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于归 >

第146章

于归-第146章

小说: 于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叔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太子嘉越想越多,那一厢,卫希夷等人已经决定了接下来的行程。大军驻在城外,并不进城,也不摆出攻击的姿态,长辛却被留在营中等候命令。率军归来的事情,是通知过申王的,否则大军入王畿,早该打起来了。率大军而来,本就代表了一种态度,在没有挑明的时候,大家都装作不知道罢了。
    卫希夷等人与太子嘉擦肩而过。
    姜先与太叔玉等还与太子嘉寒暄了几句,卫希夷却明确拒绝了太子嘉的邀请:“好长时间没见到母亲了,我等不及了。”
    蛮女就是没礼貌!太子嘉腹诽了一句,却离奇地没有在她面前拿乔,默默地放她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若是阻拦,必会生事。有卫希夷开了头,其后姜先便要去见姨母问情况,成狐要去见姜节,太叔玉也说有家事要回家。
    堂堂太子,自落地以来,何曾受过这等冷遇?亲自出来迎人,却连根头发也没能接到宫里去!
    在百姓好奇围观中,太子嘉双袖一振,咬牙道:“回宫!”情况有些不妙,他们居然蔑视起王来了,须得回去与父亲商议对策。
    ————————————————————————————————
    太子嘉回宫不提,卫希夷等人却是各奔目标而去,恨不得肋生双翼。这里面,卫希夷与屠维是纯然的盼着与亲人见面,姜先的感情就复杂得多了。他对亲生母亲的感观一波三折,折来折去,一时冷、一时热,弄得自己都快要病了。太叔玉心中微叹,手肘轻触妹妹,对姜先努了努嘴。
    卫希夷轻笑一声:“放心吧,阿先有办法的。”
    “那你也问候一声嘛,体贴一点。”太叔玉小声提醒妹妹。
    卫希夷吱唔了一声,道:“已经体贴过了……”
    “嗯?”
    “他想打,我帮他。”
    太叔玉:……这也算安慰……吧?
    “干嘛这么看着我呀?不然呢?你要怎么办?”
    “……”可疑地沉默了一下,太叔玉道,“先动手打过了?”
    兄妹俩面面相觑,大家都是实干派呐!
    几团人影已经分开了,太叔玉又实干地将妹妹拎到了姜先面前:“有什么话要对唐公讲,就快些说。”两团人影停住,又聚成了一团。
    姜先见太叔玉和气,顺势添了一句:“叫我阿先吧。”太叔玉横了他一眼,姜先一脸从容地等他的答案。太叔玉咬牙道:“知道了。”
    姜先这才与卫希夷说起悄悄话来:“慢些说也行,我总在这里的。”
    卫希夷道:“我们回家见我娘和阿应,你那里忙完了,住哪里?”
    “我怕被祁叔打出来,”姜先小声说,“反正不在宫里,有了变动,我必遣人告诉你。我与老师同去,不会有危险的,你自己也小心。带兵而来,王恐怕已经有所警惕了。”
    “他老实些,我就不打他。”
    “喂……他经营日久……”
    “知道啦,说说罢了,又不是立时要打,也不是非打不可,也不是非得我自己动手不可,不是么?咱们分头见人?”
    “好。”
    两人嘀嘀咕咕好一阵儿,两颗脑袋才分开来,颇有些依依不舍的味道。太叔玉看不下去了,将卫希夷押走,偃槐顺手扯过了学生。众人这才算分开了。
    往太叔府上的路,卫希夷十分熟悉,一路上给屠维指点介绍,某处是何所在。屠维又忍不住摸头发了。
    到得府上,府门大开,女杼与夏夫人亲在门口相迎。
    屠维突然不摸头发了,跳下车来,大步走到门前。女杼站在阶上,屠维站在阶下,两人几乎平视。卫希夷扒住车窗,紧张地捏紧了拳头:“哎呀,说话呀,都说点什么。”
    庚往前凑了凑,两颗脑袋挤在车窗的方框里:“会说什么呢?”庚很喜欢屠维的性情,比起那个懒散找事儿的棒槌,不知道好多少倍!
    众人的企盼之中,屠维张了张口:“阿杼。”
    “来啦?”
    “嗯,来了。”
