筝在里头等着了,太后摆摆手。“今个这主意是西亭出的,”冯婉贞号西亭乡君,“就叫她先放她那个做的风筝。”

冯婉贞当仁不让,叫着一个小太监帮忙着拿着风筝,自己脱了花盆底的鞋子。径直在鹅卵石铺就的御花园小道里跑了起来,放了几次,那个奇形怪状的燕子风筝都没飞上去,众人哈哈大笑,冯婉贞又羞又怒,指着那个小太监,“不中用,怎么放风筝都不会,不是乡下人!”

那个小太监愁眉苦脸,“乡君。不是奴才不会放,您的速度也忒快了,我这都没放手呢,你就撒腿跑开了。”

太后哈哈大笑,刚才回忆咸丰皇帝的烦躁郁闷一扫而空,“婉贞,你再跑快些,就要跑出神武门了!”

宫里头擅使着风筝的太监连忙窃笑上前帮忙,过了一会,那个燕子风筝终于飞了上去。宫里头的太妃太嫔们,还只是皇太后年岁最大,也不过是三十未到,正是爱热闹的年级。宫人们也都是年轻人居多,大家嘻嘻哈哈得笑着,春意暖阳微风,一时间众人都忘了尊卑,还有这时候跑过来的大公主,瞧见了众人的样子。原本温和的性子也抛在了一遍,高兴得直拍手,大格格却只是饶有兴趣地看着,似乎还没有皇太后易于激动。

冯婉贞牵着那个终于勉勉强强、歪歪斜斜飞起来的风筝哈哈大笑,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娘娘,瞧见了没?到底是亲手做的,这心意是别人比不来的。”

顺贞门外,两个人联袂进了内宫,那个为首的男子正是正牌的国舅爷叶赫家的大少爷,叶赫那拉桂祥,身后跟着沉静的女子,是他新娶进门的夫人董鄂氏,桂祥瞧着在红墙黄瓦之上飞出来的几个风筝,对着领着自己的小太监,和煦地问道,“这会子,太后在批折子吗?”

“回少公爷的话,太后娘娘如今每日晌午是不批折子的,早起批折子,下午见军机,每日都是如此,今个军机没什么大事儿,太后在养心殿见军机用了半个时辰,也就散了。这会子估摸着在储秀宫里头歇息呢。”

桂祥点点头,“太后日理万机,实在是辛苦了些。”

“谁说不是呢,这天下这么多事儿,都等着太后她老人家定夺呢,议政王虽然在外头忙乎着,可这大清朝,东家毕竟是咱太后不是,”那个小太监显然也是个碎嘴的,带着桂祥一路念叨,就到了御花园,见到这里热闹,才知道太后的御驾在这里,就连忙一层层报告到了唐五福处,唐五福禀告太后,“云骑尉和夫人来了。”

慈禧太后点点头,“让他在滴翠亭等着,”放下了手里正在飞着的凤凰风筝,交给帆儿,让她继续放着,到了亭内,看着桂祥和一个少妇跪倒行礼,点头,“起来吧,”含笑看着那个沉静的少妇,“你也来了,一家人,无需多礼,”再看着桂祥和董鄂氏两人宛如璧人一对,杏贞分外欣慰,“如今成了家,父母亲也该放心了。”

桂祥微微一笑,清秀的脸上已经不复见年少时的调皮捣蛋模样,风度翩翩之中,又有些许精明之色,“娘娘说笑了,臣弟哪里有这样让父母亲失望的时候?”

太后点点头,看着外头飞在湛蓝天空上的风筝,心驰神往,“父母亲可还好?如今垂帘了,倒是不如以前便宜了,拘束在宫里头,倒是不能和以往在园子里一样,时时见面。”

“父母亲康健的很,就盼着娘娘凤体安康,一切顺遂,”桂祥安慰着自家的长姐,“不日就说要进宫朝见呢。”

桂祥东拉西扯说了好些话,董鄂氏只是含笑听着,也不插话,太后看着桂祥似有话语要说,心领神会,对着董鄂氏笑道,“你难得进宫,不如到处去逛逛,钟粹宫并各宫太妃太嫔哪里都该去见见,那些可都是长辈。”董鄂氏温顺得应下,站起来行礼告退,慈禧指了莳花带董鄂氏去拜见各宫,见到董鄂氏离开,慈禧才笑着对桂祥说道,“有话直说,别和我兜圈子。”

“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太后,”桂祥嘻嘻一笑,“还有什么话儿,无非是京察的事儿。”(未完待续。)

PS:  月初求月票咯。

三十三、雷霆雨露(二)

“怎么,”太后拿起釉红色的五龙祥云盖碗,慢慢地喝了口茶,“有人求到父亲府上来了?”

