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21章

重铸清华-第21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喳。”

“怎么敢差遣德公公,要是有着什么不清楚的事儿,臣妾打发人来请公公,公公来储秀宫指点指点我就完了。”

皇太贵妃挥了挥手,示意杏贞坐下,杏贞斜斜的坐了半个屁股在炕上,双手扶在腿上,一副拘谨地坐着,待到小宫女奉了茶上来,康慈皇太贵妃笑眯眯的不经意间开口问道:“听说着六宫的妃子们今个都去了你储秀宫里头了?”

杏贞赶紧把茶碗放下,回答道:“回皇太贵妃的话,正是呢,我刚想禀报着皇太贵妃,承蒙皇上不弃,委了我协理六宫的事儿,但是我呢,新进宫不久,什么事儿也不知晓,就怕干错了差事,让皇上再忧心就不好了,故此,我邀着几位姐妹们一同帮衬着我,帮着我提点着这宫里的事儿!贞嫔姐姐是老人儿了,英嫔姐姐父亲是国子监的,知书达理,字面上的事也是精通的,臣妾想着几位姐妹们在**没什么事可以打发时间,因此才请了姐妹们来一起干点事,皇太贵妃不会怪罪臣妾吧?”杏贞边说着边偷偷地看着皇太贵妃的脸色。

康慈皇太贵妃摆了摆手,手里拿着的十八颗金丝楠木镶碧玺的佛珠也摆来摆去,“这也罢了,免得到时候她们几个看着你协理六宫心里反而生出许多嫌隙来,这内廷的女人们哪,若不是空闲的太舒服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嚼舌头根子?依我看,你这法子极好,找了点事儿让她们几个做着,免得在宫里头枯坐,再生是非!”皇太贵妃盯着杏贞似笑非笑,“怎的兰嫔你如此大方,这协理六宫的权可是不能小看的,你这说放出去就放出去了?”

十六、协理六宫(六)

杏贞早已准备好回答这个问题,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臣妾不是潜邸的老人儿,骤然得了这天大的权柄,本来就难以服众,各位姐姐虽然是极贤良的,但心里总有些疙瘩解不开,况且,臣妾也不想着在这些事上和各位姐姐闹得生分了,”杏贞顿了一顿,“况且臣妾的母家也没什么可用的人才,臣妾准备着呀,过了年就发落几个趴在咱们皇上身上吸血的奴才,好空出位置,”杏贞窥到皇太贵妃聚精会神地听着,越发放心了起来,“空出位置来安排更得力的人儿,所以呀,到时候就免不得请德公公指点一二了。”

康慈皇太贵妃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你这话说的极是,内务府那起子奴才已然是无法无天了,是该好好整顿一下,免得让咱们天家做了那冤大头。”

“皇太贵妃所言极是。”杏贞连忙点头赞同,心里无不得意,内务府这些人也应该换换了,换上自己的人,换上皇太贵妃的人,再换上**妃嫔的人,这样子才能大换血,省出银子来给咸丰皇帝平叛,皇太贵妃果然是宫里头的人精儿,一听到自己让德龄去储秀宫搭把手,就知道自己有意把肥肉分一块给她,才会对着自己个整改内务府的事举手同意!

皇太贵妃发了好一阵子的感叹,突然又想到了什么,慈祥的看着杏贞,开口道:“兰嫔,你也侍寝这么久了,怎么肚子里一点动静还没有?”

杏贞措手不及,闹了个大红脸,正欲草泥马一下,突然想起来自己现在是叶赫那拉兰嫔,最需要端庄大方不动神色,定了定神,低头害羞地道,“臣妾也是不知。”声音低的像似蚊子哼哼。

“你也别害羞,这可是大事,你也该是宣召太医给自己把把脉,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帝现在还一个子嗣都没有,你现在是协理六宫,事关国本,敬事房的事儿你也该上点心,要未雨绸缪。”康慈皇太妃说出了和富察氏差不多的话,杏贞第二次听到相似的话,心里暗暗警惕,唯唯诺诺。陪着皇太贵妃说了会子闲话,就告退出了寿康宫。

帆儿和安茜陪着兰嫔杏贞除了寿康门,朝着东边走着,准备回到自己的宫里去,杏贞向来不喜欢坐轿辇,喜欢自己快步地走回储秀宫,锻炼了身体,又能熟悉东西六宫,何乐而不为,将来估摸着还要陪着咸丰皇帝舟车劳顿地去热河避难呢,身子可得锻炼的棒棒的。

绕过寿康宫的宫脚,看到了前头一大片巍峨的宫室,杏贞抬起眼看了看大门紧闭的宫室,问着安茜,“这是慈宁宫吧?”