    “进来吧。”
    就这样了吗?庚有点失望,又觉得这样十分适合这二人。卫希夷张大了嘴巴……这……记得小时候,屠维回家,若是女杼回得早,在家里等他,两人也就是这么四句话,加起来还没别人一句话长。
    “回家了。”卫希夷喃喃地道。
    余光瞥了一下,庚脸上闪过一丝顿悟,心头一暖。许多平淡的事情,有了时光的加持,顿时变得不同了起来。
    没有抱头痛哭,没有对天长啸,没有长篇大论,屠维没有一丝犹豫,跟在女杼的身后进了门。卫希夷在后面连滚带爬地下了车:“等等!等等!还有我呢?!”是亲娘吗?!
    女杼好气又好笑:“就知道你丢不了!还不快来?”
    卫希夷拖着庚进了家门。
    一路上,关于天邑的情势讲了许多也计划了许多,各人心中都有一本账。此时齐聚,却极有默契地谁都没有提。夏夫人与太叔玉奉女杼与屠维上座,己等于堂下郑重拜见。屠维与女杼含笑相视,经历变乱,家人还能再聚,内心之欢喜实非言语能够形容。
    其次便是卫希夷郑重拜见兄嫂。天下人都知道她是祁叔的妹妹了,她也管祁叔叫兄长,正名却还没有做过。像车轮一样,太叔玉夫妇拜女杼与屠维,卫希夷再拜兄嫂,接着,祁昌与祁茂再拜见姑母……
    一圈转完了,屠维主动地、有些小心地问:“听说,祁叔还有个侄子,这个……该如何拜访?”
    女杼望了他一眼。屠维低声解释道:“还是理清了罢,不然放在心里,你也不痛快,他们也为难。好与不好,大家在一起,一起担着。”
    女杼没好气地道:“有你这么急的么?”
    屠维只憨笑。
    被厚道人一笑,自女杼往下都绷不住了,太叔玉心中犹豫,女杼终于发话了:“你算他什么人呢?怎么见呢?”
    “那我去求见他,嗯?咱把这一篇翻过去,从此不用再惦记,好不好?”
    太叔玉忙说:“我去。”
    屠维道:“哎,哎,我去就行了,你们别都去,别要打仗似的。”
    夏夫人感叹,这位叔父真是个厚道又实诚的人。她却不知道,这位厚道又实诚的长辈,心里明镜似的。风起云涌,大势将变,自家后院可不能不太平。
    虞公涅正在隔壁捶靶子,木靶子险些被他捶破个大洞来,他心里不安得紧——你们一家人都齐了,哼……不会将阿昌带走吧?
    难得的,虞公涅感受到一种小媳妇式的忧虑。
    太叔玉奉屠维上门,虞公涅还想绷一下。太叔玉认母之后,虞公涅有恍然——先前奇怪的地方都有了解释,有不安——原来他还有更亲的人,有愤怒——居然瞒着我!居然统统化作了三个字“怎么办”?平素掩饰得好,他也与女杼王不见王。现在屠维上门了,虞公涅忽然发现,对这个“怎么办”,他心里没有答案。
    不想失去亲人……虞公涅一瞬间能够体会到太叔玉之前曾有过的心情。
    不不不不,我才不要低声下气,虞公涅昂起了头。这份气势很快便消散了——太叔玉之狡猾,也是不着痕迹的,他带来了祁昌。祁昌迈着小四方步,踱到虞公涅身边,拽拽他的袖子,张口吐出一个字:“哥。”
    虞公涅瞬间软化。
    三人去不多时,便将虞公涅带到了太叔府来。两府之间墙上的门洞又被打开了,往来十分方便。夏夫人喜上眉梢,她知道,这是太叔玉梦寐以求的。太叔玉开心了,夏夫人也就开心。心道:这实诚人的运气,总不会差。家中有个实诚的亲戚,日子也会变得舒心许多。同时小小声地对自己说,妹妹应该是像这位叔父的。嗯,屠维比女杼,可让人觉得亲切多了。
    ————————————————————————————————
    然而,夏夫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厚道爽快又讨喜的人噎起人来,可比奸诈狡猾之徒更让人难受。
    话说,太子嘉两手空空回到宫中,急匆匆向申王禀报了迎接之事,向申王讨主意。申王收养紧锁,沉默良久,方道:“还是要迎王后回来的,你那是什么样子?确是我疏忽了王后,也该向王后致歉。大事迫在眉睫,能争得一分助力,就要尽力去争,否则,悔之晚矣。”语中带着明显的疲惫。
    太子嘉低声道:“王后有不满,说出来便是,何必……”
    申王摆手道:“错在我。”
    一向高大的父亲低声下气,太子嘉心中难过:“爹又何必……”