自从同治皇帝登机之后,惠征的爵位又再次上升,升到了一等承恩公的爵位,这个爵位已经升无再升,接下来除非就是郡王爵位了,惠征也颇为自足,上折子辞去了光禄寺卿,一心就在家里团团做富家翁起来,整日就是优游林下,听戏下棋打茶局。

“娘娘这层缘故在里头,谁敢不尊敬咱们家,虽然阿玛辞了光禄寺卿,可满朝官员也不敢不敬重阿玛额娘,”桂祥潇洒笑道,长姐贵为太后,二姐是醇郡王福晋,三姐更是如今武官里头一等一的武大帅妻子,如今的叶赫家已然成了四九城一等一的门阀,“就连臣弟的这个媳妇,若没有娘娘照拂,如何能娶得八旗显姓?”

“所以,这些日子,上门的人越发多了起来,都是来求父亲的,这次京察,议政王怕是要大杀特杀,要把前朝留下来的不称心的人一并罢之,父亲也被烦的无法,不少人都是以前的同僚故旧,不好回绝,阿玛他自己个又不好意思进宫和娘娘开口,这才让我来进宫,问问娘娘的意思。”

“这事儿你别管了,”慈禧太后放下盖碗,“咱们家原本就是小户,也没几个人有着品级,大不了在各部衙门当个书办,京察察不到他们,”太后的神色转了端正,“你也还在家里,更是与你无关,这些起子,怎么能不好好办!旧年我在京中,好么,他们倒是脚底抹了油,一走了之,这样的人,留着于国无益,自然要全部罢黜,我已经定下严惩不贷,议政王也是这个意思,谁说情都没用,”桂祥脸上讪讪的,也不好意思多说话了。“再者,今年又要开恩科,我准备空多些出来官位,安置今年进士们。”

桂祥虽然未曾入仕,可久在京中,耳濡目染,官场上的事儿不是一窍不通,听到太后这样说,他也连忙转移了话题,“历来进士都是安置六部观政,或是下放郡县,凡都是有定额,怎么突然要多出这么多位置,莫非,”桂祥瞪大了眼睛。

。。

“莫非,”朱学勤喃喃自语,猛地瞪大了眼睛,“太后这话的意思是,恩科要多选才了?”

恭亲王点点头,这会子他正从岳父桂良府中探病出来,新年伊始,桂良就已经缠绵病榻,到了这个月,已然卧床不起了了,恭亲王心里烦闷,桂良虽然年老做不了军机的许多事儿,可毕竟有着三朝之资,年高德勋,素日里对着内阁的那些老头子,资格也不输他,能防着大学士们倚老卖老,且能备自己询问政事,大关节上把把总,这就是老人家的作用,可没想到,如今全是派不上用场了,心思烦躁,却又不能不理政事,听到朱学勤的谈话,恭亲王点点头,明清取士,除两朝开创之初外,大体每科取士三百人左右,又因题请及恩诏而另增五十名或一百名的,属于特殊情况,并非“恒制”。“太后虽然没明说,可我也是听出来其中的味道了,总之这恩科的事儿还早,要到九月份才有乡试,都是老规矩,就算添些同进士,也无关紧要。”恭亲王完全不知道这次恩科昭示着旧式科举改革的发轫,只是这么轻描淡写了一句。

“这次京察,可谓是人声鼎沸,”朱学勤捻须点头,“王爷如何应对?”

“咱们的人自然不能有所损伤,不然我这个议政王也没人看得起了,”恭亲王淡然说道,这不是以权谋私,而是为政立身之本,要是护不住自己个手下的人,别人凭什么要为你冲锋陷阵,摇旗呐喊?“太后说要罢黜,这原是应当的,皇上刚刚即位,吐故纳新,把那些年老无用、颟顸的人罢黜出去,昭示万物更新,更是整顿吏治的应有之意,那就拿着以前肃顺的余党清理出去便是,这些人,之前太后说过既往不咎,心里还存着侥幸,哼哼,今个把他们用这个法子清除出去,料想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

“王爷说的极是,这头一个要办的,自然就是陈孚恩了!”

恭亲王摇摇头,“陈孚恩吗?怕是太后会护住他,毕竟功勋也是有的,太后留守京师以来,陈孚恩也是兢兢业业,大家都是瞧见的,且他又跟着太后极近,太后为了安抚人心,不是徇私泄愤,这陈孚恩多半是要留着的,咱们怕是办不动,不过也无妨,修伯,试试看也成,说不定太后也想换个人做大司马了。”(未完待续。)

三十三、雷霆雨露(三)

“不错。”太后点头,“你倒是看出来了,因恩科而另增五十名或一百名的,这特殊情况,并非恒制。我想着,如今趁着这个机会,多招一些人,否则手里无人可用,就算有千万种妙计也是行不了,怎么样?要不要去试试运气?”太后拾了一个蜜汁香梅吃了,笑着对桂祥说道。

“娘娘开的什么玩笑,”桂祥眉头一皱,苦着脸说道,“我读书不成,那三脚猫的水平不敢拿出去说嘴,若是真的中了进士,不是给娘娘脸上贴金,而是给娘娘抹黑了。”

“你能这么想就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