安茜回答道:“娘娘,正是慈宁宫。”

杏贞若有所思的看着慈宁宫前头的两座威严无比的铜狮子,出了一会神,才挥着帕子走了。

如今还不到时候管这个事,将来再说。

“安茜,你宣个太医来给我看看,皇太贵妃的话我也应该要听进去!”

“是,娘娘。”

寿康宫里康慈太贵妃笑眯眯的摸着佛珠不说话,德龄送了兰嫔到宫门回来,继续悄没声的站在皇太贵妃身后不说话。

“送出去了?”

“是的,主子娘娘。”

“这兰嫔倒是妙人,这下子六宫里头必然是没人说她的不是,连我老婆子也要被她这麦芽糖黏住了嘴,说不出话了,真是好厉害的心机,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啊。”

储秀宫正殿。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啊,安茜。”面对着安茜的疑问,杏贞盘在炕上喝了口参茶,舒缓了下气息,边等着太医的前来,边才慢条斯理地回答了安茜的疑问。

“娘娘的意思是?”安茜眼神一亮,似乎明白了什么。

“如今我不是中宫,没在那个位置,名不正,言不顺,有些事我不好多管,现在给了大家每人做点事,她们也不会再嫉妒我有了协理六宫之权,给我下绊脚石。如今大家都有了,但是大家还是都没有,最后还是要我点头才通得过,安茜,有个词叫岷煮?你懂吗?不懂?那就算了。”

“我把越多的权利和位置拿出去,她们就必然要拥护我,不然我要是不管了,她们的位置和权利就都要丢失,这样子,我还怕她们给我嚼舌根子吗?”

“娘娘英明。”

“太医到了没有?怎么这么慢。”

“娘娘莫急,我这就出去找找看。”唐五福嗖的一声,以光速飞出了殿门,地上只残留下了一点点影子。

太医院的太医终于到了,清瘦的脸颊上留着五柳长须,穿着文鹌鹑的补服,这服饰表示他是个八品的官儿,太医跪在地上请了安,杏贞赶紧叫起,开玩笑,**争斗里面,贴身侍女、忠心太监还有这太医,可是宫斗三大必备法宝,功效有杀人、下毒、辨毒、修改怀孕日期什么的,咳咳咳,最后这项不算,就算自己不想着到处安插眼线,不得罪太医,和和气气的对待,这还是很需要的。

杏贞叫起了太医,叫他坐在圆凳上,太医拘束地坐了半个屁股,低着头等兰嫔发话。

“太医贵姓?”

“不敢当,免贵姓张。”

“张太医好,今个叫你来,是想着叫你给本宫把把脉,看看身子有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怎么样才能怀上龙胎。”杏贞大大方方地说着这件事,心里倒是一点不好意思的意思都没有。脸皮不厚怎么在皇宫混?

“是,”张太医弓着身子上前,拿着帕子盖住了兰嫔的皓腕,低头静静把脉,过了不多会,张太医就收了手,站在地上抱着拳禀告:“回兰嫔娘娘,娘娘的身子康健的很,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只要静心等待,这喜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了。”

杏贞无言,叫帆儿包了个红包送太医出去,我这已然不急了,还要怎么样等待?难道是皇帝那边的问题?嘿嘿,看来地虽然是肥地,但是也要好种子才能种出好庄稼啊,额,这个就有点略带黄腔了,那就不提了。

“安茜,瞧着皇上什么时候来连忙叫醒我,我有点困了,先打个盹,对了赶紧把上午就炖好的燕窝粥给我拿来,我用了再睡,记着点多放些奶子和糖!”

边上的帆儿一脸无奈,学着杏贞最爱做的动作,翻了个白眼,小姐您是真的不急,什么时候都吃的着,睡的着,像没事人一样!

十七、三胜三败(上)

咸丰二年十二月一日,太平军久围黄州不下,顺流东下,十二月五日,一举攻破黄冈县,黄冈县知县殉国。

军机处内愁云惨淡,几个军机大臣有的喝着不知滋味的茶,有的看着折子,邵灿正在提笔写字,但是刚把墨磨好了,兔毫沾好了墨,刚想在玉版纸上写些条陈,凝笔停了一会,却又摇头叹气一声放下了笔。

麟魁看了邵灿的坐立不安,自己也觉得被邵灿传染了,故作闲雅看的书也是黑白一片,再也看不进去,手里的《汉书》搁在茶几上,边上放着一堆的折子还没批阅也不管不顾了,放下盘着的腿,走到领班军机大臣祁寯藻的炕前头,抱拳行了一礼,“祁中堂,这南边洪杨逆贼攻下了黄冈,大家都看出来了,逆贼的心思不小,估摸着就是想去着金陵那边,”麟魁转过头看到众位军机大臣竖着耳朵的意思,就知道自己的话儿没错,起码在这军机的几间放里头,大家都认为洪逆这个去处没有错。“您说,皇上要是闻起来,咱们该怎么禀告?”