    申王道:“你就是这一点不好,有傲气很好,也要知道谦逊,会低头。低头又怎样,又不会丢掉什么,更不会死!比起死,我宁愿低头,只要脑袋还安在脖子上,总有再昂起来的一天。要是掉到地上,可就再也抬不起来啦。”
    太子嘉惊讶地道:“您何出此言?”
    “越君是携重兵而来的?”
    “她要造反吗?爹有此疑,为何还让越兵驻扎近郊?”
    “她的性情,向来粗疏直白。或许为了自保,又或者真为了治水,都不是好兆头,”申王冷静地道,“已经有人无视天邑,无视我,敢领重兵前来啦。想这么做,准备这么做的,又岂止她一人?”
    太子嘉迟疑地问:“那,是否要?”
    “不要试探,不要对她发难,不要问她与南君之间有什么约定。谁向她发难,她就敢动手,事情就不好挽回啦。且忍这一时,你一定要与阿先同心协力,将水患根除。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局面。所以,要迎回王后啊。”
    “阿先去他姨母那里了,我看他也有些着急的,他的性子倒好。他会劝王后回来的吧?”
    “性子若好,就劝不动。性子不好,就不会劝。王后那里,我去请,阿先那里,你一定要客气,明白吗?对越君也不要横眉竖眼,在越地做成的事情,没有她的首肯,也是不能够的。不要小瞧了她。”
    太子嘉勉强答应了。
    父子二人想要息事宁人,度此难关,却不知在别人眼里,说话再好听,也掩不过争功夺利的事实。有此心结,似屠维这等“老实人”,也要刺一刺申王了。
    既然已到天邑,姜先又想借治水之事立威养望,见申王也是必须的。卫希夷与屠维才到天邑,亦须往见申王——荆国可是被他们给吞了,那是申王的方伯之国。
    接见的场面颇为隆重,申王欲为太子嘉铺路,再次大召诸侯,只为治水之事,是以百官、诸侯俱在。卫希夷与姜先联手女莹,将荆国并吞,是诸侯们关心的事情。祁叔多了个继父,也是要围观的。
    人很齐。
    荆国处南方,在中土诸侯眼中,也有些蛮人的意思,这并不代表可以随便被吞并。荆太子的母舅,国虽小,也是一方诸侯。姜先师出有名,不好指责,卫希夷父女就成了他暗中针对的目标了。卫希夷的蛮横,在天邑小有名气,屠维这两鬓微白,衣饰又显得原始的“老实人”成了他心目中的软柿子。
    也不骂,只是讽刺屠维靠儿女吃饭。
    “我不如孩子,强过孩子不如我。”屠维面无愠色,反带几分老实人的骄傲。言语却如利箭,将申王心口扎出血来——太子嘉不算差,确又不及父亲之雄材大略了。
    申王心累地打了个圆场:“天下父母心,莫不如此。我也盼着儿子比我好,唯愿此番治水可成。”
    卫希夷因问:“是太子治水吗?早知道有太子做这件事,我便不带这些人来操心了。”
    申王心道,难道真是来帮忙的?他还真吃不准风昊这一门疯子的心事,慎重地道:“谁嫌做事的人多呢?大家齐心协力,方能度此难关,越君有意,可与唐公一道,襄助太子。”
    卫希夷却不放过他,哪有什么便宜都给你占的好事呢?她问出了一个申王藏在心中暗中执行,而诸侯们未必乐见的问题:“王要使太子秉政了吗?”此言一出,连仇家都抛开了夙怨,一齐望向申王。
    申王心中“咯噔”一声,暗道不好!

  ☆、第117章 翻脸了

有一个道理,申王明白、在座的诸位都明白,但是之前无人敢说。那便是,王位从无父传子。哪个诸侯、方伯,关起门来在自己的国内,都是父传子。而天下,却不是这样的。
    各部族都有自己擅长的手艺,手艺或师徒、或父子,代代相传。硬要说的话,做部族之长,又或者是做一方诸侯、君主,也算是一门世代相传的手艺。但是,做王却没有这样的传统,或曰,诸侯没有这样的意愿。哪怕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里就是父传子治人的。
    大家日子过得舒服,忽然有了那么一个人,带着大队人马在你门前耀武扬威,要求你听他的话,给他缴粮缴贝,他要打仗了,你还要赔上人马跟随出征。跟随出征可以获得好处,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