问题是该怎么应对?

历史上,太平军攻占武汉以后,面临着三个进军方向:北进河南、西入巴蜀、东下东南。石达开劝杨秀清“先图入蜀,再图四扰”;洪秀全在长沙时意在进取河南,“欲取河南为家”,问鼎中原,直捣虎穴,但首次攻占武昌却想在这第一个到手的省城“建都”了,随武昌陷落而作罢,那么接下来取南京为都也不勉强了;杨秀清“觊觎江浙财富之区,欲由长江迳取江宁为‘巢穴’”。杨秀清假借天父裁决,夺取南京,踞为根本,徐图进取。占领南京以后,洪秀全主张分军镇守江南,大军直趋中原,取河南为业,把反清战争推向北方,推翻清朝统治,夺取全国政权。清朝危机四伏,人民蜂起四方,“斯时北路尚未设防,城堞不坚,地无险阻”。

在这个时代中,太平军在未打下武昌城,在武昌城外不大不小的挫折之后,还是依照着之前既定的目标,顺着长江一路而下,准备在清朝的江南膏腴腹心之地,闹个天翻地覆,再立地火水风,新开天地。

祁寯藻不急不慢地把手里的折子看完,在边上写了一张小纸条,票拟上了自己的处理意见,拈着须,想了一会,回到还站在自己前头神情焦急望着自己的麟魁,方才正色说道:“梅谷,你说的何尝不是我想的,更是咱们皇上最最担心的,要是万一不幸被你眼中,这东南赋税重地,就真要锦绣都付与血泪了。”

邵灿也围了过来,叹气道:“谁说不是呢,中堂,咱们在皇上那里可是吃了不少排头,再这么下去,对着南边的局势无能为力,您是帝师,自然是不怕,就怕着我们几个都要摘了头上的顶戴咯。”边上的几个军机大臣坐在炕上点头称是,一脸赞同之策。

祁寯藻也是苦笑道:“我岂能不知,但。。。。。。哎,多年积弊”祁寯藻说的含糊,但是在座的那个不是沉浮官场多年,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了,都明白这说的就是吏治败坏,军队堕落,这吏治败坏也就罢了,眼下看不出什么即刻爆发的祸害,只能慢慢将这煌煌天朝腐朽去,可这军队堕落,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大祸就在眼前。多少满汉八旗绿营看到太平军的旗帜望风而逃,要是有几只部队肯上前迎战,已然属于虎狼之军了!可是这肯迎上去对战的也实在是草包,正如白雪一遇见火盆,就冰消瓦解了!

“军队已然烂到了根子上!道光爷那时候英夷来犯,咱们的水师一无是处,如今这洪杨之乱,更是让这八旗绿营丢尽了朝廷的脸面,老夫在这里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是洪杨逆贼往着北边杀来,咱们也没什么兵,没什么大将抵挡得住!”众人悚然而惊,望了望边上的人,都是一脸惊惧之色。

“为今之计,只有练出精兵才能一举消灭逆贼大军,可是这精兵一时之间怎么练的出来!皇上上次从旁人那里听到的主意儿,”祁寯藻神色木然,眉毛不经意间一抖,“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叫各地乡绅自己办着团练保卫乡里,多少能牵制牵制逆贼的行军速度,咱们现下,就把这团练的章程拟的完备些,怎么办,奖赏怎么给,咱们到什么时候把团练也拿过来用上,团练的饷银怎么开,这都是要好好琢磨,把这个主意填满了,填精彩了。”

“祁中堂老成谋国,一语惊醒我等啊。”

“正是正是。”

储秀宫,缓福馆。

日头斜斜的照在缓福馆的窗檐上,几个太监宫女束手站在棉布门帘外头候着,随时等着里头嫔妃的使唤,宫里头的积雪扫的干干净净的,两个小太监拿着俩叠厚厚的蓝皮本子站到了缓福馆殿前,两个宫女连忙掀起了门帘,让两个小太监赶紧进去。

两个小太监进了缓福馆殿门,只觉得殿内温暖如春,又有香花胭脂香味,只觉得自己置身于阳春三月的御花园,耳边听到了环佩响声,又有呢喃燕语,不敢抬头打量,连忙把手里头的册子交给了守在门里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